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6單元 第25課《詩詞六首》相見歡課件 (新版)語文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6單元 第25課《詩詞六首》相見歡課件 (新版)語文版(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李煜李煜李煜 李煜(937978),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在位時間(961-975),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蓬居士。徐州(今屬江蘇)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后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shù)才華卻非凡。李煜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現(xiàn)存約32首,內(nèi)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當(dāng)中的杰作包括
2、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皆成于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都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千古詞帝”。對后世影響亦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由是將詞的創(chuàng)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xiàn)領(lǐng)域。李煜文、詞及書、畫創(chuàng)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烏夜啼 李煜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3、,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說到南唐后主李煜,自然要提到他寫的詞。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的詞纏綿,傷感,凄惻動人。被后人代代傳誦著。 而在早期,他寫的那些美麗的詞作,許多都與愛情有關(guān)。李煜的愛情,在一對貌美如仙的姐妹花身上,這對姐妹花便是大小周后。 大周后不僅國色天香,且才華過人,她“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除此之外,她還有過人之處,由她設(shè)計的高髻纖裳、首翹鬢朵之裝成為當(dāng)年風(fēng)靡江南的春裝,她還能舉筆便譜出一首樂曲,供人彈唱。 也難怪李煜為大周后著魔沉醉。 李煜本是個多愁善感之
4、人,在美人面前賦詩繪畫,享樂非常。他不適合做皇帝,卻具備一個文人所有的浪漫情懷,與大周趣味相投,便專房專寵于她,視宮內(nèi)其他妃嬪如塵土。 可惜的是,大周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便生了場大病,自此臥床不起。先是她生養(yǎng)的兒子在此間暴病身亡,加重了她的病情,其次大周的妹妹小周的介入讓她的病再難好起。 據(jù)說小周與李煜在大周病重時,有過繾綣之情,是奈不住寂寞,也是國丈府怕李煜在大周病重間身邊出現(xiàn)其他的女人,而用小周來填空。不管是哪種說法,小周就這樣來到李煜的身邊。 不久大周就病逝,死時才28歲。李煜還是很難過的,與大周十年的相守,而今失去了這樣一位美才女,頗有失去一位紅顏知己之慨。他在為大周移種的梅花前寫下傷
5、感的詞:失卻煙花主,東君不自知。清香更何用,猶發(fā)去年枝。 4年后,小周被正式側(cè)立為后。 小周也是美貌傾城,深得李煜寵幸。李煜在當(dāng)年背著大周與小周幽會時,就給她寫過菩薩蠻: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無奈也是不幾年的事情,南唐國勢江河日下,李煜心煩,對小周后雖也寵愛,卻已不再是對待大周時的盛況。 小周跟著李煜沒過上幾年好日子,南唐為宋所滅,李煜投降為俘,兩個人在汴京過著靠微薄俸祿度日的俘虜生活。對此,李煜沒有絲毫辦法,只能寫些傷感的詩詞,抒發(fā)心中憤慨。 李煜的結(jié)局比較凄慘,因他一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而讓宋太宗介
6、懷,在宴會上李煜飲了暗下的毒酒而亡。李煜死后,小周后郁悶憤懣,不久也追隨李煜而去。 紅顏薄命的兩朵姐妹花,沒過上幾年好日子,都早早去了。她們以美貌才情讓李煜成為了一個優(yōu)秀的詞人,卻沒能助他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皇帝。紅顏薄命也或者是紅顏禍水,大好江山隨著美人東流去。相見歡 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靜靜的西閣。在月光下?lián)焓皯n愁的往事。我們相對無言。端一樽酒,讓我們今夜長醉。 月,掛在樓上。鉤起一匹青紗。 院中只有梧桐。秋風(fēng)掃落葉。嘩然無聲。深門內(nèi)宅中的秋,清,寂。獨坐秋中自銜觴,落葉卷襲漫天黃。 紛紛擾擾的離愁,包裹在心頭。剔不去,躲
7、不開。裝愁緒的箱篋,卻依然空。 相見歡,分離愁。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既不忍別離,又何必相逢。人生世事,聚聚散散,只是自尋苦惱罷了。 別離既然愁苦,何相逢。無奈人生世事皆忙愁。風(fēng)凄兮,雨陰兮,月寂兮。悲歡離合依然繞心頭. 有人說,在我國歷史上,如果少了象李煜這樣一個皇帝人們也許不會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象李煜這樣一位詞人恐怕就會給后人留下一些遺憾。此話看來,很是在理。李煜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后主,詞作遠過于他在位期間的作為,尤其是亡國以后的詞作相當(dāng)沉痛、深切和凄惻動人,如果撇開思想內(nèi)容,僅就藝術(shù)技巧來說,大部分詞作已經(jīng)達到了詞的最高境界,特別是小令。這首相見歡又名烏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寫離
8、愁的力作。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無言獨上西樓”看似平淡,意蘊卻極為豐富?!盁o言”并非真的無言,從一個“獨”字便可看出,是無人共言。登“西樓”,詞人可以東望故國。僅六字,一下子簡練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態(tài)。 接著“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用月光籠罩下的梧桐突出環(huán)境的寂寞清冷,用“深”字用得極準(zhǔn)確,極通俗,真可謂境界全出。上片十八字共寫了四項內(nèi)容,即人物、地點、時間、季節(jié),雖然只是疏筆勾勒,但卻是一副非常美麗的圖畫,而且背景極為廣闊,讀之使人如身臨其境,正如王國維人間語話言:“一切景語皆情語?!?下片具體寫離愁,是詞的旨意所在,也是這首詞寫的最深刻的地方。
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像波濤洶涌,把全篇推向高潮。離愁本身是一種抽象的思想情緒,它能感覺到,但卻看不見,摸不著,要對它本身作具體描寫,確實非常困難。然而,在這首詞中,詞人通過比喻使之變得具體可感,而且表達得如此貼切、自然,以至成為千古名句?!??!皠e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又用了一個比喻,寫離愁的另外一個境界,即人對它的具體感受。這種感受是不可名狀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類滋味來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種具體東西的滋味來比擬,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只能稱之為“別是一般滋味”,亦即稼軒詞所謂“欲說還休”,可見詞人體驗之深,愁情之苦。虞美人廣為流傳。全詞區(qū)區(qū)三十六個字,同一首
10、七絕差不多,但在這簡短的篇幅中,詞人卻把離愁的愁人、纏人寫得無比深刻,凄涼、寂寞、孤獨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讀者為之淚下: 風(fēng)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憑欄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dāng)年。上片上片寫景,用寂寫景,用寂寞清秋的夜色寞清秋的夜色烘托烘托一一個皇帝變?yōu)榍敉絺€皇帝變?yōu)榍敉焦鹿录偶懦羁嗟男膽B(tài)。愁苦的心態(tài)。 下片用一個具體的比喻,把離愁比下片用一個具體的比喻,把離愁比 喻成亂麻,喻成亂麻, 剪不斷,理還亂。這離愁,剪不斷,理還亂。這離愁, 不是一般的暫離故鄉(xiāng),不是一般的暫離故鄉(xiāng), 而是亡國之愁。而是亡國之愁。 作者由一個皇帝變成一個囚徒,屈辱的作者由一個皇帝變成一個囚徒,屈辱的
11、 現(xiàn)實生活,迫使他體驗到一般人所嘗不現(xiàn)實生活,迫使他體驗到一般人所嘗不 到的生活滋味。這個比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切身到的生活滋味。這個比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切身感感 受的無可解受的無可解 脫的愁苦。脫的愁苦。 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tài),“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神態(tài)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nèi)心深處隱喻的多少不能傾訴的孤寂與凄婉??! “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寥寥12個字,形象的描繪出了詞人登樓所見之景。仰視天空,缺月如鉤?!叭玢^”不僅寫出月形,表明時令而且意味深長:那如鉤的殘月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陰晴圓缺,見證
12、了人世間多少悲歡離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離愁別恨呢?俯視庭院,茂密的梧桐葉已被無情的秋風(fēng)掃蕩殆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和幾片殘葉在秋風(fēng)中瑟縮,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慘秋色,也要被“鎖”于這高墻深院之中,然而“鎖”住的又何止是這滿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鄉(xiāng)的情,亡國得恨,都被這高墻深院禁錮起來,此景此情怎一個愁字了得。 詩詞中常借梧桐抒發(fā)內(nèi)心的愁悶。溫庭筠“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以上具是寫景佳作。寫雨中梧桐,能表現(xiàn)詩人內(nèi)心的愁苦。寫缺月
13、梧桐,則又是一番境界。蘇軾語“缺月掛梧桐,漏斷人初靜”(卜算子)。缺月、梧桐、深院、清秋,這一切無不渲染出一份凄涼的境界,反映出詞人內(nèi)心的孤寂之情,為下片抒情做好鋪墊。 那么,此情此景,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茍延殘喘的囚徒會有怎樣一種心境呢?下片中,詞人用極其婉轉(zhuǎn)而又無奈的筆調(diào),表達了心中復(fù)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與悲傷。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庇媒z喻愁,新穎而別致。前人以“絲”諧音“思”,用來比喻思念,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絲”來比喻“離愁”,別有一番新意。然而絲長可以剪斷,絲亂可以整理,而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那么
14、,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動的怎樣的離愁別緒呢?是追憶“紅日已高三丈后,金爐次第添金獸,紅錦地衣隨步皺”(浣溪沙)的榮華富貴,是思戀“風(fēng)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破陣子)的故國家園,還是悔失“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河山”(破陣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國奴、階下囚,榮華富貴已成過眼煙云,故國家園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毀于一旦。閱歷了人間冷暖、世態(tài)炎涼,經(jīng)受了國破家亡的痛苦折磨,這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詞人的心頭難以排遣。而今是嘗盡愁滋味,而這滋味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末句“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緊承上句寫出了李煜對愁的體驗與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內(nèi)
15、心深處,是一種獨特而真切的感受?!皠e是”二字極佳,昔日唯我獨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階下囚徒,備受屈辱,遍歷愁苦,心頭淤積的是思、是苦、是悔、還是恨恐怕詞人自己也難以說清,豈又是常人所能體會到的呢?若是常人,道可以嚎啕傾訴,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國之君,即使有滿腹愁苦,也只能“無言獨上西樓”,眼望殘月如鉤、梧桐清秋,將心頭的哀愁、悲傷、痛苦、悔恨強壓在心底。這種無言的哀傷更勝過痛哭流涕之悲。 李煜的這首詞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選取典型的景物為感情的抒發(fā)渲染鋪墊,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發(fā)真摯的感情。此外運用聲韻變化,作到聲情合一。下片押兩個仄聲韻(斷、亂),插在平韻中間,加強了頓挫的語氣,似斷似續(xù);同時在三個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長句,鏗鏘有力,富有韻律美,也恰當(dāng)?shù)乇憩F(xiàn)了詞人悲痛沉郁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