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14市2020年中考語文試卷按考點分類匯編 古詩詞鑒賞專題(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湖北省14市2020年中考語文試卷按考點分類匯編 古詩詞鑒賞專題(含解析)(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古詩詞鑒賞專題
鄂州
(一)閱讀下面的一首詩,完成9—10題。
過 零 丁 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這兩句詩。(2分)
10.對尾聯(lián)“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名句從抒情方法和內(nèi)容上作簡要分析。(3分)
【答案】
9.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用“風飄絮”來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無可挽回的敗局),用“雨打萍”來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達了對國勢危亡的擔憂和對自己坎坷命運的悲嘆。(2
2、分。修辭1分,賞析1分)
10.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詩人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民族氣節(jié)。(3分。抒情方法1.5分,內(nèi)容分析1.5分)
黃岡
閱讀下面兩首陸游的詩,然后回答下列各題。
【甲】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乙】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①忽傳收薊北②,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注】①劍外:劍門之外,泛指蜀中地區(qū)。②薊北:河北北部地區(qū),安史之亂時叛軍的根據(jù)地范陽一帶。
(1
3、)下列賞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B
A.甲詩開篇即寫眼前之景:雖山河仍在,可城破國陷,一片荒涼衰朽景象。一個“破”字,令人觸目驚心;一個“深”字,讓人滿目凄然。
B.甲詩尾聯(lián)寫詩人憂愁漸深,頭發(fā)愈少,簡直連簪子也別不上。這種愁情是詩人與親人書信中斷,思念親人所致。
C.甲詩全詩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練,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D.乙詩抒寫詩人情感時運用了神態(tài)描寫和動作描寫的手法。
(2)乙詩尾聯(lián)中連用了“巴峽”“巫峽”“襄陽”“洛陽”四個地名,請分析“即從”“穿”“便下”“向”這幾個連接詞的妙處
(3)甲詩寫于安史之亂開始時,乙詩寫于安史之亂結束時,兩詩都
4、寫到了“淚”,請分析它們各自蘊含的情感。
【考點】EE:詩歌閱讀綜合.
【分析】本道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分析比較鑒賞能力.《春望》前四句寫春日長安凄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后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凄苦哀思.這首詩格律嚴整,頷聯(lián)分別以“感時花濺淚”應首聯(lián)國破之嘆,以“恨別鳥驚心’’應頸聯(lián)思家之憂,尾聯(lián)則強調憂思之深導致發(fā)白而稀疏,對仗精巧,聲情悲壯,表現(xiàn)了詩人愛國之情.《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當年安史之亂結束.杜甫聽到這消息,不禁驚喜欲狂,手舞足蹈,沖口唱出這首七律.全詩八句.開頭寫初聞喜訊的驚喜;后半部分寫詩人手舞足蹈做返鄉(xiāng)的準備,凸顯
5、了急于返回故鄉(xiāng)的歡快之情.全詩情感奔放,處處滲透著“喜”字,痛快淋漓地抒發(fā)了作者無限喜悅興奮的心情.因此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
【解答】(1)本小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賞析能力.B選項“這種愁情是詩人與親人書信中斷,思念親人所致”說法片面.烽火連月,家信不至,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nèi)憂外患糾纏難解,導致詩人頭發(fā)愈少,簡直連簪子也別不上.故選B.
(2)本小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很漫長的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串起來,就出現(xiàn)了“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疾速飛馳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地從讀者眼前一閃而過
6、.彈指之間,心已回到故鄉(xiāng).詩人的驚喜達到高潮,寫出了詩人聽聞喜訊后的喜悅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鄉(xiāng)(歸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3)本小題考查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春望》這首詩的前四句寫春日長安凄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后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凄苦哀思,這淚是傷心之淚;《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開頭寫初聞喜訊的驚喜;后半部分寫詩人手舞足蹈做返鄉(xiāng)的準備,凸顯了急于返回故鄉(xiāng)的歡快之情.全詩情感奔放,處處滲透著“喜”字,痛快淋漓地抒發(fā)了作者無限喜悅興奮的心情,這淚是欣喜之淚.
答案:
(1)B
(2)用四個連接詞將四個本來相距很遠的地方貫穿在一起,寫出了詩人聽聞喜訊后的喜悅心
7、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鄉(xiāng)(歸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3)甲詩中的眼淚是因為詩人看到國家淪喪,城池破敗,百姓離散,到處一片衰朽景象,內(nèi)心無比傷痛悲憤而傷心垂淚,這淚是傷心之淚. 乙詩中的眼淚是因為詩人聽到官軍取得戰(zhàn)爭勝利消息后,內(nèi)心無比激動和喜悅而落淚,這淚是欣喜之淚.
翻譯:
《春望》: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qū)里荒草叢生.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戰(zhàn)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fā)疏稀插不上簪.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門外忽傳收復薊北的消息,初聞此事分外歡喜淚灑衣衫.回頭看妻兒的愁云頓時消散,隨便地收拾起詩書欣喜若狂
8、.日頭照耀放聲高歌痛飲美酒,明媚的春光伴著我返回故鄉(xiāng).快快動身起程巴峽穿過巫峽,我穿過了襄陽后又直奔洛陽.
【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chuàng)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
黃石
10.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各題。
渡荊門送別
李白 (唐代)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注】荊門:指荊門山。
(1)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恰
A.這
9、是一首寫景抒情的五言律詩。
B.首聯(lián)寫詩人從蜀地來到荊門山,游覽楚地風光。
C.頷聯(lián)描寫了山巒漸漸消失,江水奔向廣闊原野的景象。
D.尾聯(lián)照應詩題,將朋友比作故鄉(xiāng)水,表達了對友人萬里相送的感念。
(2)詩的頸聯(lián)在寫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考點】EI:送別離別詩.
【分析】本詩是出蜀漫游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律.首聯(lián)敘事交代這次出游,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景,寫出在船上看到的景象,尾聯(lián)抒情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做題時要讀懂詩文,仔細體會詩中的佳句妙語,理解作者的情緒情感.
【解答】(1)本題考查古詩的理解和賞析,注意通讀全詩,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結合詩句體會詩
10、歌的表現(xiàn)手法.詩人之所以稱長江水為故鄉(xiāng)水,是因為詩人在蜀地(四川)長大,長江流經(jīng)四川,這樣稱呼是為了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濃厚愛戀之情,并不是將朋友比作故鄉(xiāng)水,表達了對友人萬里相送的感念.所以D項錯誤.
故選:D
(2)本題考查詩歌關鍵句賞析.要找出詩句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再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結合所用修辭的特點,結合寫作背景,整首詩的意思,加以賞析.頸聯(lián)將明月比作天鏡,將云霞比作海市蜃樓,描繪出眼前看到的綺麗景象,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答案:
(1)D
(2)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頸聯(lián)將明月比作天鏡,將云霞比作海市蜃樓,描繪出眼前看到的綺麗景象.
譯文:
遠渡荊門之外的西蜀,來到了楚地游
11、覽.
大山隨著原野地勢漸平,長江流進無邊的原野.
月影下垂像飛來的天鏡,云層幻化出海市蜃樓.
依然憐愛這故鄉(xiāng)的水,不遠萬里漂送我的行舟.
荊門
10.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①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②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釋:下榻:指留宿處。行杯:浮杯,流觴?;兀夯厥?,擺動
(1)詩中第二聯(lián)“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最妙的當屬“引”和“銜”二字,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作簡要的分析
(2)請結合詩意簡要分析詩中的第二聯(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作用
12、。
隨州
1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各題。
勸學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①,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注釋】①五更雞:天快亮時,雞啼叫。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A.題目中的“勸”是勉勵的意思,起統(tǒng)領全片的作用。
B.首句寫讀書時間﹣﹣從“三更”讀到“五更”,極言讀書之刻苦勤奮。
C.“黑發(fā)”、“白首”借指青年,老年,兩相對照,突出年少勤學的可貴。
D.詩的語言平實質樸、自然流暢、瑯瑯上口、富有節(jié)奏感。
(2)補寫下面的“勸學”詩句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 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
13、歌行》)
【考點】ED:哲理詩.
【分析】這首詩深入淺出,自然流暢,富含哲理.核心是“黑發(fā)早勤學,白首讀書遲”.作為有志氣的人,要注意抓緊時間讀書學習修身養(yǎng)性,最好的讀書時間是在三更五更,晨讀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堅持,才能真正學到報國興家立業(yè)的本領.從學習的時間這一角度立意,勸勉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要及早努力學習,免得將來后悔.詩人是從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的態(tài)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們重視后天學習,以加強自身的行為修養(yǎng).
【解答】(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與賞析.作答此類題目,一定要認真閱讀詩作,正確理解其意思,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結合詩句體會詩歌的表現(xiàn)
14、手法,然后結合題目的要求作答.首句的意思是: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從“三更”讀到“五更”,是說這是讀書的最好時間,不是極言讀書之刻苦勤奮.故B項不正確.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積累與記誦能力,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結合題干補寫詩句.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詩歌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補寫的詩句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答案:
(1)B.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
15、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天門等四地
(一)斟字酌句滋味深,含英咀華唇齒香。(3分)
飲 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1)從詩人所做的“ ”這件事可以看出其隱居生活的閑適自由。(限填兩字)(1分)
(2)請聯(lián)系首句中的“人境”,說說“心遠地自偏”所包含的哲理。(2分)
咸寧
8、閱讀杜甫《望岳》,完成小題。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陰陽
16、割昏曉”一句中的“割”字煉得極好,請賞析“割”字的好處。
(2)下列各項中,對本詩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
A、全詩緊扣“望”字,從朝至暮,由近及遠,句句寫向岳而望,熱情謳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偉氣勢。
B、首聯(lián)以設問統(tǒng)領下文,以一望無際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聳入云,也蘊含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C、頸聯(lián)寫細望所見,對仗工整。寫出了詩人心情的激蕩和眼界的廣闊,也蘊含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D、尾聯(lián)似寫登山,實為明志,點明全詩主旨,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8、【答案】(1)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
17、同的自然景觀,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
(2)A
【考點】體味詩歌的遣詞,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
【解析】【分析】(1)第一個小題是煉字題,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jīng)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要把這個字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本題型的答題思路為: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②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2)解答此類題目關鍵是抓住各項表述的要
18、點,仔細分析作品有關內(nèi)容,比較判斷正誤。A錯誤,全詩緊扣“望”字,但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句句寫向岳而望。B、C、D三項正確。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對詩句理解的能力。體味詩歌的遣詞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襄陽
(一)古詩詞賞析(4分)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0. 全詞用語精煉傳神。上片一個“ ”字,點明邊塞戰(zhàn)事吃緊;下片一個“ ”字,盡顯征人無盡悲愴。(2分)
11.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一句揭
19、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請具體談談。(2分)
參考答案:10.閉 淚11.征人們都思念相距萬里的家鄉(xiāng),但卻沒有辦法回去,因為還沒有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孝感
(一)古詩詞賞析(3分)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 本詩表現(xiàn)了詩人的國家之痛和 的決心。(1分)
9. 說說“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边@兩句詩妙哪里?(2分)
8. 以死明志(舍生取義、以死報國、為國捐軀)
9.巧妙地借用惶恐灘和伶仃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啵ɑ蚯捎玫孛?,寫出了他日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