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第十章 浮力-密度、壓強、浮力的分析和計算 專題練習(xí)【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第十章 浮力-密度、壓強、浮力的分析和計算 專題練習(xí)【含答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密度、壓強、浮力的分析和計算
1.如圖所示,同樣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體的容器中保持靜止,四個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離相同,則容器底面受到的液體壓強最大的是( )
A B C D
2.如圖所示,在溢水杯中裝滿水,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鐵塊緩慢放入水中,從鐵塊下表面剛剛接觸水面直至測力計示數(shù)為零的過程中( )
A.鐵塊受到的浮力一直變大
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壓力一直變大
C.彈簧測力計對手的拉力先變小,后變大
D.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壓強先不變,后變大
3.把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個實心小球同時放入裝有
2、適量水的杯中,兩球均沉在杯底(如圖),向水杯中加入適量鹽水后,甲球上浮,乙球仍沉在杯底,則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B.加入鹽水前,甲、乙兩球?qū)Ρ椎膲毫ο嗟?
C.加入鹽水后,甲球所受浮力變大,乙球所受浮力不變
D.加入鹽水后,乙球?qū)Ρ椎膲毫ψ冃?
第3題圖 第4題圖
4.在兩個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質(zhì)量忽略不計)內(nèi)分別裝入體積相等、密度為ρ甲和ρ乙的兩種液體后密封,再把它們放入兩個裝有水的容器中,處于如圖所示狀態(tài),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無法確定
5.
3、水平桌面上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別放入兩燒杯中,當(dāng)兩球靜止時,兩液面高度相同,球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則兩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關(guān)系為FA FB,兩小球所排開液體重力的大小關(guān)系為GA GB,兩種液體對燒杯底的壓強的大小關(guān)系為p甲 p乙.(填“>”“=”或“<”)
第5題圖 第6題圖
6.如圖所示,容器內(nèi)有15 cm深的水,水面上漂浮一木塊,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為總體積的,則木塊的密度是 kg/m3.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 Pa.(g取10 N/kg)
7.如圖所示
4、,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積為300 cm2、不計質(zhì)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內(nèi)有質(zhì)量為400 g、邊長為10 cm、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正方體物塊B,通過一根長10 cm的細(xì)線與容器底部相連,此時水面距容器底30 cm,則物塊B此時受到的浮力為 N,若剪斷繩子,待物塊B靜止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化了 Pa.(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8.如圖所示,已知重為10 N的長方體木塊靜止在水面上,浸入在水中的體積占木塊總體積的(g取10 N/kg).
(1)求木塊所受到的浮力大??;
(2)若木塊下表面所處的深度為0.2 m,求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
(3
5、)若要將木塊全部浸沒水中,求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壓力.
9.容器A及其中的液體總質(zhì)量為2 kg,底面積為2 cm2,將測力計下質(zhì)量為0.5 kg的物塊B浸入液體后(液體未溢出),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g取10 N/kg)求:
(1)物塊B所受浮力;
(2)容器A對地面的壓強(不計測力計的重).
10.如圖甲所示,一個底面積為75 cm2的柱形物體A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15 N.底面積為120 cm2且足夠深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將物體A放入容器中且與容器底接觸但對容器無壓力,慢慢向容器注水,待液面穩(wěn)定后物體A上表面到水面的
6、距離h=5 cm,如圖乙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2=7.5 N;然后,將物體A豎直向上移動8 cm(忽略繩重和附在物體表面上水的重力,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物體A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物體A的密度.
(3)物體A豎直向上移動8 cm前后,水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
答案:
密度、壓強、浮力的分析和計算
1.如圖所示,同樣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體的容器中保持靜止,四個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離相同,則容器底面受到的液體壓強最大的是(A)
A B C D
2.
7、如圖所示,在溢水杯中裝滿水,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鐵塊緩慢放入水中,從鐵塊下表面剛剛接觸水面直至測力計示數(shù)為零的過程中(D)
A.鐵塊受到的浮力一直變大
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壓力一直變大
C.彈簧測力計對手的拉力先變小,后變大
D.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壓強先不變,后變大
3.把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個實心小球同時放入裝有適量水的杯中,兩球均沉在杯底(如圖),向水杯中加入適量鹽水后,甲球上浮,乙球仍沉在杯底,則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D)
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B.加入鹽水前,甲、乙兩球?qū)Ρ椎膲毫ο嗟?
C.加入鹽水后,甲球所受浮力變大,乙球所受浮力不變
D.加入鹽水后,乙球?qū)Ρ?/p>
8、的壓力變小
第3題圖 第4題圖
4.在兩個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質(zhì)量忽略不計)內(nèi)分別裝入體積相等、密度為ρ甲和ρ乙的兩種液體后密封,再把它們放入兩個裝有水的容器中,處于如圖所示狀態(tài),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無法確定
5.水平桌面上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別放入兩燒杯中,當(dāng)兩球靜止時,兩液面高度相同,球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則兩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關(guān)系為FA__=__FB,兩小球所排開液體重力的大小關(guān)系為GA__=__GB,兩種液體對燒杯底的壓強的大小關(guān)系為p甲__>__p乙.(填“>”
9、“=”或“<”)
第5題圖 第6題圖
6.如圖所示,容器內(nèi)有15 cm深的水,水面上漂浮一木塊,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為總體積的,則木塊的密度是__0.6×103__kg/m3.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__1_500__Pa.(g取10 N/kg)
7.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積為300 cm2、不計質(zhì)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內(nèi)有質(zhì)量為400 g、邊長為10 cm、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正方體物塊B,通過一根長10 cm的細(xì)線與容器底部相連,此時水面距容器底30 cm,則物塊B此時受到的浮力為__10__N,若剪斷繩子,待物塊B靜止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化了__200__Pa.(ρ水=1.0
10、×103 kg/m3,g取10 N/kg)
8.如圖所示,已知重為10 N的長方體木塊靜止在水面上,浸入在水中的體積占木塊總體積的(g取10 N/kg).
(1)求木塊所受到的浮力大??;
(2)若木塊下表面所處的深度為0.2 m,求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
(3)若要將木塊全部浸沒水中,求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壓力.
解:(1)因為木塊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G木=10 N
(2)木塊下表面所處的深度為0.2 m
則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2 m=2 000 Pa
(3)根據(jù)F?。溅阉甮V排可
11、得,木塊漂浮在水面時排開液體的體積:
V排===1×10-3 m3
因為V排=V木
所以V木=V排=×1×10-3m3=1.25×10-3 m3
木塊全部浸沒時受到水的浮力:
F′?。溅阉甮V木=1×103 kg/m3×10 N/kg×1.25×10-3 m3=12.5 N
木塊浸沒時,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有:F浮′=G木+F
則施加的壓力:
F=F浮′-G木=12.5 N-10 N=2.5 N
9.容器A及其中的液體總質(zhì)量為2 kg,底面積為2 cm2,將測力計下質(zhì)量為0.5 kg的物塊B浸入液體后(液體未溢出),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g取10 N/kg)求:
(1)
12、物塊B所受浮力;
(2)容器A對地面的壓強(不計測力計的重).
解:(1)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3 N,則物塊B所受的浮力:
F?。紾-F示=mg-F示=0.5 kg×10 N/kg-3 N=2 N
(2)容器及液體總重力:
G容總=m容總g=2 kg×10 N/kg=20 N
則容器對地面的壓力:
F=G容總+FB壓=G容總+F?。?0 N+2 N=22 N
容器A對地面的壓強:
p===1.1×105 Pa
10.如圖甲所示,一個底面積為75 cm2的柱形物體A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15 N.底面積為120 cm2且足夠深的柱形容器放
13、在水平桌面上,將物體A放入容器中且與容器底接觸但對容器無壓力,慢慢向容器注水,待液面穩(wěn)定后物體A上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5 cm,如圖乙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2=7.5 N;然后,將物體A豎直向上移動8 cm(忽略繩重和附在物體表面上水的重力,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物體A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物體A的密度.
(3)物體A豎直向上移動8 cm前后,水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
解:(1)由題可知,物體的重力:G=F1=15 N
則物體A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紾-F2=15 N-7.5 N=7.5 N
(2)根據(jù)F浮=ρg
14、V排可得,物體的體積:
V=V排===7.5×10-4 m3
物體的質(zhì)量:m===1.5 kg
則物體的密度:ρ===2×103 kg/m3
(3)物體的高度:
h物===0.1 m=10 cm
則原來的液面高度:
h1=h物+h=10 cm+5 cm=15 cm
物體A豎直向上移動8 cm后,物體上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離為10 cm+8 cm=18 cm
物體和水的總體積不變,如果設(shè)后來的液面高度為h2,
那么S容h2+S物(18cm-h(huán)2)=S容h1
即120 cm2×h2+75 cm2×(18 cm-h(huán)2)=120 cm2×15 cm
解得h2=10 cm
所以Δh=h2-h(huán)1=15 cm-10 cm=5 cm
所以,水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
Δp=ρ水gΔh=1×103 kg/m3×10 N/kg×0.05 m=500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