《天津市武清區(qū)楊村五中七年級語文上冊風箏導學案無答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天津市武清區(qū)楊村五中七年級語文上冊風箏導學案無答案新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天津市武清區(qū)楊村五中2020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風箏》導學案 新人教版
(我的課堂我做主,我的學習我主動,我的人生我努力?。?
講學目標(實現(xiàn)一個小目標,就是向理想進了一大步?。?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2、品味文章的語言,理解“我”復雜的思想感情及其變化。(難點)
3、引導學生體味感悟親情的含義;了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重點)
預習·學案導學(看誰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靜心自學。)
一、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關知識。
魯迅,是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這三者順序不能顛倒)。他是浙
2、江紹興人,原名 ,字 ,“魯迅”是他1918年為《新青年》寫稿時用的筆名,他的作品有小說集《 》《 》、散文集《 》、散文詩集《 》。
《風箏》選自散文詩集《 》,它寫于1925年1月24日,當時中國正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該文發(fā)表后,因是對傳統(tǒng)的封建兒童教育思想的強烈抨擊,所以深受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二、初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釋詞語(加點字注音)(用基礎為自己的成長奠基)
丫杈 模樣 憔悴 什物 驚惶 瑟縮 伶仃 懲罰 虐殺 蜈蚣
伶仃 憔悴 嫌惡 笑柄 可鄙
3、 驚惶 瑟縮 苦心孤詣
三、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
1、試著用一句話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蛴孟铝蟹绞矫鞔_文章內(nèi)容。
課文回憶了“我”毀掉了弟弟的( ),后來“我”知道自己( ),準備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卻( ),“我”的心只得( )。
2、略說人物
自由朗讀集中寫風箏事件的兩段后,說說這兩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我”:
弟弟:
3、劃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4、
4、文章的線索是什么?
5、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
7、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出問題。
問題提示:
1、作者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為什么“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2、“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jīng)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jīng)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為什么說春天“久經(jīng)逝去”?為什么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蕩漾了?
3、“風箏事件”一面寫“我”,一面寫小兄弟,對小兄弟的描寫流露出什么感情?對“我”流露出什么感情?
4、弟弟全然忘
5、卻,作者理當心情輕松,然而作者卻說“我的心只得沉重著”,弟弟全然忘卻,作者理當心情輕松,然而作者卻說,“我的心只得沉重著”,作者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
5、待到小兄弟驚異地笑著說“有過這樣的事嗎”為什么“我”不覺得寬松反而覺得沉重?
6、我為什么會認為愛放風箏就沒出息呢,這種觀點是與生俱來的嗎?
五、拓展延伸(堅信自己,我真行?。?
一、閱讀課后第三題中《滿天的風箏》一文,說說作者在文中抒發(fā)的感情與魯迅在《風箏》中所抒發(fā)的感情有何不同?
二、放風箏好玩嗎?你小時候也做過很多游戲,玩過不少玩具吧?選一個你最難忘的說給同學聽聽。
題
目
:
6、
100
7、
200
《風箏》反饋·當堂達標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
丫杈( ) 吐蕾( ) 點綴( ) 瑟縮( ) 虐殺( )
墮( ) 風箏( ) 憔悴( ) 嫌惡( ) 苦心孤詣( )
2.下列各句中各有一個錯別字,請找
8、出來,并加以改正。
(1)久經(jīng)決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jīng)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 )改為( )
(2)但心又不競墮下去而漸至于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改為( )
(3)故鄉(xiāng)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即給我久經(jīng)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 ( )改為( )
3.解釋詞語中加點的字。
(1)瘦得不堪( ) (2)恍然大悟( )
(3)苦心孤詣( )
9、 (4)無可把握( )
4.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2)現(xiàn)在,故鄉(xiāng)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jīng)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
(3)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4)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jīng)發(fā)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
5.文學常識填空。
魯迅(1881——1936),現(xiàn)代著名 家、
10、 家和 家。原名 ,字 ,浙江 人。1918年,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在1918年到1926年間,他陸續(xù)創(chuàng)作出版了小說集《 》、《 》、論文集《 》、散文詩集《 》、回憶性散文集《 》等專集。
6.指出下列句子的表達方式:
(1)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
(2)我是向來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并且嫌惡他,因為我以為這是沒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兒。(
11、 )
(3)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后園里拾枯竹。()
7.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
(1)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可憐模樣。( )
(2)而我的心也仿佛幾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 ?。?
(3)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
(4)我聽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聽極了。( ?。?
二、閱讀感悟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題。
但是我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并且嫌惡他,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nèi)外罷,多病,瘦
12、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后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fā)現(xiàn)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
13、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上,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的完全勝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然而我的懲罰終于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后,我已經(jīng)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qū)τ诰竦呐皻⒌倪@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
8.“我即刻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上,踏扁了”一句中的“擲”“踏”能否改成“扔”和“踩”,為什么?
9.“我恍然大悟似的”,文中的“我”悟到了什么?
10.“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fā)現(xiàn)了他”一句中的“果然”兩字包含什么意思?
11.在文中找出一句有關文章主旨的句子,并摘錄下來。
12.文中所說的“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么?
13.童年的你有類似文中小兄弟的經(jīng)歷嗎?如果你是小兄弟,面對這樣的遭遇,你會怎么做呢?
14.第二段劃線句中的“鉛塊”這一比喻寫出了“我”怎樣的心情?
注:1—7題A、B、C三層次同學必須完成。8—14題A層次同學必須完成, B、C層次同學選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