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下冊《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學反思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音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下冊《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學反思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學反思
“以審美為核心”是《音樂課程標準》滲透的核心理念。那么,以素質(zhì)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 就需要我們通過藝術的教育手段去培養(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 發(fā)展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與鑒賞, 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的能力。
《草原就是我的家》這首歌曲是一首歡快、優(yōu)美的蒙古族兒童歌
曲,表現(xiàn)了蒙古族兒童騎著馬兒在草原上馳騁的喜悅心情。 歌曲旋律
歡快、跳躍、流暢、節(jié)奏感較強,具有舞蹈性和濃烈的蒙古族民間音
樂風格。
為了切實體現(xiàn)審
2、美教育,我將本課的目標設定為:
1.通過《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演唱,感受蒙古兒歌的風格特點,
體驗蒙古民間音樂的美感和蒙古兒童的生活情趣。
2.通過組織學生學習簡單蒙古集體舞,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藝術實踐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審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促進其良好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協(xié)調(diào)能力的形成。
根據(jù)作品的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我著力抓住“感受與體驗”這兩個實施審美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全課共分為四個部分:一、激趣導入;二、感受蒙古人文風情;三、在演唱中體驗;四、在表演實踐中深化體驗。課開始時,我以導游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
3、,以帶領大家去一個“既遙遠又神秘”的地方旅游為“懸念”,抓住孩子們的好奇心。以組織律動的方式拉開序幕,將組織教學、音樂韻律感的培養(yǎng)有機滲透其中, 使課前的三分鐘形成了全體參與動起來的局面。為深入理解《草原就是我的家》這首作品的內(nèi)涵作了鋪墊。
從現(xiàn)在學生的情況看,他們雖然曾通過電視等媒體,對蒙古民間風情有所見聞, 但獲取的信息畢竟非常零散, 難以對蒙古相關文化形成印象。特別是城里的孩子上山下鄉(xiāng)的時間很少, 難以得到親自去草原體驗民間音樂的機會。 因而,我特地上網(wǎng)搜索了相關素材作為課程資源,編輯制作了課件,隨即將蒙古音樂、舞蹈中的精彩畫面展示給學生,讓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去打動學生的
4、心靈, 使其從看中充分感受蒙古的人文風情,孩子們在這藝術的氛圍和感受中獲得了審美的愉
悅。
音樂藝術與其他藝術不同,它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
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樂
課堂教學應更多地建立在參與和感受的基礎上。 學生只有“動”起來、
“舞”起來才會對音樂有真正的體驗和理解。因此,本課的最后一個
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學跳了簡單的蒙古族舞蹈, 這也將本課推向了高潮。 從孩子們的笑臉和投人的表演中, 可以看出他們真正融人了音樂, 充分感受和體驗了音樂帶給他們的無窮樂趣。 這種樂趣來自于他們?nèi)轿坏闹鲃訁⑴c、 來自于他們對蒙古民間風情的感受和體驗、 來自于他們對音樂文化的理解。
總之,審美是音樂家教育的核心,音樂教學中如何實施審美教
育呢?我認為把握好感受和體驗這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尤為重要。 今后,我要好好練習教學基本功,爭取在自身素質(zhì)、教學方法上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