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5課《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5課《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5 秋天的懷念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母親的藝術形象,感悟作者的意圖。
2.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和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
2.學習作者運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母親的思念、懺悔和自責之情。
2.體會磨難對于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堅強成長的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深入文本,圈畫、朗讀、品味文中描寫母親的動作、神態(tài)、語
2、言等語句,領悟文中蘊含的深
沉無私的母愛。
難點
仔細朗讀體會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歸,楓葉似火,碩果累累,秋天的美別具一格,秋天的美
實實在在,秋天的許多事物都會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也會讓我們產(chǎn)生某種懷念的情緒。
著名作家史鐵生就在秋天里產(chǎn)生了懷念之情,讓我們一起欣賞課文《秋天的懷念》。
課題解讀:由秋天的故事引發(fā)對母親的懷念。——《秋天的懷念》
二、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縣,1951?年出生
3、于北京,1967?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又患腎病并發(fā)展到尿毒癥,需要靠
透析維持生命。自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史鐵生創(chuàng)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shù)
的人。
三、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首先讓學生放聲朗讀課文,讀通、讀順。然后默讀,
讓學生帶著任務有目的地去瀏覽,捕捉課文中有用的信息。
2.默讀思考。
(1)試著給文章劃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母親強忍疼痛,激勵安慰因雙腿癱瘓而暴怒絕望的兒子。
第二部分(第?2~
4、5?自然段):秋日的一天,已重病纏身的母親為寬慰兒子,和兒子約定去北海
看花,但未能實現(xiàn),臨終的母親對子女無比牽掛。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在母親去世后又一個秋日,作者與他的妹妹一起去北??戳司栈?,表
達了對母親的無比懷念。
(2)課文里寫了幾次秋天里看菊花?
母親
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
“我”
第一次
不,我不去
推著你去走走
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
第二次 什么時候
去看看吧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
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
第三次
看了菊花
活……
5、
(3)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改變?(勾畫出表現(xiàn)作者對生活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的語句)
“我可活什么勁”(絕望) “要好好兒活”(再生)
(
師:是誰促使作者對生活的態(tài)度產(chǎn)生巨大的轉(zhuǎn)變,并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母親)
結尾句: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要好好兒活。
(4)通過讀課文,你怎么理解:“母親愛花,更愛雙腿癱瘓的兒子”?
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親愛花,她更愛兒子?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進,眼邊紅紅的……”
“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母親進了,擋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
“央求……
6、喜出望外……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
“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四、課文精讀
1.朗讀完課文,你覺得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脾氣的人?
“我”性情暴躁、脾氣暴怒。
2.如何理解“母親撲過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
活……’”?
這句話表面上寫的是勸慰“我”,不使我失去生活的勇氣,但實際上母親說的是“倆”,母
親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的病,但為了讓兒子好好活著,先自己好好活著。對于母親這些話外話的意思,
7、
“我”因為自己的原因,根本就沒有想過,直到后“我”才知道。
3.品讀課文,體會“擋、躲、撲、抓、忍”等字詞的用意。
這幾個動詞,突出地表現(xiàn)了母愛是理解、是寬容、是牽掛、是呵護、是擔憂、是細心。母親
擋在窗前,是要擋住兒子看到落葉想要死的心。一個“躲”字寫出了母親對兒子的一片理解。母
親撲下去的一定是兒子想要去死的念頭;抓住的是兒子想要死的念頭,她想抓住兒子,怕他輕生;
忍住兒子的抱怨,忍住兒子的病痛給自己的雙重打擊,更忍住病入膏肓的實情……所有這一切都
是告訴兒子要“好好兒活”。
4.體會“我”和母親不同的態(tài)度和心情。
我:什么時候?好吧,
8、就明天。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
母親:憔悴的臉上;央求般;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
叨。
“我”對于看花漫不經(jīng)心、馬虎應付、無所謂,而母親卻喜出望外、興奮投入、高興得不知
所措。母親為“我”終于肯出去走走而高興,為“我”肯面對生活而高興,為未的希望而高興,
體現(xiàn)了母親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
5.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母親像做錯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使“我”想起自身的殘缺,影響心緒。
6.文中的四個省略號各自有什么作用?
第一處:母親撲過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
9、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 )
表示重復語言的省略。?前邊有了講述,這里不再贅述。?指導朗讀時,要讓學生帶點哭腔為好。
第二處: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
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guī)闳ケ焙??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
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
一方面表達了母親過分的快樂,另一方面更表現(xiàn)了母親對我的愛已經(jīng)無所不在,竟然連在說
話方面的用詞都注意到了,所謂“愛之深”。在指導朗讀時要讓學生帶著高興的語氣讀出話說一
半突然停止的感覺。
第三處: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
10、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
女兒……”
表示話未說完。這既是母親臨終前的牽掛,更是母親對鄰居們的重托,從而更體現(xiàn)出了母愛
的偉大。要讓學生讀出母親心事重重、臨終托孤時請求的語氣。
第四處: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表示語意未盡。既是“我”和妹妹對母親的深深懷念,更表示出“我”和妹妹懂得了母親話
語的深意,已經(jīng)領會了人生的真諦。要讀出作者堅定的態(tài)度。
7.“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朗讀描寫菊花的句子,找出形容菊花的品質(zhì)的
詞語。
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
11、漫。
“淡雅”、“高潔”是母親的寫照,“熱烈而深沉”是偉大母愛的寫照。
8.“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薄拔摇倍昧耸裁??
盛開的菊花猶如堅強勇敢地活過的“我”,艷麗的色彩是對“我”成功人生的描繪,“我”
最終懂得了母親“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而菊花卻成為了“我”懷念母親永遠的寄托。
9.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母親帶“我”看花,表現(xiàn)了母親對生命的熱愛。
菊花的淡雅高潔,是母親珍貴品質(zhì)的真實寫照。
菊花的熱烈深沉,是偉大母愛的寫照。
母親愛花,“我”看菊花是對母親的深切緬懷。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秋天是個多情的季
12、節(jié),最易讓人產(chǎn)生懷念之情,尤其是當秋菊怒放時。今天,讓我們繼續(xù)陪
同作者去看菊懷人吧!(齊讀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對作者史鐵生的遭遇和經(jīng)歷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誰能用簡潔的語言和我
們分享一下你上節(jié)課的收獲?
二、鞏固理解
1.文章寫了哪四件事,表露出什么樣的感情?
(1)“我”發(fā)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抓住作者對母親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扒那牡囟愠鋈?,偷偷地注意我,又悄悄地進,眼邊紅
紅的,看著我”,體會母親撫慰“我”的細致和體貼。抓住作者對母親語言的描寫“咱娘兒倆在
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體會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2)
13、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
“整宿整宿”、“翻覆去”,體會母親的堅強與無私。
(3)母親央求“我”看花。
“央求、喜出望外、高興、絮絮叨叨、敏感”描寫了母親情感的變化,表現(xiàn)了母親深沉而無
私的愛。朗讀時隨母親心情的變化語速時而緩慢,讀出央求的語氣,時而歡快,讀出如釋重負,
充滿希望的語氣,結尾時歡快的語調(diào)要戛然而止,在朗讀中幻化出母親因失言而重陷痛苦的現(xiàn)實
與無奈中的畫面。
(4)母親的臨終囑托。
想象母親生命垂危時對兩個孩子的無盡的牽掛。朗讀時用緩慢的語速,低沉的語調(diào)勾畫出一
個形容憔悴,為兒子付出全部自己卻病得大口大口吐血,臨終前卻依然掛
14、牽著自己的孩子的普通
卻偉大的母親形象。
2.找出描寫母親語言的句子,說說它們有什么特點。
(1)常說的話。
“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彼偸沁@么說。
“總是”一詞,表現(xiàn)母親時時把帶“我”出去當作一件重要的事,而根據(jù)“我”身體的實際,
除了看花,母親沒有辦法想出第二種更讓“我”覺得可以干的事情。
(2)雙關的話。
母親撲過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表面上寫的是勸慰“我”,不使“我”失去生活的勇氣,
但實際上母親說的是“倆”,母親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的
15、病,但為了讓兒子好好活著,先自己好好活
著。對于母親這些話外話的意思,“我”因為自己的原因,根本就沒有想過,直到后“我”才知
道。
(3)多說的話。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
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guī)闳ケ焙??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
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絮絮叨叨”一詞,表現(xiàn)了母親因為兒子的答應而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以下的很多話,都是
不知所措的表現(xiàn),以至于說漏了嘴?!皩τ凇堋汀取活惖淖盅蹆海任疫€敏感。”
16、這
一句,一方面表達了母親過分的快樂,另一方面更表現(xiàn)了母親對“我”的愛已經(jīng)無所不在,竟然
連在說話方面的用詞都注意到了,所謂“愛之深”。
(4)最后的話。
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母親的一生最牽掛的就是“我”和妹妹,她在生命的最終,“呼吸困難”、“昏迷”的時候,
她想到的只有“我”和妹妹,于是,一幅偉大母親的圖畫就這樣赫然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
3.仔細閱讀最后一段話,作者為什么濃墨重彩地寫了這些菊花?
之所以濃墨重彩地寫這些菊花,也正是表達作者對母親的懷念,菊花中有母親的音容笑貌,
菊花中有母親的殷切囑托:“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
教學反思:
課堂上,老師應該把課堂這個大舞臺交給學生,讓他們有機會吐露心聲,讓他們無拘無束地
說。我在上《秋天的懷念》這課時設計了幾種說話的方式:自由說、補充說、選擇說。讓學生人
人都說,人人都有體會,人人都有收獲,改變了課堂教學以往以教為主、以學為輔的教學模式,
變被動學為主動學,以動帶靜,以優(yōu)促差。全班同學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高了。文章中
重點、難點在學生無拘無束地說的過程中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語言表達能力在師生間、生生間
的交流過程中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