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選修粵教版《唐宋散文選讀》《張中丞傳》后敘教案之教材梳理》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語文選修粵教版《唐宋散文選讀》《張中丞傳》后敘教案之教材梳理(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5. 《張中丞傳》后敘
文題解讀
張中丞,即張巡( 709— 757),鄧州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人。唐玄宗開元末進士,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縣令,調(diào)真源縣令。安祿山反,張巡起兵抗擊,同睢陽(今河南商丘)太守許遠共同守護睢陽,被拜為御史中丞,故稱其張中丞。本文是繼李翰撰《張巡傳》(今佚)之后,韓愈寫的一篇后敘,為英雄人物譜寫了一曲慷慨悲壯的頌歌。
走近作者
韓愈( 768— 824),字退之,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后人尊稱韓文公。唐代文學(xué)家、思想家。河南河陽人。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對六朝以來的駢文,提倡先秦
2、、兩漢的散文,文學(xué)上主張“辭必己出”“惟陳言之務(wù)去”。他的文章,說理透辟,氣勢充沛,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精煉,對當(dāng)時及后代的散文創(chuàng)作都有重大影響。
背景縱覽
唐肅宗至德二年( 757),安慶緒(安祿山之子)部將尹子奇率領(lǐng) 12 萬大軍攻睢陽,身為睢陽
太守的許遠立即向張巡告急,張巡就從寧陵引兵來救,與許遠同守睢陽。張巡、許遠率兵七千人堅
守數(shù)月,終因糧盡兵絕,睢陽陷落,張巡及部將五十余人犧牲,許遠被叛軍擄至洛陽,不屈而死。
睢陽保衛(wèi)戰(zhàn)遏制了叛軍的攻勢, 捍衛(wèi)了江淮地區(qū)人民的生命與財產(chǎn),為唐軍積蓄力量, 準(zhǔn)備反攻贏
得了寶貴的時間,因而張巡、許遠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贊揚
3、傳頌。但當(dāng)時一些坐觀睢陽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為自己的可恥行為辯解,同某些嫉妒張、許功勞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對張、許等抗敵英雄加以詆毀。張巡的友人李翰因而作《張巡傳》上書肅宗。
韓愈在元和二年四月十日讀到李翰所作的《張巡傳》,深感所述頗有不足。為了替許遠辯證,駁斥傳言的無理指責(zé),褒揚張巡、許遠這兩位英勇抗擊叛軍的愛國將領(lǐng),揭露造謠誣陷者的丑惡本質(zhì),因而寫了這篇文章。
字詞梳理
1. 字音
蚍蜉 (pf..
霽( j )
.
2. 多音字
3. 形近字
4.
4、詞義
ǔ) 詬( gu)
.
嵩( sōng)
.
卓( zhuō) 逆遁 ( ndn)
. ..
帙(zh) 雎( j ū)
. .
羸( l i )
.
髯( r n)
.
沮遏 ( j ǔ)
..
首尾:始末,事跡詳情。
通知:深知,深入了解。
辭服:請降,投降。
藏腑:內(nèi)臟。
逆遁:事先逃跑。
沮遏:遏制,阻擋。
淫辭:邪惡的不實之詞。
從事:唐稱幕僚為從事。
顏色:臉色。
陽陽如常:指面色鎮(zhèn)定自若。
5. 通假字
5、
然尚恨有闕.者
“闕”通“缺”,缺少。
遠雖材 若不及巡者
.
“材”通“才”,才能。
其藏 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
“藏”通“臟”,內(nèi)臟。
此矢所以志.也
“志”通“識”,標(biāo)志,標(biāo)識。
6. 一詞多義
7. 詞類活用
6、
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8. 古今異義
然尚恨 有闕者 古義:遺憾;今義:憎恨
.
兩家子弟材智下, 不能通知 二父志 古義:深知, 深入了解; 今義:把事項告訴人知道 (動詞)
..
或:通知事項的文書或口信。(名詞)
從而尤 之 古義:責(zé)備;今義:尤其,特別。
.
及其無救而且窮.也 古義:絕望;今義:窮困。
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 古義:謀劃;今義:說。
愈嘗從事 于汴徐二府 古義:唐稱幕僚為從事;今義:投身到(事業(yè)中去)。
..
巡就戮時,顏色 不亂,陽陽如平常 古義:臉色;今義:由物體發(fā)射、反射或透過的光波通過
..
視覺所產(chǎn)生的印象。
一座大驚,皆感激 為云泣下 古義:感動奮激;今義:因?qū)Ψ降暮靡饣驇椭鴮λa(chǎn)生好感。
..
此矢所以 志也 古義:用來??的。今義: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
9. 需要掌握的特殊句式
(1) 疑畏死而辭服于賊:既是狀語后置句,又是省略句,應(yīng)該是“疑之畏死而于賊辭服”。譯“懷疑他(許遠)害怕死而向敵人說了屈服的話”。
(2) 何為久讀此: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何”作介詞“為”的賓語前置,應(yīng)該是“為何久讀此”。譯“為什么總讀這本書呢”。
(3) 為所殺: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動。譯“被武人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