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古詩詞閱讀11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三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古詩詞閱讀11課件(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3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古詩詞閱讀11論文式詩歌鑒賞類考點解析1.論文式詩歌鑒賞題目是2008年以后才出現(xiàn)的一種綜合性最高的高考考點,屬分析、理解、評價綜合類,能力層級為F級。2.論文式詩歌鑒賞題目的考查內(nèi)容廣泛,幾乎囊括古詩詞鑒賞的所有內(nèi)容,一般賦5分以上,有的甚至賦8分。3.根據(jù)高考賦分規(guī)律,論文式詩歌鑒賞題目的答案幾乎相當于一篇鑒賞小論文。真題回放( 2012年湖南卷)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題目。度破訥沙(其二)李益 破訥沙頭雁正飛, 鸊鵜泉上戰(zhàn)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 滿磧寒光生鐵衣。 【注】破訥沙:沙漠名。鸊鵜泉:泉水名。請從意境營造的角度,賞析全詩。高考答案 全詩描繪了戍邊將士戰(zhàn)罷
2、歸來的圖景。前兩句寫大漠遼遠、大雁高飛,既有勝利者的喜悅,也有征人的鄉(xiāng)思;后兩句寫日出東南、鐵衣生寒,既表現(xiàn)了壯闊背景上軍容的整肅,也暗含了軍旅生活的艱辛。詩歌擷取極具邊塞特色的含蘊豐富的意象,通過喜憂、暖冷、聲色等的比照映襯,營造出雄健、壯美的意境,抒寫了征人慷慨悲壯的情懷。這首詩贊頌了邊塞將士的英雄氣概,不寫戰(zhàn)斗而寫戰(zhàn)歸。取材上即以偏師取勝,發(fā)揮了絕句特長。通篇造境獨到,聲情激越雄健,頗得盛唐神韻。解題思路 這是一道專題考詩詞意境的題目。但因為所賦分值的暗示,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首論文式詩歌鑒賞題。解答這類題目,不僅要緊扣意境,還要注意說明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解題思路 詩的
3、頭兩句寫部隊凱旋越過破訥沙的情景。從三句才寫“平明日出”可知,這時黎明還沒有到來。軍隊夜行,“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時而兵戈相撥,時而錚鏦之鳴響。棲息在沙磧上的雁群,卻早已警覺,相呼騰空飛去。解題思路“戰(zhàn)初歸”是作者正面描寫寫“度破訥沙”之事,而“雁正飛”則是作者寫“度破訥沙”的影響所及。所以,這首詩的首句先寫飛雁,雖然未見其形但讓人先聞其聲,如此,詩歌就造成了先聲奪人、以聲懾人的藝術效果。解題思路 三句寫一輪紅日從東南方的地平線上噴薄而出,在廣袤的平沙之上,行進的部隊蜿如游龍,戰(zhàn)士的盔甲銀鱗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閃閃,而整個沙原上,沙礫與霜華也閃爍光芒,鮮明奪目。這是一幅極有生氣的壯觀景象
4、。風沙迷漫的大漠上,本來很難見到天清日麗的美景,而此時這樣的美景竟出現(xiàn)在戰(zhàn)士的眼前。解題思路 同時,戰(zhàn)士的歸來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個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們的甲胄發(fā)出。這里,境與意,客觀的美景與主觀的情感渾然一體,物我不分。清人吳喬曾在圍爐詩話里對這首詩解讀說:“七絕乃偏師,非必堂堂之陣,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睋?jù)此,我們將所述加以整理即可形成準確答案。設問形式1.常式設問:請從詩歌語言(形象、表現(xiàn)技巧、思想內(nèi)容和觀點態(tài)度)的角度賞析本詩(詞)語言運用(形象塑造、表現(xiàn)技巧等)的妙處;請從動靜(哀樂、虛實、正反等)關系的角度綜合賞析這首詩(詞);試分析這首詩(詞)的形象,不少于80字
5、;請你從詩歌鑒賞的角度,全面賞析這首詩(詞)。設問形式2.變式設問:簡要分析這兩首詩(詞)在主旨(形象、語言、表現(xiàn)手法等)上的異同,字數(shù)在6080字之間;根據(jù)你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試分析本詩(詞)所闡述的人生道理(社會哲理);請展開合理想象還原本詩(詞)所描述的景象,不少于80字;本詩(詞)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請任選一種作具體分析,不超過100字。方法指津 受高考考點和總分構成等因素限制,詩歌鑒賞的分值一般賦在811分之間,若試卷設置兩小題,最多賦8分,若賦8分以上到11分,一般會設置三至四個題目,這就是傳統(tǒng)的題量與分值的對應關系;若一道題目賦5分或5分以上,這種題目即為“論文式詩歌鑒賞題”
6、。方法指津 受高考語文考試時間限制,一般地,高考命題時,命題人會根據(jù)相應的分值對應相應的書面表達,如果題干要求答案字數(shù)在80字以上,或不超過100字,那么這種題目即為“論文式詩歌鑒賞題”。依據(jù)分值,我們就可辯明此類題目。方法指津 高考考生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相當?shù)臅姹磉_,所以“論文式詩歌鑒賞題”不宜多設題目,如果對一首詩詞或兩首比較異同的詩詞只擬設一道考查題,也暗示了這種題型是“論文式詩歌鑒賞題”。所以,如果我們遇到一首詩只設置了一道題目,就可以此類題目對待之。方法指津 “論文式詩歌鑒賞題”側重于考生對詩詞作整體分析,或作縱深分析,或作全面分析,或作展開分析,或作想象分析,所以一些關鍵詞也就
7、成了這種題型的標志,如“展開賞析”、“想象分析”、“深入賞析”、“想象賞析”、“整體分析”“全面分析”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賞析”等詞語。明確了這種題型的特定標志,我們即可按照下面的解題規(guī)律和范式作答了。方法指津 解答這類題目,我們首先要對這種題目有個總體的認知:一般地,這種題目從兩個方面命題,一是從詩歌鑒賞的某一角度命題,這就要求考生答題時要從這一角度深入挖掘,盡量把這一角度答得全面、透徹、深入,若需延伸聯(lián)想,一定不能脫離詩句架空想象和分析。當然,無論從哪個角度命題,都必須言之有理,論之有據(jù),都必須在答題時扣住詩歌主旨思想。方法指津二是對整首詩歌全方位、多角度地命題。這種題目難度較大,范圍較廣,應
8、從詩歌鑒賞的四個方面即:形象(人物、景物、事物)、語言表達(風格、特點)、表達技巧(描寫、抒情、議論、說明)、作者思想感情、主旨思想和觀點態(tài)度分別入手,最后再寫一個簡短的小結,使整個答案渾然一體。方法指津 論文式詩歌鑒賞題的答案對各個角度都應涉及到,不求縱深分析,但一定要全面,不要漏下任一方面,且應有原詩(詞)中詞語或句子作支撐,為答案簡潔計,引用原詩詞句時可用括號標識,在表達時不要硬貼“標簽”。用發(fā)展的命題眼光來看這種綜合性、能力性和表達性很強的詩詞鑒賞,也許會成為高考試卷的新秀。事實也證明了,自2008年以來,歷年的各地高考題也都有這樣的題目出現(xiàn)。方法指津 最后,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解答這類
9、題目切忌言不由衷、無的放矢、“為湊字數(shù)強拼接”,一定要有原詩詞的字、詞、句作支撐,最大限度地與詩歌主旨思想對接起來。并不能為了字數(shù)而寫一些與鑒賞無關的內(nèi)容。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解題步驟明確點出題干所問,用一個或多個鑒賞術語高度概括;從詩詞中找出相關的詩句、詞句來具體解說第一步的鑒賞術語,并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一定要言之有理,論之有據(jù);在具體賞析后,簡要地將第二步的分析聯(lián)系到詩詞主旨上來;最后,進行歸納、小結,得出結論。(第三步和第四步有時可合并說明)答題格式明確鑒賞術語+以詩句解說術語+聯(lián)系主旨思想+得出結論鞏固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
10、,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這首詩中,作者的感情蘊涵在景物與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結合全詩,對此作簡要分析。 練習答案 這首詩的前兩句用夸張手法寫祖國山河的雄闊壯麗,包含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并為作者進一步抒情作了鋪墊;第三句中“淚盡”二字將亡國之恨宣瀉得淋漓盡致,令人感慨;第四句一個“望”字寫出了遺民對南宋軍隊收復失地的翹盼,而一個“又”字則又曲折的表達了作者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遲遲不去收復失地的失望與埋怨。答案解析本題是一道典型的“論文式詩歌鑒賞題”。主要考查學生“概括作者情感態(tài)度及鑒賞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為F級。答題前,我們可以根據(jù)分值和題設來確實本題的
11、特殊性論文式鑒賞。答案解析 答題時首先要調動平時的積累,回憶作者在其他詩歌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抓住題干緊扣本詩進行分析:題干中“景物描寫”指一、二句,用擬人夸張手法寫黃河、華山,實際上是表達占領區(qū)人民對敵人的憤怒。答案解析“人物活動”指三、四句,“遺民”心懷故國,翹首以盼,眼淚流干,眼睛望穿,仍沒有盼來王師,他們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把他們忘得干干凈凈。詩人極寫北地遺民的失望,實際上是表露自己心頭的失望和憤懣。考點小結 論文式詩歌鑒賞題只是我們從歷年古詩詞鑒賞題中抽象出來的一類鑒賞題目。這種題目其實就是對詩歌的形象、語言、表現(xiàn)手法、主旨思想、觀點態(tài)度等進行解讀而已,與其他題型相比,它的解讀要相當詳細,透徹,相當于一篇短小的鑒賞論文。所以,只要我們對詩詞鑒賞的其他方面掌握得好,對這類題目的暗示性要求確定準確,解答這類題目并不像“論文式”這樣大氣的名字那樣令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