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音樂上冊-第七單元《溯流探源》教案-蘇少版教學提綱》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六年級音樂上冊-第七單元《溯流探源》教案-蘇少版教學提綱(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七單元 溯流探源
第 1 課
課 題 第七單元 溯流探源 教 時 4
時
1. 了解民族民間音樂是取之不盡的寶藏,音樂家們時常從民族民間音
樂中獲取創(chuàng)作靈感,很多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都源于民族民間音樂。
教學目標 2. 在欣賞鋼琴獨奏曲《向陽花》的活動中,找到作品與民歌《李玉蓮調》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3. 學唱《李玉蓮調》。
教學重點 學會演唱是《李玉蓮調》
教學難點 了解民族民間音樂是取之不盡的寶藏
教學準備 琴 光盤
二次備課
教 學 思 路
或反思
一. 欣賞《向陽花》(鋼琴獨奏)
2、
1. 聽歌曲《李玉蓮調》感受歌曲輕快活潑的情緒。
2. 欣賞鋼琴獨奏曲《向陽花》。
( 1)欣賞過程中明確主題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通過舉例,對比等方法,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與感受變奏中的旋律、節(jié)奏、情緒等方面的微妙變化。
( 2)對于不同變奏段落,可以讓學生通過想象來為其設想情景。
( 3)感受主題與變奏之間的聯(lián)系,以體驗音域、節(jié)奏、音色、速度等對塑造
形象,表達情緒所起的作用,
二. 學唱《李玉蓮調》
( 1) 讓學生利用在小學階段積累的民歌知識,根據(jù)旋律特點來判斷是哪個地域的民歌。
( 2) 用整體聽唱法學唱歌曲,唱過程中提示學生注意旋律的骨干音及進行
3、特點。
( 3) 引導學生,根據(jù)旋律的特點,推斷《向陽花》與《李玉蓮調》之間的聯(lián)系,
( 4) 結合變奏的特點,在學會歌曲《李玉蓮調》之后,啟發(fā)學生用多種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的歡樂情,如改變及速度,力度,采用領唱,齊唱,輪唱等方式演唱。
( 5) 用方言唱一唱歌曲,使用北方方言的地區(qū)可直接用本地方言試著唱一唱。
( 6) 體會歌曲的地域特點。
上 課 日
板 書 設 計(反思)
期
課 題 第七單元 溯流探源 教時 第2 課時
4、
欣賞管弦樂曲, 能結合演唱內(nèi)蒙古民歌 《森吉德瑪》 ,用打擊樂器及聲勢動作
教學目標
伴奏等多種組合活動形式,再次感悟到民歌與專業(yè)音樂作品之間的淵源關系。
教學重點 學唱《森吉德瑪》
教學難點 延長音的唱法與作用。
教學準備
琴 光盤
教 學
思 路
二次備課或反思
一. 介紹管弦樂《森吉德瑪》
管弦樂《森吉德瑪》 是我國著名作家賀綠汀于 1945 年根據(jù)同名
內(nèi)蒙古民歌改編的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的器樂作品。作者采用復
調的作曲手法和配器上的色彩變化,對民歌旋律加以精心地發(fā)
5、
現(xiàn),表現(xiàn)了蒙古族人民淳樸憨厚的性格,迎接解放時的歡快心
情。全曲分為兩段,第一段以緩慢安靜的旋律描繪出遼闊草原
和無邊沙漠的大自然景象,作者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第二段
的主題仍然采用第一段主題的素材,但加快了速度,配器上也
做了改變,原來緩慢幽靜的音樂,頃刻間轉為歡快熱烈的,載
歌載舞的音流,表現(xiàn)了蒙古族人民歡慶解放的,喜悅心情。
二. 學唱《森吉德瑪》
1. 學唱這首歌,首先要結合歌詞內(nèi)容,把握節(jié)奏,速度與情緒的關系,這不僅有利于了解短調特點也是與管弦樂作品比較的一個切入點,
2. 曲調的線條起伏很大,時而高亢激昂時而低沉著柔婉,情感富于
6、變化,這是演唱的難點,此時教師可以范唱,重點突破。
3. 感受公斤的核心作用把握好六度、八度大跳音程的音準。
4. 故事雖有憂傷,但第一段是一小伙子的口吻,贊美姑娘的美麗,要表達出比喻的喻意以及蒙古族青年的率真豪邁。
板 書 設 計(反思) 上課日期
\
課 題 第七單元溯流探源 教 時 第 3 課時
學唱蘇格蘭民歌《蘇格蘭的藍鈴花》,能對其旋律進行探究,回憶起曾經(jīng)演唱過
教學目標
的管弦樂作品 《在鐘表店里》 第二主題的音調, 它正是源自 《蘇格蘭的藍鈴花》 。
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的真摯情感
7、。
教學難點 感受歌曲的真摯情感。
教學準備 琴 光盤
教 學 思 路 二次備課或反思
1. 欣賞美麗的蘇格蘭自然風光,以《蘇格蘭的藍鈴花》作為背景音樂。
2. 讓學生在觀看圖片的同時感受悠揚的歌曲旋律。
3. 教師簡介蘇格蘭的風情,美麗的藍鈴花,以及蘇格蘭民族的特點。
4. 學生聽首歌曲的旋律后和著琴聲整體填唱歌詞。
5. 教師范唱感受歌曲的真摯情感。
6. 指名個別學生演唱,老師針對學生演唱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指點。
7. 播放以前聽過的管弦樂曲《在鐘表店里》。
8. 讓學生說出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
8、
9. 再次演唱《蘇格蘭的藍鈴花》感受歌曲的真摯情感。
板 書 設 計 上課日期
課 題 第七單元 溯流探源 教時 第4 課時
學習由山西民歌改編的豎笛曲《繡荷包》,能自然流暢地吹奏出帶有變化音
教學目標
聲升 DO的前倚音。
教學重點 豎笛演奏時顫音要做到自然均勻。
教學難點 豎笛演奏時顫音要做到自然均勻。
教學準備 琴 光盤
教 學 思 路 二次備課或反思
一.吹奏豎笛
1. 了解歌曲表達的情感。
山西民歌《繡荷包》為兩句結
9、構的商調式民歌,原有的唱詞是:初一到十五,十五月兒高,那春風擺動楊呀楊柳梢,三月桃花開情人捎書來,捎書書帶信信要一個荷包袋,你繡一只船,船上張著帆,帆里面的意思情郎你去猜。
3. 指導吹法。
這首曲子重點練習高音區(qū)吹奏時氣息與音色的統(tǒng)一,以及靈活的吹奏前倚音,并在吹奏中正確運用吹奏法。
三. 成長的足跡
活動一:綜合表演《森吉德瑪》:唱,舞,奏,在綜合表演的活動體現(xiàn)課標對綜合表演的“三能要求”,即:能主動參與能在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能對表演做簡單評價?;顒佣?,唱一唱下面的旋律,你知道它出自本單元哪首樂曲嗎?活動依據(jù)課標要求,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形式,無論是民族音樂語言的積累,還是創(chuàng)作新的音樂作品,民歌主題的記憶都是非常重要的。
板 書 設 計 上課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