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一級圓柱直齒輪減速器(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設計)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一級圓柱直齒輪減速器(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一級圓柱直齒輪減速器(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設計)(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課 程 設 計 說 明 書 課程名稱: 一級圓柱直齒輪減速器 設計題目: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設計 院 系: 應用工程系 學生姓名: 學 號: 專業(yè)班級: 機電092 指導教師: 2010年10月 12日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設計題目: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設計 內(nèi)裝:1. 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 2.
2、減速器裝配圖一張(A1) 3. 軸零件圖一張(A3) 4. 齒輪零件圖一張(A3) 應用工程系 系 機電092 班級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完成日期: 2010年10月10日 杭州萬向職業(yè)技術學院 15 課 程 設 計 任 務 書 目 錄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 1. 一、課 程 設 計 任 務 書………………………………… 二、摘要和關鍵詞…………………………………………… 2. 一、傳動方案擬定…
3、…………………………………………… 各部件選擇、設計計算、校核 二、電動機選擇………………………………………………… 三、計算總傳動比及分配各級的傳動比……………………… 四、運動參數(shù)及動力參數(shù)計算………………………………… 五、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六、軸的設計計算……………………………………………… 七、滾動軸承的選擇及校核計算……………………………… 八、鍵聯(lián)接的選擇及校核計算………………………………… 九、箱體設計…………………………………………………… 課 程 設 計 任 務 書 設計題目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設計 學
4、生姓名 石磊 所在院系 應用工程系 專業(yè)、年級、班 機電092班 設計要求: 輸送機連續(xù)工作,單向運轉(zhuǎn),載荷較平穩(wěn),兩班制工作,使用期限8年,小批量生產(chǎn)。允許輸送帶速度誤差為3%。 輸送帶拉力F= 5.2kN;輸送帶速度V=1.6m/s ;滾筒直徑D=420mm;每日工作小時 H=16 。 學生應完成的工作: 1.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 2.減速器部件裝配圖一張; 3.繪制軸和齒輪零件圖各一張。 參考文獻閱讀: 1.《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 2.《機械設計》圖冊 3.《機械設計手冊》 4.《機械設計》 工作計劃: 1
5、. 設計準備工作 2. 總體設計及傳動件的設計計算 3. 裝配草圖及裝配圖的繪制 4. 零件圖的繪制 5. 編寫設計說明書 任務下達日期: 2010 年 9 月 30 日 任務完成日期: 2010 年 10 月 13 日 計算過程及計算說明 一、 傳動方案擬定 (1) 工作條件:使用年限8年,工作為二班工作制,單向運轉(zhuǎn),小批量生產(chǎn),載荷平穩(wěn),環(huán)境清潔。 (2) 原始數(shù)據(jù):輸送帶拉力F= 5.2kN;輸送帶速度V=1.6m/s ;滾筒直徑D=420mm;每日工作小時 H=16 。允許輸送
6、帶速度誤差為3% 二、電動機選擇 1、電動機類型的選擇: Y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 2、電動機功率選擇: (1)傳動裝置的總功率: η總=η帶η3軸承η齒輪η聯(lián)軸器η滾筒 =0.960.9930.960.990.98 =0.87 (2)電機所需的工作功率: P工作=FV/(1000η總) =52001.6/(10000.87) =9.56KW 3、確定電動機轉(zhuǎn)速: 計算滾筒工作轉(zhuǎn)速: n筒=601000V/πD =6010001.6/π420 =72.79r/min 按手冊P7表1推薦的傳動比合理范圍,取圓柱齒輪傳動一級減速器傳動比范圍I’a=3—5。取V
7、帶傳動比I’12—4,則總傳動比理時范圍為 I’a=6—20。故電動機轉(zhuǎn)速的可選范圍為n’d=I’an筒 n筒=(6~20)72.59=(436.74—1455.8)r/min 符合這一范圍的同步轉(zhuǎn)速有750 r/min和1000 r/min 根據(jù)容量和轉(zhuǎn)速,由有關手冊查出有2種適用的電動機型號:因此有2種傳支比方案:由《機械設計手冊》查得。綜合考慮電動機和傳動裝置尺寸、重量、價格和帶傳動、減速器的傳動比,可見第2方案比較適合,則選n=1000r/min。 4、確定電動機型號 根據(jù)以上選用的電動機類型,所需的額定功率及同步轉(zhuǎn)速,選定電動機型號為Y160L-8 。
8、其主要性能:額定功率11kw:11同步轉(zhuǎn)速 1000 r/min滿載轉(zhuǎn)速970r/min, 三、計算總傳動比及分配各級的傳動比 1、總傳動比:i總=n電動/n筒=970/72.59=13.36 2、分配各級偉動比 (1) 據(jù)指導書P7表1,取齒輪i帶=2.8(V帶傳動比I’1=2~4合理) (2) ∵i總=i齒輪i帶 ∴i齒輪=i總/i帶=13.36/2.8=4.8 四、運動參數(shù)及動力參數(shù)計算 1、計算各軸轉(zhuǎn)速(r/min) nI=n電機=970r/min nII=nI/i帶=970/2.8=346.43(r/min) nIII=nII/i齒輪=346.43/
9、4.8=72.17(r/min) 2、 計算各軸的功率(KW) PI=P工作η帶=9.560.96=9.18KW PII=PIη軸承η齒輪=9.180.990.96=8.72KW PIII=PIIη軸承η聯(lián)軸器=8.720.990.99=8.55KW 3、 計算各軸扭矩(Nmm) T工作=95509.56/970=94.12 Nmm TI= T工作η帶i帶=94.122.80.96=252.99Nm TII= TIi齒輪η軸承η齒輪 =252.994.880.990.96=1154.12 Nm TIII=TIIη軸承η聯(lián)軸器 =1154.120.990.99=
10、1131.15 Nm 五、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1.確定計算功率PC 由課本表8-7得:kA=1.1 PC=KAP=1.111=12.1KW 2.選擇V帶的帶型 根據(jù)PC、n1由課本圖8-10得:選用B型 。 1)初選小帶輪的基準直徑dd1由課本表8-6和表8-8,取小帶輪的基準直徑dd1=140mm。 2)計算大齒輪的基準直徑。根據(jù)課本式(8-15a),計算大帶輪的基準直徑dd2 dd2=i帶dd1=2.8140=392mm 由課本表8-8,圓整為dd2=400mm 3.確定帶長和中心矩 1)根據(jù)課本式(8-20),初定中心距a0=1000mm 2)由課本式(8
11、-22)計算帶所需的基準長度 Ld0≈2a0+π(dd1+dd2) /2+(dd2-dd1) 2/(4a0) =21000+3.14(140+400)/2+(400-140)2/(41000)≈2863.9mm 由課本表8-2選帶的基準長度Ld=2800mm 按課本式(8-23)實際中心距a。 a≈a0+(Ld- Ld0)/2=1000+(140.79)/2=1070mm 4.驗算小帶輪上的包角α1 α1=1800-(dd2-dd1)/a57.30 =1800-(400-140)/107057.30 =159.020>900(適用) 6. 確定帶的根數(shù)z 1)計算單根
12、V帶的額定功率pr。 由dd1=140mm和n1=970r/min根據(jù)課本表4-6得 P0=2.66KW 根據(jù)n1=970r/min,i帶=2.8和B型帶,查課本表(5-6)得△P0=0.3KW 根據(jù)課本表4-7得Ka=0.95 根據(jù)課本表4-2得KL=1.1 計算V帶的根數(shù)z 由課本P83式(5-12) Z= P工作/((P0+△P0)KaKL)=9.56/((2.66+0.3)1.10.95)=3.09 圓整為4根 2、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 1選定齒輪材料及精度等級及齒數(shù) 1)機器為一般工作機器,速度不高,故選用7級精度(GB 10095-88)。 2)材料
13、選擇。由表課本表10-1選擇小齒輪和大齒輪材料為45鋼(調(diào)質(zhì))硬度為280HBS。 3)選小齒輪齒數(shù) z1=22,大齒輪齒數(shù)z2=224.8=106, 2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由設計計算公式(10-9a) d1≥2.8(KT1(u+1)ZE2/φdu[σH]2)1/3 (1)確定公式內(nèi)的各計算數(shù)值 1) 試選載荷系數(shù)Kt=1.1 2) 計算小齒輪傳遞的轉(zhuǎn)矩 T1=9.55106P1/n1 =95.51069.18/346.43=25306.4Nmm d1≥2.8(KT1(u+1)ZE2/φdu[σH]2)1/3=44 3)由課本tu 10-21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的接
14、觸疲勞強度極限σHlim 1=530MPa;打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σHlim 2=490MPa; 3)計算齒寬b。 b=φdd1=1.144mm=48.4mm 取b2=50 mm; b1=b2 +(5~10mm)=55 mm 4) 計算模數(shù)。 模數(shù):m=d1/Z1=43.8/22=1.99mm 查表5-1取標準模數(shù) m=2 5) 查取應力校正系數(shù) 由課本表5—9查得 YSa1=4.21 YSa2=3.99 6)齒形系數(shù) 解得齒形系數(shù)為13.07 MPa 7)許用彎曲 解得許用彎曲為12.39 MPa 所以彎曲疲勞強度足夠
15、 4.幾何尺寸計算 (1)計算分度圓直徑 d1= z1m=222=46mm d2= z1m=1062 =212mm (2)計算中心距 a=(d1+ d2)/2=(46+212)/2=131mm (3)計算齒輪寬度 b=φdd1=1.144mm=48.4mm 取b2=50 mm; b1=b2 +(5~10mm)=55 mm 六、軸的設計計算 輸出軸的設計計算 兩軸輸出軸上的功率P、轉(zhuǎn)數(shù)n和轉(zhuǎn)矩T 1、計算各軸轉(zhuǎn)速(r/min) nI=n電機=970r/min nII=nI/i帶=970/2.8=346.43(r/min) n
16、III=nII/i齒輪=346.43/4.8=72.17(r/min) 2. 計算各軸的功率(KW) PI=P工作η帶=9.560.96=9.18KW PII=PIη軸承η齒輪=9.180.990.96=8.72KW PIII=PIIη軸承η聯(lián)軸器=8.720.990.99=8.55KW 3.計算各軸扭矩(Nmm) T工作=95509.56/970=94.12 Nmm TI= T工作η帶i帶=94.122.80.96=252.99Nm TII= TIi齒輪η軸承η齒輪 =252.994.880.990.96=1154.12 Nm TIII=TIIη軸承η聯(lián)軸器
17、 =1154.120.990.99=1131.15 Nm 4、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 mm 則取35mm mm 則取50mm 5、聯(lián)軸器的選擇 為了使所選輸出軸的最小直徑與聯(lián)軸器的孔相適應,故選聯(lián)軸器的型號。 聯(lián)軸器的計算轉(zhuǎn)矩Tca=KAT2,查課本表14-1,考慮到轉(zhuǎn)矩變化很小,故取KA=1.3,則 按照計算轉(zhuǎn)矩Tca應小于聯(lián)軸器工程轉(zhuǎn)矩條件,查《機械設計手冊》,選用LT8型彈性柱銷聯(lián)軸器,。聯(lián)軸器的孔徑d1=50mm,半聯(lián)軸器長度L=84mm,半聯(lián)軸器與軸配合的轂孔長度L1=112mm。 6、軸承的選擇 初步選擇滾動軸承。因軸承只受徑向力的作用,故選用深溝球軸承
18、。參照工作要求,由軸承產(chǎn)品目錄中初步取0基本軸隙組、標準京都記得深溝球軸承代號6012,其尺寸dDB=60mm95mm18mm。 7、軸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齒輪、半聯(lián)軸器與軸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鍵連接。由課本表6-1查得平鍵截面bh=20mm12mm,鍵槽用鍵槽銑刀加工,長為63mm,同時為了保證齒輪與軸配合有良好的對中性,故選擇齒輪轂與軸配合為H7/n6;同樣,半聯(lián)軸器與軸的連接,選用平鍵為12mm8mm50mm,半聯(lián)軸器與軸的配合為H7/k6. 8、確定軸上圓角尺寸 參考課本表15-2,取軸端倒角為245。 9、求軸上的載荷 1軸 2軸 按彎矩合成應
19、力校核軸的強度 進行校核時,通常只校核軸上承受最大彎矩和扭矩的截面的強度。根據(jù)課本式(15-5)及上圖的數(shù)據(jù),以及軸單向旋轉(zhuǎn),扭矩切應力為脈動循環(huán)變應力,取α=0.6,軸的計算應力 σca1=[M12+(αT1)2] 1/2/W=[81263.382+(0.6100871)2] 1/2/(1843) =0.29MPa σca2=[M12+(αT2)2] 1/2/W=[76462.382+(0.6397656)2] 1/2/33656.9 =6.28 MPa前已選定軸的材料為45鋼,調(diào)制處理,由課本表15-1查得[σ-1]=60MPa。因此σca1<σca2<[σ-1],故
20、安全。 七、滾動軸承的選擇及校核計算 根據(jù)根據(jù)條件,軸承預計壽命 1636010=576000小時 1、計算輸入軸承 (1)已知nI=417.39r/min nII=108.13r/min (2)計算當量載荷P1、P2 根據(jù)課本P263表(11-9)取f P=1.5 根據(jù)課本P262(11-6)式得 PI=fPxFr1=1.5(11039)=1558.5N PII=fPxFr2=1.5(1977.5)=1466.25 N (3)軸承壽命計算 ∵深溝球軸承ε=3 Lh=106C3/(60nP3) Lh1=106C3/(60nP13)=106[44.8
21、106] 3/[60320(1.51558.5) 3] =3.671014h>57600h Lh2=106C3/(60nP23)=106[44.8106] 3/[6070.8(1.51466.25) 3] =1.991015h>57600h ∴預期壽命足夠 八、鍵聯(lián)接的選擇及校核計算 由課本式(6-1) σp=2T103/(kld) 確定上式中各系數(shù) TI=100.871Nm TII=397.656Nm k1=0.5h1=0.512mm=6mm k2=0.5h2=0.58mm=4mm l1=L1-b1=63mm-12mm=51mm l2=
22、L2-b2=50mm-12mm=38mm d1=70mm d2=38mm σp1=2TI103/(k1l1d1)=274.22103/(65170) =6.93MPa σp2=2TII103/(k2l2d2)=2315.51103/(43838) =109.24 MPa 由課本表6-2[σp]=100-120 所以σp1≤[σp] σp2≤[σp] 滿足要求 九、箱體設計 名稱 符號 尺寸(mm) 機座壁厚 δ 9 機蓋壁厚 δ1 9 機座凸緣厚度 b 13 機蓋凸緣厚度 b1 13
23、機座底凸緣厚度 b2 22 地腳螺釘直徑 df 22 地腳螺釘數(shù)目 n 4 軸承旁聯(lián)結螺栓直徑 d1 16 機蓋與機座聯(lián)接螺栓直徑 d2 12 聯(lián)軸器螺栓d2的間距 l 150 軸承端蓋螺釘直徑 d3 8 窺視孔蓋螺釘直徑 d4 6 定位銷直徑 d 8 df,d1, d2至外機壁距離 C1 26, 22, 16 df, d2至凸緣邊緣距離 C2 25, 15 軸承旁凸臺半徑 R1 24 凸臺高度 h 根據(jù)低速級軸承座外徑確定,以便于扳手操作為準 外機壁至軸承座端面距離 l1 60 大齒
24、輪頂圓與內(nèi)機壁距離 △1 10 齒輪端面與內(nèi)機壁距離 △2 10 機蓋、機座肋厚 m1 ,m 7, 7 軸承端蓋外徑 D2 160, 160 軸承端蓋凸緣厚度 t 8 軸承旁聯(lián)接螺栓距離 s 盡量靠近,以Md1和Md2互不 干涉為準,一般s=D2 η總=0.87 P工作=9.56KW n滾筒 =72.79r/min
25、 電動機型號 Y160L-8 i總=13.36 據(jù)手冊得 i齒輪=4.8 i帶 =2.8 nI =970r/min nII=346.43r/min nIII=72.17r/min PI=9.18KW PII=8.72KW PIII=8.55KW TI=94.12Nm TII=252.99Nm TIII=1154.12Nm dd2=392mm 取標準值 dd2=400mm Ld=2800mm 取a0=100
26、0 Z=4 i齒=4.8 Z1=22 Z2=106 T1=25603.4Nmm αHlimZ1=530Mpa αHlimZ2=490Mpa d1=44mm m=2mm d1=46mm d2=212mm a=131mm B2=55mm B1=50mm dmin2=50mm dmi
27、n1=35mm 深溝球軸承213,其尺寸dDT=65mm120mm23mm σca1=0.27MPa σca2=5.96MPa 軸承預計壽命 576000h f P=1.5 PI=1558.5N PII=1466.25 N Lh1=3
28、.671014h Lh2=1.991015h k1=6mm k2=4mm l1= 51mm l2=38mm d1=70mm d2=38mm σp1=6.93MPa σp2=109.24 MPa [σp]=100-120 參考資料 1.李海平主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2.任成高主編.機械設計基礎.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3.朱龍根主編.簡明機械零件設計手冊.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7.11 4.錢可強主編.機械制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