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語文七上《4觀滄?!穂周老師]【市一等獎】優(yōu)質課》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部編人教語文七上《4觀滄?!穂周老師]【市一等獎】優(yōu)質課(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 《觀滄?!方虒W設計 東山中學 周靜 教學目標 1、了解詩詞有關知識。 2、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并熟練地背誦,理解詩歌意思。 3、品味語言,體味詩詞的意境。 4、啟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誦讀并背誦,理解詩歌意思。 2、品味語言,體會意境(難點)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熟讀并嘗試先背誦課文。 2、準備多媒體教學。 教學設計 觀滄海 曹操 1、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曹操吧?說起曹操,常常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奸雄,我
2、們同學從歷史或文學作品中認識了曹操,你認為他是怎樣一個形象呢?(作一個簡單的名義調查)評價一個人物,歷史和文學兩種角度是不同的,前者更注重客觀性,后者強調藝術性,加上不同時代不同個體,出現(xiàn)對立的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要科學地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還是以客觀為準。 今天,我們先來歷史地客觀地認識一下曹操。哪位同學可以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曹操? PPT: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毫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建安時期的代表詩人之一。東漢末年,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軍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漢獻帝到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fā)號施令,“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jù)勢力。
3、 官渡之戰(zhàn)大破軍閥袁紹后,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稱帝,他病死后,曹丕繼位后不久稱帝,追尊曹操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tǒng)治的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精于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其詩內容較為豐富,風格慷慨悲壯,《觀滄?!?、《龜雖壽》、《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求賢若渴之心,或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蒼勁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
4、魏武帝集》,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后人對其評價,尤其《三國演義》將其刻畫為亂世奸雄形象,與歷史頗有出入。
2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曹操樂府詩《步出夏門行》組詩中的第一章――《觀滄?!贰犯?,是原來是漢武帝是掌管音樂的官署機構名稱,后來演化為詩體名稱,是可以入樂歌唱的詩歌,后來有不入樂的也被稱為樂府或擬樂府。 《觀滄?!氛潜闭鳛趸笟w途中經(jīng)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zhàn)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又當秋風蕭瑟之際,展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樣的圖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課文。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師配樂范讀。 學生自由朗讀,掃清文字障礙,教
5、師正音。 學生個人配樂朗讀。 全體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3、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詞 請學生翻譯,并注意提醒校正。 補充:臨;到,登上,登臨;何;多么;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PPT:參考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在蕭瑟的秋風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運行不息,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fā)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豪情壯志吧。 4、研讀課文 學生帶著問題,先自主學習,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PPT:[問題組] ①全詩圍繞哪個字展
6、開來寫的? ②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xiàn)實的?哪些詩句是想像的? ③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懷? 參考:①全詩以“觀”字統(tǒng)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②全詩寫了三層意思。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直陳其事,“觀”字領全篇。 第二層(“水何澹?!敝痢昂椴ㄓ科稹?:描寫海水和山島。這一層全是寫現(xiàn)實中的實景。 問:實寫觀海的詩句一共有6句,所寫的內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參考:“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兩句是總寫全景,其中前一句寫海波動蕩,后一句寫山島巍然聳立。海水蕩漾,山島聳立——動靜相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接著兩句寫島上的草木,“樹木叢生
7、,百草豐茂”,一派生機勃勃。這兩句是緊扣上文“山島竦峙”展開。下面兩句“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寫出了海上景象的變化,表現(xiàn)了大海的雄偉氣勢。“洪”,大的意思。這
3 兩句是照應上文“水何澹澹”而寫的。樹木百草,秋風洪波——靜動相配,顯示了大海的盎然生機和宏偉氣象。 這一層6句詩,結構非常嚴密,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心。 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容無關。 ③研讀與賞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詩句 學生想像畫面。展現(xiàn)一幅怎樣的圖景?展現(xiàn)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氣
8、派。 問:為什么曹操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想像?聯(lián)系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我們想一想,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結合背景:詩人當時正處在自己事業(yè)的最高峰,他已經(jīng)削平了北方群雄,現(xiàn)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優(yōu)勢兵力去消滅南方的割據(jù)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一統(tǒng)天下了。大戰(zhàn)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撫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滄海的浪濤一樣洶涌澎湃。所以才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樣的想像,體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 在這里,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會到詩歌里,借著滄海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
9、流傳至今的優(yōu)秀作品。 5、小結: 虛實結合,借景抒情,描寫滄海的壯麗景色,表現(xiàn)博大的胸懷,抒發(fā)統(tǒng)一天下的宏偉抱負。 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6、拓展與延伸 (1)曹操的歷史評價 ◆陳壽:“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摉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閴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yè)者,惟其明略最優(yōu)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太祖御軍三十余年,手不舍書。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jīng)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段簳?◆鐘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对娖贰?◆許子
10、將: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段簳?(2)對比閱讀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論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又別有一番風采: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4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滄海桑田,當時光進入20世紀50年代,又一位雄才大略的偉人議古論今,激情滿懷。當時,毛澤東和彭德懷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清澗縣袁家溝,準備渡河東征
11、,開赴抗日前線,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這白雪皚皚的塬地展現(xiàn)在他眼前時,不禁感慨萬千,詩興大發(fā),欣然提筆,寫下了這一首豪放之詞。此情此景,與曹操的《觀滄?!泛纹湎嗨?!不同的時代際遇,同樣的詩人情懷。 而同是詩人,登峰造極的李白,又演繹了另一種人生,且看他的《月下獨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這樣的醉生夢死,造成了他抱月而逝的結局。純粹的詩人往往拘泥于個人情緒,像曹操、毛澤東這樣,真正關注現(xiàn)實世界,投身改造世界,才能把人生過成一首詩。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既要仰望星空,欣賞詩歌之美;又要俯瞰大地,胸懷天下之廣,用我們的青春熱血,書寫新時代奮斗的詩篇! 7、作業(yè) (1) 背誦并抄寫和翻譯全詩。 (2) 課外收集學習曹操另外的詩歌,自學背誦。 (3) 預習下面4首古詩詞。
復制
文字已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