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歌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國民歌說課稿(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中國民歌》說課稿
發(fā)表時間:2007-1-19 15:47:16 閱讀:170次文章作者:龔雪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課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音樂學科第一冊第 二單元《漢族民間音樂》的內(nèi)容。本部分內(nèi)容包括漢族民歌及漢族民
間器樂兩部分,本節(jié)課講述的是中國民歌部分:即勞動號子、山
歌、小調(diào)類歌曲的欣賞?!镀剿栕?川江船夫號子)》屬于勞動號 子;陜北民歌《趕牲靈》及云南民歌《趕馬調(diào)》屬于山歌;江蘇民歌
《茉莉花》屬于民間小調(diào)。
2、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教學,使學生初步知道我國民歌的類別,并體驗其 風 格,激發(fā)他們對民歌的喜愛和學習興趣。
(2) 根據(jù)
2、中國民歌的不同風格能分辨出民歌的體裁。
3、教學重點:了解民歌的分類。
4、教學難點;能按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等特點分辨不同民歌的體裁。
二、說教法
中國民歌是一個內(nèi)容很廣泛的題目,范圍太大,會讓學生不知所 云,失去學習的目標。所以,我從分類的角度介紹民歌,內(nèi)容簡潔 精練、深入淺出、明白易懂。例如,本課在講解勞動號子時,沒有 明確它的概念,而是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它的特點,極大地激發(fā)了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學生積極參與,師生平等互動,共同學
習,課堂氣氛輕松、和諧。
在生生、師生交流、研討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活
了,他們主動自覺地參與,思維活躍,富有創(chuàng)造力。學生的知識
3、在
分析研討的活動中內(nèi)化,同時他們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也得
到了提高。
更為重要的是,整節(jié)課學生都在美的環(huán)境中徜徉,美的歌聲、美的
畫面、美的語言……他們懂得了在生活中,有歌就有美,有歌就有
生機和歡樂;懂得了要有美的眼睛和創(chuàng)造美的心靈。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
要的。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
通過“聽”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特點、看直觀圖像等要素,讓學生去
感知音樂,從而來分辨不同民歌的體裁特點。
四、說教學程序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民歌的分類,了解不同民歌的風格特點,在
教學過程中,我采用目
4、標教學的模式進行。
1、前提測評
這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創(chuàng)設(shè)情境,興趣引入法。
( 1)學生走進教室時,通過播放《趕牲靈》音樂及東北秧歌場面, 使學生走進民歌的氛圍之中。
( 2)讓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民歌,縮短學生與本課的距離,融洽師
生關(guān)系,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和內(nèi)在的學習
動力。
( 3)通過提問什么是民歌、民歌的特點及分類,使師生在搜集的文
字資料中,找出答案,共同學習。
2、認定目標 本節(jié)課重點是學習民歌的分類。
3、導學達標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從感性到理性的教學法。
( 1)通過讓學生做“抬轎子”游戲,讓學生直觀的理解號子的產(chǎn)生
及演唱形式。
(
5、 2)采用聽--想--觀看--動的程序,讓他們聽賞《平水號
子》、《趕馬調(diào)》《茉莉花》三首不同風格的歌曲,理解不同的民歌
其特點也不同。
( 3)我還運用視覺圖象的教學法,把學生“帶入”不同民歌的意境
(師一邊介紹一邊出示圖片)。
( 4)通過讓學生表演《茉莉花》來豐富小調(diào)的內(nèi)容,并調(diào)節(jié)課堂氣
氛。
( 5)運用表格形式將中國民歌的體裁特點從演唱場合、演唱風格、
演唱形式、演唱目的四方面作對比,加深學生印象。
4、達標測評 這環(huán)節(jié)我緊緊圍繞學習目標、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自動分
成三個組進
行討論,整理歸類后在全班展示:
1)哪些屬于號子?理由是什么?
2)哪些屬于山歌?理由是什么? ( 3)哪些屬于小調(diào)?理由是什么?
五、說不足之處 由于對學生的能力有所擔心,所以,課堂的主動權(quán)
不敢完全地、大
膽地交給學生,這反而扼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就《對山歌》而言,很
多學生在課下都編了歌詞,而且形式多樣、想像力豐富。例如:
“唉-我們班上誰最美唉,學習成績錯不了唉,幫助同學做好事
唉,做完她還不留名唉一” “唉一天下總是不太平唉……”詼諧幽
默,而且也瑯瑯上口??上?,我沒有留給學生太大的空間來發(fā)揮他
們的創(chuàng)造力。
六、課后反思 ――給學生充分的信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