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教學設(shè)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教學設(shè)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
一、教學目標
1.米飯在口腔里與唾液作用會發(fā)生化學變化。
淀粉與碘酒作用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藍紫色的新物質(zhì),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會用細心體驗、分析推理的方法獲得結(jié)論,并能通過實驗檢驗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培養(yǎng)探索新事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米飯、淀粉與碘酒發(fā)生化學變化產(chǎn)生藍紫色新物質(zhì)。
三、教學難點
思考米飯出現(xiàn)淡淡甜味的原因。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準備
米飯、淀粉、碘酒、滴管、藥匙、盤、噴瓶、適量淀粉溶液、
2、燒杯、粉筆灰、常見食物若干、記錄表、簡易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興趣引入
這是一封密信,你能看懂內(nèi)容嗎?噴碘酒后顯示,讀一讀。學習了這節(jié)課,大家就能知道其中的奧妙,也能這樣來當特工、寫密信了,想學嗎?
(二)會變味的米飯
1.品嘗米飯:
我們先來做一件既簡單又難的事——品嘗米飯。我想先采訪一下同學們,請說說你印象中米飯的有什么味道。但這次吃飯可非同尋常,我有幾個任務(wù)。(屏幕投影)
仔細品嘗,注意米飯在不同時間的味道變化:
(1)剛品嘗時的味道。
(2)咀嚼一分鐘后的味道(等有甜味了再吞下去)。
(3)小組猜測變味的原因?
(4)作好記錄(作業(yè)本第16頁)。
師:大家
3、明白要求了嗎?每人都來品嘗一下吧!小組內(nèi)可以一邊品嘗一邊交流感覺,并完成記錄表。那就六人小組開始用餐吧!
記錄表一(作業(yè)本第16頁): “品嘗米飯”
剛品嘗時的味道
咀嚼一分鐘后的味道
我們猜測變味的原因?
注:小組內(nèi)認真討論,及時作好記錄。
2.交流展示:哪組愿意先來說說品嘗后的感受?
唾液
(學生交流時板書: 米 飯 淡而無味→ 略微的甜)
3.思考:①米飯是甜的嗎?
②米飯在嘴里發(fā)生了怎么樣的變化?
③使米飯變甜的可能因素有哪些呢?
4、
④怎么設(shè)計實驗探究呢?
其實,米飯變甜是因為米飯中含有一種叫“淀粉”的物質(zhì)。請同學們自己來讀一讀“米飯變甜的原因”(課文第30頁)。
米飯是甜的嗎?
把糖放進嘴里,能立即嘗到甜味,時間長了,反而覺得不怎么甜了。
如果米飯是甜的,也應該一開始就嘗到甜味,但它得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咀嚼,才出現(xiàn)甜味,而且還慢慢地甜起來。
原來,米飯中有一種叫淀粉的東西,在我們咀嚼過程中發(fā)生了變化,變得有甜味了。所以原本并不甜的米飯,漸漸地出現(xiàn)了甜味兒。
4.復習提升:這種“甜味”是米飯經(jīng)過咀嚼后產(chǎn)生的一種新物質(zhì)麥芽糖產(chǎn)生的。 唾液
(板書: 淀粉 → 麥芽糖)
讀了資料后你認為米
5、飯在口腔里的變化是什么變化呢?
(三)米飯、淀粉和碘酒
1.認識淀粉
(1)導 語:淀粉又名生粉,是家庭廚房的一種烹調(diào)用品,你看到過淀粉嗎?(評價: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只要你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下面我們將通過手、眼、鼻等器官近距離地來認識一下淀粉。想想說說淀粉有哪些特征?
(2)學生觀察:
觀察淀粉要求:
①取一小勺放于玻璃器皿中。
②運用“看、摸、聞”等方法近距離觀察淀粉,說說它的特征。
(3)小結(jié)板書:白色、粉末狀、無氣味、滑滑的物質(zhì)。
(4)課外知識:關(guān)于淀粉,老師還有一些信息想讓同學們來了解。請自由地閱讀一下。
淀粉小知識
淀粉又名生粉,廣泛存在于各種植物中,
6、特別在種子(如大米、麥、玉米)和塊根(如甘薯、芋頭)中含量豐富。
淀粉是家庭廚房常用的烹調(diào)用品,是經(jīng)加工而成的粉末狀物質(zhì),色澤潔白,氣味純正,被食品、醫(yī)藥、化工等行業(yè)廣泛應用。
淀粉是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咀嚼米飯時感到有些甜味,這是因為唾液中的淀粉酶將淀粉水解成了糖----麥芽糖。
2.認識碘酒
認識碘酒:讀了上面的資料,我們明白了淀粉廣泛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那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能既快又方便地來驗證淀粉的存在呢?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鑒別淀粉有一樣秘密武器——碘酒,這種東西在醫(yī)院里經(jīng)常能見到它的蹤影。它是一種棕色的液體,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還有殺菌消毒的作用。下面我們就像科學家那樣來鑒別
7、一下淀粉吧: (板書碘酒:棕色液體、刺激性、殺菌消毒)
3.淀粉與碘酒實驗
(1)學生實驗
淀粉與碘酒的反應:
①取二滴碘酒滴在淀粉上面,仔細觀察,淀粉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②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思考這種變化屬于什么變化?
(2)交 流:①看看它們混合后,淀粉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淀粉的顏色變成了藍紫色,產(chǎn)生了藍紫色的物質(zhì)) (板書:混合后產(chǎn)生藍紫色的新物質(zhì))②這種變化屬于什么變化?
(3)插入環(huán)節(jié):老師這里也有幾份白色粉末狀的物質(zhì),你能猜測它們是什么物質(zhì)嗎?我們可以怎么來證明呢?(教師一份一份的出示白色粉末狀物質(zhì),讓生上實物展示臺來演示實驗,從與碘酒混合后出不出現(xiàn)藍紫色
8、來判斷它們是不是淀粉。這時候教師才告知其分別是“滑石粉”和“粉筆灰”。)
(4)實驗小結(jié):淀粉與碘酒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的新物質(zhì)是藍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4.米飯與碘酒的反應
(1)導 語:剛才書上說米飯里含有淀粉,那將碘酒滴在米飯上會產(chǎn)生什么現(xiàn)象呢?實踐試一試,你的猜想是否正確?
(2)與前面“淀粉與碘酒”的實驗比較,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還發(fā)現(xiàn)顏色有深淺,有時候是藍黑色,因為淀粉的含量有多少)
(3)實驗小結(jié):米飯、淀粉遇到碘酒產(chǎn)生藍紫色的新物質(zhì),它們都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四)尋找淀粉的蹤跡
1.導語:我們有了可以鑒別淀粉的法寶——碘酒,咱們就可
9、以用碘酒來鑒別許多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下面我們就來找找一些常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吧。今天要鑒別的食物有8中,分別是………(屏幕出示各類食物照片)
2.實驗要求:
(1) 實驗前先預測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2) 實驗中要安靜、快速、正確。
(3) 合作完成并填好記錄表。
(4) 爭取上臺展示的機會。
3.實驗預測:根據(jù)照片,小組中先來討論預測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預測要有科學的思考,可以從哪些食物是米飯制成的或者與米飯類似的來判斷是否含有淀粉。
4.實驗:完成記錄表。
“尋找食物中淀粉的蹤跡”
食物名稱
面條
蘿卜
花菜
餅干
豬肉
土豆
年糕
白糖
10、預 測
檢測結(jié)果
我們的發(fā)現(xiàn)
含有淀粉的食物有 ,
不含淀粉的食物有 。
完成作業(yè)本第16頁的活動記錄2
注:含有的畫“△”,不含的畫“○”。
5.匯報交流:學生上臺投影匯報,并猜測哪些類別的食物含有淀粉
6.小 結(jié):提出生活中含淀粉的食物主要有四大類(課件出示含淀粉的主要物質(zhì))
谷類、面類:米飯、米粉、湯圓、年糕、麥片、面包、饅頭、包子、水餃皮、
餛飩皮、面條、烙餅、玉
11、米、蛋糕、餅干……
根莖類蔬菜:馬鈴薯、芋頭、地瓜,南瓜、蓮藕、山藥、番薯……
豆 類蔬菜:碗豆、綠豆、紅豆……
水果類食物:香蕉、蘋果、棗、桃子……
(五)制作神秘的信件
1.分析原因: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猜測神秘信件顯示出藍紫色的秘密應該是什么呢?
淀粉與碘酒作用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藍紫色的新物質(zhì)。
2.神秘信件:這種特性往往被用在“制作神秘信件”中。那么如何制作的呢?(屏幕出示制作步驟)課外利用家里的材料也去制作一封無字信件,能不?
制作神秘信件步驟:
(1)取一白色信紙。
(2)調(diào)制好淀粉液,并攪拌均勻。
(3)用毛筆蘸著淀粉液把內(nèi)容寫在信紙上。
(4)
12、等信紙上字跡干后,無字信件就完成了。
七、板書設(shè)計
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
產(chǎn)生藍紫色的新物質(zhì)
化學變化
唾液
米 飯: 淡而無味 → 略微的甜
唾液
淀粉 → 麥芽糖
淀 粉: 白色、粉末狀、無氣味、滑滑的物質(zhì)
碘 酒: 棕色液體、刺激性、殺菌消毒
八、作業(yè)設(shè)計
(一)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本第16頁課堂練習的5道判斷題
(二)課外作業(yè)
嘗試制作神秘信件
教學反思
今天我講課的內(nèi)容是新課程教材, 六年級科學下冊《米飯. 淀粉和碘酒變化》一課。 本課是通過觀察米飯。 淀粉與碘酒反應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認識到
13、這種顏色變化是化學變化的一種形式, 利用碘酒與淀粉的特性反應, 可以鑒別含有淀粉的食物。
根據(jù)新課程要求及教材編排意圖, 結(jié)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 我確定了這樣的學習目標:
1. 讓學生親歷找淀粉的探究過程, 培養(yǎng)學生勤與探究、樂于合作、樂于交流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的科學習慣。
2. 讓學生通過對淀粉的蹤跡的探究,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科學記錄的能力。
3. 讓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進一步了解淀粉與碘酒能發(fā)生變色反應, 淀粉與唾液一起會變新的東西等科學知識, 培養(yǎng)了學生探索新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 知道米飯和淀粉與碘酒發(fā)生了變化。
教學難點 : 分析米飯和淀粉與
14、碘酒反應產(chǎn)生可新的物質(zhì)。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在以上的目標中, 我把情感定位在第一位, 這是因為科學課程標準明指出: 科學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 而科學素養(yǎng)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個人對待科學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這也是學習的動力因素。
本課教學中, 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為主。
1. 讓學生親歷找淀粉的探究過程, 培養(yǎng)學生勤于探究樂于合作, 于交流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的科學習慣。
2. 讓學生通過對淀粉蹤跡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科學記錄是能力。
3. 讓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進一步了解淀粉與碘酒能發(fā)生變色反應, 粉與唾液一起會變新的東西等科學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探索新事物的興趣。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了解了米飯在口腔里咀嚼一段時間才會出現(xiàn)甜味,這是唾液在起作用。原來米飯中有種叫淀粉的東西。我們之所以感覺到有一點甜,實際上米飯在口腔里已變成了一種新的物質(zhì)。在活動中,學生發(fā)現(xiàn):米飯與碘酒會變成藍色。運用這一知識點,學生展開了探究活動,檢驗其它食物是否含有淀粉,從中獲取科學知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