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一二区,性欧美一级,国产免费一区成人漫画,草久久久久,欧美性猛交ⅹxxx乱大交免费,欧美精品另类,香蕉视频免费播放

大臨沂歷史文物

上傳人:小** 文檔編號:56444384 上傳時間:2022-02-21 格式:DOC 頁數(shù):19 大?。?47.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大臨沂歷史文物_第1頁
第1頁 / 共19頁
大臨沂歷史文物_第2頁
第2頁 / 共19頁
大臨沂歷史文物_第3頁
第3頁 / 共19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4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大臨沂歷史文物》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大臨沂歷史文物(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大臨沂歷史文物 古遺址 一、舊石器時代遺址 全區(qū)現(xiàn)已查明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數(shù)十處,分早、晚兩期。早期距今約四 五十萬年,晚期距今約二至五萬年。屬于早期的遺址以沂源縣騎子鞍山遺址、沂水縣南洼洞遺址和 日照市秦家官莊遺址為代表; 屬于晚期的遺址以沂源縣千人洞遺址、上崖洞遺址和沂水縣湖埠西遺 址為代表。 沂源縣騎子鞍山遺址 屬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址。地質(zhì)年代為更新世中期。在魯山山脈南端, 沂源縣土門鄉(xiāng)騎子鞍山東南麓, 海拔 350 米左右。距山東一號洞穴遺址千人洞遺址約 5.5 公里。1981 年 9 月發(fā)現(xiàn)。 10 月,經(jīng)考古發(fā)掘,獲得一批極其珍貴的化石:在石灰?guī)r裂隙內(nèi),發(fā)現(xiàn)了猿人化石, 包括

2、1塊頭蓋骨、兩塊眉骨、 1 塊肱骨、1 塊肋骨、1 塊股骨和 6 枚牙齒。經(jīng)鑒定,頭蓋骨包括大部 分頂骨、部分枕骨和額骨。 6 枚牙齒分別為左上外側門齒兩枚,左上、右上第一臼齒和左上第二臼 齒各 1枚,右上第二臼齒 1 枚。分別屬于兩個成年猿人個體。眉骨的粗壯程度和牙齒的原始性質(zhì)與 北京猿人近似。動物化石有腫骨鹿、李氏野豬、梅氏犀牛、馬、熊、鬣狗、虎、巨河貍等,其中腫 骨鹿、李氏野豬和巨河 貍等動物是北京猿人動物群中的重要成員。 沂源猿人化石是山東境內(nèi)首次發(fā)現(xiàn)的猿人化石,填補了 中國猿人地理分布上的空白,將山東地區(qū)的人類歷史上推了幾十萬年,不但對了解北京猿人、安徽 和縣猿人同東北古人類之間的關

3、系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而且對于第四紀哺乳動物科群的分布、 古地理和古氣候的研究亦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史前考古的一項重大收獲。 沂水縣南洼洞遺址 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 在沂水縣諸葛鄉(xiāng)范家旺村西南山頂南側。 水平洞穴, 高出山下小河約 100米,海拔 483米,西距沂河 6.5 公里。洞口南向,高 3.6 米,寬 5 米,縱深 14 米,為一水平石灰?guī)r溶洞, 西北距沂源猿人化石出土處 45公里。1983年6月和 1984年3月,經(jīng)兩 次調(diào)查,在洞內(nèi)堆積紅色鈣殼土層中采集到用石灰?guī)r制作的石核石器 3 件、石片石器 3件、砍砸器 1 件,大都保留著使用過的痕跡。同時出土的動物化石有葛氏斑鹿角,角柄

4、部分和主枝、眉枝殘斷 處有明顯的砍砸痕跡。葛氏斑鹿的發(fā)現(xiàn)證明在中更新世時期,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 日照秦家官莊遺址 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在日照市東北絲山鄉(xiāng)秦家官莊村南約 0.5 公里處, 西、南靠絲山。為一片紅黃色土堆積,厚約 10 米,分 3 層,零星分布在絲山東麓小溪兩岸,海拔 20?40米。發(fā)掘時,在第二層底部出土打擊石器 10件,其中石核石器3件、石片石器1件、刮削 器 4件、砍砸器 2件。同時在附近山坡的地表及沖溝內(nèi)采集到各類石器 20余件。質(zhì)地多為板巖、 脈石英和石英石,打制方法采用石錘直接打擊、單面修理為主,半數(shù)以上進行了第二步加工。 沂源千人洞遺址 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在

5、沂源縣土門鄉(xiāng)東北約 5 公里處的魯山之陽。 東南距 沂源猿人化石出土處 7.5 公里,是一處奧陶紀石灰?guī)r溶洞。高出山下沂河支流幾十米。洞平面呈曲 尺形,全長 90 米,高 10 米,寬 10? 20 米。洞內(nèi)堆積厚 10 米左右,自上而下有 4 層:第一層系未 膠結的角礫層,第二層系粉砂質(zhì)粘土層,第三層系風化石灰?guī)r碎屑層,第四層系粉砂質(zhì)粘土層。此 洞是 1965年山東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第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編號為山東舊石器時代遺址第一號,故又稱 “山東一號洞”。在洞內(nèi)采集石核石器 9件、石片石器 10件、刮削器 20件。石核石器均不太大, 臺面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石片石器有薄、厚兩種,以單刃者居多,

6、單面修制為主。在洞口外沿 至洞內(nèi)的廢土堆中,發(fā)現(xiàn)有野馬、野驢的臼齒及豬和鹿的下頜骨等化石。 上崖洞遺址 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位于沂源縣土門鄉(xiāng)芝芳村柏坪山西坡, 在沂源猿人化石出 土地東北方,隔茨峪河與之相望。 1981 年發(fā)現(xiàn)。洞口高出山下河床約 40 米。洞口朝南,高約 6 米, 寬 2米,長約 1000米。出土的遺物有: 50 件由石英石制作的尖狀器、刮削器和石核石器。打制方 法多采用直接打擊單面修整,有的有明顯使用過的痕跡。 湖埠西遺址 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與千人洞屬同一文化類型, 位于沂水縣城關鎮(zhèn)湖埠西村北, 為一石灰?guī)r丘嶺。出土器物有石核石器 4件、刮削器 4件、砍砸器 3件

7、、石球 1 件。石質(zhì)系石英和 砂英,均用直接打擊方法制成。 二、細石器文化遺址 1982 年,在臨沂鳳凰嶺首次發(fā)現(xiàn)了細石器。不久,又相繼在郯城、臨沭 等地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近百處。這些細石器文化遺存,文化內(nèi)涵十分近似。晚于舊石器時代晚期,而又不 與磨制石器和陶器共出,是一批具有時代特征和自身風格的文化遺存。被命名為“鳳凰嶺文化”。 臨沂鳳凰嶺遺址 在臨沂市黑墩鄉(xiāng)王家黑墩村東鳳凰嶺上,東距沭河和西距沂河均 11 公里。 為一高出周圍地面10至20米的漫坡土嶺,海拔60?70米,頂部堆積為肉紅色粉砂土。經(jīng)試掘, 即出土細石器 700余件。主要包括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兩大類。代表性的器物有:船底形石核、

8、錐 形石核、扁形石核、扇形石核、漏斗狀石核、雙臺面石核、拇指狀刮削器、圓刮器、尖狀器、鑿形 器、雕刻器、舌形器等。器物原料以從幾十里外采集的石英、脈石英、燧石、水晶石為主。打擊方 法多采用間接打擊法,個別器物也有直接與間接打擊方法并用的現(xiàn)象。打制技術比較熟練,大都進 行了第二步加工。從細石器出土數(shù)量眾多和附近散布的石片、石屑現(xiàn)象分析,可能是一處古代石器 加工場所。出土石器中有不少表面帶有草木灰鈣質(zhì)乳斑,這說明與用火有關。是山東省首次發(fā)現(xiàn)的 一處細石器文化遺址,形成年代距今約 1 萬年左右。 它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中國細石器地理分布上的一個 空白,為探尋山東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淵源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9、臨沂青峰嶺遺址 細石器文化遺址, 兼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在臨沂市河東區(qū)重溝鄉(xiāng)鄭田莊 北側的青峰嶺上。 1 982年發(fā)現(xiàn)。 遺址為一紅砂土沖積而成的梭形高地, 南北長 1150米,東西寬 500 米,面積約 57 萬平方米。東北為沭河支流拐彎地段,此處有一防水土堤,堤外有一干涸的古河道。 南部及中部有 3 處取土后形成的大坑,從坑內(nèi)采集到百余件細石器及部分陶片。細石器有石核、砍 斫器、刮削器、尖狀器等。陶片有白陶、黑陶、灰陶、夾砂陶,紋飾有繩紋、寬帶上刻劃的“X” 紋、手指壓印的波浪式寬帶紋、瓦棱紋等。 郯城黑龍?zhí)哆z址 細石器文化遺址。 在郯城縣城東南約 20公里處,西距大尚莊約 1 公里,

10、東與 江蘇省東海縣交界。黑龍?zhí)对邱R陵山一條東西向沖溝內(nèi)的積水潭,潭水穿過大尚莊注入沭河。黑 龍?zhí)陡浇罟爬系耐翣疃逊e為上更新世的黃色砂質(zhì)粘土,厚約 2 ? 5米,主要分布在黑龍?zhí)端畮爝? 緣、大澗溝以北地帶和白雞窩地點。在大澗溝和黑龍?zhí)秲砂兜乇磉€有少量棕黃色砂質(zhì)粘土殘積物, 直接覆蓋于基巖之上,一般厚約 10?30厘米,內(nèi)含較多的鐵錳質(zhì)、鉛質(zhì)、鈣質(zhì)結核和少量石器。 由于長期自然剝蝕,石器多暴露于基巖之上。 1958 年修建黑龍?zhí)端畮鞎r,曾發(fā)現(xiàn)過更新世的象和 鹿的化石。1982年10月、11月,進行了兩次調(diào)查,并在白雞窩地點開了一條 2X4米的探溝,共 采得石器 350余件,其中少數(shù)出 于地層

11、中,其余均為地面采集。細小石器主要有船底形、錐形、柱形、三棱狀細石核和刮削器、雕 刻器、尖狀器等細石器。制法為先用直接或間接打擊法產(chǎn)生石片,經(jīng)二次加工而成,二次加工多采 用單面修理。粗大石器主要有復刃砍砸器、圓頭刮削器、厚刮削器、砍砸器和數(shù)量較多的石片。半 數(shù)石片保留臺面,石片角度多在 80?100度之間。不少標本有二次加工或使用的痕跡。二次加工有 單面修理和交互打擊兩種。原料主要有石英、瑪瑙、燧石、水晶和板巖等。以船底形石核、錐狀石 核、指甲蓋刮削器、雕刻器、尖狀器等最具代表性,具有中國細石器技術傳統(tǒng)的典型工藝特征。其 所反映的社會經(jīng)濟形態(tài)基本上是以采集、狩獵經(jīng)濟占主導地位。 三、新石器時

12、代遺址 區(qū)內(nèi)已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遺址近千處,遍布全區(qū)各縣、市,其中經(jīng)正式考古發(fā)掘的重要遺址有莒 縣陵陽河、臨沂大范莊和日照東海峪、兩城鎮(zhèn)、堯王城遺址等。其文化內(nèi)涵包括北辛文化、大汶口 文化、龍山文化三個相互承襲的發(fā)展階段。 蒼山于官莊遺址 新石器時代早期北辛文化遺址。在蒼山縣橫山鄉(xiāng)于官莊村后 , 東北距縣城 23 公里,東南距江蘇省邳縣大墩子遺址 10公里。 1988 年發(fā)現(xiàn)。東西 500米,南北 400米,總面積 20 萬平方米。地勢北高南低,中心部位原來高出地面 3 米許。南部水汪旁暴露有大量灰坑。文化層厚 約 1.5 米,上層為耕土層,厚約 30 厘米,黃褐色,土質(zhì)松軟。第二層為黃灰色土,

13、土質(zhì)較硬,內(nèi) 涵大量北辛文化器物。采集到的標本有夾砂紅陶扁圓形、圓錐形、鑿形、圓柱形、三角形鼎足和紅 頂缽等。陶質(zhì)以類砂紅陶鼎足居多,灰陶次之,器形上個別足面有凹槽,根部有凹窩、乳釘紋等, 無完整器物出土。 莒縣陵陽河遺址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遺址。 莒縣陵陽鄉(xiāng)大河北村南面, 陵陽河東西穿過遺 址北部,河灘之內(nèi)為墓區(qū)。東西 250米,南北 190 米,總面積 47500平方米。 60 年代初,在挖河時 發(fā)現(xiàn)該遺址。 1963年進行了首次調(diào)查試掘,清理大汶口文化墓葬 10座。 1979 年,又進行了兩次搶 救性發(fā)掘,清理墓葬 42座,其中大汶口文化墓葬 35座。3 次發(fā)掘共獲大汶口文化遺物 1

14、230余件。 墓葬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較大的墓有長方形、井字形原始木槨。葬式都是單人仰身直肢葬,頭 向東。隨葬品的數(shù)量、質(zhì)量懸殊較大,少者僅有數(shù)件,多者達 160 余件。墓葬按貧富差別,共分 4 個埋葬區(qū)。第一區(qū)在陵陽河南岸河灘處,規(guī)模較大且隨葬品較多的大、中型墓都分布在此處。表明 第一葬區(qū)的墓主是一個富有的 家族,是陵陽河大汶口居民的權力集團。小墓則散見于其他各區(qū)。這種貧富異域分葬的情形與野店 大汶口文化墓葬、諸城呈子龍山文化墓葬十分相近。隨葬品的種類有豬下頜骨、陶器、玉石器、骨 器等。有的墓使用殘規(guī)鬲足隨葬。玉、石、骨器有鏟、紡輪、鑿、璧、鏃、臂環(huán)、雕筒和墜飾等。 陶器多用輪制,個別采

15、用手制,分為泥質(zhì)紅陶、夾砂褐陶、泥質(zhì)和夾砂黑陶及少量夾砂白陶。至晚 期,黑陶增多,紅陶消失。器表多為素面,紋飾以籃紋居多,還有弦紋、大鏤孔和附加堆紋等。彩 陶數(shù)量極少。主要器物有鼎、規(guī)鬲、罐、背壺、觚、大口尊、漏罐和各種杯類。早期的大口尊未見 圖象符號,中、晚期的大口尊外壁??逃袌D象文字。文字字體工整、嚴謹,有 20個復字、 10 個單 字。這種圖象文字的發(fā)現(xiàn),把中國有文字的歷史從商代又提前了 2000余年。在陵陽河遺址 19 號墓 中,墓主人頭部右側放有石鉞,腰部放置骨柄、牛角號。石鉞為軍事民主制時代軍事首領的權威象 征,牛角號為發(fā)號施令的樂 器,骨柄可能是指揮棒。 由此可知墓主人是這個部

16、落的軍事首領。 同時,還出土了灰色陶質(zhì)濾酒器、 高柄杯、觶形酒壺等 663 件,約占隨葬品總數(shù)的 45%,這在大汶口文化中是罕見的現(xiàn)象,說明中國 早在 5000余年前就已熟練地掌握了釀酒技術。此外,還出土了笛柄杯,能吹奏出 4 個不同的樂音, 與橫吹笛不貼膜時發(fā)出的音響相似,是迄今已發(fā)現(xiàn)的國內(nèi)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件陶制橫吹管樂器。 大量的出土文物表明,遺址處于大汶口文化向龍山文化的過渡階段。它的發(fā)現(xiàn),對大汶口文化的分 期、分區(qū)和社會性質(zhì)的研究,對探討中國古老文明的起源和漢字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均具有極為重要的 意義。 臨沂大范莊遺址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龍山文化遺址。在臨沂市相公鎮(zhèn)大范莊村西

17、200米處的高地上,東西 300米,南北 350米,總面積達 10.5 萬平方米。 1973年被發(fā)現(xiàn)后,先后 進行了兩次發(fā)掘。東北部為墓葬區(qū),西南部為居住區(qū)。地表土壤土層厚約 0.5?1.5米,可見商周、 漢代遺物;下層為灰褐色土壤,文化層厚約 0.5?2米,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龍山、岳石文化遺 物。出土的石器有斧、鏟、石奔、鑿、鉞刀、鏃等;骨器有骨針、骨錐、骨鏃等;陶器有背壺、瓶、 杯、鼎、盆、碗、匜、規(guī)鬲、豆、高柄杯、黑陶壺等。出土的器物均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如背壺、 細頸規(guī)鬲、臺座折腹豆、黑陶鏤孔高柄杯等,屬大汶口文化晚期器物;深腹平底罐、罐形鼎、繩紋 匜、粗頸小袋足規(guī)鬲、淺盤豆、蛋殼黑

18、陶高柄杯、黑陶壺、黑陶杯等,屬龍山文化早期的器物;盆 形鼎、長流粗頸大袋足規(guī)鬲、鏤孔粗柄豆、大平底盆、三足盤等,屬龍山文化中、晚期的器物;蘑 菇狀紐的器蓋、半月形石刀、方孔石器等,為岳石文化的代表器物。陶器多為黑陶和灰陶,紋飾有 弦紋、劃紋、附加堆紋和籃紋等。大多系輪制,個別雖系手制,但口沿部分亦為慢輪修整。特別值 得提及的是蛋殼黑陶高柄杯。蛋殼陶為黑陶中陶胎最薄的一種,所制高柄杯胎壁薄如蛋殼,通體漆 黑光亮,質(zhì)地極為細膩,輪制精湛,造型優(yōu)美,是古代文物中的瑰寶。在該遺址中共出土蛋殼陶 30 余個,居全國第一。目前北京和全國一些大博物館所收藏的蛋殼陶多為此處所出。 莒縣大朱家村遺址 大汶口文

19、化遺址。在莒縣城東北 12公里處的店子鄉(xiāng)大朱家村西 , 東西 300 米,南北 250 米,總面積 7.5 萬平方米。黃沙土,文化層厚約 1.2 米。1964年河水暴漲,兩岸沖出 部分器物, 多為石鏟、石斧、白陶規(guī)鬲、高柄杯、灰陶尊等。 其陶質(zhì)、器形與陵陽河遺址相同。 1979 年,進行二次發(fā)掘,清理墓葬 45座,出土了一批器物:其中中型墓殉葬大口尊 1 件,大墓均殉葬 大口尊兩件。內(nèi)有 5 個大口尊胸部刻劃著“”、“”、“”、“”、“”等圖象文字。二號墓中出 土的石朱繪陶盆,口徑 30厘米,高 22 厘米,底徑 13厘米,折腰翻唇,通體飾圓形和菱形幾何紋 圖案,是祭祀用的禮器。四號墓中還出土

20、了扁鑿、實足甗和特大高領罐各 1件。罐高 70 厘米,口 徑 32 厘米,最大周長 135 厘米,是原始社會遺存中罕見的器物。另有兩枚玉質(zhì)方棱砭石,制作精 巧,尖銳鋒利。遺址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的承接關系、漢字的起源和中醫(yī)針炙的 發(fā)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日照東海峪遺址 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過渡期的遺址。 在日照市石臼鎮(zhèn)東海峪村西北, 東距 黃海 1公里,總面積 8萬平方米。東北部高出周圍地面 2.5 米左右,當?shù)厮追Q“鏊子頂”。東西 150 米、南北 200米的范圍內(nèi)為重點保護區(qū)。 1968年發(fā)現(xiàn), 1973年和 1975年先后進行了 3次發(fā)掘。第 二次發(fā)掘清理墓葬 1

21、8座,房址 12座。遺址分上、中、下 3 個文化層,下層出土的陶器如黑陶高柄 杯、細頸袋足規(guī)鬲、夾砂鼓腹罐等,表現(xiàn)出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特征;中層出土的陶器,如蛋殼陶高 柄杯、觶形杯、等腰三角形紋鼎足等,既是由下層同類器物演變發(fā)展而來,又是上層同類器物的祖 型,具有從大汶口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性質(zhì)。上層出土的粗頸實足規(guī)鬲、粗頸袋足規(guī)鬲、大寬沿 蛋殼陶高柄杯、近直腹小平底帶耳杯、豆、罐、斂口盆、鳥首形鼎足等,都具有龍山文化的特征。 3 個文化層不僅在器物發(fā)展上互相銜接,墓葬、房屋建筑等也有承襲關系。 18 座墓葬分屬 3 個不同 層位,其形制和葬俗基本相同, 都是長方形土坑或長方形豎穴石槨墓。 葬

22、式為仰身直肢, 頭向西北, 隨葬器物組合也大致相同。 12 座房址中,屬于上層的 4座,中層的 5座,另外 3 座層位不明。房址 分布密集,呈東北、西南有規(guī)律的排列,都是由方形土臺、墻基、墻外護坡、室內(nèi)地基、灶址及門 道等組成。門向西南,土臺為分層夯筑。房屋臺基的出現(xiàn)和夯筑技術的使用,開啟了中國傳統(tǒng)的夯 筑臺基式土木建筑的先河。 日照兩城鎮(zhèn)遺址 山東龍山文化兩城類型的代表性遺址。 上部有東周和漢代的遺存。 在日照市 兩城鎮(zhèn)西北嶺上。遺址背山面海,兩城河環(huán)繞東、北兩面。北部地勢高出周圍地面約 3至 4米,西 北部有大姑墩、二姑墩、閻姑墩、皇姑墩 4 座漢墓。東南部分為居民區(qū)。遺址范圍東西約

23、900米, 南北約千米,總面積為 90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深 2 米,最深者達 5 米。 1934 年,遺址被發(fā)現(xiàn)。 1936年春,在大姑墩附近進行了發(fā)掘, 清理龍山文化成人和兒童墓葬 50 余座,獲得一批重要資料。 是自 1931 年城子崖遺址發(fā)掘以來對山東龍山文化遺址的第二次發(fā)掘。后因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報告未 能正式發(fā)表。抗戰(zhàn)期間,日本侵略軍在此修筑工事,使遺址受到嚴重破壞。建國后,文物部門對遺 址進行過多次調(diào)查。 20世紀 80年代初,又進行了較詳細的復查。遺址的堆積,根據(jù)保存現(xiàn)狀可分 為 3 大部分:兩城鎮(zhèn)中、村西約 25 萬平方米的范圍內(nèi)是文化堆積較集中的地段,深度一般在 1.5 至 2

24、 米左右,最深者可達 4 米,但破壞較重;高臺地東西側,面積約 20 萬平方米,文化堆積較薄, 一般在 0.9 至 1 米左右,保存較好;臺地南端地面上散布著很多經(jīng)打制過的石料、殘石器等,可能 是加工石器的地方。歷年調(diào)查、采集和發(fā)掘的遺物有陶器、玉石器、骨器等。曾發(fā)現(xiàn)成坑的半成品 玉材。陶器均為輪制,器壁較薄,以夾砂黑陶和灰陶居多,亦有泥質(zhì)黑陶、紅陶、白陶和制作精細 的蛋殼陶。器表多為素面,飾弦紋、附加堆紋、劃刻紋等。主要器類有規(guī)鬲、鼎、壺、杯、罐、盆、 豆、觚等。石器有斧、刀、鏟、錛、鐮、鑿、鏃等。 1963 年采集的一件玉鉞上部兩面均有精致的獸 面紋,風格與陶器上的云雷紋近似。與城子崖遺址

25、相比,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征,被分別稱為“兩城 類型”和“城子崖類型”,或稱“魯東類型”和“魯西類型”。所出土的文物,被考古學界作為典 型龍山文化的標準器物對待,一些重要文物現(xiàn)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 日照堯王城遺址 龍山文化遺址,兼有少量商周和漢代遺存。在日照城西南 17 公里的高興鄉(xiāng) 堯王城村西。地勢由西北逐漸向東南傾斜, 中心部位高出周圍 4至5米。東西630米,南北 825米, 總面積約 52萬平方米。土質(zhì)結構緊密呈深灰色。文化層厚度一般在 2至 3米之間,最厚處可達 6 米, 1954年發(fā)現(xiàn), 1978年秋至 1979年春,在遺址西北和東南部進行了發(fā)掘,清理墓葬 39座,房 址 6 座,出

26、土遺物近 200 件。石器有斧、鏟、錛、鑿、刀、矛、鏃等;陶器有鼎、規(guī)鬲、甗、杯、 蛋殼陶杯、壺、罐、盆、碗、豆、尊形器等。陶質(zhì)以夾砂和泥質(zhì)陶為主,另有黑灰陶、紅陶、褐陶 和白陶。紋飾以弦紋、附加堆紋、乳釘紋較多見。遺址的重要價值,在于發(fā)現(xiàn)了新石器時代的房屋 建筑遺存。房基地面起基,房基平面呈正方形 (亦有少量長方形的),邊長3?4米,室內(nèi)面積一般 在 15 平方米左右。墻基、居住區(qū)、灶址、門道等保存較好。除一座為平地開挖基槽的木骨泥墻建 筑外,其他均為平地坯砌土墻。墻寬約 40 厘米,土坯為砂質(zhì)黃粘土,錯縫平鋪橫砌。坯與坯、層 與層之間的縫口, 用黑灰粘土合縫, 墻壁內(nèi)外用粘土涂抹。 墻外有

27、護坡, 用以加固墻體并利于排水。 灶坑中間都有保存火種的圓洞。門道南向或東向,四角有粗而深的柱洞,內(nèi)有朽木痕跡。房頂可能 為隆頂式的草木結構。起基、制坯和錯縫壘砌營建技術時至今日仍為人們采用,為研究 4000年前 的建筑水平和生產(chǎn)力狀況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 四、商周及商周以后文化遺址 區(qū)內(nèi)商周及商周以后文化遺址大致可分為村落遺址和城址兩 類。商周和漢代村莊遺址遍布全區(qū),其中不少就直接疊壓于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之上,形成新石器 時代文化、商周文化、漢代文化等多個文化層次共存的文化堆積。前述莒縣陵陽河、臨沂大范莊和 日照東海峪、兩城鎮(zhèn)、堯王城等遺址的頂部土層內(nèi),一般都有商周和漢代文化層堆積

28、。商周及商周 以后歷代城址主要包括商周古國城址和長城遺址等。 1 、商周古國城址 商周時期區(qū)內(nèi)曾存在過很多方國和封國,遺留下來不少古城址,現(xiàn)存規(guī)模 較大者有莒國故城、郯國故城,保存較好的還有鄫國故城、鄅國故城、鄪國故城、鄟國故城、陽國 故城、顓臾國故城等。古國城址多為后代沿用并擴大其規(guī)模,故現(xiàn)存古城址規(guī)模多是秦漢以來的城 址范圍。 莒國故城 在今莒縣縣城周圍,面積約 24.75 平方公里,相當于今莒縣城的 6 倍。莒國系夏商 古國,西周初分封為子國。初都介根 (今膠南) ,后遷于莒。春秋時,為魯東南地區(qū)諸侯國中最強盛 者。曾侵滅向國、鄫國,并多次打敗過齊、魯、杞等國,參與過春秋中期的踐土之

29、盟。遷都于莒后, 疆域超出原來封疆的數(shù)倍,《水經(jīng)注》稱,“其城三重, ,, 內(nèi)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里許”。故 城殘墻尚存,殘墻最高處為 8?9 米,寬 40 米,其城壕至今仍長年流水不斷。 郯國故城 西周至漢代故城遺址。在今郯城縣城北 100米處的高地上。城址呈不規(guī)則正方形。 東城墻長 1370米,西城墻長 1260米,南城墻長 780米,北城墻長 1260米,周長為 4670 米,總面 積 126萬平方米。目前,東墻和南墻已成為平地,北墻和西墻大部尚存,殘墻高 3?4米,墻基寬 35? 40 米。原有 4 個城門, 自西南角向北 700 米處是西城門, 向東 400 米處是南城門, 自東

30、北角向 西 700 米處是北城門,向南 700 米處是東城門。城門均系青石建筑。城墻系黃土夯筑而成,每層厚 約 10? 20厘米,北墻中部厚約 40?50厘米。夯窩呈圓形,直徑 8?12厘米,夯距 5?8厘米。夯 層之間有周代遺物及麥草夾雜,痕跡尚可辨認。 郯國為周初封國之一,子爵。系魯國附庸,傳為 少昊氏后裔。西周春秋時文化發(fā)達,據(jù)史書載,孔子曾到郯國向郯子請教,并在此路遇程子,二人 傾蓋而語。有“問官故里”、“傾蓋亭”等遺跡。戰(zhàn)國時,為越國所滅。秦代郯郡、西漢至南北朝 時期的東海郡和郯縣,均將此作為治所。元代后,在故城南另建新城,故城漸廢。 鄫國故城 周代鄫國都城遺址。在蒼山縣城西 18

31、公里處的向城鄉(xiāng)鄫城前村和鄫城后村之間, 文峰山東南山腳下。城北三四百米為黃路山,城東 1 公里處為陽明河,城西季文子河緊靠城廓自北 向南注入距城約 1 公里的西泇河。 故城呈梯形, 東城墻長 600 米,西城墻長 414米,南城墻長 455 米,北城墻長 435米,周長 1904米,總面積為 18.4 萬平方米。城墻系黃土夯筑而成,北、東、南 三面有護城河。 城墻已大部倒塌, 唯東北角和東南角尚存殘墻高 9 米。故城中心偏西處有一高臺區(qū), 東西長 287米,南北寬 80米,高 5 米,為當時宮殿建筑之基址。 鄫為一古國,姒姓,傳為夏朝后 裔,附庸于魯。公元前 567 年為莒所滅。 鄪國故城

32、東周至漢代故城遺址。在今費縣上冶鎮(zhèn)古城西畢城、寧國莊一帶。城址呈長方形, 南北長約 2000 米,東西寬約 1000米,總面積約 200 萬平方米。東南、西南兩城墻角為抹角。城址 中部有一條東西向的丘嶺,將城分為南北兩部分,嶺北俗稱“兵馬城”,嶺南稱“季王城”,為宮 殿區(qū)。費阝原是一個古國,后被魯國吞并,成為其重要城邑。公元前 659 年,魯僖公“以汶陽、鄪 封季友”。公元前 427年,季氏自立為鄪國。公元前 250 年,鄪為楚所滅。故城墻西、南兩面仍高 出地面2?3米,東、北兩面亦清晰可辨。故城內(nèi)有古井一眼,井旁豎立著刻有“季桓子井”和“季 桓子得羊賁羊出井”銘文的兩座石碑。據(jù)《國語?魯語下

33、》載:季桓子派人在費阝城挖出一怪物, 如羊似犬,眾人皆不識。請教孔子,孔子曰:“丘聞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龍、罔象; 土之怪曰羊賁羊”。據(jù)專家考證,所謂“羊賁羊”,是一件大汶口文化中的獸型陶器。故城遺址下 面實際上是一處新石器時代 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遺址。 鄅國故城 在臨沂市南坊鄉(xiāng)鄅古城村。西傍柳青河,東近沂河,東西 500米,南北 400 米,總 面積 20萬平方米。城垣已圮,墻基尚存。鄅為周初封國,女云姓,子爵,祖先夏后氏。因國小勢 弱,春秋時經(jīng)常遭強國侵襲,公元前 493年,為魯所滅,成為魯?shù)囊粋€城邑。 陽國故城 在沂南縣磚埠鄉(xiāng)黃疃村北,東臨沂河,北靠汶河。城址范圍南至

34、高家黃疃,北至殷 家莊,東至沂河,西至大汪莊、小汪莊。孫家黃疃建揚水站時,曾挖出一段用大塊石條壘成的古城 墻基,呈斜坡狀。陽為周初封國,后被齊國所滅。漢代在該處設陽都縣,為諸葛亮故里,治所在古 陽國故城。 鄟國故城 在郯城縣泉源鄉(xiāng)。 鄟為西周封國, 魯之附庸。 近年在此處出土了大量春秋時期遺物, 江西省博物館收藏一件于該地出土的刻有“鄟車季鼎”字樣的青銅鼎?!败嚰尽碑斚翟搰鴩?名。 顓臾國故城 在平邑縣柏林鄉(xiāng)固城村北。北距蒙山主峰 6 公里,東臨制麥河,西傍一條自北南 流的小溪。故城近正方形,南北長 600米,東西寬 550米,總面積 33萬平方米。城墻由黃土夯筑 而成,現(xiàn)南面城墻殘存

35、較少,東、西北三面殘墻一般高 3?4米,最高達 9 米。顓臾是西周封國, 魯之附庸, 傳為太白皋后裔, 主祭蒙山。 《論語》 有“季氏將伐顓臾”的記載。 城北有古蒙祠遺址, 是顓臾王祭蒙山的地方。 向國故城 在莒南縣大店鎮(zhèn)小官莊東, 西臨沭水,北依潯河。 遺址東西約 3000 米,南北約 2500 米,總面積約 7.5 平方公里。城址高出周圍平地不足 1米,文化層厚約 0.6 ? 1.2 米。向為周代小 國,炎帝之后,姜姓。魯宣公四年 (公元前 605年) 向為魯所滅。故城北今有“城子地”、 “南城子”、 “城西頭”、“城頭”等俗稱。在文物普查中,發(fā)現(xiàn)了一批文物,其中在小官莊村南發(fā)現(xiàn)了古時煉

36、 銅用的小坩堝。 2 、齊長城遺址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國為防御鄰國入侵陸續(xù)修筑而成。橫貫魯中丘嶺地帶,西起 濟水,經(jīng)泰山東去,至膠南瑯琊臺抵海,全長 500余公里。在區(qū)內(nèi)跨越沂源、沂水、莒縣等縣,長 近100余公里。城墻系用沙土混合夯筑,現(xiàn)已傾圮。沂源、沂水、莒縣段墻基寬 4?6米,殘高 1 米左右,最高處為沂水穆陵關東段,高出地面 1?2米。穆陵關為齊長城重要關隘,建于大峴山上。 原有關樓已圮,現(xiàn)僅存明嘉靖和清道光年間的石碑兩座。 齊長城始筑于春秋,成于戰(zhàn)國。建筑年 代當在桓公至宣王之間 (公元前 685?公元前 301年)。系分期分段筑成。首先筑成泰山以西地段, 東部穆陵關至沿海一段,筑于

37、楚滅莒之際。 古墓葬 區(qū)內(nèi)古代墓葬眾多,自新石器時代以降,歷代墓葬均有發(fā)現(xiàn),尤以漢墓最為常見 一、商代墓葬 區(qū)內(nèi)已發(fā)現(xiàn)的商代墓葬主要有:曬米城商代墓,平邑洼子地商代墓和沂源東安 村商代墓等。 蒼山曬米城商代墓 在蒼山縣卞莊鎮(zhèn)境內(nèi)。 1974年7月,出土銅器一批, 其中有銘文“巫”者 1 件?!拔住弊譃樯檀徊柯渥寤?。 平邑洼子地商代墓 在平邑縣唐村嶺鄉(xiāng)洼子地村東北。 1973年 3月,出土銅器一批,內(nèi)有分別 刻有銘文“史”、“亻父”者各 1 件??獭笆贰弊终邽殂~爵,通高 21厘米,流長 8 厘米,口徑 8 厘米,腹深 10 厘米。 扳金內(nèi)銘文陽文“史” ,系商代一部族的號或族徽。在鄒

38、縣、滕縣、濟寧 一帶均已發(fā)現(xiàn)“史”字銘文的青銅器,可證明商代在今平邑、鄒縣、滕縣、濟寧一帶,曾有一個以 “史”為族號或族徽的較大部落。 沂源東安村商代墓葬 在沂源縣東里鎮(zhèn)境內(nèi)。 1984年7月,出土銅器 6種計 20余件,其中有 古代樂器銅編鐃一組 3 件,大小相次,音質(zhì)清亮,音準精確。 二、西周墓葬 平邑蔡莊西周墓 在平邑縣東陽鄉(xiāng)蔡莊村西 400米處。 1976年 12月,出土邾國銅器 20余件, 其中銅簠4套,底蓋8件,皆有相同銘文“邾叔虢作杞孟□□匚古簠其萬年眉壽子子孫孫永寶用享” 等 23 字。邾為西周古國,后改為鄒,其都城在今鄒縣一帶。 費縣臺子溝西周墓 在費縣南張莊鄉(xiāng)臺子溝

39、村。 1965 年, 出土一批銅器。 其中一鼎,下有陰 鑄“余子汆之鼎百歲用之”的銘文。余即徐,系周代一方國,亦稱“徐方”或“虎方”,周初稱為 “徐戎”,周成王和周公姬旦曾率兵對其進行過討伐。 沂水東河村西周墓 在沂水黃山鄉(xiāng)東河北村。 1982年5月出土銅器、陶器計 14件,其中銅器 有鼎、鬲、舟、戈、削,陶器有罐、鬲、豆等。 三、春秋戰(zhàn)國墓葬 莒南老龍腰春秋莒國大墓 春秋晚期墓葬,在莒南縣大店鎮(zhèn)老龍腰村南臺地上。 墓有兩座。1975 年 6月進行發(fā)掘,共出土文物 144件。其中二號墓出土春秋編鐘一套 9件,每鐘上面皆鑄有“莒叔 之仲子平自作其游鐘”等銘文 70 余字,為已知的臨沂地區(qū)出

40、土銅器銘文最長者。由此可知,此墓 系莒國國君茲平公之墓。其他出土文物有陶鼎、壺、甗、銅鼎、銅盤、鈕鐘、镈等。兩墓中各有殉 墓者 10人、狗 1 條、馬 4匹。 臨沂鳳凰嶺東周大墓 在臨沂市黑墩鄉(xiāng)王家黑墩村東的鳳凰嶺上。由墓室、車馬坑、器物坑 3 部分組成。墓室口大底小,無墓道,分為前后兩室。墓主為男性,頭向東,仰身直肢葬。內(nèi)有殉人 遺骨 14具。車馬坑在墓室西北 20 米處。器物坑在墓室北 25 米處。雖早年被盜,但在 1982年發(fā)掘 時,仍出土了各類文物 329 件之多。器物坑出土的烹飪器有鼎、甗,盛食器有舟、簠、盆、敦。樂 器有鈕鐘、編镈,兵器有弓、戈、矢、矛等。墓前室出土了大量牛骨、陶

41、器、銅劍等。墓后室出土 了鳳頭斤、鼎、盤、簠、鐎、盉、壺、鹵及石器、玉、骨角器等。 沂水劉店子東周墓 在沂水西南 20公里的院東頭鄉(xiāng)劉店子村西,北依時密山。 1977 年,發(fā)掘 墓葬兩座、車馬坑 1 座。兩墓南北相距 8.7 米,車馬坑在北邊一號墓西 20 米。一號墓現(xiàn)存墓口南 北長 12.8 米,東西寬 8 米,無墓道。槨室位于墓室中部偏南,器物庫構筑在槨室的南北兩側。葬 具為兩槨一棺, 殉葬者達 40 余人。出土銅器、陶器、金器、玉石器計 470余件,分別為禮器 55件, 樂器 38 件,兵器 29 件,雜器 31 件,玉石器近 300件。有鼎、簋、鬲、盆、盉、壺、罍、瓿、陶 罐、嵌金漆

42、勺,蓋鼎內(nèi)多有牛、豬骨骼,陶罐內(nèi)盛有稻、粟籽粒;二號墓墓口南北長 6.5 米,東西 寬 5.1 米,墓室分為南、北兩部分,北為槨室,南為器物庫??觾?nèi)殉狗。出土銅器有鼎、壺、钅靈、 提梁罐、盤、匜和編鐘等。兩墓出土銅制禮器、樂器共達 200 余件,為建國以來山東省出土青銅器 最多的一次。對研究春秋時期的禮儀制度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天井汪周代墓群 在莒縣城東北 30 公里的桑園鄉(xiāng)天井汪村。該村系水庫移民村,墓群被壓在 村莊下面。無封土。面積約 3萬平方米。 1963年,出土春秋時期青銅器 20余件,有鼎、罍、鑒、 美,頗似楚國風格, 1986 年曾赴日本展出。 蒼山荀子墓 亦稱“蘭陵古墓”

43、。在蒼山縣蘭陵鎮(zhèn)東南 1 公里處。封土東西長 30 米,南北寬 20 米,高 3.9 米。墓前有石碑兩座,一座為清道光二十一年 (公元 1841 年)立,碑額篆書“補建荀 子墓碑”。碑文為楷書,記述荀子生平和立碑經(jīng)過。另一座系清光緒三十年 ( 公元 1904 年) 山東 巡撫周馥所立??獭俺m陵令荀卿之墓”。碑右側刻有周馥捐俸重修荀子墓的記述。 1990年 8 月, 蒼山縣人民政府籌款 5萬元重修。封土周圍均用青石壘砌,高 1米,周長 157.5 米。四周建磚砌圍 墻,高 2.2 米,墻內(nèi)保護面積達 6400 平方米。墻院內(nèi)東南角建平房兩間,作為安全保護值班室。 曾點、曾參墓 在平邑縣魏

44、莊鄉(xiāng)南武城。曾點系曾參之父,父子同為孔子弟子。曾點墓現(xiàn)存封 土高 4.5 米,直徑 15 米,其上遍植松樹、槐樹,有平邑縣人民政府立“先賢曾子之墓”石碑一座。 曾參以孝著稱,父死,簡葬之,歷代傳為佳話。曾點墓西約 50 米處原有土埠一座,略低于曾點墓, 傳為曾參墓。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 年) ,重修曾氏父子墓。乾隆四十三年,設奉祀生各 1 名,護守 奉祀二墓。 澹臺滅明墓 在平邑縣魏莊鄉(xiāng)上土橋村。 與其西北方向的曾點墓相距僅千米。 墓原封土高 6 米, 直徑 12米。澹臺滅明,魯國武城人,亦為孔子弟子。清嘉慶十三年 (1808 年) ,督糧道孫星衍為其 立墓碑一塊。 四、漢代墓葬

45、漢代墓葬在臨沂地區(qū)有廣泛分布,其中以坐落在臨沂城區(qū)的金雀山、銀雀山墓 群最具代表性。兩山東臨沂河,北拱城垣,間距僅千米。金雀山墓群區(qū)東到沂河大堤,西至沂州路 和南壇三巷,南起金雀山四路,北至銀雀山路;銀雀山墓群區(qū)東起沂州路,西至沂蒙路,南起金雀 山路,北至銀雀山路。墓群總面積約 150萬平方米。金雀山和銀雀山墓群分別于 1964年和 1972年 在建筑施工時被相繼發(fā)現(xiàn)。自 20世紀 60 年代至今,結合建筑施工,先后清理、發(fā)掘墓葬計 100余 座。分為木槨墓、石槨墓、石室墓、磚石合構墓、磚室墓數(shù)種。石材多有畫像。在這批漢墓中,木 槨墓較多見,均為長方形豎穴墓,多有一槨一棺和一側邊箱,有的附有頭

46、箱或兩側邊箱。木棺內(nèi)外 髹漆,外黑內(nèi)朱,有的內(nèi)外均黑。葬式多為仰臥直肢。有夫婦并穴合葬、同穴合葬和單人葬。隨葬 品以精美的漆器為主,兼有銅器、鐵器、陶器、陶俑和錢幣等。 1973年 3月在銀雀山四號墓出土的 漆器中,有 5 件帶有銘文,戳記有“莒市”、“市府草”等,說明在西漢時期區(qū)內(nèi)有著相當發(fā)達的 漆器手工業(yè)。兩墓群中,最有影響的當數(shù)銀雀山竹簡漢墓和金雀山帛畫墓。此外,臨沂洪家店金縷 玉衣墓和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亦是聞名全國的漢代墓葬。 區(qū)內(nèi)已知而尚未發(fā)掘的漢代墓葬還有莒縣 齊家漢墓群、費縣苑上漢墓群和郯城于公墓、孝婦冢等。 銀雀山竹簡漢墓 西漢前期墓葬,共兩座 (即銀雀山一、二號漢墓 ) ,

47、東西相距僅半米。兩墓均 為長方形豎穴墓, 槨室結構基本相同。 1972年4月,從中出土文物 95件,以竹簡最為珍貴,共 4974 枚。一號墓出土竹簡計4942枚,每枚長27.5厘米左右,寬0.5?0.7厘米,厚0.1?0.2厘米。包 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管子》、《晏子春秋》、《墨子》、 《相狗經(jīng)》、《曹氏陰陽》、《風角占》、《災異占》、《雜占》等大批先秦著作?!秾O子兵法》 和失傳已久的《孫臏兵法》同時出土, 澄清了千百年來關于孫武、 孫臏及其兵法真?zhèn)巍?有無的疑案。 《六韜》、 《尉繚子》、 《晏子春秋》等書籍的出土,證實其并非后人偽托。二號墓共出土竹簡 32

48、 枚,每枚長 69 厘米左右,寬 1 厘米,厚 0.2 厘米, 3 道編繩,保存較完整,內(nèi)容是迄今為止中國發(fā) 現(xiàn)時代最早的歷譜《漢武帝元光元年歷譜》。歷譜以十月為歲首,加閏月,所記晦朔干支,糾正了 自宋代《通鑒目錄》以來有關諸書的錯誤。文字皆為隸書。一次出土如此豐富珍貴的先秦古籍、古 佚書,在考古發(fā)掘中極為罕見,屬中國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這批文物為研究先秦歷史和古代軍事思 想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新史料,同時對研究古代文字學、歷法和古書??钡确矫妫埠苡袇⒖純r值。 金雀山帛畫墓 亦稱金雀山九號墓。 1976年 5月發(fā)現(xiàn)。 長方形豎井穴, 一槨一棺, 槨四周及蓋 板上均抹有灰膏泥。從中出土了一批陶器、

49、漆木器、銅器等。最有價值的是覆蓋于棺蓋之上的一幅 彩繪帛畫。帛畫長 200厘米,寬 42厘米。畫面內(nèi)容大致可分為天上、人間、地下 3部分。頂端繪 天體,右上角為日,著紅色,一金鳥立于其中;左上角為月,著白色,內(nèi)有玉兔與蟾蜍;中間一大 段為該畫的主體,表現(xiàn)了墓主人生前的顯赫和死后升仙的生活情景,共繪人物 24 個;最下部分, 或擬地下,或擬海洋,繪魚龍水族及制約、駕馭它們的類人若獸的神物。帛畫上部清晰,中下部模 糊。出土后,由國家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專家精心揭取,爾后裱裝成卷軸。帛畫先以淡墨線和 朱砂起畫稿,爾后著色繪出畫意,最后用朱砂與白粉線作部分勾勒。所用顏料,既有礦物質(zhì)的朱砂 和石黃

50、,又有動物質(zhì)的蛤粉,還有植物質(zhì)的青黛等,與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帛畫相比,不僅所 用原料相同,而且風格亦很接近,是長江以北地區(qū)出土的唯一一幅西漢帛畫。這一發(fā)現(xiàn),一方面反 映了早在公元前 2 世紀臨沂民間的繪畫藝術即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同時也揭示了漢代各地在經(jīng)濟、 文化方面進行廣泛交流的史實。 蒼山縣寶鼓墩西漢墓 西漢中期墓葬。 在橫山鄉(xiāng)歐屯東南 1 公里處的土嶺上。 1994 年發(fā)掘。土 墩直徑 43米,周圍原有巨石環(huán)繞,封土高約 3 米。今僅存數(shù)石,封土略高。墓葬位于土墩偏西部 位,土坑豎穴木槨,為夫妻同穴合葬墓。墓壙東西長 5.2 米,南北寬 3.4 米,深 6.7 米。東西兩半 各置

51、一南北向木棺, 棺之東側各附加一邊箱。 兩棺室均朽殘, 盜擾嚴重。所余隨葬品有漆木器耳杯、 案盤、勺、盒、樽等;漆衣陶器鼎、壺、灶、圈等;東棺室還出土有青銅雙面印一件,印文為陰鑄 篆書,一面為“郭安”,另一面為“安臣”。墩下尚有其他墓葬,故此墩當是一處大家庭合墩。 臨沭西南嶺兩漢畫像石墓 西漢武帝時期墓葬。 在曹莊鎮(zhèn)西南嶺村西南 0.5 公里處的土嶺 上。 1994 年發(fā)掘兩座墓,均為帶小邊箱的石槨小墓,南北向并列。墓壙長 2.9 米,寬 2.2 米,深 2.2 米,有斜坡墓道。應是夫妻并穴合葬墓。隨葬品有罐、盆、碗、俑等陶器及銅帶鉤、四銖半兩 錢幣等。畫像石 6 塊,石面未經(jīng)打磨,陰線刻簡

52、單的長青樹紋、穿璧紋,是目前區(qū)內(nèi)所見漢代最早 的畫像石墓之一。 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 東漢末年巨型多室石墓。 在沂南縣城西 4 公里的界湖鎮(zhèn)北寨村內(nèi)。 此處 系一墓葬群,畫像石墓為其中一座,原封土較高,當?shù)厮追Q“將軍墳”。 1954年春發(fā)掘。 1956年, 出版《沂南古畫像石墓發(fā)掘報告》。墓室坐北朝南,全部用預制的石料筑成。南北長 8.7 米,東西 寬 7.55 米,最高處 3.12 米,體積 326.34 立方米。由前、中、后 3 個主室和東西 4 個耳室及 1 個 東后側室共 8室組成。全墓由 280塊石料砌成,其中畫像石 42塊,畫像 73幅,總面積 442.27 平 方米。畫像主要分布

53、在墓門和前、中、后 3 室,內(nèi)容廣泛:墓門門額及前室、中室的橫額刻有胡漢 交戰(zhàn)、神靈圖像、祭祀吊唁、車騎出行、樂舞百戲、谷物豐收、宴飲庖廚、奇禽異獸等;中室四壁 刻完璧歸趙、荊軻刺秦王等 18 幅歷史故事;后室畫像主要表現(xiàn)墓主夫婦的家居生活。畫像主要采 用平面減底線刻, 少部分為陰線刻, 中室八角柱上的曲拱, 則用透雕技法刻成應龍形象。 雕刻細膩, 形象生動逼真, 氣勢雄渾, 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為考探漢代社會經(jīng)濟情況、 階級矛盾、典章制度、 風俗人情、建筑和繪畫風格、舞樂雜技、宗教哲學思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直觀性資料。北寨漢畫像 石墓已作為專門詞條收入《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名勝

54、詞典》等大型工具書。 沂南北寨漢墓 東漢末年多室合構墓。在沂南縣界湖鎮(zhèn)北寨村中,北距畫像石墓 20 米。1994 年發(fā)掘。由斜坡式墓道、墓門、前室、中室、后室和東三側室、西二側室組成,后室由一道磚墻分 隔為東西兩間。南北向,南北長 9.1 米,東西寬 8.52 米。該墓早年被盜,殘存隨葬品 80 余件,多 為陶器。器形有鼎、壺、盆、盒、盤、案、耳杯、博山爐、井、灶、雞、狗等。還有透雕“五龍戲 珠”石蓋硯、石黛板、石豬和銅裸女俑、銅錢、銀環(huán)及鐵刀、漆器殘片等。墓主應屬縣令至郡守級 官吏。 臨沂吳白莊漢畫像石墓 在臨沂市區(qū)南 6公里的吳白莊村北。 1972年發(fā)掘。屬半地下建筑。 地 面起冢,

55、封土高出地面近 10 米。整座墓室為磚石合構,由墓道、墓門、前室、中室、西后室、東 后室、回廊、 西兩耳室和東一耳室組成。墓向南偏東 10°,東西寬 15 米,南北長 9 米。原有畫像 49 石,現(xiàn)存 45石,65幅。內(nèi)容有車馬出行、車騎過橋、庖廚宴飲、樂舞雜技、田獵捕魚、祥禽瑞 獸、東王公與西王母、伏羲與女媧等。雕刻技法以具有突出地方特點的深剔地多層次平面雕為主, 另有陰線刻、高浮雕、透雕等。建筑規(guī)模宏大,畫像內(nèi)容豐富,雕刻技法嫻熟,是研究臨沂漢文化 的重要資料。 蒼山城前漢畫像石墓 為西晉時人利用東漢墓室埋葬親人的墓葬。 在蒼山縣城西 1.5 公里的城 前村村北土臺上。 1973年5月發(fā)

56、掘。墓室以石構筑,南北長 5.46 米,東西寬 2.94 米,高2.48 米。 有畫像石刻 11石, 13 幅。內(nèi)容為車騎出行、車馬過橋、樂舞宴飲、祥禽瑞獸等。有題記石 2 方, 陰刻隸書 15行328字,記述墓室建造年代、畫像內(nèi)容及其位置等。 紀年元嘉元年(151 年) ,為東漢 桓帝年號。是研究漢畫像石墓和漢代語言文字的重要資料。 臨沂洪家店劉疵墓 西漢石槨墓, 在臨沂城北 10 公里的洪家店村西北。 南北向,壙長 5.5 米,寬 4.2 米,槨用不規(guī)則的石塊壘砌。棺室居槨內(nèi)西南部,棺東側為邊箱。 1978年 5 月發(fā)掘。出 土一套彌足珍貴的金縷玉衣。玉衣用 1140片玉片精制而成,分為

57、頭、兩手、兩足 5 個部分,為西 漢早期玉衣。同時出土的隨葬品有瑪瑙印章 1顆、銅弩機兩件、鐵劍 3把及玉、銅、漆、陶器物等。 該墓對研究西漢大貴族的葬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五、漢代以后墓葬 區(qū)內(nèi)漢代以后墓葬極多, 與春秋戰(zhàn)國和漢代的大墓相比, 其規(guī)模普遍為小, 隨葬品的數(shù)量亦愈來愈少。墓葬中,多見墓中石碑、墓志銘等具有確切紀年的遺存物,有的石碑、 墓志銘除記有死者姓名、身份、生卒時間、生平外,還記載了死者的親戚關系與財產(chǎn)占有情況等。 從總體上看,此期具有重要價值的古墓葬偏少。 明魯懷王?魯?shù)客跄?均在平邑縣境。位于白彥鎮(zhèn)小山后村東北,毓秀山南麓。兩墓東西相距 25 米。東為魯懷王墓,高

58、 10 米,直徑 30 米;西為魯?shù)客跄?,?7 米,直徑 16 米。墓室均為磚石 結構,底部用條石鋪成,上部為拱形青磚壘砌。墓門南向,門為巨石制成。 1972 年,兩墓中各出土 壙志 1合,其中魯懷王墓志 1 合兩方,魯?shù)客跄怪?1合兩方。魯懷王朱當漎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六代 孫,魯莊王之嫡長子,成化十九年 (1483 年)封為世子,死于弘治八年 (1495 年),死后追封為王, 謚號“懷”。其墓志蓋長 0.91 米,寬 0.88 米,高 0.18 米,陰刻篆文“御賜魯府懷簡世子壙志”4 行 10 字。志石長 0.9 米,寬 0.87 米,高 0.18 米,陰刻楷書 17 行共 232 字;魯?shù)?/p>

59、王朱健木式,系 懷王嫡長子, 生于弘治七年 (1494 年) ,弘治十六年(1503 年)封為世孫。 死于正德十五年 (1520 年), 死后追封為王,謚號“悼”。其墓志蓋長 0.88 米,寬 0.82 米,高 0.17 米,陰刻篆文“明故魯世 孫壙志”3行7字。志石長 0.87 米,寬 0.81 米,高 0.16 米,陰刻楷書 22行共393字。 魯敬王墓 在平邑縣鄭家峪鄉(xiāng)東午門村北?,F(xiàn)封土高 5米,直徑 8 米,墓室石結構。清光緒初 年被盜,出土《欽賜魯敬王妃壙志》 1 塊,后下落不明。 1984年在平邑白馬鄉(xiāng)胡同村被重新發(fā)現(xiàn)。 魯敬王朱壽钅曾, 系魯恭王庶六子, 初封為富平王, 明萬歷

60、二十四年 (1596 年)襲封為魯王。 萬歷二 十八年死, 謚號“敬”,翌年與王妃程氏合葬于奎山南麓。 平邑左寶貴衣冠冢 在平邑縣城東南 30 公里處的地方鎮(zhèn)紅石嶺村東。 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時, 左寶貴率部赴朝鮮抗擊日軍, 9 月,在平壤殉國。翌年,清政府撥款在其故里建衣冠冢。墓地 30 畝,陵園占地 10 畝,以磚墻圍繞,內(nèi)植松柏,設專人看管。衣冠冢系方形圓頂。墓道兩側有石牌 坊、御制龜趺螭首碑、墓表石獅。墓表南面刻有兵部左侍郎楊頤的挽聯(lián):“孤軍支柱窮邊,傷哉為 國捐軀,萬里未能收戰(zhàn)骨;幾輩逍遙海上,恨不藁街懸首,九原何以謝忠魂?!蹦贡肀泵鏋轳v藏幫 辦大臣內(nèi)閣大學士禮部左侍郎尚賢的挽聯(lián)

61、:“經(jīng)百戰(zhàn)勇冠諸軍,常開平天下奇男子;守孤城心拼一 死,張睢陽古之烈丈夫?!?1956 年,石碑坊被雷電擊倒。 1976 年,衣冠冢等又遭人為破壞,現(xiàn)僅 殘存碑座、墓表、石獅和墓基等。 古建筑 、石闕 莒南孫仲陽畫像石闕 東漢章帝元和二年 (公元 85年) 建造的墓闕。1965年 2 月出土于莒南縣 筵賓鄉(xiāng)(現(xiàn)為北園鎮(zhèn) )東蘭墩村東南 100米處。原為雙檐單闕,現(xiàn)僅存闕身和兩個闕頂石。為紅砂石 質(zhì),呈梯形狀,高 180厘米,上寬 52厘米,厚 18厘米,下寬 70 厘米、厚 20厘米。正面淺浮雕畫 像,畫面分 4層:第一層刻人物拜謁、倒立伎、 2 人徒手搏斗和多頭人面獸、魚、鱉等;第二層

62、刻 同向 2騎者;第三層為 1人長袖舞; 2人伴奏;第四層為 4人對揖。右側面淺浮雕畫像,畫面分 3 層:上層為一獸;中層為穿環(huán)紋;下層系人身蛇尾者。左側面陰刻隸書一行共 29 字:“元和二年 正月六日孫仲陽仲升父物故行表于禮□作石闕賈值萬五千”。闕頂均作四阿式,四角起脊,四面刻 瓦隴,一大一小,為重檐。 二檐間的蜀柱及屋脊已散失。 此闕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較完整的石闕之一, 現(xiàn)藏于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內(nèi)。 平邑皇圣卿闕、 功曹闕 闕有 3 座,均為東漢墓前石闕。原在平邑鎮(zhèn)北面蓮花山東側之八埠 頂, 1932年遷至今平邑第三小學院內(nèi)?;适リI有兩座,建于東漢章帝元和三年 (公元 86年),原在 墓

63、前東西對峙。兩闕形制相同,均由灰青石四層筑成,分闕基、闕身、斗拱石、闕頂四部分,通高 210 厘米。闕基大部分埋入地下,露出部分呈斜削狀。闕身高 152厘米、寬 72厘米、厚 59 厘米, 平面近方形,闕身四方畫像有人物、車騎、禽獸等,內(nèi)容多是上古傳說中的故事。西闕南面第四層 西半部刻隸書銘文,首行為“南武陽平邑皇圣卿?!? 字,次行為“之大門卿以元和三年”9 字, 以下各行字跡已模糊難辨。斗拱石高 41厘米,四角各鐫斗拱一朵。闕頂高 19 厘米,上部刻四注式 屋頂,底部刻檐椽一排。 功曹闕原來也是東西兩座,舊址在皇圣卿闕之南百余米處,東闕已不存在,現(xiàn)僅存西闕。此闕 建于東漢章帝章和元年 (

64、公元 87年) ,其形制與皇圣卿闕基本相同。 3 闕均為我國現(xiàn)存時代較早且保 存完好的古闕,是研究中國古建筑的重要資料。 二、寺、祠 浮來山定林寺 在莒縣城西 9 公里浮來山東側, 座落于一山坳北面。 始建于南北朝, 屢有興廢, 現(xiàn)存廟宇為明清時的建筑。由前、中、后三院組成,總面積 5000 平方米。前院主殿大雄寶殿青磚 灰瓦,丹梁紅柱。廊檐上的枋椽,皆彩繪圖案,正脊和 4 條垂脊,飾有神態(tài)各異的陶制動物。殿內(nèi) 原有釋迦牟尼和十八羅漢泥塑像,皆于“文革”中被毀,現(xiàn)僅存壁畫。主殿兩側有兩座偏殿,一祀 關公,一祀老母。 三殿之前的院落內(nèi)有一高 24.7 米、樹圍 15.7 米的古銀杏樹。據(jù)清順

65、治年間碑 文稱,此樹迄今已 3000 余年,現(xiàn)仍蒼勁蔥郁。中院主要建筑為校經(jīng)樓,兩層,磚石結構,相傳為 劉勰校正經(jīng)典的地方。右為修禪堂,左系十王殿。后院主殿為三教堂,原祀孔子、老子、釋迦牟尼 的牌位。 青牛山神清宮 在沂源縣燕崖鄉(xiāng)駐地西北部的青牛山前懷處。始建于唐末,中間多有修葺,最 后一次較大修建在清乾隆三十四年 (1769 年) 。 分七樓、八閣、十三碹、三十六院、七十二門, 總面積 7000 平方米。山門名龍虎殿,建筑精巧,兩旁建有鐘鼓樓。院內(nèi)主建筑為老君閣,二層, 磚石發(fā)碹,造型古樸。老君閣東西兩側有兩座對稱的閣樓,東為天師閣,西為文昌閣。天師閣南山 墻有門入東后院,正面為玉皇閣,東

66、廂系真武廟,建筑精致,造型優(yōu)美;文昌閣南山墻亦有門入西 后院,正面是一座重樓道閣。 隔內(nèi)墻的南面院里還有一座奶奶殿。 整個建筑群結構嚴謹, 修造精奇, 規(guī)模宏大。 蒙山寺廟群 在平邑縣北蒙山前麓。主要建筑有萬壽宮、明光寺、海螺寺、承天宮、南天門九 龍觀音殿等。萬壽宮為道觀,始建于宋,稱玉虛觀,清代改萬壽宮?,F(xiàn)存殿宇為清康熙年間重修。 正殿三楹,梁柱皆朱漆,崇宏壯麗。承天宮原有石殿兩座,梁柱窗戶皆用巨石雕成,屋頂亦覆以巨 石,石上雕有屋瓦圖片。廟前有石坊、石殿,為明代魯王始建,清嘉慶年間重修。現(xiàn)石殿、石坊已 不存在, 唯余磚木結構的神殿三楹。南天門九龍觀音殿,建于明代。殿有 5 間,梁柱、椽、屋頂?shù)冉杂墒?筑成,殿內(nèi)原有觀世音等泥塑象 7 尊,現(xiàn)僅存神壇。 文峰山古建筑群 在蒼山縣城西 15 公里的文峰山上。位于半山腰的一處建筑群,由三清殿、 關帝廟、龍王廟等組成,俗稱下廟。據(jù)出土石柱記載, 龍王廟始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 (公元 999年)。 高處的建筑群,由季文子廟、三皇廟、三清觀等組成,俗稱上廟。山頂是玉皇閣。多已傾圮。 臨沂孔廟 在臨沂市蘭山路中段北側。南北長 155 米,東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相關搜索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