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文言文句式教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文言文句式 教案
教學目的:
2.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譯方法
辨別特殊句式的類型并掌握翻譯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1.考點闡釋:“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這個考點在近幾年高考中雖未單獨設題,但其知識點遍布文章,閱讀內容中很多句子涉及這方面的知識,尤其是在翻譯題中,所以其是不可忽視的一個考點。
2.句型介紹: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固定結構等幾類。判斷句、被動句要從結構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則要聯(lián)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裝句要掌握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主謂倒置的規(guī)律,固定句式要記住它們的習慣
2、用法。
3.分類說明: :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間的關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實行判斷。)
文言文中表判斷的常見句式有如下幾種類型:
一、用“者”、“也” 表判斷。
1、 “……者,……也”式。(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后用“者”,表示停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后用“也”結句,表示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者”和“也”不必譯出。)
(1)、陳涉者,陽城人也。 《陳涉世家》
(2)、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3、 《廉藺列傳》
2、 “……者,……”式。(有的判斷句,也能夠只在主語后用“者”表示停頓,但這種情況不常見。)
(1)、粟者,民之所種。 《論積貯疏》
(2)、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游褒禪山記》
3、 “……,……也”式。(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xiàn),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
(1)、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張衡傳》
(2)、夫戰(zhàn),勇氣也。 《曹劌論戰(zhàn)》
4、 “……者也”式。(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增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停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式在文言文中也
4、比較常見。)
(1)、蓮,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愛蓮說》
(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
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陳涉世家》
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岳陽樓記》
3、梁父即楚將項燕。 《項羽本紀》
4、環(huán)滁皆山也。 《醉翁亭記》
5、此亡秦之續(xù)耳。 《鴻門宴》
三、無標志判斷句,主謂直接表判斷。(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
1、荀卿,趙人。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2、劉備天下梟雄。 《赤壁之戰(zhàn)》
3、秦,虎狼
5、之國。 《屈原列傳》
被動句:在古漢語中,主語是謂語所表示行為的被動者的句式叫被動句。(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用介詞“于”“受……于……”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用介詞“于”“受……于……”表示被動,“于”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①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 《師說》
②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冻啾谥畱?zhàn)》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為所……”表示被動。
①身死人手,為天下笑。 《過秦論》
②重為鄉(xiāng)黨所笑。
6、 《報任安書》
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而欓T宴》
3、用“見”“見……于……”表被動(“于”引進動作的主動者)。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廉藺列傳》
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廉藺列傳》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動,它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 可譯為“我”。如:
①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②望見諒 ③請勿見笑 ④誠請見教(誠摯地請求教導我)
4、用介詞“被”表被動
①予猶記周公之被逮。 《五人墓碑記》
②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京口北固亭懷古》
5、無任何標志,根據(jù)句意判斷(動詞本身表被動)
7、
①戍卒叫,函谷舉 《阿房宮賦》
②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報任安書》
③城陷而虜 《張中丞傳后敘》
倒裝句: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成分的順序,一般為:(定)主─[狀] 謂─ (定)“賓”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條件下,句子成分的順序會發(fā)生變化的,這就是古漢語中的所謂倒裝句。主要有以下幾種倒裝形式:賓語前置 、定語后置 、狀語后置、主謂倒置
賓語前置(動詞能夠帶賓語,介詞也能夠帶賓語。賓語前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疑問代詞有“何、誰、孰、胡、曷、惡、安、焉、奚”等。
①大王來何操? 《鴻門宴》
②沛公安在? 《鴻門宴》
句子的
8、特點:
1、都是疑問句
2、疑問代詞分別是“何”“安”,它們分別作“操”“在”的賓語
3、賓語都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
①忌不自信。 《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國也》
句子的特點:
1、都是否定句
2、代詞分別是“自”“之” ,它們分別作“信”“有”的賓語
3、賓語都前置
三、用 “是”或“之”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是”或“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
①何陋之有?《陋室銘》
②無乃爾是過矣?《季氏將伐顓臾》
四、介賓結構,介詞的賓語有時會置于介詞前,形成介詞的賓語前置。
①項
9、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 《鴻門宴》
定語后置(通常定語應該放置于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中心詞+后置定語+者” (這種格式中的“者”相當于結構助詞“的”)
①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廉藺列傳》
②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戰(zhàn)國策?荊何刺秦王》
2、“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的形式。
①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石鐘山記》
3、“中心詞+之+后置定語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勸學》
4、數(shù)量詞作定語,有時放在中心詞后面
①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
10、卒數(shù)萬人?!蛾惿媸兰摇?
②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木蘭辭》
狀語后置(也叫介賓結構后置,介賓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于謂語部分后。標志性介詞有“以”、“于”、“乎” 等。)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勸學》
2、具告以事。 《鴻門宴》
3、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出師表》
4、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師說》②無乃爾是過矣?《季氏將伐顓臾》
主謂倒裝
文言文中,為了加強語氣,強調謂語,常常把謂語提到主語的前面,這種改變語序的做法叫做主謂倒裝。
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
如:“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美哉,我少
11、年中國?!? 《少年中國說》
不仁哉!梁惠王也 。 《孟子?盡心下》
省略句:語言省略句:句子成分省略在古文中經常出現(xiàn)。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或整個語言環(huán)境去判斷。翻譯時,根據(jù)具體情況把省略的成分補出。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省略主語。
1、廉頗為趙將,(廉頗)伐齊,大破之。 《廉藺列傳》
2、 (扁鵲)居十日,扁鵲復見。 《扁鵲見蔡桓公》
二、省略謂語。
1、擇其善者
12、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
2、 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劌論戰(zhàn)》
三、省略賓語。
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歸趙。 《廉藺列傳》
2、以相如功大,拜(相如)為上卿。 《廉藺列傳》
四、省略介詞。
1、沛公軍(于)霸上。 《鴻門宴》
2、躡足(于)行伍之間,而崛起(于)阡陌之中。《過秦論》
文言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表疑問的、表反問的、表測度的、表感嘆的和
13、表判斷的等五種。
一、表疑問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與。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閑敝邑,若何?(《殽之戰(zhàn)》)
③與不榖同好,如何?(《左傳·齊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則如何?(《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辦”,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
14、為“怎么樣”,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樣”,⑥句中的“孰與”是“與……比較,哪一個……”的意思。一般地說,“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辦”、“把……怎么樣”、“拿……怎么辦”、“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樣”、“怎么樣”、“怎么”等,要視具體語境而定。
二.表反問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何……之有、何以……為、何……為、不亦……乎。例如:
⑦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⑧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論語·顏淵》)
⑨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15、 ⑩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何……之有”可譯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處”,是反問句。其用法特點是:何+名詞+之+有?!昂我浴瓰椤薄ⅰ昂巍瓰椤笨勺g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問代詞“什么”,“為”是句末語氣詞,相當于“呢”?!昂我晕臑椤弊g為“要華美做什么呢”,“何辭為”譯為“要告辭做什么呢”?!安灰唷酢弊g作“不是……嗎”?!安灰鄻泛酢弊g作“不是很快樂嗎”。
三.表測度的固定結構常 見的有:得無……乎(耶)、無乃……乎。例如:
1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
12.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16、《促織》)
13.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之戰(zhàn)》)
“得無……乎(耶)”、“無乃……乎”均可譯為“恐怕……吧”,都表示推測、估計。“得無異乎”譯為“恐怕不同吧”,“得無教我獵蟲所耶”譯為“恐怕是教我捉蟲的地方吧”,“無乃不可乎”譯為“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測度外,還帶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嘆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釋為“多么”。例如:
14、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
15、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ā读婀賯餍颉罚?
16、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17、(《〈指南錄〉后序》)
五.表判斷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是之謂、此之謂。例如:
17是之謂政令行。(《荀子·王霸》)
18詩云:“殷鑒不遠,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謂也。(《孟子·離婁》)
17句中的“是之謂”可譯作“這就叫做”,18句中的“此之謂”只能譯作“就是說這個”。這兩句均為判斷句,不過這里的“是”或“此”在古漢語中卻是前置的賓
隨堂練習:
1、下列句子,不是判斷句的是:( )
A、劉豫州,王室之胄 B、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秦愛紛奢,人
18、亦念其家
2、下列句子,不是判斷句的是:( )
A、即彼成我敗所由判也 B、縱一緯之所如
C、非我也,歲也 D、亞父者,范增也
3、下列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 )
2、A、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B、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C、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D、帝感其誠
4、翻譯句子
暉剛于為吏,見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廣東高考)
5、下列各句中的“之”,屬于代詞作前置賓語的一項是( )(2008廣東高考)
A、除郎中、上
19、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歸于帝,帝不之罪
C、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shù) D、將士用命,訪何功之有
6、翻譯下面的句子(2008廣東高考)
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
7、請補出下列句子中的省略成分
⑴、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⑵、 便可白公姥
⑶、 使快彈數(shù)曲
⑷、 身死人手
⑸、 威震四海
⑹、 欲呼張良與俱去
⑺、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答案:
1、D 2、B
3、B 4、朱暉在做官時很剛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處都被人彈劾
5、B
20、 6、平常人有一些小優(yōu)點,很少不自己稱贊自己的,你的功勞那么大,卻沒有說一句,這是為什么呢?
7、請補出下列句子中的省略成分
⑴、(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
⑵、(汝)便可白公姥
⑶、使(之)快彈數(shù)曲
⑷、身死(于)人手
⑸、威震(于)四海
⑹、欲呼張良與(之)俱去
⑺、(阿房宮)五步(有)一(座)樓,十步(有)一(座)閣
作業(yè):
1、 請就“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省略句”這四種文言特殊句式,各舉出兩個例子。
2、指出這個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
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資治通鑒》)
定語后置句:荊州附操之民
被動句:被兵勢所逼
判斷句:不是心里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