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專題檢測(十三)“追根溯源”智取創(chuàng)新實驗——學會遷移(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通用版)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專題檢測(十三)“追根溯源”智取創(chuàng)新實驗——學會遷移(含解析)(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通用版)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專題檢測(十三)“追根溯源”智取創(chuàng)新實驗——學會遷移(含解析)
1.將一長為L、質(zhì)量為m的均勻桿繞一端無摩擦地轉(zhuǎn)動,當轉(zhuǎn)動角速度為ω時,桿具有一定的動能Ek,關(guān)于動能Ek的大小同學們有如下猜想。
甲同學:把桿當成位于其重心處的質(zhì)量為m的質(zhì)點,可能是Ek=m2=mω2L2
乙同學:根據(jù)動能的平均值計算,可能是Ek=m·=mω2L2
丙同學:可能是Ek=mω2L2
為了驗證猜想,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質(zhì)量為m的均勻長直桿一端固定在光滑轉(zhuǎn)軸O處,桿由水平位置靜止釋放,用光電門測出另一端A經(jīng)過某位置時的瞬時速度vA,并記下該位置與轉(zhuǎn)軸O的高度h。
2、
(1)用游標卡尺測得桿的直徑d如圖乙所示,則d=________,A端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t,則A端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vA的表達式為________。
(2)調(diào)節(jié)h的大小并記錄對應的速度vA,建立vA2-h坐標系,并將實驗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描出,如圖丙所示,試在圖丙中繪出vA2和h的關(guān)系曲線,可得vA和h的關(guān)系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shù)刂亓铀俣萭取10 m/s2,結(jié)合圖像分析,可得________(選填“甲”“乙”或“丙”)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
解析:(1)游標卡尺的主尺刻度讀數(shù)為10 mm,游標尺讀數(shù)為0.05×4 mm=0.20 mm,所以
3、最終讀數(shù)為10 mm+0.20 mm=10.20 mm=1.020 cm;根據(jù)速度定義式可得vA=。
(2)連線如圖,從圖中可以看出,vA2與h是線性關(guān)系,vA2=30h m2/s2。
(3)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Ek=mgh,再根據(jù)圖像可得vA2=30h m2/s2,聯(lián)立解得
Ek=mvA2=mω2L2,即丙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
答案:(1)1.020 cm vA= (2)見解析圖 vA2=30h m2/s2 (3)丙
2.某實驗小組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質(zhì)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用鐵架臺將兩塊固定有定滑輪的木板架起,木板的右端固定了兩個打點計時器,將兩個質(zhì)量
4、相等的小車A、B放置在木板右端,用細線繞過滑輪組后與兩小車相連。兩條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后分別與小車連接在一起。將兩個打點計時器接在同一個電源上,確??蓪⑺鼈兺瑫r打開或關(guān)閉。實驗時,甲同學將兩小車按住,乙同學先在動滑輪下方掛上一個鉤碼,再接通電源使打點計時器開始工作。打點穩(wěn)定后,甲將兩輛小車同時釋放。在小車撞到定滑輪前,乙斷開電源,兩打點計時器同時停止工作,取下兩條紙帶,通過分析處理紙帶記錄的信息,可以求出兩小車的加速度,進而完成實驗。請回答以下問題:
(1)如圖2為小車A后面的紙帶,紙帶上的0、1、2、3、4、5、6為每隔4個計時點選取的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中標注,單位為cm。打
5、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的頻率為50 Hz,則小車A的加速度a1=________m/s2(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同樣測出小車B的加速度a2,若a1∶a2近似等于________,就可說明質(zhì)量一定的情況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力成正比。
(2)丙同學提出,不需測出兩小車加速度的數(shù)值。只測量出兩條紙帶上從第一個打印點到最后一個打印點間的距離x1、x2,也能完成實驗探究,若x1∶x2近似等于________,也可說明質(zhì)量一定的情況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力成正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是________。
A.換用質(zhì)量大一些的鉤碼
B.換用質(zhì)量大一些的小車
C.調(diào)整定滑輪的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線與木板平行
D.平衡小車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時,將細線與小車連接起來
解析:(1)由題圖2可知,小車A的加速度a1=,式中T=0.1 s,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a1≈0.48 m/s2,由題圖1可知,小車B受的拉力等于小車A所受拉力的2倍,測出小車B的加速度a2,如果a1∶a2=1∶2,就可以說明質(zhì)量一定的情況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力成正比。
(2)小車從靜止開始運動,紙帶上最
7、初和最末兩個點對應小車的運動時間相等,由x=
at2可知,x與a成正比,即位移之比等于加速度之比。因此只需比較x1與x2的比值近似等于1∶2,就能驗證質(zhì)量一定的情況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力成正比。
(3)換用質(zhì)量更大一些的鉤碼,可減小實驗的相對阻力,使得測量更準確,故A正確;換用質(zhì)量大一些的小車,會增大阻力,加大誤差,故B錯誤;調(diào)整定滑輪的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線與木板平行,可減小實驗的誤差,故C正確;平衡小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時,只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而不應連接細線,故D錯誤。
答案:(1)0.48 1∶2 (2)1∶2 由x=at2可知,當時間t相等時,位移與加速度成
正比 (3)AC
8、
3.現(xiàn)要用圖甲完成“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把白紙固定在豎直放置的木板上,白紙上畫有一些同心圓,相鄰兩圓之間的距離為r,圓心O距第一個圓的距離為r,A、B為光滑的滑輪,可沿虛線圓環(huán)滑動,也可固定。CO為豎直方向的一基準線。
(1)完成下列主要實驗步驟所缺的內(nèi)容:
①用一細繩系住橡皮筋的一端,細繩的另一端固定在C點,橡皮筋的另一端連接兩條細繩,跨過A、B滑輪后各拴一細繩套,分別掛上3個鉤碼和4個鉤碼(每個鉤碼重1 N),如圖乙所示,適當調(diào)整A、B滑輪的位置,使橡皮筋與兩細繩之間的結(jié)點穩(wěn)定于O點處,記下____________和兩條細繩的方向,取下鉤碼;
②再用一彈簧測力計沿
9、豎直方向把兩細繩與橡皮筋的結(jié)點也拉至O處,如圖丙所示,記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F′=________N。
(2)若相鄰兩圓環(huán)之間的距離表示1 N,該同學已經(jīng)在圖丁中作出兩條細繩的拉力F1和F2。請按力的圖示畫法在圖中作出F1和F2的合力F及拉力F′的圖示。
(3)對比F和F′的大小和方向,發(fā)現(xiàn)它們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個原因)
(4)在步驟①中“適當調(diào)整A、B滑輪的位置,使橡皮筋與兩細繩之間的結(jié)點穩(wěn)定于O點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本實驗中用鉤碼所受的重力
10、替代拉力,故在實驗完成后要記錄下兩條細繩上鉤碼的個數(shù),即相當于記錄下了每根細繩所受到的拉力大小。②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
F′=5.0 N。
(2)所作的圖示如圖所示。
(3)測量存在誤差、作圖不準、彈簧測力計自身重力的影響、滑輪與細繩之間的摩擦力等。
(4)由于CO是在豎直方向,適當調(diào)整A、B滑輪的位置,使橡皮筋與兩細繩之間的結(jié)點穩(wěn)定于O點處,目的是為了使F1和F2的合力沿豎直方向。
答案:(1)①兩條細繩上鉤碼的個數(shù) ②5.0 (2)見解析圖 (3)見解析 (4)使F1和F2的合力沿豎直方向
4.(2019屆高三·邯鄲模擬)如圖甲所示,上表面光滑的楔形木塊A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壓力傳
11、感器上。某同學將質(zhì)量不同的小鋼球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釋放(每次只有一個小鋼球),記錄小鋼球在斜面上運動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壓力傳感器示數(shù)與小鋼球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圖像,即F-m圖像,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 m/s2,完成下列
填空:
(1)不同質(zhì)量的小鋼球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由圖像可得,木塊A的質(zhì)量M=________kg(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若斜面傾角為θ,由圖像可得,cos2θ=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小鋼球下滑的加速度為:a==gsin θ,則不同質(zhì)量的
12、小鋼球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所以運動的時間也相同。
(2)當m=0時,傳感器的示數(shù)即為木塊A所受的重力,則有:Mg=1.97 N,解得:
M= kg≈0.20 kg。
(3)對小鋼球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A對小鋼球的支持力FN=mgcos θ,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小鋼球?qū)的壓力為mgcos θ,對A受力分析可知,傳感器對A的支持力F=Mg+mgcos θcos θ,則傳感器的示數(shù)為F=Mg+mgcos2θ,則F-m圖像的斜率k=gcos2θ,則有:gcos2θ==3.3,解得:cos2θ≈0.34。
答案:(1)相同 (2)0.20 (3)0.34(0.32~0.36均
13、可)
5.(2018·青島模擬)如圖所示為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實驗中選取兩個半徑相同、質(zhì)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驟進行實驗:
①用天平測出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
②安裝實驗裝置,將斜槽AB固定在桌邊,使槽的末端切線水平,再將一斜面BC連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讓小球m1從斜槽頂端A處由靜止釋放,標記小球在斜面上的落點位置P;
④將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B處,仍讓小球m1從斜槽頂端A處由靜止釋放,兩球發(fā)生碰撞,分別標記小球m1、m2在斜面上的落點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測出各落點位置到斜槽末端B的距離,圖中M、P、N點是實驗過程中記下的小球在斜面的三個落點位置,
14、從M、P、N到B點的距離分別為sM、sP、sN。
依據(jù)上述實驗步驟,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兩小球的質(zhì)量m1、m2應滿足m1________(填“>”“=”或“<”)m2。
(2)小球m1與m2發(fā)生碰撞后,m1的落點是圖中________點,m2的落點是圖中________點。
(3)用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來表示,只要滿足關(guān)系式________________,就能說明兩球碰撞前后動量是守恒的。
(4)若要判斷兩小球的碰撞是否為彈性碰撞,用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來表示,只需比較________與____________是否相等即可。
解析:(1)必須滿足m1>m2,否則m1有可能被反彈回
15、去,此時M、N不可能分別位于P兩側(cè)。
(2)由碰撞規(guī)律知,碰后v1′ (2)M N (3)m1=m1+m2 (4)m1sP m1sM+m2sN
6.利用氣墊導軌研究滑塊運動規(guī)律,求滑塊運動的加速度,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主要的實驗步驟如下:
(1)滑塊放置在
16、氣墊導軌0刻度處,在拉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加速運動,測量滑塊從光電門1到光電門2經(jīng)歷的時間t,測量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s。
(2)只移動光電門1,改變s,多次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所示。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s/m
1.200
1.000
0.800
0.600
0.400
t/s
1.03
0.72
0.54
0.41
0.29
0.18
/(m·s-1)
1.67
1.85
1.95
2.07
2.22
(3)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描點、作出-t圖像,如圖乙所示。
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導軌標尺的最小分度為_
17、_______cm,讀出第1次實驗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s1(如圖甲所示),可得=________m/s。假設(shè)-t圖線斜率的絕對值為k,則滑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根據(jù)作出的圖像,求出本次測量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2。
解析:根據(jù)表格中記錄的數(shù)據(jù),可知導軌標尺的最小分度為1 cm。由題圖甲可知s1=140.0 cm,t1=1.03 s,≈1.36 m/s。設(shè)滑塊通過光電門2時速度為v0,通過光電門1時速度為v,滑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s=(v+v0)t,v+at=v0,聯(lián)立解得:=v0-at,對比-t圖像,斜率的絕對值為k=a,則滑塊運動的加速度
18、大小為
a=2k;根據(jù)作出的圖像可得k= m/s2≈1.08 m/s2,本次測量的加速度大小為2×
1.08 m/s2=2.16 m/s2。
答案:1 1.36 2k 2.16
7.(2018·綿陽南山中學檢測)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小明同學利用傳感器設(shè)計實驗如圖甲所示,將質(zhì)量為m、直徑為d的金屬小球在一定高度h由靜止釋放,小球正下方固定一臺紅外線計時器,能自動記錄小球擋住紅外線的時間t,改變小球下落高度h,進行多次重復實驗。
(1)用螺旋測微器測小球的直徑如圖乙所示,則小球的直徑d=________。
(2)為直觀判斷小球下落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應作______
19、__圖像。
A.h-t B.h-
C.h-t2 D.h-
(3)經(jīng)正確的實驗操作,小明發(fā)現(xiàn)小球動能增加量總是稍小于重力勢能減少量,增加釋放高度h后,兩者的差值會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解析:(1)螺旋測微器的固定刻度讀數(shù)為17.5 mm,可動刻度讀數(shù)為30.5×0.01 mm=0.305 mm,所以最終讀數(shù)為17.5 mm+0.305 mm=17.805 mm。
(2)已知小球擋住紅外線的時間和小球的直徑,則可以由平均速度表示小球擋住紅外線時的速度v=,減小的重力勢能等于增加的動能時,可以認為機械能守恒,則有:mgh=
mv2,即mgh=m2,h=·,為直觀判斷小球下落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應作h-圖像,故D正確。
(3)小球動能增加量總是稍小于重力勢能減少量,是因為小球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增加釋放高度h后,空氣阻力的影響增大,故兩者的差值會增大。
答案:(1)17.805 mm(17.804~17.806 mm均可)
(2)D (3)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