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齒機插削加工熱穩(wěn)定性研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插齒機插削加工熱穩(wěn)定性研究(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插齒機插削加工熱穩(wěn)定性研究
羅天元 羅成 盧宇 陳曉莉
摘 要:為了提高插齒機插削時零件尺寸的穩(wěn)定性,通過對插齒機加工跟蹤研究,結合實際生產的需要,初步建立了一個誤差補償模型,針對不同環(huán)境、不同工況填入相應的補償系數即可保證加工尺寸的穩(wěn)定性。最后,通過某公司老式的高精度小模數數控插齒機為實例,對其進行了熱穩(wěn)定性測量,證明了該方法容易實施,有效可行,保證了工件尺寸的一致性穩(wěn)定性,提高了插齒機的工序能力指數,滿足了批量生產加工需求。同時,該方法對插齒機的設計制造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插齒機;熱穩(wěn)定性;熱補償
中圖分類號:TB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ki.16
2、72-3198.2018.24.092
目前插齒機仍然廣泛應用于加工小孔內齒輪以及臺階齒輪,其加工通用性強,精度較高。但由于小孔內齒輪因其本身模數小,分度圓小,齒輪跨棒距要求在0~0.03mm以內,尺寸要求比較嚴格,基于用戶現場條件的限制,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不同以及切削工況不一樣,機床的熱機時間各異,有時甚至為了保證機床熱機到一個穩(wěn)定的狀態(tài)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所以,從冷機到熱機的一段時間內,工件的加工尺寸一直在變化,導致部分零件報廢,影響了零件產出。在加工過程中也需要時刻檢測零件尺寸,反復修改機床進刀參數,直到尺寸合格為止,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長時間的熱機程序也導致了機床以及能源的消耗,增加成本
3、。研究插齒機熱穩(wěn)定性對指導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插齒機熱變形產生的原因
插齒機加工時是通過刀具的上下切削運動實現刀具對工件的切削,如圖1所示,插齒刀每次空行程退刀時為避免刀具和齒輪已加工表面進行摩擦,刀具有遠離工件的讓刀運動,刀具的進給是通過進給運動帶動整個刀具部件進給實現的。從圖中可以分析出,刀具與工作的相對位置與讓刀運動準確性有關,與進給運動的準確性有關,同時,工件與進給運動都在一個基體上實現,所以工件和刀具的相對位置與基體的穩(wěn)定性有關。
2 插齒機誤差補償分析模型
2.1 讓刀機構熱變形量
插齒機的讓刀運動普遍采用凸輪滾子進行讓刀,彈簧進行復位的方式。如圖2所示,由
4、于插齒機切削方式為斷續(xù)切削,切削受力變化比較大,為了保證準確的讓刀運動,凸輪與滾子必需保持嚴格接觸,因此,彈簧具有很高的彈簧剛度,從而導致凸輪和滾子受力較大,長時間的運行凸輪和滾子摩擦發(fā)熱產生熱膨脹,使刀具的軌跡發(fā)生變化,影響到零件加工尺寸。則讓刀機構熱變形量為:
2.2 基座熱變形量
插齒機的基座即支撐工件又支撐整個刀具移動部件,如圖2所示,理論設計上刀具和工件的相對位置是由進給系統(tǒng)直接決定的,但是由于基座需收集切削并排除切削,切削時會產生大量的切削熱,同時基座還承受著切削力,長時間的運行將使部分熱量傳遞到了基座上,使基座生產熱變形,改變了工件與刀具的相對位置,影響到零件加工尺寸。則基座
5、熱變形量為:
2.3 插齒機誤差求解
插齒機理論位移量S與機床的進給量X是一致的,但是受熱變形影響,S修正如下:
通過在數控系統(tǒng)里植入一個關于K的補償系數,K設定為插齒機從冷機狀態(tài)到熱穩(wěn)定狀態(tài)的時間。
2.4 變形量值的確定
由于機床所處的加工外部環(huán)境不同,零件以及對應不同的加工參數導致補償系數K設定不一樣。因此,很難在機床里預先設定K值,需要通過現場測量機床達到熱穩(wěn)定狀態(tài)所需的時間來設定K值。由于機床結構部件比較多,傳動復雜,機床的整體熱變形量很難直接就表達出來,需根據機床的初始狀態(tài)與熱穩(wěn)定狀態(tài)的變化來確定變形量1、2。如圖3所示,在機床中固定兩個千分表,表一的表座吸在導軌上,用千
6、分表檢測進給值與理論值的誤差ΔX,表三的表座吸在刀頭固定部分,用千分表檢測刀具穩(wěn)定運行后的變形量1。通過表二測量加工齒輪的跨棒距M值,可以很快得出基座的變形量2。如果條件可以,1、2值可通過激光干涉儀直接測距得出。
3 實驗對比研究
以某公司生產的老式高精度小模數數控插齒機為實驗臺,通過激光干涉儀測得參數如表1、表2所示。機床在加工過程中隨著加工不斷進行,機床的熱變形比較明顯,按計算一般齒輪跨棒距變化是機床熱變形量的1.5~2倍,從表中可以看出,機床從開機到熱穩(wěn)定這一段時間內齒輪的跨棒距變化達到了0.07mm,遠遠超出了齒輪允許的變動范圍。
根據測得的變形量,將1、2值入到系統(tǒng)誤差補償中
7、,設定誤差補償系數K值為40,然后對機床進行重新驗證。
在機床的工況條件以及加工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機床從冷機狀態(tài)開始加工零件,連續(xù)加工到50分鐘為止,測量齒輪的尺寸變動誤差即跨棒距M如表3(零件跨棒距要求M=54.163(0~0.03))。
從表中可以看出,將插齒機進行誤差補償后,零件的加工尺寸穩(wěn)定性得到了很好的補償控制,尺寸都在齒輪允許的范圍內,滿足了生產的需求。防止因機床熱變形的影響導致零件報廢,同時也避免出現在開始加工過程中人為不斷測量零件尺寸,減輕勞動強度。
4 結語
針對傳統(tǒng)機床在冷、熱機狀態(tài)下零件加工尺寸不一致性問題,提出了一種熱變形補償模型,通過對機床負載運行下熱變形量的
8、測量以及從初始狀態(tài)到熱穩(wěn)定狀態(tài)的時間的確定,快速確定了機床系統(tǒng)的補償系數,避免了機床各部件以及結構熱變形的復雜計算分析,簡單有效的實現了機床熱誤差補償,保證了機床任意時刻尺寸的穩(wěn)定和一致性。
參考文獻
[1]閆占輝,于駿一.機床熱變形的研究現狀[J].吉林業(yè)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1,31(3):95-97.
[2]王金生,鄭雪梅,汪超.減少機床熱變形方法的研究[J].機床與液壓,2006,(2):88-90.
[3]鄒濟林.機床熱變形的控制與防止[J].機床與液壓,2001,(5):99-101.
[4]杜玉玲,文西芹,劉成文.機床主軸溫度場的數字化檢測[J].新技術新工藝,2004,(7):6-8.
[5][日]伊東誼.現代機床基礎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7.
[6]陳朵耀.熱力及傳熱學[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92:26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