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論文】美術理論研究方式思考探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工藝美術論文】美術理論研究方式思考探析(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工藝美術論文】美術理論研究方式思考探析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美術這一藝術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美術作為人文學科中的一項,包含美術實踐和美術理論兩方面。其中美術理論作為美術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其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研究方法需要根據一定的邏輯思維,實現(xiàn)對當代美術理論的理性研究和分析,才能發(fā)現(xiàn)美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解美術的本質。因此,本文主要從美術理論研究模式化入手,分析美術理論的來源,思考當代美術理論研究的邏輯思維和書寫問題。
關鍵詞:當代美術理論;研究方法;邏輯思維
根據美術專業(yè)方向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理論性的研究大多在闡述一些
2、客觀事物,進而對理論性文章進行研究和編寫,當代美術理論中大白話較多,研究論點較為散亂,觀點不集中,無法深入了解美術理論的意義,出現(xiàn)這種情況大多數是由于相關研究者并沒有對美術自身進行深入的體會和感悟,只是根據常規(guī)語境進行羅列,沒有深入對藝術特征進行詳細闡述,需要進一步研究。
一、美術理論研究的模式化
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具有理論性和研究性的文章會在學術期刊上進行發(fā)表,這些文章包括一些專著、概論性的報告,這些文章看似實現(xiàn)了理論的延伸,但是實際上并沒有對研究的理論進行深入剖析。一些西方文學領域的著作,對于中國美術進行理論指導和研究,大多數只是在邏輯運用、詞語
3、運用上進行闡述或解釋。美術理論的研究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和繁瑣性,研究結果難以理解,而且有些研究結果根本就是子虛烏有、故弄玄虛,一般文章形式中內容比引用的資料文獻還要少,將大多數的研究文稿當作一種看似深入的文字并掩藏研究者的對美術作品的真實觀念,或者研究者先設計好一個觀點,進而引用各種理論再對自己的論點進行驗證。同時,除了一些學術研究者(碩士、博士)需要在寫作中查看一些理論性的資料之外,這些學術報告并不會引人耳目,受到人們的關注,從這可以看出其影響力和研究結果傳播受到一定的局限。大多數的美術作品是通過圖像、圖片等形式進行線上,因此關于美術理論的研究也不能采用一些單調、枯燥的詞語進行描述,而是
4、采用具有色彩、豐富、容易理解的詞語進行闡述,這樣才能將美術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真正意義體現(xiàn)出來。中國古人的實用主義在文章寫作、現(xiàn)代中也常常見到,根據《畫學心法問答》中的一小節(jié)內容“李成與范寬”的畫作存在什么不同之處,回答道盡管使用的畫筆和墨水是一樣的,但是用法卻不同?!袄畛晒P巧墨淡,山似夢霧,石如云動,豐神縹緲,如列寇御風。范寬筆拙墨,山頂多用小樹,氣魄雄渾”。文章中對二者畫作不同的描寫,句子簡單易讀懂,具有較強的可讀性,這些都將理論反映出來,將方式和興趣呈現(xiàn)其中,給人想象的空間。
二、美術理論的來源
從目前我國藝術界的理論研究上進行分析,通常流傳的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書籍
5、和繪畫理論都是藝術家或者作者參與的表現(xiàn)。根據《中國古代畫論類偏》中的信息記載,其中郭若虛、張彥遠、唐寅、石濤、張璪、趙孟頫和王原祁等都是著名的圣徒,這些學者的理論研究結果根源和作品自身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換句話來說,研究理論的形成和指導終究離不開創(chuàng)作的經驗,而且利用經驗將自身判斷進行取代也是中國理論研究成果形成的一種重要形式,在當代依舊存在較強的影響力。現(xiàn)階段,中國高校藝術類專業(yè)本科藝術生的理論教材《藝術概論》和《美術概論》都是站在西方美術發(fā)展的角度編寫而成,而且這兩本教材都成為必修課的重點教材。學生在學習這兩門課程時,關于政治制度、藝術創(chuàng)作、思想演變等進行一定的討論,而且討論忽視了藝術作品的評價
6、和結論。假如為了考察研究結果編寫者的專業(yè)能力,就會發(fā)現(xiàn)其在學術能力、藝術創(chuàng)作中存在不平衡情況,這些研究者通常采用“顧左右而言它”的研究方法,并沒有意識到目前藝術理論研究最緊迫的任務是在實際藝術創(chuàng)作中大量引用文獻資料,而且評論過和測試方式都需要滿足目前學術研究的背景,保證文章的可讀性,這樣才能促使研究者在各種藝術作品研究中挖掘自身的思維方式,并獲得靈感和啟發(fā)。
三、當代美術理論研究的邏輯思維
美術理論主要是對美術作品進行理性探究和認識,在理性認知中,這是認識過程中的最高級形式和階段,主要是將外表現(xiàn)象去除之后,根據邏輯思維對事物本質的內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進行把握和分析。而
7、且理性認識能夠通過抽象、間接的方式,對所研究對象的本質規(guī)律進行深入思考。因此,可以說美術理論的研究過程中是通過理性和邏輯思維來完成的。通過具有理性的邏輯思維,能夠促使研究者對真實、客觀理論進行正確的理解和認識。一般邏輯思維的抽象性較強,能夠間接的將一些概念體現(xiàn)出來,很多科學性的概念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出來的。直觀性和抽象性是兩個對立的方面,抽象的發(fā)展來自于直觀,將直觀結果當作中介,實現(xiàn)對客觀事物的思考。但是,抽象性和理性的邏輯思維具有一定的感性特征,直觀性的形象思維卻沒有,因此,邏輯思維是一種創(chuàng)造思維的過程。抽象思維主要是利用判斷、推斷和概念性等形式,對事物內在本質規(guī)律的發(fā)展情況進行反映,這也
8、是邏輯思維認知應用的結果。而其中的推斷和推理等,主要是將一個或多個命題當作前提條件或者主要依據,在利用理性邏輯思維獲得另一個命題。人類的思維活動包含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兩種形式,邏輯思維具有理性和抽象性,非邏輯思維具有感性和形象性,將人類的情感、欲望、意志以及信念包含其中。對于非邏輯思維而言,包含兩種類型:一是靈感思維;二是形象思維。本研究中提到的非邏輯思維研究方法,主要是在研究當代美術理論的過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并不是在美術實踐中采用的方法。盡管邏輯思維方法和非邏輯思維方法二者從本質和內涵中存在較大不同點,但是這二者在實際應用中卻屬于相互補充的關系。在通常情況下,假如在研究學術理論的過程中,
9、僅僅按照邏輯思維很難對問題進行解決時,就可以采用非邏輯思維從另一角度入手進行分析和解決。在當代美術理論研究中,邏輯思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非邏輯思維也具有一定的價值和地位。美術理論的研究對象通常表現(xiàn)出較強的實踐特點,這種特點自身又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非邏輯思維因素。因此,不僅要在當代美術理論研究過程中采用非邏輯思維方式進行補充,還要在對研究對象實施科學性和可觀性認知時,對非邏輯思維進行良好把握。在某些方面上,研究者還需要具備非邏輯思維的實踐經驗。從這一觀點可以得出,一個為對藝術形式沒有真實體驗的人,并不會得到一些理論性的成果,即便研究出一些成果,成果內容的可靠性還有待深入研究。如此看來,每一個理論研
10、究這都必須進行實踐,具備實踐經驗。視覺形式的感知和體驗也是當代美術理論研究者開展研究工作的前提,假如缺少這一前提,一切理論研究將會無憑無據。因此,美術理論作為一種藝術形態(tài),其研究無法只利用邏輯思維方法來完成,需要將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結合起來,針對美術理論研究,進行深入分析,實現(xiàn)相互補充和融合。
四、當代美術理論研究的書寫問題
中國古代美術理論的研究大多在繪畫和書法技巧、形式、風神等角度進行探究和思索,這些藝術主張和探究形式對現(xiàn)階段研究研究當代美術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學術意義。當代美術理論的提出主要是在中國固有的傳統(tǒng)藝術文化理論的基礎上,吸取精華獲取研究途徑。從
11、表現(xiàn)形式上,將其分為資料整理、案例研究以及畫派研究等三個方面;從相關理論論著出版的各種專著角度分析,中國美術名人名家的資料收集和整理較多,而且在美術家案例分析研究上也呈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的趨勢,但是畫派研究卻基本上是對前人畫作的注釋、朝代更替的角度實現(xiàn)研究,并采用共性特征尋找的形式,對畫家流派進行區(qū)分和界定,比如,從地域層面、藝術特征層面或者個人思維發(fā)展層面對問題進行清楚的表達,但是無法將一個問題的深厚內涵體現(xiàn)出來,而且畫派研究從整體上對中國美術發(fā)展情況和趨勢進行把握并不簡單,很多研究者很容易陷入局部概念解釋中。根據2002—2019年中國美術理論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上來分析,現(xiàn)階段研究者對前人留下的資
12、料進行深入和廣泛的研究,但是使用的理論性語句卻和實際有些偏離,在完全沒有了解美術家創(chuàng)造意圖的情況下,將西方藝術理論生搬硬套進來,或者直接使用西方譯著,將其中添加的中國美術家的姓名、經歷和事跡等內容直接拷貝進來,導致中國美術理論研究缺乏文學和歷史學基礎。例如2007年周積寅先生出版的《中國歷代畫論》,在編輯撰寫的過程中重點采用重力略法的精心選擇原則,為了避免研究者陷入歷史和理論區(qū)分不明確的局面,逐漸形成更加具備完善性、嚴謹性和開放性的理論體系。然而,該文章卻存在對中國古代哲學進行夸大藝術社會功能的情況,側重將中國畫理、畫道的來源地挖掘出來,這嚴重影響了對單一美術理論深入研究的進展。同時,編寫者長
13、期對現(xiàn)代美術家及其美術作品進行觀察和分析,對近代畫家的語錄、談藝錄、筆記等和古代畫論進行綜合性比對,并利用一些常用詞匯、定義對不同階段不同美術理論進行闡述說明,這樣都能夠促使相關研究者和讀者獲取一定的信息。現(xiàn)在,很多研究者大多對美術作品主體語言進行深入探索。西方美術理論研究者和中國美術理論研究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這較大的差異,比如思維定式、表現(xiàn)方式、創(chuàng)作意圖等。從繪畫角度來說,西方美術理論研究者大多從文藝復興階段開始,建立應用科學性研究方式對待繪畫創(chuàng)作,而中國很多美術理論研究者大多采用抒情和意象等方式看待繪畫創(chuàng)作。從二者的區(qū)別可以看出一個具有隱形的問題,也就是研究者應該采用什么樣的視角對待繪畫創(chuàng)
14、作問題。中國美術理論研究者在對美術作品的語言表述形式和觀察角度上,更多的是對邊緣線美感或者線與線之間韻律進行關注,而西方美術理論研究者主要是在觀察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重點關注其光感、質感以及體感。二者之間的這種差異也會在理論表述中有一定的體現(xiàn)。將科學性的眼光放置于中國美術理論研究中,無疑是一種生搬硬套的行為,在文章規(guī)劃和書寫的過程中,科學性眼光也意味著對對象所傳遞出來的信息進行真實性描述,并不是將理論進行合理界定之后,在對藝術作品進行分類劃分和分析。因此,中國美術理論研究者和西方美術理論研究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前者將藝術作品變得更加純粹化和精神化,在描述過程中夾雜有主觀意念,而后者重視思辨和綜合性對
15、比,將美術作品和歷史發(fā)展進行同時表示,將所有的藝術作品放在相同的歷史背景下,進而體現(xiàn)出一定的理性特征。在當代美術理論研究中,需要不斷對二者進行調整,尋找良好的契合點。隨著時代發(fā)展,大多美術家自身具有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理論基礎,能夠通過文字、語言表達等形式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作方式、感受和經驗。對于美術理論研究人員來說,這無疑是和古人實現(xiàn)良好對話最直接和最準確的方式。研究者不僅要掌握中國古代知識,具有一定文學基礎,還要了解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例如潘天壽先生的《聽天閣畫談隨筆》中談到其自身對創(chuàng)作和其他藝術作品評價的內容,為美術理論研究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真實性資料,促使為能夠正確把握美術理論,實現(xiàn)美術理論的
16、正確研究。
五、結語
任何藝術的產生和發(fā)展都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針對當代美術理論的研究,需要站在歷史發(fā)展角度上,客觀的看待事物,分析真實情況的起源。美術理論文章并不是哲學論文,其自身具備較強的藝術特征和時代特性,在進行理論概述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理性、邏輯性、非邏輯性和學術歸納和判斷,借鑒西方美術理論研究的優(yōu)勢,不斷思考出當代美術理論的正確研究方式,促進美術業(yè)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邵曉峰,朱劍,孫欣.“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紀實[N].中國文化報,2020-01-06.
[2]華天雪.中國美術學
17、70年回望美術理論篇[J].美術觀察,2019,(10).
[3]尚輝.構建新時代中國美術理論話語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10-11(005).
[4]蘇阿嫦.美術史、美術理論和美術批評在美術學科教學中的交互關系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11).
[5]胡曉春.談大學美術理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才智,2019,(15).
[6]李詠吟.從美術圖像出發(fā)建構美術理論的可能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3-05(007).
[7]周穎.淺談當代美術理論的研究方式思考[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12).
[8]李永日.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美術理論與媚俗藝術[J].大眾文藝,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