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化設(shè)計】2015-2016學(xué)年高中語文10游褒禪山記同步練習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優(yōu)化設(shè)計】2015-2016學(xué)年高中語文10游褒禪山記同步練習新人教版必修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0游褒禪山記
課時演練·促提升
一、基礎(chǔ)鞏固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褒禪(bǎo) 廬冢(zhǒng) 奴仆(pú) 荒謬(miù)
B.華實(huā) 窈窕(yǎo) 懈怠(dài) 瑰麗(guī)
C.蠻夷(yí) 負疚(jiù) 迷惑(huò) 幽暗(yōu)
D.漁父(fù) 謹慎(shèn) 罕至(hǎn) 梵語(fàn)
解析:A項,“褒”應(yīng)讀“bāo”;B項,“華”應(yīng)讀“huá”;D項,“父”應(yīng)讀“fǔ”。
答案:C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漫:全都。
B.
2、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窮:窮盡。
C.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相:幫助。
D.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悲:感慨。
解析:A項,“漫”是模糊的意思。
答案:A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
B.
C.
D.
解析:A項,①代詞,那;②副詞,難道。B項,①代詞,“……的人”;②表停頓。C項,①表修飾關(guān)系;②連詞,因為。D項,都表示并列關(guān)系。
答案:D
4.下列加點的詞,從活用角度看,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①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③有泉側(cè)出
④而其見愈奇
⑤則其至又加少矣
⑥常在于險遠
⑦火尚足以明也
3、
⑧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⑦⑧
解析:①②名詞用作動詞,③名詞用作狀語,⑥形容詞用作名詞,④⑤動詞用作名詞,⑦⑧形容詞用作動詞。
答案:B
5.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藗兯f的華陽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的。
B.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現(xiàn)在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由于讀音錯了。
C.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M洞越深,前進就越困難,而見到的景象就越奇妙。
D.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就是學(xué)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選取的
4、地方。
解析:D項,有兩處翻譯得不正確:一是“學(xué)者”,應(yīng)譯為“治學(xué)的人”;二是“所以”,在這里表原因。
答案:D
二、閱讀鑒賞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題。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
5、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彼炫c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6.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漫滅:慢慢消失。
B.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窈然:深遠幽暗的樣子。
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十分之一。
D.火尚足以明也 足以:足夠用來。
解析:A項,漫滅:模糊、磨滅。
答案:A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
A.①今所謂
6、慧空禪院者
②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
B.①褒之廬冢也
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C.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D.①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解析:A項,“者”都表停頓;B項,“之”都是助詞“的”;C項,“以”都是介詞“因、因為”;D項,“然”①形容詞詞尾,“……的樣子”,②轉(zhuǎn)折連詞,“然而”。
答案:D
8.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文章前面記游山,后面談道理,記敘和議論結(jié)合得緊密自然,并且前后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嚴謹,行文縝密。
B.與一般游記不同,本文不注重山川風物的描寫,而重在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
7、的,記游是為說理服務(wù)的。
C.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道理,同時也談及做任何事都要有“志”的道理。
D.即使是說理文字,本文也是十分有節(jié)制,行文嚴謹,用墨極為簡省,語言精要得當。
解析:C項,主次顛倒。應(yīng)表述為: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志”“力”“物”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同時也談及“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答案:C
9.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2)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參考答案:(1)我和同游的四個人拿著火把走進去,進洞越深,前進就越困難,而見到
8、的景色也越奇妙。(2)我們已經(jīng)出洞了,便有人責怪那個要求退出來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從他們,以致不能盡情享受那游覽的樂趣。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題。
石門亭記
王安石
石門亭在青田縣若干里,令朱君為之。石門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觀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書與其甥之婿王某,使記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觀游眺望乎?其亦于此問民之疾憂乎?其亦燕閑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憐夫人之刻暴剝偃踣而無所庇障且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惡必以類。廣大茂美,萬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適野,升高以遠望,其中
9、必有慨然者?!稌凡辉坪?“予耄遜于荒?!薄对姟凡辉坪?“駕言出游,以寫我憂。”夫環(huán)顧其身無可憂,而憂者必在天下,憂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長谷之民,與之相對接而交言語,以求其疾憂,其有壅而不聞?wù)吆?求民之疾憂,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則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無訟。民不無訟,令其能休息無事,優(yōu)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則其人之名與石且傳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奪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10.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其直好山乎 直:只是。
B.其亦燕閑以自休息于此乎 燕:安閑。
C.駕言出游,以寫
10、我憂 寫:寫作。
D.其有壅而不聞?wù)吆?壅:阻塞。
解析:C項,“寫”的意思是“抒發(fā)”“排遣”。
答案:C
11.對文中畫波浪線文字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君至而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書/與其甥之婿王某/使記其作亭之意
B.君至而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書與其甥之婿王某/使記其作亭之意
C.君至而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書與其甥之婿/王某使記其作亭之意
D.君至而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書與其甥/之婿王某使記其作亭之意
解析:可在把握大意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虛詞斷句。
答案:B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11、 )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門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寫“記”的緣起。此段文字簡約明快,為下文的議論張本。
B.全文圍繞“作亭之意”展開,先用五個排比設(shè)問,然后逐個回答,每點都歸之于“仁”字,其推理之嚴謹,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嘆服。
C.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在作者心目中,無論是游山玩水,還是“去郊而適野,升高以遠望”,都是“仁”的體現(xiàn)。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思想內(nèi)涵與本文中的“而憂者必在天下”的內(nèi)涵是基本一致的。
解析:C項,作者在文中說“去郊而適野,升高以遠望,其中必有慨然者”,是說觀覽的人往往會生發(fā)感慨,并沒有說這是“仁”的體現(xiàn)。
答案
12、:C
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廣大茂美,萬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為功者,山也。
(2)夫環(huán)顧其身無可憂,而憂者必在天下,憂天下亦仁也。
解析:翻譯的重點是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把伞?代詞,指“山”。“夫”,發(fā)語詞。
參考答案:(1)廣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萬物依附著它來生存,卻不把它當作自己莫大功勞的,就是山。
(2)遍察自身而沒有什么值得憂患的,值得憂患的一定在整個天下,為天下憂患就是仁的表現(xiàn)。
參考譯文:石門亭位于距青田縣城若干里的地方,是縣令朱君建造的。石門是一座名山,古人都在山石上刻寫下自己的觀賞游覽的感喟心得,把它留置在山里,那些刻寫下字跡的山石處處可
13、見。朱君來了以后建了亭子,把從古至今的石刻全搜集起來,將它們立在亭子里,并且把這一切寫在信里,寄給他的外甥女婿我(王安石),讓我寫一篇文章,記下他建造此亭的用意。
之所以建造這座亭子,大概是因為它是一座好山吧?大概是因為它適于觀賞游覽放眼眺望吧?大概也是在這里能體察問詢民間的病疾憂患吧?大概也是可以獨自一人在這里休閑放松吧?大概是憐惜那些刻有字跡的山石沒有防護保障,遭暴曬,字跡剝離,或者倒伏,甚至消損泯滅吧?人與物的喜好厭惡必定按照類別區(qū)分。廣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萬物依附著它來生存,卻不把它當作自己莫大功勞的,就是山。愛好山,是仁的體現(xiàn)。離開城郊來到田野,攀上高處向遠處眺望,從中一定會生發(fā)感
14、慨的。《尚書》中不是記載嗎:“我家老成之人皆逃遁于荒野。”《詩經(jīng)》里不是寫道:“駕著車輛出行遠游,來排遣我的憂愁?!北椴熳陨矶鴽]有什么值得憂患的,值得憂患的一定在整個天下,為天下憂患就是仁的表現(xiàn)。人不這樣還敢自我舒適安逸嗎?到了這種地步就是遇到深山幽谷的草民,與他們接觸交談,來訪求他們的疾苦憂患,難道還會有阻塞、下情不明的情況嗎?訪求民眾的疾苦憂患,也是仁的體現(xiàn)。政事不分大小,不以德治民,民眾不會服從教化。民眾服從教化,這樣以后才可以沒有訴訟。民眾做不到?jīng)]有訴訟,你能讓他們休養(yǎng)生息、不惹是生非,優(yōu)哉游哉嬉戲歡樂嗎?自古至今的成名者,他們的那些刻石幸而存在,他們的那些刻文確實很好,這樣一來,那些
15、人的大名同刻石一道都會傳揚下去并且永遠不會朽沒,成就了他們的名分卻沒有改變他們的意愿,也是仁的體現(xiàn)。建造亭子的用意,大概是這樣吧?大概不是這樣吧?
三、語言表達
14.請根據(jù)上下文,補寫畫線處的內(nèi)容。要求:緊扣主題,語意連貫,表達明確,每處不超過10字。
積苦力學(xué)的經(jīng)歷給了曾國藩獨特的啟示。他發(fā)現(xiàn) ?、佟 ?。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 ?、凇 ?。笨拙的人 ?、邸 ?因此抗打擊能力特別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鉆過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聰明的人不愿意下“困勉之功”, ④ ,基礎(chǔ)打得松松垮垮。所以, ⑤ ,其實卻是最快的,因為這是扎扎實實的成功,不留遺弊。?
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整段文字緊扣一個“拙”字,第①處所填寫的內(nèi)容是下文的綱,后面緊緊圍繞這一句來展開,第②③句均可以根據(jù)前后的語境找出合適的答案,第⑤句要依據(jù)“其實卻是最快的”而得出“‘拙’看起來慢”的答案。
答案:①笨拙有笨拙的好處 ②比別人更虛心?、蹚男〗邮艽煺劢逃、苡龅嚼щy繞著走?、荨白尽笨雌饋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