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一年級語文下冊 課文4 15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 語文S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秋)一年級語文下冊 課文4 15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 語文S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秋)一年級語文下冊 課文4 15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 語文S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蝌、蚪”等14個生字,會寫“阿、肚”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小蝌蚪在生長過程中的形體變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遇事要主動探索的道理,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會認會寫。積累詞語。
2.結合圖畫了解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
[教學課時]
2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達標檢測一、激趣導入
這兩天,小朋友們都在觀察小蝌蚪,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嗎?(青蛙)可是小蝌蚪卻不認識自己的
2、媽媽,它們就去找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
(出示課題,認讀“蝌蚪”kē dǒu)1.填一填。
“蝌蚪”讀音為,這兩個字的偏旁都是。二、自學課文
學生自由讀文,提出問題:
1.小蝌蚪為了找媽媽,都向誰去打聽了?
2.最后小蝌蚪在哪兒找到了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詞。
(1)熟字加偏旁:可+阝→阿月+土→肚
(2)比一比:巴——色2.加一加,學生字。
+=經(jīng)
月+=
+阝=三、指導朗讀,引導學習
1.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媽媽》的插圖。聽老師讀課文。老師讀到哪兒,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圖上有關的地方。(老師范讀
3、全文,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讀、指名讀或全班輪讀。(一人讀一句或一人讀一個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達標檢測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指名認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聽寫詞語。
快活已經(jīng)向前
肚皮雪白灰色二、朗讀感悟
1.出示第一幅圖。
(1)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
(3)思考:小蝌蚪長什么樣?(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
(4)指導朗讀,你覺得小蝌蚪可愛嗎?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5)根據(jù)詞語“游來游去”進行仿寫。來去(爬來爬去、走來走去)
2.出示第二幅圖。
(1)
4、仔細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
(2)指名朗讀第2自然段。
(3)小蝌蚪有什么變化?(長出兩條后腿)
(4)動作表演,理解“迎”。
(5)從鯉魚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自己的媽媽是四條腿,寬嘴巴)
3.觀察第三幅圖,朗讀第3自然段。
(1)小蝌蚪又有什么變化?(又長出兩條前腿)
(2)動作表演,理解“追”。
(3)小蝌蚪怎么會把烏龜當成媽媽呢?烏龜是怎么說的?
4.學習第四幅圖,朗讀第4自然段。
(1)小蝌蚪又有什么變化?(尾巴變短了,變成小青蛙)
(2)小蝌蚪這次是怎么把青蛙認定為自己的媽媽的?
(3)小蝌蚪的媽媽長什么樣?
出示: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
5、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4)指導朗讀。
5.最后小青蛙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尾巴不見了,跟著媽媽捉害蟲)
6.師小結: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也是青蛙生長變化的過程。
7.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4.朗讀課文,用“”畫出第1自然段中描寫小蝌蚪樣子的語句,讀一讀。
5.照樣子,寫一寫。
例:游來游去
來去
來去
例:雪白(表示顏色的詞語)
6.讀一讀,連一連。
蹲著碧綠的衣裳
披著一只大青蛙
露著一對大眼睛
鼓著雪白的肚皮三、課堂小結
從小蝌蚪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1.成長的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有時候父母并不會一直陪在我們身邊,要學會獨立、自強。
2.對人要有禮貌,遇事不懂就要問。7.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四、實踐活動
回家讀課外書,或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查找青蛙是捉害蟲能手的有關資料。課間和同學們交流。
[教學板書]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中,我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朗讀的機會。根據(jù)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表演欲強的特點,讓學生進行自由讀,分角色朗讀,還提出讓學生表演,通過表演來理解“迎”“追”等詞語的意思。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激情,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都會令學生們興致盎然。結合插圖講解內(nèi)容,是我教學本課的亮點。通過圖畫并結合文字,引導學生了解青蛙的生長變化,直觀而形象,學生都能很好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