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緒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學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緒論(8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一章 總論,許炯,.,,,第一節(jié) 什么是學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對象:學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是研究兒童從出生到入學前這一階段心理的發(fā)生、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 從初生到進入小學之前,也就是0-6歲兒童心理的發(fā)展。,一、學前兒童心理學的概念,,,,,,,,,。。。,個體心理的發(fā)生 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學前時期心理過程和個性發(fā)展,二、學前心理學的研究內容,1、個體心理的發(fā)生,2、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a、心理過程都包括那些? b、什么是個性?它又包括那些內容?,個性是一個區(qū)別于他人的,在不同環(huán)境中顯現出來的,相對穩(wěn)定的,影響人的外顯和內隱性行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總和。,3、學前兒童心
2、理過程和個性發(fā)展,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的研究可以突出地以“WWW”來表示,即what(是什么),揭示或描述心理發(fā)展過程的共同特征與模式;when(什么時間),這些特征與模式發(fā)展變化的時間表;why(什么原因),對這些發(fā)展變化的過程進行解釋,分析發(fā)展的影響因素,揭示發(fā)展的內在機制。,三、學前兒童心理學的任務,發(fā)展的動力; 發(fā)展的歷程; 年齡和教育與心理發(fā)展的關系,第二節(jié) 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一、遺傳決定論和環(huán)境決定論。 “是誰起決定作用”,一、基本理論問題,(1)遺傳決定論 遺傳決定論的鼻祖是優(yōu)生學的創(chuàng)始人英國的高爾頓(FGalton)。強調遺傳在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堅持以遺傳的觀點來解釋個體差
3、異。他認為遺傳在發(fā)展中起決定作用,兒童的心理與品性早在生殖細胞的基因中就已經決定了,發(fā)展只是這些內在因素的自然展開,環(huán)境和教育只起引發(fā)作用。 。美國心理學家霍爾(GHall)有一句名言:“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2)環(huán)境決定論 主要代表人物為行為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華生(J B Watson)。這種理論的論點是:兒童心理的發(fā)展是環(huán)境教育的機械作用的結果。華生在他的著作行為主義中有一段著名的論點“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變,或者使他們成為醫(yī)生、律師、藝術家、豪商,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和盜賊,無論他的天資、愛好、脾氣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職業(yè)和種族?!边@完全否定了兒童的素質、
4、年齡特征以及內部狀態(tài)的作用。,孿生子女的智力的調查,Kimling&Jarvik總結了半個世紀來八個國家對血緣關系與智商的相關研究,結果為,格賽爾 雙生子爬梯實驗,一對出生48周的孿生女嬰,都沒見過樓梯 48周:對T進行每天10分鐘的爬樓梯訓練,連續(xù)6周。 53周:對C開始訓練,連續(xù)2周 55周:T與C能在10秒內爬完這5層樓梯,脫離人類環(huán)境的實例,1920年,在印度狼洞發(fā)現“狼孩”阿瑪拉(8歲),她具有人類的遺傳素質,但不具備正常兒童的心理。她四肢爬行,不穿衣服,白天睡覺,夜間活動,用舌頭舔食生水和流汁,吃地板上的生肉。阿瑪拉活到17歲。在辛格夫婦的精心訓練下,2年后,阿瑪拉能直立,6年后能
5、直立歲兒童的水平行走,7年后學會40多個詞,智力相當于4歲,階 段 性 ? 連 續(xù) 性?,(二)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前后發(fā)展階段之間不是沒有聯系的,前一階段的發(fā)展總是后一階段發(fā)展的基礎,當量的變化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fā)生質變。 (三)發(fā)展的階段性 兒童心理的發(fā)展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它處在量變階段,在較短的時間內,沒有突然的變化,但是從較長一段時間來看,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便發(fā)生“質變”,表現出一些帶有本質性的重要差異 ,這些差異有顯著的變化,使兒童心理發(fā)展呈現出“階段性”,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和階段性是辯證統一的。,一、精神分析理論 二、行為主義 三、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觀 四、社會文化理論 五、信息
6、加工理論 六、社會生態(tài)系統理論,二、主要學派的理論觀點,),人物:一、弗洛伊德 1、潛意識理論(意識 前意識 潛意識) 壓抑 情結 童年的陰影 催眠 聯想 2、人格結構 自我 本我 超我 3、夢的解析 新精神分析、榮格 集體無意識理論,一、精神分析理論,催眠情境,用作催眠的圖片,口唇期(0-1歲),肛門期(1-3歲),性器期 (3-6歲),潛伏期(611歲),生殖期(11-13歲開始),根據力比多投放部位的不同分為五個階段:,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論,嬰兒出生后,最大的生理需要是獲得食物和營養(yǎng),所以,新生兒的吮吸動作是快感的來源,口唇是產生快感的中心,是力比多集中的地方。,口唇期(0-1歲),
7、口唇期嬰兒欲望主要通過口唇的吮吸、咀嚼和吞咽等活動來滿足。 口唇性格 :貪吃、抽煙、酗酒,過于依賴,總希望被照顧(被喂養(yǎng)),以自己的需要為中心(自戀),強求別人,缺乏耐心,貪婪,多疑,悲觀,對建立親密關系困難和恐懼。,性感帶轉移到肛門,嬰兒可以在大小便時體驗到快樂。嬰兒開始被訓練用廁所。,肛門期(1-3歲),這一時期的孩子普遍接受排便訓練。 這個階段的快感主要來自排泄時肛門擴約肌的伸縮。 這一階段的發(fā)展任務包括學習獨立,接受個人的力量,學習表達消極情緒,如憤怒和攻擊。 肛門性格: 過早、過于嚴格的大小便訓練會使兒童壓抑。成年后表現為過于守秩序、愛清潔,吝嗇,固執(zhí),報復心強等。,力比多集中投放在
8、生殖器部分,表現為這個時期的兒童喜歡撫摸生殖器、顯露生殖器以及性欲幻想。,性器期 (3-6歲),這個階段的兒童開始關注身體的性別差異,而且觸摸自己的性器官以獲得快感。 這時的兒童會對異性父母產生愛戀,并對同性父母產生嫉恨: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 性器性格:在男性,表現為好炫耀自己的男子氣概和能力,自夸、好勝、好表現;在女性,可能會過分認同母親和女性形象,一方面以引誘或挑逗的表現吸引男性,另一方面又否認自己有性意圖并表現出天真無邪的樣子。,孩子逐漸得放棄了俄狄浦斯情結,男孩和女孩開始各自以同性父母為榜樣來行事,此時兒童進入潛伏期,其性的發(fā)展便呈現一種停滯的或退化的現象。潛伏期是一個相當平靜的時期。
9、,潛伏期(611歲),這一時期的兒童,注意力從自己的身體和對父母的感情轉向外部的環(huán)境,轉向學習和游戲,更多地與同性同伴相處。 這是一個社會化時期,兒童在家庭外部發(fā)展與他人的關系。 此階段,兒童的性心理發(fā)展處于潛伏期。,經過暫時的潛伏期,青春期的風暴就到來了,從年齡上講,女孩約從11歲,男孩約從13歲開始進入青春期。 青春期的發(fā)展,個體的最重要的任務是要從父母那里擺脫出來。同時,到了青春期,容易產生性的沖動,也容易產生對成人的抵觸情緒和沖動。,生殖期(11-13歲開始),性需求朝向年齡接近的異性,并希望與其建立兩性關系。 這一階段,人們可以用很多種社會可接受的方法處理性能量,比如,交朋友、從事藝
10、術活動或運動、工作。 性心理的發(fā)展走向成熟,人格也趨向成熟。,人物簡介:埃里克森祖籍丹麥、生于德國法蘭克福,是美國現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論家之一。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他的人格發(fā)展學說既考慮到生物學的影響,也考慮到社會和文化的影響。人的一生分為既是連續(xù)的、又是不同的八個階段。,2:艾里克森的心理發(fā)展理論,心理發(fā)展的八個階段: 階段 年齡 成功品質 不成功品質 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 0-1歲 希望 恐懼 自主性對羞怯和懷疑 1-3歲 自我控制與意志力 自我懷疑 主動性對內疚感 3-6歲 方向和具有目的 無價值感 勤奮對自卑 6-12歲 能力 無能感 同一性
11、對角色混淆 12-18歲 忠誠 不確定感 親密對孤獨 18-24歲 愛 孤僻和疏離 繁殖對停滯 25-65歲 關心 自私 自我整合對失望 65- 明智和完美無憾 絕望與悲觀沮喪,,人物:華生;斯金納 觀點:反對研究意識,主張研究行為;反對內省,主張用實驗方法。 刺激 反應 聯結,二、行為主義觀,代表人物:John B. Watson(1878-1958) 主要觀點:摒棄“意識、動機、思維”等主觀性強的概念,而推崇“對行為的觀察研究” 關于發(fā)展的機制:經典條件反射 評價:推動科學心理學研究的發(fā)展;忽視了高級心理機能的研究,將人與動物等同起來。,,經典行為主義理論,代
12、表人物: B. Skinner(1904-1990) 主要著作: 有機體的行為:一種實驗分析(1938) 教學技術學(1968) 言語行為(1957),新行為主義理論,心理發(fā)展的機制:操作條件反射 核心概念:積極強化、消極強化;積極懲罰;消極懲罰; 其它貢獻:機器教學(程序教學);行為矯治方法 評價:提出了新的行為發(fā)展機制;忽視了人的主動性,,新行為主義理論,A1bert Bandura,(1925),加拿大人。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 特點:將學習理論用于研究社會行為。,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強調觀察學習,認為人的行為的變化既不是由個人的內在因素,也不是外在因素決定的,而是兩者相互作用的結果。
13、,攻擊行為的觀察學習,重要概念: 觀察學習; 替代性強化和懲罰; 自我效能; 模塑作用(modeling)/榜樣作用;,皮亞杰的心理發(fā)展觀:適應、平衡、動作 皮亞杰的心理發(fā)展建構說 心理發(fā)展是認知結構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認知結構的發(fā)展涉及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 影響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經驗、社會環(huán)境和平衡 發(fā)生認識論,三、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論,,兒童心理發(fā)展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歲) 、前運算階段(、歲) 、具體運算階段(6、7歲-11、12歲) 、形式運算階段(11、12歲-14、15歲) 兒童道德認知發(fā)展階段: A、前道德判斷階段(4-5歲) B、他律道德判斷階段(4、5
14、歲-8、9歲) C、自律道德判斷階段(8、9歲以后),感知運動階段:0-2歲,只能對當前感知到的事物施以實際的動作進行思維,靠感知和動作(口嘗、手抓)等去認識周圍世界的,經由感覺與動作,嬰兒認識到自己與別人(特別是母親)、自己與物體是分別存在的。,前運算階段:2-6、7歲,什么是運算? 運算是一種內化了的動作,是可逆的,守恒的。 什么是前運算? 運算階段發(fā)展的前期。 前運算階段的成就: 兒童形成了運用符號表征客體的能力。,符號,詞 語:“枕頭” 心理表象:頭腦中的枕頭 動 作:兩個手掌合在一起放在腦邊 物 品:書本洋娃娃的枕頭,前運算階段:2-6、7歲,符號表征,,假裝游戲,前運算階段:2-6
15、、7歲,局限2:單一維度的,前運算階段:2-6、7歲,局限1:自我中心的,前運算階段:2-6、7歲,左,右,左,右,2+3=5,,5-3=2,局限3:不可逆的,具體運算階段:7-11、12歲,什么是運算? 運算是一種內化了的動作,是可逆的,守恒的。,可逆性,,守恒,具體運算階段:7-11、12歲,數量守恒,具體運算階段:7-11、12歲,大小守恒,具體運算階段:7-11、12歲,容積守恒,具體運算階段:7-11、12歲,,,,2 x 3 = 6,局限:還需要具體形象的支持,形式運算階段:11、12-14、15歲,,把這些球放到盒子里: 猜猜看,你第1個拿出的是什么球? 第2個拿出的是什么球
16、? 第3個拿出的是什么球?,現實性,,可能性,假設演繹思維,客體永久性實驗,,獲得守恒概念實驗,A 兩排珠子誰多? B ,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低級心理機能受個體生物成熟制約,高級心理機能受社會文化-歷史制約。 維果斯基的心理發(fā)展觀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教學的關系 “最近發(fā)展區(qū)” 教學應走在發(fā)展的前面 學習的最佳期限 心理實質是文化歷史通過語言內話的結果 敏感期與關鍵期,四、社會文化理論,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0---6歲,0---6歲,2--4歲,兒童發(fā)展的8個敏感期,動作敏感期,,讀寫敏感期,文化敏感期,6---9歲,2--6歲,3.5---5.5歲,記住幾個關鍵期,1、
17、口頭語言發(fā)展關鍵期:2-3歲 這個階段兒童學習口頭語言非???,如果讓兒童生活在外國,用不一年就能學會日??谡Z。 2、視覺發(fā)展關鍵期:0-4歲 這個時期兒童的形象視覺發(fā)展最迅速。斜視兒童在4歲之前容易矯正。,3、識字的關鍵期:3歲左右 教孩子識字很簡單,關鍵不能用灌輸式,而是在游戲中學??捎每ㄆD片、實物等提高孩子識字的興趣。,4、數概念形成的關鍵時期:4歲左右 此時可引導孩子認識數字,由簡到繁,做些簡單加減的演算。方法當然也是啟發(fā)誘導,以實物、圖片、玩具等引起孩子的興趣。,5、想象力發(fā)展的最佳時期:36歲 此時期可以多帶孩子游覽參觀,開拓視野,多講一些童話故事,并增置智能玩具
18、等。,,五、信息加工理論,一、 背景,1950 認知心理學興起,將人腦比作計算機,認知心理學也被稱之為信息加工心理學。 兒童的認知加工與計算機類似,隨著年齡發(fā)展,大腦的硬件(大腦和邊緣系統)和軟件(如:注意、知覺、記憶和問題解決策略等智力加工)也發(fā)生變化。,二、理論觀點,1 將個體的認知活動看成是信息加工的過程,對兒童發(fā)展的研究專注于兒童是如何表征、加工及轉換信息的。 發(fā)展階段水平(步驟) 加工水平決定思維質量,2強調對兒童發(fā)展內在機制的精細分析。 個體認知結構中的加工系統是多重的,每種系統都有其自身的變化機制 鑒別出對認知發(fā)展具有突出作用的變化機制,探索他們的發(fā)展過程 存儲與加工 加工的容量
19、,3 兒童的發(fā)展主要通過主體不斷的自我調節(jié)來實現。 重視“策略” 重視“元認知” 教育、訓練(成熟)元認知的發(fā)展具體認知能力的提高,Urie,Bronfenbrenner 1917-2005,六、生態(tài)系統理論,生態(tài)系統觀:Bronfenbrenner, U. 兒童心理是在環(huán)境的持續(xù)影響下發(fā)展起來的; 環(huán)境不是一個單一的結構,而是一個具有不同結構水平的復雜嵌套系統; 兒童與不同水平的環(huán)境結構之間存在復雜的相互影響關系。,影響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生態(tài)系統可以分為五個部分或水平: 微觀系統(microsystem):家庭、學校、同伴群體等,兒童直接生活于其中,與該系統有密切的互動;該系統的
20、影響最直接、最不穩(wěn)定。 中介系統(mesosystem):各個微觀系統之間的聯系,間接地影響兒童發(fā)展。,生態(tài)系統理論,外層系統(exosystem):社區(qū)、校董事會、父母工作單位、親戚朋友等,是微觀系統直接面對的環(huán)境,它通過影響微觀環(huán)境而影響兒童的發(fā)展。 宏觀系統(macrosystem):文化價值觀、習俗、道德、法律等涵蓋個人生活各方面的層面,其影響是穩(wěn)定的、間接的、深遠的。,時間系統(chronosystem):生態(tài)系統是一個動態(tài)系統,隨時間發(fā)生著變化。生態(tài)系統的時間維度稱為“時間系統”。,一、觀察法:觀察者通過自己的感官或儀器,對兒童的心理和行為變化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 (
21、一)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 長期觀察 定期觀察 (二)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 全面觀察 重點觀察 優(yōu)點:現場觀察,資料更客觀、全面、準確 缺點:觀察質量的高低決定于觀察者本人的專業(yè)水平,第三節(jié) 發(fā)展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二、訪談法 訪談法:研究者通過與兒童進行口頭交談,了解和搜集有關心理特征資料的方法。 訪談法在兒童心理學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根據訪談內容和過程是否有統一要求和結構:結構訪談、非結構訪談 根據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物:直接訪談和間接訪談 優(yōu)點:較針對性地收集證據,情境自然 缺點:訪談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受到訪談者自身條件的限制,費時多,對訪談結果進行量化的難度也較大,三、問卷法 是
22、研究者用同一設計的問卷來搜集兒童心理和行為資料的方法 問題是問卷的核心。 優(yōu)點:更具目的性,內容更加完整,設計更加嚴密,標準化程度較高,可以在短時間內搜集到大量的資料,所得數據也便于定量分析。 缺點:問卷設計最關鍵。如果不當,會達不到預期效果,對被試有書面語能力的要求。,四、測驗法 測驗法:通過測驗量表來測查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的方法。編制測驗量表需要經過編制測驗題目、預測、項目分析、合成測驗、取得信度和效度資料,建立常模等標準化過程。應用經過標準化測驗量表進行測量,將其得分與常模分數進行比較,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兒童在某方面的發(fā)展水平。 如中國比內測驗、韋克斯勒智力量表、瑞文測驗,卡特爾16項
23、人格因素量表。 優(yōu)點:測驗量表的編制嚴謹,結果處理方便,由于一些常模的存在,可以直接進行對比研究。 缺點:受被試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能力的限制,不能用于測差低幼兒童。,五、實驗法 實驗法: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操縱和控制某些實驗變量,來探討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原因和規(guī)律的方法。 (一)實驗室實驗:是在專門的實驗室內,利用專門的儀器和設備,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所進行的研究,關于兒童的各種認知能力,如感覺、知覺、已憶、思維等心理過程多用實驗室方法進行。 如對嬰兒顏色知覺的研究 被試:3、4個月的嬰兒 過程: 對480毫微米藍波形成習慣化; 呈現450毫微米藍色510毫微米綠色 結果:嬰兒對綠色表現出去習慣化,但
24、對藍波沒有。 結論:嬰兒和成人一樣,是按顏色的不同類別做出反應的。,優(yōu)點:能夠嚴格地控制和操縱變量,揭示變量間的因果關系;對實驗過程和結果的記錄客觀、準確,利于定量分析,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的科學性。 局限:與兒童的實際生活相脫節(jié),使兒童的表現易帶上非自然性色彩。,(二)現場實驗:是在現實的真實環(huán)境中,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狀況所進行的研究?,F場實驗的整體實驗情景是自然的,但又對某些因素進行了有目的、有計劃的控制。 優(yōu)點:保證了研究具有較高的內部和外部效度。 局限:由于這種研究在環(huán)境上的開放性,因而很難對有些無關變量進行很理想的控制,樣本的代表性也不易控制。 在具體的研究中,究竟采用實驗室實驗還是采用現場實驗,要根據研究的具體目的來決定:對那些不易受場景影響,又需要對其過程進行嚴密控制的心理過程,用實驗室實驗的方式比較好;對于兒童的某些社會行為的研究應用現場實驗法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