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知識 探尋江南史前文明演進軌跡(文明密碼)素材(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歷史知識 探尋江南史前文明演進軌跡(文明密碼)素材(通用)(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探尋江南史前文明演進軌跡(文明密碼)
馬家浜文化玉器
聞 白攝于嘉興博物館
良渚文化玉器
聞 白攝于良渚博物院
從馬家浜到崧澤到良渚,各地的物質文化特征具有較強的一致性,尤其是出土玉器體現出高度一致的演化步伐
考古學家用“馬崧良”來簡稱馬家浜、崧澤和良渚三個早期江南史前文化。嚴文明寫過一首《良渚頌》,其中有“太湖文明五千年,崧澤良渚踵相連”的句子。良渚古城遺址被學者認為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實證”。事實上,良渚文明并非橫空出世,從崧澤到良渚的演進過程與模式,是江蘇、上海、安徽等多地考古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尋重心,而這也是
2、破譯江南史前文明的密碼。
文人雅士筆下的江南,在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范圍,但自從蘇(州)、松(陽)、常(州)、嘉(興)、湖(州)五府的核心區(qū)域形成后,就一直是全國最為富庶的“狹義江南”的代表,而這個區(qū)塊恰恰也是考古工作者用力最勤、發(fā)現史前文化最密集的區(qū)域。如果你從上海出發(fā),用一周多的時間便可把蘇州、常州、南京、湖州、杭州、嘉興等環(huán)太湖流域城市周邊的史前遺址和主要博物館飽覽一番,可以感知遙遠的新石器時代長江下游各地區(qū)文化的演進匯聚。
崧澤文化是根據20世紀60年代初上海青浦崧澤遺址的發(fā)掘而命名的。迄今在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發(fā)現的包含崧澤文化遺存的遺址已經很多。進入21世紀以來,最引人注目的發(fā)
3、現是東山村崧澤文化早中期大墓。
東山村遺址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金港鎮(zhèn)東山村,距離長江只有2公里,離剛剛獲得202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的黃泗浦遺址不遠。2020年、2020年南京博物院曾聯合張家港市博物館做過兩次較大規(guī)模的搶救性發(fā)掘,目前當地正在規(guī)劃建設遺址公園和博物館,我們有機會進入遺址內部觀看。除去一些更早時期的馬家浜文化墓葬和少量更晚時期的馬橋文化遺存,東山村遺址主要揭露出多座崧澤文化早中期的高等級大墓。墓長普遍在3米左右,寬1.6米左右,單個墓葬隨葬品數量大多在30件以上,陶器種類豐富,代表墓主身份與經濟實力的隨葬玉器數量多、類型豐富。如編號為M90、被稱為“崧澤王”的早期大墓,隨
4、葬品數量達50多件,包括5件大型石鉞,玉鐲、玉璜、玉玦、玉飾件等多種玉器和鼎、豆、鬶(guī)等多件陶器,是迄今發(fā)現的崧澤文化墓葬中隨葬最多的。
考古隊領隊周潤墾向我們介紹說,東山村遺址中心區(qū)域面積約2萬多平方米,東部主要是小型墓葬遺址,中部為多座房址建筑區(qū),西部主要是大型墓葬。高等級墓群與小型墓嚴格分離,證明了長江下游地區(qū)在距今5700年以前已存在明顯的社會分化,比中原仰韶文化的社會分化開始得要早。
東山村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個參照系,我們可以拿它跟良渚的反山大墓進行比較。反山9座墓葬出土的玉器比東山村種類更多,作為軍權、王權象征的權杖、玉鉞、石鉞占有突出位置,新出現了玉琮、玉璧、三叉
5、形器等具有更深刻精神內涵的玉器類型。
浙江嘉興是馬家浜遺址所在地。馬家浜文化開始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南達浙江的錢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蘇常州一帶,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發(fā)展為崧澤文化。在嘉興博物館可以看到馬家浜文化的主要面貌。多處遺址中出土了稻谷、米粒和稻草實物,顯示那時的居民主要從事稻作農業(yè)。漁獵經濟也占重要地位,骨鏃、石鏃、骨魚鏢、陶網墜等漁獵工具大量出土。制陶業(yè)似乎尚處于初級階段,主要是夾砂陶制品,泥質陶器很少,素面不加裝飾的居多。爐箅(bì)、寬檐陶釜、圈足豆是馬家浜文化比較典型的代表器物。玉石器制造技術較為領先,許多遺址都發(fā)現了制作精美的玉塊、玉璜、玉鐲等裝飾品,這應該是之后崧澤文
6、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先聲。
一路走來,我們發(fā)現,從馬家浜到崧澤到良渚,環(huán)太湖領域的史前文化雖然發(fā)展并不平衡,但各地文化的物質特征卻具有較強的一致性,尤其是出土玉器體現出高度一致的演化步伐。琢玉開始于先民對玉石的簡單審美,但伴隨文明的進程,逐漸從偏向裝飾性且造型單一的玉玦、玉璜向蘊含著復雜禮儀性的玉璧、玉琮等玉禮器演進,最終在良渚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良渚文化的神徽圖案在整個太湖流域分布廣泛,圖案與工藝也非常一致,那纖如發(fā)絲的雕刻線條和密布的卷云紋,簡約的平面像和節(jié)面轉角立體像完美結合,顯示當時的玉器生產已經進入非常成熟的階段,而玉禮器也成為一個復雜社會構建信仰與精神認同的重要載體。
也許大家都
7、低估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發(fā)展程度,尤其是長江下游的江南地區(qū)。如果說,崧澤文化利用太湖流域廣闊的地域空間、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同化了長江下游各地區(qū)文化,形成了一個“崧澤文化圈”,那么這一文化又是如何演進到更加高級的良渚文明呢?我們在余杭良渚見到的宮殿式建筑、高等級墓地和祭壇、高等級陶器作坊、玉器作坊、十數條大壩組成的完備水利系統(tǒng),在良渚文化影響的其它區(qū)域是否也會存在?
任何研究都離不開進一步的考古。比如前幾年的蔣莊遺址,是長江以北首次發(fā)現的高等級良渚文化墓地,突破了以往學界認為良渚文化分布范圍北不過長江的傳統(tǒng)觀點。啟動于2020年的“考古中國”項目就有“長江下游區(qū)域文明模式研究”這樣的重點課題,希望能夠解決從崧澤到良渚的文明模式轉變等問題。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