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阿房宮賦》說課稿粵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阿房宮賦》說課稿粵教版必修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阿房宮賦說課稿
唐詩在古典文學中獨領風騷, 唐朝一些散文也是千古流傳的名作, 今天我的說課就是唐朝杜牧的《阿房宮賦》 。
一、 說教材
(一)、教材的特點及在本單元的地位。
《阿房宮賦》 為晚唐文賦, 賦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文體。 賦講究鋪陳和聲韻,而本文不但有華美的語言、和諧的聲律,還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質兼美的好文章, 在韻文發(fā)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 在本單元中有極高的欣賞價值。 語文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具有初步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本文從文字、結構和意義等各方面來說都是非常值得我們來鑒賞的。
(二)、教學
2、目標:
1:了解賦的特點,學習課文中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
特的夸張。
2:培養(yǎng)學生疏理文章結構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3:引導學生認識封建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橫征暴斂、不顧人民死活的罪惡,
以浪費為恥,引以自戒。
本課作者極盡鋪陳秦始皇的奢侈和殘暴, 在結尾處點明主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作者借秦始皇諷喻唐朝皇帝吸取教訓,這篇文章是指向統(tǒng)治者的。而學生從中學到的是要艱苦樸素,不能奢侈浪費。
(三)、教材重點、難點 :
①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
②充分激
3、發(fā)學生的積極能動性來分析本文的結構層次, 通過分析活動而提高布
局謀篇的能力。
二、 說教法
主要采取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多媒體協(xié)助。
上課之前需要學生用一個早讀的時間來進行誦讀,進入文言文的世界。
1
討論法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探討學問, 互相交流的好習慣, 這是練習思維能力的
最佳方式。
點撥法是在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時候, 對個別學生進行引導提示, 使學生更
好的理解文章的結構和寫作手法。
多媒體手法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對已經(jīng)成為歷史遺跡的阿房宮重新建立一個
大概的形
4、象認識,并可以使文章結構一目了然。
三、 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 探究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充
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 ,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
學,引導學生自學、 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
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 特別是在疏理全文結構這個環(huán)節(jié), 學生分小組進行探究
既可以促進個人的思考,又能夠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讓學生擺脫 “讀文
章——講字詞——譯文句” 的傳統(tǒng)教學程式, 抓住結構這一中心問題, 進行有效
且快樂的學習。
四、說教學過
5、程。
(一) 導入:通過學生課前對杜牧詩歌的收集,回憶幾首杜牧較出名的詩歌,
并引導學生對詩歌主題稍作理解, 歸納出杜牧這一詩人作品的特點: 杜牧善于將個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關切熔鑄于詩情畫意之中, 將對現(xiàn)實的擔憂融于歷史的
遺跡中,體現(xiàn)了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精神。
(二) 對本文的初步了解
1、由詩歌的特點自然引入本文。 本賦表面上寫秦因營造阿房宮,揮霍奢靡,勞
民傷財,終至亡國,實則借古諷今,意在規(guī)勸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極欲,重蹈秦
亡的覆轍,體現(xiàn)了杜牧詩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
2、讓學生來介紹一下關于阿房宮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看有關的圖片
6、,思考: “如果讓你來寫阿房宮,你認為可以從什么方面來寫它?” (這道思考題實質是透過學生對寫景抒情文章的一般認識來整理出本文的大框架)
(三)對文章結構的深入探究
今天我們來當一回杜牧的 “小秘書 ”,給他出謀劃策,說說,這幾個方面分別可以寫些什么內(nèi)容、什么特點、運用什么寫法?
阿房宮 什么特點 具體內(nèi)容 運用寫法建筑
2
T1、T2
生活
T3、T4
珍寶
T5、T6
思考
T7、T8
活動要求如下:
1、分為 8 個小組,每兩個小組討論一個
7、方面,小組長代表本組起來發(fā)言 。
2、選出疏理得最完整的兩組,獎給阿房宮圖片紀念圖片若干張。
3、學生討論期間,老師適時指導學生,給學生解疑。
老師傾聽匯報、并進行指導、評價。展示各小組的主要觀點。
(四)小結文章內(nèi)容:
小結一:杜牧文章特點
本文體現(xiàn)了杜牧詩文的特點,正如他自己說的: “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wèi)。 ” 這些特點在文中什么地方表現(xiàn)了出來?請你從文章里找出相應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二:本文的主題
阿房宮的宏偉壯麗,宮中美女之眾,珍寶之多,說明了是秦王朝的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濫用民力,致使農(nóng)民起義,一舉亡秦。覆壓三百余里的阿房宮,在一場
烈火之中化為灰燼; 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農(nóng)民起義的沖擊下土崩瓦解, 迅速滅亡。這一切告訴我們:不能愛民,難圖久安。一切脫離人民群眾利益的事物總
會快速的消失在歷史長河里,就如杜牧筆下的四百八十寺,終會失去它的繁華,只能寂寞飄飛在煙雨中。
(五)布置作業(y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