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一二区,性欧美一级,国产免费一区成人漫画,草久久久久,欧美性猛交ⅹxxx乱大交免费,欧美精品另类,香蕉视频免费播放

礦井為雙鴨山礦務局東榮三礦0.6MTA新礦井設計說明書

上傳人:e****s 文檔編號:159942218 上傳時間:2022-10-09 格式:DOC 頁數(shù):103 大?。?.32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礦井為雙鴨山礦務局東榮三礦0.6MTA新礦井設計說明書_第1頁
第1頁 / 共103頁
礦井為雙鴨山礦務局東榮三礦0.6MTA新礦井設計說明書_第2頁
第2頁 / 共103頁
礦井為雙鴨山礦務局東榮三礦0.6MTA新礦井設計說明書_第3頁
第3頁 / 共103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礦井為雙鴨山礦務局東榮三礦0.6MTA新礦井設計說明書》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礦井為雙鴨山礦務局東榮三礦0.6MTA新礦井設計說明書(10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摘要 本設計礦井為雙鴨山礦務局東榮三礦0.6Mt/a新礦井設計,一共有3層可采煤層,分別為24#、25#、26#, 煤層總厚度為6米。煤層工業(yè)牌號為氣煤,設計井田的可采儲量65.54Mt,設計服務年限為78年,本礦井設計采用以立井為主的綜合開拓方式,劃分為三個水平,六個采區(qū)。一個工作面達產,采用分層布置,24#、25#、26#層集中開采。大巷運輸采用10噸架線式電機車牽引3噸底卸式礦車運輸,采用普通機械化開采。頂板處理方法為全部跨落法。 關鍵詞:礦井設計 聯(lián)合開采 聯(lián)合開拓 Abstract The design is the shuangyashang coal trade gro

2、up limited responsibility company`s dongrong mine new well of 0.6Mt/a, possess new well of Mt/a, having totally 3 layers can adopt the coal seam, distinguishing to 24#、25#、26#, total thickness in coal seam is 6 rice.Coal seam industry card number is 1/3 coal, design the well farmland can adopt to ke

3、ep the 65.54 Mt of deal, design service time limit as78years, this mineral well design the adoption regard the well of as to synthesize to expand the way mainly, dividing the line to two levels, six adopt the area. One works reaches to produce.The adoption 24#、25#、26#layering concentrates to mine.Th

4、e big lane conveyance adopts 10 ton a line typ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ars lead 3 ton bottom unload type mineral cars transport, adopting coal craft as to synthesize the mechanization adopt the coal craft.A plank handles method as to across to fall the method all. Key Phrase:Mineral well design

5、Unites to mine Unites to expand 目錄 摘要 I 目錄 III 第1章 井田概況及地質特征 1 井田概況 1 1.1.1 交通位置 1 1.1.2 地勢和河流 2 1.1.3 氣象和地震 2 1.1.4 本礦區(qū)及鄰近區(qū)煤炭生產建設及規(guī)劃情況 2 1.1.5 礦區(qū)經濟概況 2 地質特征 3 1.2.1 地層 3 1.2.2 構造 3 煤層 4 1.2.4 井田內的巖石性質、厚度 6 1.2.5 水文地質 7 1.2.6 沼氣、煤塵及煤的自燃性

6、7 1.2.7 媒質、牌號及用途 8 1.3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9 第2章 井田境界、儲量、服務年限 10 2.1 井田境界 10 2.1.1 井田周邊狀況 10 2.1.2 井田境界確定的依據(jù) 10 2.2 井田儲量 10 井田儲量的計算 10 2.2.2 保安煤柱 11 2.2.3 儲量計算方法 11 2.2.4 儲量計算的評價 12 2.3 礦井工作制度 生產能力 服務年限 12 2.3.1 礦井工作制度 13 2.3.2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 13 第3章 井田開拓 14 概述 14 3.1.1

7、 井田內外及附近生產礦井開拓方式概述 14 3.1.2 影響本設計礦井開拓方式的因素及具體情況 14 3.2 礦井開拓方案的選擇 15 3.2.1 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15 3.2.2 開采數(shù)目及水平標高 18 3.2.3 開拓巷道的布置 20 3.3 選定開拓方案的系統(tǒng)描述 21 3.3.1 井硐形式和數(shù)目 21 3.3.1 井硐位置及坐標 21 3.3.3 水平數(shù)目及標高 22 3.3.4 石門、大巷數(shù)目及布置 22 3.3.5 井底車場形式的選擇 25 3.3.6 煤層群的關系 26 3.3.7 采區(qū)劃分 26 3.4 井

8、硐布置及施工 27 3.4.1 井硐穿過的巖石性質及井硐支護 27 3.4.2 井硐布置及裝備 28 3.4.3 井硐延伸的初步意見 30 3.5 井底車場及硐室 30 3.5.1 井底車場形式的確定及論證 30 3.5.2 井底車場的布置 儲車線路 行車線路布置長度 31 井底車場通過能力驗算 34 3.5.4 井底車場主要硐室 35 3.6 開采順序 35 3.6.1 沿井田走向的開采順序 36 3.6.2 沿井田傾向的開采順序 36 3.6.3 采區(qū)接續(xù)計劃 36 第4章 采區(qū)巷道布置及生產系統(tǒng) 38 4.1 采區(qū)概述 38 4.

9、1.1 采區(qū)的位置、邊界、范圍、采區(qū)煤柱 38 4.1.3 采區(qū)的生產能力、儲量及服務年限 38 4.2 采區(qū)巷道布置 38 4.2.1 區(qū)段劃分 38 4.2.2 采區(qū)上山布置 39 4.2.3 采區(qū)車場布置 40 4.2.4 采區(qū)煤倉形式、容量及支護 47 4.2.5 采區(qū)硐室簡介 48 4.2.6 采區(qū)工作面接續(xù) 49 采區(qū)準備 51 4.3.1 采區(qū)巷道的準備順序 51 4.3.2 采區(qū)巷道的斷面圖及支護方式 51 第5章 采煤方法 55 5.1 采煤方法的選擇 55 5.1.1 采煤方法的選擇原則: 55 5.1.2 直接影響采

10、煤方法選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個方面 55 5.1.3 采煤方法的選擇 56 5.2 回采工藝 56 5.2.1 選擇和決定回采工作面的工藝過程及使用的機械設備 56 5.2.2 選擇采煤工作面循環(huán)方式和勞動組織形式 57 6.1 礦井井下運輸 59 6.1.1 運輸方式和運輸系統(tǒng)的確定 59 6.1.2 礦車的選型和數(shù)量 59 6.1.3 采區(qū)運輸設備的選擇 63 6.2 礦井提升系統(tǒng) 64 6.2.1 礦井主提升設備的選擇 64 第7章 礦井通風與安全 66 7.1 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確定 66 7.2 風量計算與風量分配 67 7.2.1 風量計算

11、 67 7.2.2 風量分配 72 7.2.3 風量的調節(jié)方法與措施 72 7.2.4 風速的驗算 73 7.3 礦井通風阻力的計算 75 7.3.1 確定全礦最大通風阻力和最小通風阻力的確定 75 7.3.2 礦井等積空的計算 76 7.4 通風設備的選擇 77 7.5 礦井安全技術措施 78 7.5.5 其他事故的預防 80 7.5.6 避災路線及自救 81 第8章 礦井排水 82 8.1 概述 82 8.1.1 礦井水來源及涌水量 82 8.1.2 對排水設備的要求 82 8.2 礦井主要排水設備 83 8.2.1 排水系

12、統(tǒng)和排水方式簡介 83 8.2.2 主排水設備及管路選擇計算 83 第9章 采區(qū)供電 87 9.1 礦井供電系統(tǒng)概述 87 9.2 采區(qū)電器設備的型號及數(shù)目 87 9.3 變壓器容量選擇 88 9.4 電纜選擇計算 89 9.4.1 關于采區(qū)低壓電網的有關規(guī)定 89 9.4.2 規(guī)定電纜的長度 90 9.4.3 確定電纜的芯線數(shù)目 90 9.4.4 選擇電纜截面 90 第10章 礦井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94 參考文獻 97 附錄1 97 附錄2 106 第1章 井田概況及地質特征 1.1 井田概況 1.1.1 交通位置

13、 東榮二礦位于黑龍江省集賢煤田東南端。行政區(qū)劃屬集賢縣腰屯公社、升昌公社和二九一國營場管轄。西南距福利屯32km。經福利屯到礦物局所在地—雙鴨山市為40km。福利屯至富錦縣公路穿過本井田中部,福前鐵路在東榮礦區(qū)南部邊緣外約3km處通過,交通比較方便。詳見圖1-1。 圖1-1 交通示意圖 1.1.2 地勢和河流 本井田處于三江平原的西南部,屬高河漫灘,地勢低平,地面標高-170~-150m,井田東部有雙山子,標高+154.7m,西依索利崗山,標高+207.9m,南鄰完達山北髡,北面廣闊平坦。 3/s,近年來,隨著農業(yè)的發(fā)展,在井田內修筑了一些排水渠道,致使?jié)竦孛娣e有所減小,

14、并且對本井田開采影響甚微可以忽略。 松花江位于本礦區(qū)北部,距井田較遠,距離為38km。 1.1.3 氣象和地震 本地區(qū)屬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氣溫較高,年平均最高氣溫為20.1?!?23.7。c年平均最低氣溫-17.4?!?2.08m。 根據(jù)國家地震局資料,集賢及其鄰區(qū)裂度在6°以下,過去無強烈地震記載。 1.1.4 本礦區(qū)及鄰近區(qū)煤炭生產建設及規(guī)劃情況 本礦區(qū)東西寬4~ 5km,南北長4km,面積20km2,且規(guī)劃用二對井進行開發(fā),總規(guī)模為60萬t/a, 雙鴨山礦物局距本區(qū)約42km,雙鴨山現(xiàn)有生產礦井8對,1984年生產能力已達到61

15、1萬t/a,全局共有職工68171人。 33/h,礦井瓦斯不大,屬低沼氣礦井。 1.1.5 礦區(qū)經濟概況 本區(qū)為農業(yè)區(qū),工業(yè)基礎較薄弱,但是雙鴨山礦物局距本區(qū)較近,可借助老區(qū)力量建設新區(qū),人力資源及材料供應條件都是良好的。 雙鴨山地區(qū)現(xiàn)有區(qū)域變電站兩座及正在興建的大型火力發(fā)電廠一座,在礦區(qū)總體設計階段,供電電源方案已達成協(xié)議,所以,供電電源容易解決。 本區(qū)內第四系地層廣泛分布,地下含水量極其豐富,水源充足。 1.2 地質特征 1.2.1 地層 本井田的可采煤層均賦存在上侏羅系雞西群城子河組,雞西群穆棱組,在穆棱組上覆有巨厚的第三,第四地層晚侏羅系煤系地層不整

16、合于元古界—古生界基底之上,基底由元生界麻山群泥盆系青龍山組及侵入的花崗巖組成。見下面地層系統(tǒng)表1-1。 表1-1 地層系統(tǒng)表 界 系 統(tǒng)(群) 組 厚度(米) 新 生 界 第 四 系 全新統(tǒng) 10~20 全新統(tǒng) 溫全河組 20~40 上更新統(tǒng) 顧鄉(xiāng)屯組 10~40 中更新統(tǒng) 40~80 下更新統(tǒng) 白土山組 15~50 第三系 上新統(tǒng) 富錦組 121 中 生 界 侏 羅 系 上統(tǒng) (雞西群) 穆棱組 >750 成子河組 930 東榮組 250 古生界 中統(tǒng) 青龍山組 不清 元古界

17、 麻山群 不清 1.2.2 構造 本井田位于三江盆地的西部。三江盆地是中生代以來的一個斷層的—凹陷地。區(qū)域構造屬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北段由一些北展布的次一級隆起帶和凹陷帶組成。本井田構造屬盆地內的綏化—集賢凹陷帶。 由于本井田處于區(qū)域性三種構造應力場的復合部位,應力集中較為復雜,特別是北部背向斜處,構造對煤層的破壞較大,煤的變質程度也有所增高,斷層多為壓扭曲性斷層,導水性差。 井田內主要構造分述如下: 1. 斷層 井田內共有斷層六條,其中東西向三條,北東向兩條,南北向一條。其特征見下表: 表1-2 序號 名稱 性質 產狀 落差m 斷層可靠程度 1

18、 F10 逆 南北 34~~45 不詳 2 F29 正 東西 50~~90 可靠 3 F27 正 東西 60~~80 不詳 4 F9 逆 北東 40~~130 可靠 5 F65 逆 東西 65~~85 可靠 6 F84 逆 北東 30~~50 可靠 2. 巖漿活動 本井田內的巖漿以侵入為主,大多數(shù)呈巖脈及巖床侵入于晚侏羅紀煤系地層中,為燕山期產物,以中性石英閃長巖、基性輝綠巖玄武巖為主。巖漿巖主要分布在F9斷層與精查17線之間,成巖床侵入煤層中,使煤層局部變質。 1.2.3 煤層 本井田具有經濟價值的可采煤層均集中在雞

19、西城子河組,該組地層總厚度為930m,含煤30余層,煤層平均厚度26.29 m。其中大部分為不可采的薄煤層;可采及局部可采的煤層自上而下有:24 、25 、26號共三個煤層,平均總厚度6 m。各煤層的傾角一般為15~30°。 表1-3 各煤層特征見表: 煤層 層間距(m) 最大—最小 平均 可采厚度(m) 最大—最小 平均 結構 穩(wěn)定性 可采類型 24 10~40 ~ 單一煤層 穩(wěn)定 全部可采 25 25 6~20 ~ 1.9 單一煤層 穩(wěn)定 全部可采 26 15 ~ 2 單一煤層 穩(wěn)定 全部可采

20、1. 主要可采煤層 24號煤層,基本全井田發(fā)育,可采范圍內厚度穩(wěn)定。結構簡單。煤層厚度一般為1.8~~2.4 m。頂板為粉砂巖、細砂巖、中砂巖;底板為為粉砂巖和細砂巖。 25號和26號煤層間距為25 m,24號與25號煤層間距為15 m,25號和26號層地質情況與24號相同。 圖 1-2煤層柱狀圖 1.2.4 井田內的巖石性質、厚度 有關巖石性質及厚度特征詳見下表1-4 表1-4 巖石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表 名 稱 容重 kg/cm3 孔隙度 % 抗壓強度 102kg/cm3 抗拉強度 102 kg/cm3 變形模量 102kg/c3 彈性模量

21、 kg/cm3 砂巖 ~ 5~25 2~20 ~ ~8 1~10 礫巖 ~ 5~15 1~15 ~ ~8 2~8 泥巖 ~ ~ ~ 2~7 5~10 灰?guī)r ~ 5~20 5~20 ~ 1~8 5~10 頁巖 ~ 16~30 1~10 ~ 1~ 2~8 石英 ~2.7 ~0.5 15~35 ~ 6~ 20 6~20 1.2.5 水文地質 1、井田內各地段的水文地質特征各有不同,現(xiàn)分述如下: ~7L/sm。 ~0.83L/sm。 煤系裂隙含水帶,本含水帶是直接充水含水層,它與第三系有水力聯(lián)系

22、,但很微弱。 基底巖層裂隙水:分布與低山和丘陵地帶,由花崗巖安山巖,及變質巖組成,對煤系裂隙水帶補給量甚微,而且對礦床水無影響。 2、井田內的主要隔水層有第四系頂部黏土,亞黏土,中部黏土,亞黏土層和第三系泥巖,砂巖層。 3、地面水及各含水層之間的關系 本井田煤系裂隙水補給條件不好,富水性較小,礦井在開采過程中,排水將以疏干煤系風化裂隙帶的儲水量為主,開采初期,礦井涌水量增大,隨著開采的不斷進行,水的靜儲量逐漸消耗,礦井的涌水量會逐漸減小,并趨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本井田最大涌水量450m33/h。 1.2.6 沼氣、煤塵及煤的自燃性 ~~%~~%~%~%,瓦斯成分及含量均很低,由于地質

23、報告沒有明確提出礦井的瓦斯等級所以,本設計只能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同時參考集賢礦井的煤塵瓦斯情況,初步確定本礦井瓦斯等級為低沼氣礦井,并有煤塵爆炸危險和自然發(fā)火傾向。 本礦井的恒溫帶溫度+5.6。C,深度20m,-500m水平的平均地溫為19.5。C,-700m水平為25.3。C,-900m水平為30.9。C 煤層頂?shù)装鍘r石主要為粉沙巖和細砂巖,抗壓強度一般在500~1100kg/cm2左右。根據(jù)資料,預計本礦井各煤層頂板類型均在一級Ⅱ類以上。 1.2.7 媒質、牌號及用途 1、煤種及其變化 本礦井煤的揮發(fā)分一般大于40%,屬低變質煤,個煤層Y值平均為5~ 9m/m,粘

24、結性較低,煤種主要為氣候,長焰煤次之,煤種在垂向上無明顯變化。 2、煤的有害成分 ~%,多屬中低灰煤層,其中幾個主要可采煤層均為低灰煤層。 硫:各煤層硫的含量很低,原煤全硫(SgQ~%屬特低硫煤。 ~%屬特低-低磷煤。 3、發(fā)熱量 各煤層煤的平均發(fā)熱量(QfD)為6306~ 6849大卡/kg。 4、元素分析 ~%%% ,說明咩的元素組成穩(wěn)定,屬低變質煤。 5、工業(yè)用途評述 本井田原煤按現(xiàn)行煤炭應用分類法屬于Ⅰ~Ⅱ氣煤,由于本區(qū)氣煤低灰低磷,低硫,具有一定的膠質層厚度,所以,本礦井原煤經洗選加工后可做為優(yōu)良的配焦和化工精練,副產品可供動力或民用。 1.3 勘探

25、程度及可靠性 本礦井所在地區(qū)先后經過普查,祥查,精查階段,采用了鉆探,測井和地震,相互結合的綜合勘探手段,精查地質報告提供的資料比較齊全,精查階段查明了主要斷層和構造及煤層厚度,結構和分布范圍,比較可靠地提供了煤層層位的對比資料和測井成果。 東煤公司1984年6月對本區(qū)精查地質報告批復認為:《黑龍江省集賢煤田東榮勘探一區(qū)精查地質報告》基本達到《煤炭資源地質勘探規(guī)范》的標準。 第2章 井田境界、儲量、服務年限 2.1 井田境界 2.1.1 井田周邊狀況 本井田內煤層均可采,在本井田西面有生產中的集賢煤礦,南面是一礦井田,其余無大的井田、小煤窯等,本區(qū)為農業(yè)區(qū),工

26、業(yè)基礎比較薄弱,但距雙鴨山礦物局較近,可借助老區(qū)力量建設本區(qū),人力資源及材料比較充足,井田周邊的其它情況對本井田的建設均很有利,有利于本區(qū)的發(fā)展。 2.1.2 井田境界確定的依據(jù) 1.以地理地形、地質條件作為劃分井田境界的依據(jù); 2.要適于選擇井筒位置,合理安排地面生產系統(tǒng)和各建筑物; 3.劃分的井田范圍要為礦井發(fā)展留有空間; 4.井田要有合理的走向長度,以利于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 根據(jù)礦區(qū)總體設計,本井田境界南起F71斷層,北至各煤層露頭,西以F23斷層為界,動以各煤層露頭為界。 本井田煤層發(fā)育較好,可采性極高,且媒質較好,儲量豐富,一水平開采后,接續(xù)也極為容易,發(fā)展極為

27、穩(wěn)定,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勘探水平的全面提高,井田范圍內的儲量會越來越精確,可能在更深部發(fā)現(xiàn)可采煤層。開采前景十分可佳。 2.2 井田儲量 2.2.1 井田儲量的計算 礦井儲量是指礦井內所埋藏的數(shù)量,具有工業(yè)價值的煤炭數(shù)量。它不僅包含著煤礦在地下埋藏的數(shù)量,而且還表示煤炭的質量,反映井田的勘探程度及開采技術條件。礦井儲量可分為礦井地質儲量、礦井工業(yè)儲量和礦井可采儲量。礦井工業(yè)儲量是指平衡表內A+B+C級儲量的總和。礦井設計儲量是礦井工業(yè)儲量減去設計計算的斷層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構筑物需要留設的保護煤柱等永久煤柱損失量后的儲量。礦井可采儲量是指礦井設計儲量減去工

28、業(yè)場地保護煤柱、礦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護煤柱后乘以采區(qū)回采率的儲量。 本井田共有三個可采煤層24#、25#、26#,煤層的平均厚度分別為2.1m、1.9m、2.0m,煤層總厚度6m,各煤層傾角均在15~t/m3 ,因此根據(jù)井田面積可得出本井田的工業(yè)儲量為8738.5萬噸。 2.2.2 保安煤柱 保護煤柱的設計原則如下: (1)在一般情況下,保護煤柱應根據(jù)受護面積邊界和移動角值進行圈定。 (2)地面受護面積包括受護對象及周圍的受護帶 (3)當受護邊界與煤層走向斜交時,根據(jù)基巖移動角求得垂直與受護邊界方向的上山方向移動角和下山方向移動角,然后再確定保護煤柱。 (4)立井保護煤柱應

29、按其深度,用途,煤層賦存條件和地形特點留設,立井深度大于或等于400m的以邊界角圈定,小于400m的以移動角圈定。 為了安全生產,本設計礦井依據(jù)《煤礦安全規(guī)程》,留設保安煤柱如下: 1.各煤層在露頭處留設20 m保安煤柱; 2.邊界斷層留設20m 保安煤柱; 3.井田內部斷層留設20m保安煤柱; 4.河流兩側各留設20m保安煤柱; 5.地面建筑物留設50m保安煤柱。 設計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留設,但是不能低于以上數(shù)據(jù),在本設計中根據(jù)實際的地質情況及地質構造,邊界斷層留設50m 保安煤柱;井田內部斷層留設20m保安煤柱;因此,經計算得: 工業(yè)廣場煤柱損失:592萬噸;保安煤柱損失:

30、1453.8萬噸。 2.2.3 儲量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塊段儲量=塊段面積×平均傾角余割×塊段平均厚度×容重. 根據(jù)原東榮三礦立井初步設計儲量諸圖,通過等高線塊段法計算本井田工業(yè)儲量為8738.5萬噸,各煤層工業(yè)儲量見表2-1可采煤層儲量計算總表, 計算公式如下 ZK=(ZC-P)×C (2-1) 式中 ZK— 可采儲量; ZC— 工業(yè)儲量; P— 永久煤柱損失; C— 采區(qū)回采率。 回采要求:中厚煤層不應小于80%,薄煤層不應小于85%。經各煤層可采儲量計算,匯總計算出本設計井田

31、可采儲量為6553.9萬噸。各水平煤層儲量及損失如表2-2所示。 表2-1 可采煤層儲量總表 單位:萬噸 煤層別 工業(yè)儲量(萬t) 備注 A B A+B C A+B+C 24# 24# 26# 總計 2.2.4 儲量計算的評價 本設計井田的各類儲量計算嚴格執(zhí)照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由于技術水平所限,儲量計算設計所得到的各種儲量與實際可能有一定的誤差。 2.3 礦井工作制度 生產能力 服務年限 2.3.1 礦井工作制度 該設計礦井年工

32、作日確定為300d,礦井每日凈提升14h,采用四六工作制制度。 2.3.2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 (一)、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的確定原則 應根據(jù)地質條件,國民發(fā)展需要和國內外市場需求,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充分考慮科學技術進步等因素,依據(jù)投資少,出煤快,經濟效益好的原則合理確定。 (二)、確定礦井生產能力的重要因素 a.儲量是指基礎儲量中經濟可采部分; b.地質和開采條件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 根據(jù)本井田的地質資料條件,煤層儲量和賦存狀況等因素,確定本礦井設計生產能力60萬t/a。 (三)服務年限 礦井服務年限=礦井可采儲量/設計生產能力×備用系數(shù)(1.4) ××

33、 =78.02 a 一水平服務年限=萬t÷×1.4)=43.05a; 第3章 井田開拓 3.1 概述 3.1.1 井田內外及附近生產礦井開拓方式概述 本井田內沒有生產、在建及停閉礦井,也沒有小煤窯。但在井田外的西南方約15km處有正在生產的雙鴨山礦務局集賢煤礦,西面約18km處有集賢縣升平小煤礦。集賢煤礦采用立井開拓,設計生產能力60萬t/a,一水平標高為-150m,目前正開采9號,15號和16三個煤層,共布置四個采區(qū)。 本區(qū)為農業(yè)區(qū),工業(yè)基礎較薄弱。但是雙鴨山礦務局距本區(qū)較近,可以借助老區(qū)力量建設新區(qū),人力來源及材料供應條件都是良好的。雙鴨山地區(qū)現(xiàn)有區(qū)域變電站兩

34、座及正在興建的大型火力發(fā)電廠一座,在礦區(qū)總體設計階段,供電電源方案已達成協(xié)議。所以供電電源容易解決。本區(qū)內第四系地層廣泛分布,地下含水量極其豐富,供水水源充足。 3.1.2 影響本設計礦井開拓方式的因素及具體情況 井田開拓方式的選擇應全面考慮各種因素,主要因素包括: (1)井田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特別是表土層情況); (2)煤層賦存和開采技術條件; (3)地形地貌和地面外部條件; (4)技術裝備和工藝系統(tǒng)條件; (5)施工技術和設備條件; (6)總體設計和礦井生產能力要求等。 對以上各種因素要綜合研究,通過系統(tǒng)優(yōu)化和多方案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影響本設計井田開拓方式的

35、具體因素如下: 整個井田的煤層上部標高在-150m,下部標高在-900m,整個礦區(qū)共有3層可采煤層,即24#、25#、26#全區(qū)發(fā)育。煤層走向長度為5km,傾向4km。本井田煤層系緩傾斜中厚煤層,平均傾角在23左右。 3.2 礦井開拓方案的選擇 3.2.1 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在一定的井田地質條件、開采技術條件下,礦井開拓巷道有多種布置方式,開拓巷道的布置方式通稱為開拓方式。合理的開拓方式,一般應在技術可行的多種開拓方式中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比較后,才能確定。開拓方式按照井筒的傾角不同(水平、傾斜、垂直)分為平硐開拓、斜井開拓、立井開拓和綜合開拓方式(平、斜、立井中的任何二或三

36、種形式相結合進行開拓)等四種方式。開拓方式依據(jù)井筒 (或平硐)與煤層位置的不同又有若干分類。 ①平硐開拓:在侵蝕基準面以上的山嶺或丘陵地區(qū)的煤層,由地面開鑿通向煤層的平硐,可利用平硐開拓煤田的全部或一部分。 ②斜井開拓:對于表土層較薄、煤層賦存較淺、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煤田,一般都可以采用斜井開拓。斜井開拓在各種傾角煤層開拓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③立井開拓:適應性很強,可用于各種地質條件,同時在技術上也成熟可靠。一般在表土層厚、煤層賦存深時,應采用立井開拓。 平硐開拓是最簡單的開拓方式,有很多突出優(yōu)點。首先我們應該考慮平硐開拓方式是否可行。參照平硐開拓方式適用條件,結合本設計井田的地形

37、地質及煤層賦存特征可知:平硐開拓方式的條件不具備。因此,平硐開拓方式對本設計井田不適用,排除采用平硐開拓方式。 表3-1 斜井與立井的經濟比較: 立井 斜井 主井(5m) 副井(6.5 m) 主 井 R=2 H=1.8 α=15° α=22° 斷面積m2 長度(m) 370 320 1080 1080 掘進費元/100m3 11419 10269(中深孔) 11396 12518 維護費元/100m3 36095 36095(700mm) 44931 46545 小計(元)

38、 合計(萬元) 由以上粗略比較可得出斜井建井費用較大,故舍棄,采用立井開拓方式。根據(jù)本井田的剖面圖,,對井口位置提出以下三個方案: 方案一:井筒位于井田淺部 方案二:井筒位于井田中部 方案三:井筒位于井田深部 圖3-1 方案1 圖3-1 方案2 圖3-2 方案3 經過簡單的技術比較后認為: ①井筒位于井田淺部,煤柱尺寸最小,壓煤最少,但石門最長; ②井筒位于井田深部,煤柱尺寸最大,壓煤量最大,且初期工程量大,石門也較長,但對于開采井田深部煤層及井通延伸有利; ③井筒位于井田

39、中部時,煤柱尺寸稍大,但石門長度較短,且沿石門的運輸工程量也小; ④本井田煤層均為中厚煤層,井田走向長度不大,但受斷層的影響以及井筒布置的條件限制,且傾斜長度較大,從有利井下運輸和保證初水平合理的服務年限出發(fā),也應該將井筒布置在井田中部或稍靠上方的位置,由此可初步確定本設計井田的井筒位置在井田的中部稍靠上方。 3.2.2 開采數(shù)目及水平標高 開采水平的劃分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不僅受地址條件的約束,同時也要考慮到現(xiàn)有的機械水平和開采技術水平,綜合考慮對礦井進行水平劃分。 煤層賦存為傾斜狀態(tài)時,一般由淺部向深部開采,以達到工程量少、建設速度快、早達產、投資省、成本低的效果。根據(jù)煤層的賦存條

40、件和傾斜長度,一個井田可以單水平開采,亦可以多水平開采(從上往下逐水平開采)。每個開采水平設井底車場和運輸大巷,供該水平各采區(qū)煤的外運、輔助運輸和通風用。煤礦科技迅猛發(fā)展,在高度機械化的基礎上實現(xiàn)高度集中化是主要的發(fā)展方向,高產高效礦井要求集中在一個水平,1~2個工作面生產。這就要求加大工作面、采區(qū)和水平的走向及傾斜尺寸,要求有豐富的資源/儲量和較長的服務年限。水平上、下山開采方式是優(yōu)越的,可保證生產合理集中化,穩(wěn)定生產,節(jié)省總井巷工程量,經濟效益好。因此使用上下山開采的意義很大。在條件適宜時,應該優(yōu)先考慮使用上下山開采。本設計井田水平標高的確定主要考慮了以下幾個因素: (1)合理的水平服務

41、年限; (2)煤層賦存條件及地質構造; (3)生產成本; (4)水平接替; (5)井底車場及其主要硐室的位置應盡量處于較好的巖層內。 根據(jù)上述因素,本設計井田設計提出如下兩個水平標高劃分方案: 方案一:井田劃分四個階段,布置三個個開采水平;一水平標高-500 m,垂高330 m,采用上山開采;二水平標高為-700 m,采用上山開采,三水平標高在-900 m,其標高以下有煤可一并開采。 方案二:井田劃分三個開采水平,一水平標高-400 m,二水平標高-600 m,三水平標高-900 m。各水平均采用上山開采。如果將來探明-900 m以下還有可采儲量,可一并考慮開采。兩個方案的優(yōu)缺點

42、如下: 一方案 優(yōu)點:各階段斜長和垂高比較合適,除個別采區(qū)偏長或偏短外,大部分都比較合理。缺點:對二水平的開采需要較大的準備工程量。且比方案二上山斜長增加270—320 m,需要對二水平的接續(xù)提早準備,以免影響接續(xù)。井筒多延伸100 m,增大了前期建井投資和工期。 二方案 優(yōu)點:一水平的開采同一方案沒有大的差別,三個水平的開采,對每個水平的準備工程量較平均,接續(xù)簡單。建井周期短,基建費用少。缺點:二水平和三水平的開采雖然準備時期工程量較平均,但總的工程量較大,投資大。大部分采區(qū)上山的斜長偏小,不能充分發(fā)揮上山

43、設備的作用。 兩方案對比表: 序號 采區(qū)名稱 可采煤層 采區(qū)斜長(m) 采區(qū)可采儲量(萬t) 一方案(-500 m) 二方案(-400 m) 一方案 二方案 1 北一 24、25、26 846 370 1171 2 東一 24、25、26 870 550 3 南一 24、25、26 1144 830 2934 表3-2 綜上所述,本設計推薦第一方案。 3.2.3 開拓巷道的布置 開拓巷道是指為全礦井、一個水平或若干采區(qū)服務的巷道,如井筒、井底車場、主要石門、運輸大巷和回風大巷(或總

44、回風道)、主要風井等。 運輸大巷服務于整個開采水平的煤炭和輔助運輸(人員、矸石、材料、設備等)以及通風、排水和管線敷設,服務年限很長。根據(jù)煤層的數(shù)目和間距,大巷的布置方式分為單煤層布置(稱分煤層運輸大巷),分煤組布置(稱分組集中運輸大巷)和全煤組集中布置(稱集中運輸大巷).采用集中運輸大巷時,各煤層(組)間用采區(qū)石門聯(lián)系.當煤層傾角太大時,層間聯(lián)系也可用溜井或斜巷。 (1)分煤層大巷適用條件 ①煤層數(shù)不多,層間距大,石門長; ②井田走向長度短,服務年限不長; ③井底車場或平硐在煤層頂板; ④煤質牌號不同,要求分采,分運; ⑤產量,風量均大,需要疏解; ⑥各煤層底板.均有堅硬

45、巖層. (2)分組集中大巷適用條件 ①煤層數(shù)多,層間距大小懸殊; ②按煤層的特點根據(jù)運輸,通風要求組合,經濟上有利; ③多水平生產,容易解決運輸,通風的干擾; (3)集中運輸大巷適用條件 ①適于煤層層數(shù)多,層間距不大的礦井; ②井田走向長度大,服務年限長; ③下部煤層底板有堅硬巖層,容易維護; ④煤質牌號相同,要求分采分運; ⑤自然發(fā)火嚴重,便于分區(qū),分段處理事故; ⑥采區(qū)尺寸大,石門長度短. 依據(jù)本井田的地質條件及煤層賦存狀況:本井田共有可采煤層3層,24#、25#、26#,其中24#與25#平均間距25m,25#與26#煤層平均間距15m。針對上述情況,采用集中大巷

46、布置,將三層分為一組,經濟上較為合理。 對井硐形式和數(shù)目等的選擇已在前面敘述中做了比較,對整個礦井的開拓和回采等工作是否合理需進一步進行比較,本井田地形平坦,表土較厚,確定采用立井開拓,根據(jù)井田條件和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本井田劃分為二個水平,階段內才用采區(qū)式準備,綜合考慮煤層情況選用集中大巷布置在26#煤層下方厚巖層內,一水平開采用做運輸大巷,二水平開采用做為回風大巷。因此提出以下三個方案: 一方案:井硐布置在(519300,44459000)附近,儲量中心,各方采區(qū)運輸距離較合理,雖有少量煤柱損失,但相對于整礦來說較經濟。 二方案:將井筒布置在(519400,4445750

47、0)附近,沒有煤柱損失,施工條件好,地質條件穩(wěn)定;但其距離南一采區(qū)較遠,運輸費用大,不是儲量中心,不利于后續(xù)的發(fā)展。 經以上論述可知一方案較合理。 3.3 選定開拓方案的系統(tǒng)描述 3.3.1 井硐形式和數(shù)目 本設計井田采用一對立井開拓,即主井、副井。另外還設有風井。 主井用以提升煤炭,副井用以提矸、升降人員、下放材料和設備及兼作進風井,回風井專門用于回風。 3.3.1 井硐位置及坐標 井筒位置確定的理由是: (1)地處井田儲量中央 (2)有較好的地形條件:井口處標高-170 m,地面坡度不足2°,平正土方量??; (3)交通條件好:靠近哈同公路。

48、 確定井筒坐標:①主井井口坐標: XA=4445913.74, YA=5192964.8; ②副井井口坐標: XB=44459829.36 , YB=5192968.48; 主井井口標高為-170 m,副井井口標高為-170 m,擬定二水平為井筒最終水平。主井井深530 m,副井井深530 m,兩井筒中心線間距為55m,主井井筒直徑5 m,副井井筒直徑6.5 m,均采用整體式混凝土井壁,井壁厚度450 mm。 3.3.3 水平數(shù)目及標高 本井田采用多水平開拓,擬定第一標高為-500m,實行上山開采.第二水平擬定標高為 -700 m,實行上山開采。第三水平擬定標高為-900 m。 3

49、.3.4 石門、大巷數(shù)目及布置 1.大巷數(shù)目:一條運輸大巷、二條回風大巷。 2.大巷布置:大巷布置形式是巖石大巷。 (1)煤層大巷 當煤層頂?shù)装遢^穩(wěn)定,煤層較堅硬,易維護,煤層起伏和斷層、褶皺小時,可保證巷道較為平直,保證運輸設備運行;沒有瓦斯與煤的突出,無嚴重自燃發(fā)火等情況下,應優(yōu)先考慮采用煤層大巷。對于新建礦井,在煤層中布置巷道,在建設期間,還有早出煤,早投產,節(jié)省投資以及探明地質情況的優(yōu)點。 下列情況宜布置煤層大巷: ①單獨開拓的薄煤層或中厚煤層; ②煤層群中相距較遠的單個薄煤層或中厚煤層,走向不大, 資源/儲量有限、服務年限短的; ③煤層群(組)下部的薄及中厚煤層中

50、開集中大巷的; ④煤質堅硬,圍巖穩(wěn)定,維護簡單,費用不高的煤層; ⑤煤系底部有強含水層或富含水的巖溶時,不宜布置底板大巷的; ⑥煤層堅硬而頂板松軟或膨脹,難以維護的。 (2)巖石大巷 優(yōu)點很多,如維護條件好,費用低。大巷方向、坡度可根據(jù)運輸?shù)裙δ芤筮x定,而較少受地質構造的影響??刹涣艋蛏倭糇o巷煤柱,煤的損失少,安全條件好,受煤和瓦斯突出以及自燃發(fā)火影響較小。缺點主要為巖石工程量大,掘進速度慢,投資費用高,建設工期長。在具體條件下是采用巖石大巷還是煤層大巷需要做全面細致的方案比較才能合理的確定。 本設計井田對大巷布置提出兩種方案: 方案一:煤層大巷布置 方案二:巖石大巷布置

51、煤層大巷與巖石大巷相比較有下列缺點: ①煤層大巷的巷道維護困難,維護費用高; ②當煤層起伏褶曲較多時,巷道彎曲轉折多,機車運行速度受到限制,運輸能力降低; ③為了便于巷道維護,巷道維護留設保安煤柱增多,煤柱回收困難,資源損失大; ④煤層有自燃發(fā)火危險時,一旦發(fā)火就要封閉大巷,導致礦井停產,而且因煤柱受影響破壞,封閉效果不好,處理火災困難。 綜上所述,煤層大巷與巖石大巷相比缺點大于優(yōu)點,巖層大巷的優(yōu)越性還是主要的。在本設計井田中,由于24#、25#、26#煤層間距較小,應布置巖石集中大巷。 有關大巷及石門斷面特征詳見圖3-4,3-5所示。

52、 表3-3 石門斷面特征表 巷道 形狀 支護 方式 斷面積(m2) 設計尺寸(m) 凈周長(m) 噴厚 (mm) 凈 掘 頂高 底寬 半圓形 錨噴 1950 4100 150 表3-4 大巷斷面特征表 巷道 形狀 支護 方式 斷面積(m2) 設計尺寸(m) 凈周長(m) 噴厚 (mm) 凈 掘 頂高 底寬 半圓形 錨噴 1950 4100 150 圖3-4 石門斷面特征 圖3-5 大巷斷面特征 3.3.5 井底車場形式的選擇 井底車場是連接井筒和井

53、下主要運輸巷道的一組巷道和硐室的總稱,是連接井下運輸和提升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樞紐,是礦井生產的咽喉,因此井底車場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礦井的安全和生產。 (1)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及工作制度; (2)礦井開拓方式; (3)井筒及數(shù)目; (4)礦井主要運輸巷道的運輸方式; (5)礦井瓦斯等級及通風方式; (6)礦井地面及井下生產系統(tǒng)的布置方式; (1)井底車場富裕通過能力,應大于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的30%; (2)井底車場設計時,應該考慮到增產的可能性; (3)盡可能提高井底車場的機械化水平,簡化調車作業(yè),提高井底車場通過能力; (4)應該考慮主、副井之間施工時便于貫通; (5)

54、井底車場線路不止應該結構簡單,運行及操作系統(tǒng)安全可靠,管理使用方便,布局合理,注意節(jié)省工程量,便于施工和維護; (6)為了保護井底車場的巷道和硐室,在其所在范圍內應該留設相應的保安煤柱。 (1)環(huán)形式:立式、斜式、臥式; (2)折返式:梭式、盡頭式; 4.井底車場形式選擇: (1)保證礦井生產能力,有足夠的富裕系數(shù),有增產的可能性; (2)調車簡單,管理方便,彎道及交岔點少; (3)操作安全,符合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 (4)井巷工程量少,建設投資省,便于維護,生產成本低; (5)施工方便,各井筒間、井底車場與主要運輸巷道間能迅速貫通,縮短建井工期; (6)當大巷或石門與井筒

55、的距離較大時,能夠布置下存車線和調車線,可選擇立式井底車場; (7)井底車場形式也取決于礦車的類型,當采用定向卸載的底縱卸式、底側卸式礦車時,其卸載站(即主井車線)可布置折返式,亦可布置環(huán)形式。但其裝車站的線路布置必須與其相對應。 綜上所述,根據(jù)井底車場所處的地質構造,井筒與大巷的相對位置及地面生產系統(tǒng)的布置,結合本設計礦井的有關設計參數(shù),通過對各種形式井底車場的適 條件及優(yōu)缺點做簡單比較后,初步擬定本設計井田井底車場形式為環(huán)行臥式車 。 3.3.6 煤層群的關系 本設計井田煤層群開采時的聯(lián)系方式是聯(lián)合準備,打三條上山,用石門聯(lián)系。 3.3.7 采區(qū)劃分 本設計井田

56、地質構造復雜,勢必按技術要求將井田沿走向劃分為采區(qū),并按一定的順序回采,每個采區(qū)有一套生產設施,包括上下山提升、運輸設備,以便獨立進行生產與準備。 將井田劃分為若干采區(qū)時應該考慮如下原則: (1)根據(jù)《煤炭工業(yè)設計規(guī)范》,采區(qū)宜雙面布置,當受地質條件限制時或安全上有特殊要求時,可單面布置; (2)采區(qū)走向長度不大,兩翼均不超過1500m,可以不劃分采區(qū),直接從井田境界后退式回采; (3)采區(qū)走向長度根據(jù)煤層地質條件、開采機械化水平、采區(qū)儲量、生產能力及巷道維護等因素綜合考慮; (4)初步設計一般負責劃分一水平采區(qū),需要沿走向全長統(tǒng)一考慮,作到初后期統(tǒng)籌兼顧,全井合理,更有利于初期生產

57、; (5)采區(qū)劃分要考慮采區(qū)接續(xù)關系,使其適應各翼儲量及產量分配; (6)采區(qū)劃分要有意識地縮短大巷,又要充分注意人為境界外延的可能性; (7)煤層穩(wěn)定、開采條件好、生產能力大的采區(qū),走向長度要適當增大; (8)開采多煤層井田,應盡量聯(lián)合布置采區(qū),搞集中生產; (9)初期采區(qū)尺寸要適應目前輸送機長度及電壓降的控制范圍,后期采區(qū)尺寸可適當加大。 結合上述原則,本設計井田以井田境界內的斷層為界,將整個井田劃分為3個采區(qū),詳見采區(qū)劃分示意圖。 圖3-6采區(qū)劃分示意圖 井硐布置及施工 3.4.1 井硐穿過的巖石性質及井硐支護 本設計井田采用雙立井開拓方式,布置兩個井筒,井

58、筒穿過的巖石大部分為粉砂巖,有少部分的細砂巖和中砂巖,詳見綜合柱狀圖。依據(jù)井筒特征及裝備情況,參考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對本設計礦井井硐支護形式提出以下兩種技術可行方案: 方案一:砌筑式(砂漿砌體) 方案二:整體灌注式 經比較,方案二較方案一相比,有如下優(yōu)點: (1)整體性好,強度較高; (2)防水性能好; (3)便于機械化,施工方便,勞動強度低。 所以本設計井筒支護形式為混凝土整體灌注式,主副井井壁厚度均為450毫米。 3.4.2 井硐布置及裝備 井筒斷面布置應綜合考慮井筒圍巖性質、運輸方式、通風安全等因素,具體遵循原則如下: (1)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煤炭工業(yè)設計規(guī)范》

59、,對通風、運輸、管線布置的要求,滿足施工需要; (2)有利于井筒檢修、維護、清掃和人員通行安全; (3)當提升容器發(fā)生掉道或跑車事故,對井筒中各種管線或其他設備的破壞減小到最低程度; (4)合理使用斷面空間,減少井筒工程量。 根據(jù)設計礦井生產能力、服務年限、提升方式等實際情況,本設計礦井井筒按有關規(guī)定布置運輸設施及輔助設施,采用斷面尺寸如下圖3-7所示。

60、 圖3-7 主副井斷面圖 主井:井筒直徑5m,附有一對6t底卸式箕斗,鋼絲繩罐道。 2,掘進斷面積43m2。井筒深度380m,井筒裝備一對1t固定式礦車600mm軌距,雙層四車剛性立井多繩罐籠,擔負礦井輔助提升任務,兼作進風井筒。采用180×180×10mm方型空心型鋼罐道,端面采用樹脂錨桿固定拖架。罐道和井粱,罐道導向層間距均按6.0m設計。井筒內設有鋼-玻璃鋼復合材料梯子間,作為礦井安全出口和井筒檢修之用,并敷有排水管路三趟(一趟預備),井下消防灑水管路。另外,井

61、筒還敷設有動力電纜、通訊訊號電纜。 3.4.3 井硐延伸的初步意見 為了保證采區(qū)正常接續(xù)和均衡生產,本礦井將延伸原主副井,從-500水平延伸至-700水平。井筒延伸方案主要有以下兩種: 1)方案一:直接延伸原有主副井; 優(yōu)點: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設備和設施,提升系統(tǒng)簡單,轉運環(huán)節(jié)少,經營費用低,管理方便; 缺點:原有井筒同時擔負生產和延伸任務,施工和生產相互干擾,接井技術難度大,礦井將短期停產;延伸兩個井筒的施工組織復雜,延伸后提升長度增加,提升能力下降; 2)方案二:暗斜井延伸(即利用暗斜井或暗立井開拓下一水平,原有主副井不延伸) 優(yōu)點:生產與延伸相互干擾小,暗斜井做主井,系統(tǒng)簡單

62、,提升能力大,可充分利用原有井筒提力; 缺點:增加了提升、運輸環(huán)節(jié)和設備;通風系統(tǒng)復雜。 通過上述兩種方案比較,并參照井筒延伸原則及本井田煤層賦存特征,初步決定采用立井延伸方案。 井底車場及硐室 3.5.1 井底車場形式的確定及論證 井底車場形式的確定應該根據(jù)井田地質條件、井型大小、井田開拓方式、大巷運輸方式、地面布置及生產系統(tǒng)等因素來選擇。該礦井井底車場形式的選擇依據(jù)如下: (1)該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年工作日300d,實行四六工作制,每日凈提升14小時; (2)礦井采用雙立井開拓方式,兩個開采水平,集中大巷布置,兩翼來煤量基本相等; (3)主要運輸大巷采用10t架線

63、式電機車牽引3.0t底卸式礦車,輔助運輸采用1.0t固定式礦車;輔助運輸采用1.0t固定式礦車;掘進煤列車由37輛礦車組成,煤矸混合列車由28輛礦車組成,其中煤車9輛,矸石車19輛;井底車場設有卸載坑,1.0t翻車機處理掘進煤; (4)本設計礦井屬于低瓦斯、低等涌水量礦井; 綜合以上所述,結合設計要求,經分析比較后,本設計礦井擬選用3底卸式礦車環(huán)形臥式井底車場。 3.5.2 井底車場的布置 儲車線路 行車線路布置長度 (1)井底車場的線路主要由主井空、重車線,副井進、出車線和回車線組成,由于通過各個井底車場的煤種數(shù)量不同,其各線路的數(shù)目和長度亦相應不同; (2)井底車場線

64、路布置時,應充分考慮各硐室布置的合理性; (3)井底車場的線路工程量??; (4)為保證運行安全,應盡量避免在曲線巷道頂車,機械推車需布置在直線段上; (5)盡量減少道岔和交岔點; (6)線路布置要有利于通風; (7)底卸式礦車的井底車場設計要注意調頭問題。 2.存車線長度的確定 確定存車線長度是井底車場設計中的重要問題,如果存車線長度不足,將會使井下運輸和井筒提升彼此牽制,影響礦井生產能力;反之,如果存車線過長,會使列車在車場內的調車時間增加,反而降低了車場通過能力,并增加車場工程量。根據(jù)我國煤礦多年的實踐經驗,各類存車線可以選用下列長度: (1)中小型礦井的主井空、重車線長度

65、各為1.0~1.5列車長; (2)副井空、重車線長度, 中小型礦井按0.5~1.0列車長; (3)材料車線長度,中小型礦井應能容納5~10個材料車; (4)調車線長度通常為1.0列車和電機車長度之和; 3.存車線長度的計算 ①主井空、重車線,副井進、出車線長度為 L=m×n×Lk+NLj+Lf (3-1) 式中 L— 主井空、重車線,副井進、出車線有效長度,m; m— 列車數(shù)目,列; n— 每列車的礦車數(shù),按列車組成計算確定; Lk— 每輛礦車帶緩沖器的長度, m; N— 機車數(shù),臺; Lj— 每臺機車的

66、長度,m; Lf— 附加長度,取10 m。 m=1列,n=17輛,L1=4m,N=1臺,L2=4.5m,L3=10m; 則 L=1×17×4+1×4.5+10=82.5,取L=83m m=1列,n=28輛,L1=2.0m,N=1臺,L2=4.5m,L3=15m; 則 L=1×28×2.0+1×4.5+15=75.5,取L=76m ②材料車線有效長度為 L=nc×Lc+ns×Ls (3-2) 式中 L— 材料車線有效長度,m; nc— 材料車數(shù),輛; Lc— 每輛材料車帶緩沖器的長度,m; ns— 設備車數(shù),輛; Ls— 每輛設備車帶緩沖器的長度,m; 依據(jù)公式(3-2)得 L=nc×Lc+ns×Ls=10×2.4=24 m; 根據(jù)實際需要,開設水泵硐室和變電所,取材料車線長60m。 4.線路道岔的計算 表3-6 道岔技術特征表 序號 道岔型號 名 稱 轍叉角α 主要尺寸(mm) 質量Kg a b L T L0 1 DK930/7/40 單 開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