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鞏乃斯的馬》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中語文 《鞏乃斯的馬》教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此資料由網(wǎng)絡(luò)收集而來,如有侵權(quán)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鞏乃斯的馬》教案
教學目的要求:
1、 感受"鞏乃斯的馬"的可愛,體會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
2、 學習抓住典型場面進行描寫以突出主題的寫作手法。
重點:對"馬"的兩個場面描寫。
難點:"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
一、 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徐遲寫作的《黃山記》,對祖國大好河山有了新的認識。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當代散文家周濤寫作的《鞏乃斯的馬》。在小學,在初中,在其他的地方我們見到過描寫馬的詩文嗎?誰能說說?
明確:有韓愈的《馬說》、臧克
2、家的《老馬》,還有關(guān)羽的赤兔馬、項羽的烏騅馬、秦瓊的黃驃馬,有天馬行空、馬踏飛燕、龍馬精神等等。
二、 研讀課文:
1、 課文寫了什么?(抓內(nèi)容)
學生速讀課文,明確:
課文先通過對比寫出自己愛馬,再寫馬之所以可愛,最后寫自己的聯(lián)想和思考,照應(yīng)開頭。作者第一自然段寫自己不理解不愛馬的人,從反面表明自己愛馬;第二段用牛、駱駝、毛驢和馬對比,再一次表明馬才是可愛的;第三段說自己見了鞏乃斯的馬后更加愛馬,至此點題。接著作者用大力氣描寫了兩個典型的場面:冬日雪夜騎馬狂奔和夏天雨中群馬奔騰。在描寫駿馬奔騰的場景的前后,作者總有一些議論和抒情的句子,來表現(xiàn)自己對馬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思考。在這
3、兩幅畫面之間還寫了一幅馬的家族圖,同樣,作者也表達了自己對社會的擔憂和思索。18、19兩段則寫的是有關(guān)馬的聯(lián)想與思考。
(學生找出"雪夜騎馬狂奔"和"夏日群馬奔騰"兩個場面描寫,思考其前后抒情議論的語句,在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下面做出標志)
2、 怎樣寫的?(明結(jié)構(gòu))
全文可分為四部分:
一、
① ③通過對比寫出自己愛馬 點明題意。
④ ⑧冬日雪夜縱馬狂奔 對自由的向往追求。
⑨ ⑿馬的家族圖 對生存競爭的肯定、贊許
二、全部魅力
⒀ ⒄夏日雨中群馬奔騰 對激情的肯定、對生命的贊賞
三 ⒅ ⒇由馬引出的聯(lián)想和思考
四、(21)照應(yīng)開頭
3、 為什么
4、要這樣寫?(學技巧)
文章第一自然段即亮出自己的態(tài)度而決不隱晦:一是認為不愛馬的人是由于生氣不足和對美的遲鈍,二是認為他們是沒有見過真正的馬。這種寫法先聲奪人,很快就抓住了讀者要了解真相的心理。為什么要這樣說?真正的馬又是怎么樣的?
第二段第三段仍然不急于寫馬,而只是采取對比手法,將牛、駱駝、毛驢的形象、品性與馬對照,突出馬的不同于其他動物。至第三段結(jié)尾才將本文的寫作對象亮出:"自古好馬生塞北,在伊犁,在鞏乃斯大草原,馬作為茫茫天地之間的一種尤物,便呈現(xiàn)了它的全部魅力。"
作者是用三幅畫來體現(xiàn)鞏乃斯馬的全部魅力的:
⑹ ⑺自然段寫自己雪夜縱馬狂奔:馬能給人以勇氣,給人以幻想,我
5、感受到了自由的親切和駕馭自己命運的能力。
⑼ ⑿自然段突出描寫種公馬形象,肯定了馬的社會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人類社會的擔憂。
⒁ ⒂兩段描繪的夏日雨中群馬狂奔的場面,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贊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縱橫馳騁,所有的外界的羈絆都不放在它們的眼里。它們自由,它們奔放。
作者這樣就將對馬的描寫和自己對生命的思考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對馬的贊美和對自己追求自由的情感從而得到自然的流露。借助于特定的物來表現(xiàn)特定的情感,讓讀者在對物的感知過程中,自覺地理解文章主題,獲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課后練習
1. 課文第六自然段一連寫了四個"笑"字,這反應(yīng)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6、久在塞北,長期苦悶壓抑而得到釋放后的痛快舒暢。
2. 在雪夜縱馬狂奔后,馬的"眼睛里仿佛充滿了憐憫和抱怨,還有一點詫異……""憐憫"什么?"抱怨"什么?"詫異"什么?
憐憫"我們"只能如此釋放自己壓抑的憂郁,
"抱怨"我們不能像馬那樣直面現(xiàn)實,積極進取。
"詫異"我們?nèi)祟惥共蝗珩R!
3. 課文第⒀自然段說"哦,鞏乃斯的馬,給了我一個多么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時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給予了我!"怎樣理解這句話?作者從馬的形象中找到了人的精神,在普通壓抑的年代里隱秘而不屈地保持了個人的真誠感受,始終與精神麻木相對抗
瓦爾登湖
※教學設(shè)想:
本課重在景色描寫,較易理解。故在介紹作
7、者、布置生字詞以后,將全課內(nèi)容設(shè)計為一套閱讀練習題,由學生自讀課文后獨立完成,最后再由教師評講,再閱讀有關(guān)評價文章。這樣作,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解題能力。
※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珍惜和對寧靜恬淡生活的追求。
2.學習本文善于觀察和細膩描寫的語言特色。
※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文善于觀察和細膩描寫的語言特色。
2.難點: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
※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 教學步驟:
一、作者及作品:
亨利o梭羅(1817-18620,美國作家,詩人,自然主義者,改革家和哲學家。 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城,十六歲即進入美國
8、著名學府哈佛大學就學。次年,大思想家愛默生到哈佛大學作了題為《美國學者》的演講,宣揚先知先覺的智慧,而正是這一次演講,給了梭羅以深刻的影響,改變了他的人生。
????梭羅從哈佛大學畢業(yè)后,本來前程似錦,但他避開鬧市,住到愛默生家中。在擔任數(shù)年中學校長后,毅然決定以作詩和論述自然為終生事業(yè)。梭羅受超經(jīng)驗主義領(lǐng)袖愛默生影響很深。
1845年,28歲的梭羅撇開金錢的羈絆,在愛默生的林地中的瓦爾登湖畔自建一個小木屋,自耕自食兩年有余。專業(yè)從事寫作。本書即是他對兩年林中生活所見所思所悟的記錄。十年后,《瓦爾登湖》出版,但它不僅未能引起人們的重視,相反還遭到批評和譏諷。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這本書
9、的影響卻越來越大,終而成為美國文學中的一本獨特的、卓越的名著。
?? 《瓦爾登湖》是一部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充滿了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表現(xiàn)出一個先覺者的超人智慧。梭羅在大學畢業(yè)后所寫的第一篇日記中寫道:"如果要孤獨,我必須要逃避現(xiàn)在---我要我自己當心。在羅馬皇帝的明鏡大殿里我怎么能獨特得起來呢?我寧可找一個閣樓。在那里是蜘蛛也不受干擾的,更不用打掃地板了,也用不到一堆堆地堆放柴火。"這樣一種尋求孤獨、在孤獨中思索的觀念貫穿了梭羅的一生。
????《瓦爾登湖》不僅有獨到的對生活感悟,對傳統(tǒng)習俗的批判,而且有許多形象的描繪,優(yōu)美細致,像湖水的澄澈透明、山林的茂密蒼翠,思想與景境融
10、合在一起,給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深沉的思考。讀著這本書,頓時感到全身心地脫離了塵世的喧囂和功利的羈絆,與自然融為一體,在自然中感悟人生,感悟哲理。
值得特別引起注意的是,這本書近年來在西方世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和社會矛盾,使人們不由得不向往那瓦爾登湖及其山林的清新的空氣和澄澈的環(huán)境,而這樣的環(huán)境,顯然正是醫(yī)治現(xiàn)代病的妙藥良方。這恐怕正是《瓦爾登湖》所具有的價值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梭羅1862年因患肺病病逝,終年僅44歲,《瓦爾登湖》是他的第二本書。
二、生字詞:
※ 生字:
深邃(suì)??終年不涸(hé)??俯瞰(kàn)??蜿蜒曲折??寒光熠熠(yì)??
11、糅(róu)進????浮光耀金?? 晶瑩清澈?? 一泓(hóng)湖水?? 鑿(záo)水?? 陡峭?? 菖(chāng)蒲?? 水苔(tái)??
璀(cuǐ)璨(càn)
※詞解:
不足稱道:不值得稱贊。
罕有甚匹:極少有什么東西能跟它匹配。
了如指掌:形容對情況非常清楚,好像指著自己的手掌給人看。
三、集體朗讀課文。
四、課堂自測:
1、本課劃分層次有以下幾種劃法, 正確的為哪種?并寫出各部分大意。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2、根據(jù)第一段內(nèi)容,畫出瓦爾登湖及周圍景物。
3、瓦爾登湖的主要特點是什么?請用
12、書中的詞來概括。
4、課文中說,瓦爾登湖同時具有兩種顏色,這是哪兩種?
5、哪一段文字詳細描寫了寧靜的瓦爾登湖變化莫測的顏色?
6、為什么文中說瓦爾登湖湖水"很值得讓米開朗琪羅去琢磨一番"?
7、作者寫釣狗魚這件事,是為了什么?
8、第六自然段的描寫突出了瓦爾登湖的什么特色?請用此段中的一個詞來概括。
9、哪處具體敘述瓦爾登湖"堅持著自身的純潔"?
10、作者提及夏娃和亞當被逐出伊甸園一事,是為了突出什么?
11、把本課分別與《黃山記》和陶淵明的《歸田園居》比較,說說三位作者對自然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你更欣賞誰的態(tài)度?為什么?
五、教師講評
參考答案:
1、答:??b。第一部分:總介瓦爾登湖及其特點。第二部分:描寫瓦爾登湖湖水美麗多變的色彩。第三部分:描寫瓦爾登湖湖水的清澈潔凈。第四部分:從歷史角度贊美瓦爾登湖美如鉆石。
3、答:深邃,清澈。
5、答:第18頁第9行-17行。
7、答:為了突出湖水的清澈。
8、答:清凈無垢。
9、答:第7自然段。
10、答:從歷史角度突出瓦爾登湖美如鉆石。
11、答: 《黃山記》:贊美大自然偉大無比的創(chuàng)造力。
《瓦爾登湖》:贊美大自然的美麗和潔靜,安心思考。
《歸田園居》:沉緬于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逃避世俗。
六、輔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