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2部分 高考八大高頻考點例析課件 教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2部分 高考八大高頻考點例析課件 教科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物理 第2部分 高考八大高頻考點例析課件 教科版必修1(7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高考八大高頻考點例析高考八大高頻考點例析考考點點一一考考點點二二考考點點三三考考點點四四考考點點五五考考點點六六考考點點七七考考點點八八高考八大高頻考點例析高考八大高頻考點例析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規(guī)律的應用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規(guī)律的應用題型特點題型特點 對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如物體看做質點的條件;對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如物體看做質點的條件;參考系在運動描述中的應用;在實際問題中搞清位移與參考系在運動描述中的應用;在實際問題中搞清位移與路程,速度與速率,加速度與速度變化量、速度變化率路程,速度與速率,加速度與速度變化量、速度變化率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有關公式、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有關公式、推論解決實際問題。推論解決實際問題。解題方略解題方略1正確理解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并加以對比分析正確理解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并加以對比分析物理量物理量物理意義物理意義標、矢性標、矢性說明說明位移位移(x)描述質點位置變化描述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的物理量矢量矢量方向從初位置指方向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向末位置路程路程質點位置發(fā)生變化質點位置發(fā)生變化時的軌跡長度時的軌跡長度標量標量路程路程位移位移速度速度(v)描述物體位置改變描述物體位置改變的快慢及方向,的快慢及方向,矢量矢量方向與位移方向與位移x的的變化方向相同變化方向相同 例證例證1(2011新課標全國新課標全國卷卷)甲
3、、乙兩輛汽車都從甲、乙兩輛汽車都從靜止出發(fā)做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方向一直不變。在第一靜止出發(fā)做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方向一直不變。在第一段時間間隔內,兩輛汽車的加速度大小不變,汽車乙的加段時間間隔內,兩輛汽車的加速度大小不變,汽車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兩倍;在接下來的相同時間間隔內,汽車速度大小是甲的兩倍;在接下來的相同時間間隔內,汽車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為原來的兩倍,汽車乙的加速度大小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為原來的兩倍,汽車乙的加速度大小減小為原來的一半。求甲、乙兩車各自在這兩段時間間隔減小為原來的一半。求甲、乙兩車各自在這兩段時間間隔內走過的總路程之比。內走過的總路程之比。答案答案5 7點 擊 下
4、圖 進 入 運動學中的圖像問題運動學中的圖像問題題型特點題型特點 運用圖像解決直線運動問題,根據圖像判斷物運用圖像解決直線運動問題,根據圖像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且常與追及、相遇問題聯(lián)系起來進體的運動情況,且常與追及、相遇問題聯(lián)系起來進行考查。行考查。解題方略解題方略 1理解圖像法及其意義理解圖像法及其意義 圖像法是一種通過建立坐標系來表達有關物體運圖像法是一種通過建立坐標系來表達有關物體運動規(guī)律的重要方法。形狀類似的圖像在不同的坐標系動規(guī)律的重要方法。形狀類似的圖像在不同的坐標系中表示的物理規(guī)律不同,因此,應用圖像時,首先要中表示的物理規(guī)律不同,因此,應用圖像時,首先要看清縱、橫坐標代表哪種物
5、理量。對直線運動的圖像看清縱、橫坐標代表哪種物理量。對直線運動的圖像的認識應該做到:的認識應該做到:(1)能根據圖像識別物體運動的性質;能根據圖像識別物體運動的性質;(2)能認識圖像截距的意義;能認識圖像截距的意義;(3)能認識圖像斜率的意義;能認識圖像斜率的意義;(4)能認識圖像覆蓋面積的意義;能認識圖像覆蓋面積的意義;(5)能說出圖線上任一點的狀況。能說出圖線上任一點的狀況。圖圖22位移時間位移時間(xt)圖像圖像物體運動的物體運動的xt圖像表示物體的位移隨圖像表示物體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與物體運動的軌跡無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與物體運動的軌跡無任何直接關系。圖任何直接關系。圖2中中a、b、
6、c三條直線三條直線對應的對應的xt關系式分別為關系式分別為xvatx0、xvbt、xvc(tt0)。a、b、c都是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都是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縱軸截距時間圖像??v軸截距x0表示在表示在t0時時a在在b前方前方x0處;橫處;橫軸截距軸截距t0表示表示c比比b晚出發(fā)晚出發(fā)t0時間;斜率表示運動速度,容時間;斜率表示運動速度,容易看出易看出vcvbva;交點;交點P可反映出可反映出t1時刻時刻c追上追上b。圖圖3 3速度時間速度時間(vt)圖像圖像 物體運動的物體運動的vt圖像表示物體運圖像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與物體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與物體運動的軌跡運動
7、的軌跡無任何直接關系。無任何直接關系。 圖圖3中中a、b、c、d四條直線對應的四條直線對應的vt關系式分別關系式分別為為va常量、常量、vbv0a1t、vca1t、vdv0a2t,直線,直線a是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像,其余都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像,其余都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像??v軸截距的速度圖像??v軸截距v0表示表示b、d的初速度,橫軸截距的初速度,橫軸截距t1表示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速度等于零需要的時間。斜率表示表示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速度等于零需要的時間。斜率表示運動的加速度,斜率為負者運動的加速度,斜率為負者(如如d)對應于勻減速直線運動。對應于勻減速直線運動。圖線和坐標軸
8、圍成的面積表示運動的位移。兩圖線的交點圖線和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運動的位移。兩圖線的交點P可反映出在時刻可反映出在時刻t0兩個運動兩個運動(c和和d)有相同的速度。有相同的速度。圖圖4 例證例證2 (2010廣東高考廣東高考)如圖如圖4是某質點運動的速度圖像,由圖像得是某質點運動的速度圖像,由圖像得到的正確結果是到的正確結果是 () A01 s內的平均速度是內的平均速度是2 m/s B02 s內的位移大小是內的位移大小是3 m C01 s內的加速度大于內的加速度大于24 s內的加速度內的加速度 D01 s內的運動方向與內的運動方向與24 s內的運動方向相內的運動方向相反反答案答案BC點 擊 下
9、 圖 進 入彈力與摩擦力的分析與判斷彈力與摩擦力的分析與判斷題型特點題型特點 在具體問題中判斷摩擦力、彈力的有無及其方在具體問題中判斷摩擦力、彈力的有無及其方向。區(qū)分靜摩擦、滑動摩擦并會計算,能理解應用向。區(qū)分靜摩擦、滑動摩擦并會計算,能理解應用胡克定律。胡克定律。解題方略解題方略 1彈力有無的判斷方法彈力有無的判斷方法 (1)根據彈力產生的條件直接判斷:根據彈力產生的條件直接判斷: 根據物體是否直接接觸并發(fā)生彈性形變來判斷是根據物體是否直接接觸并發(fā)生彈性形變來判斷是否存在彈力。此方法多用來判斷形變較明顯的情況。否存在彈力。此方法多用來判斷形變較明顯的情況。 (2)利用假設法判斷:利用假設法判
10、斷: 對形變不明顯的情況,可假設兩個物體間彈力不存在,對形變不明顯的情況,可假設兩個物體間彈力不存在,即把與我們所研究的物體相接觸的其他物體去掉,看物體還即把與我們所研究的物體相接觸的其他物體去掉,看物體還能否保持原有的狀態(tài)。若運動狀態(tài)不變,則此處不存在彈力,能否保持原有的狀態(tài)。若運動狀態(tài)不變,則此處不存在彈力,若運動狀態(tài)改變,則此處一定存在彈力。若運動狀態(tài)改變,則此處一定存在彈力。 (3)根據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分析:分析: 由狀態(tài)分析彈力,使物體的受力必須與物體的運動由狀態(tài)分析彈力,使物體的受力必須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符合,依據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由物體受力平衡狀態(tài)符合,依據物體的
11、運動狀態(tài),由物體受力平衡(或?;蚺nD第二定律頓第二定律)列方程來判斷物體間的彈力是否存在。列方程來判斷物體間的彈力是否存在。 2彈力大小的計算彈力大小的計算 若彈簧處于彈性限度內,可用胡克定律,即若彈簧處于彈性限度內,可用胡克定律,即Fkx計計算彈簧彈力,除彈簧外,其他物體的彈力大小,通常應算彈簧彈力,除彈簧外,其他物體的彈力大小,通常應根據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利用平衡條件或動力學規(guī)律根據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利用平衡條件或動力學規(guī)律建立方程求解。建立方程求解。 3靜摩擦力是否存在及方向的判定靜摩擦力是否存在及方向的判定 靜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方向的確定,通常采用的方法靜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方向的確
12、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有“假設法假設法”和和“反推法反推法”。 (1)假設法:假設接觸面光滑,看物體是否會發(fā)生相對假設法:假設接觸面光滑,看物體是否會發(fā)生相對運動。若發(fā)生相對運動,則說明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運動。若發(fā)生相對運動,則說明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且假設接觸面光滑后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的方向即為相對運且假設接觸面光滑后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的方向即為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從而確定靜摩擦力的方向。也可以先假設動趨勢的方向,從而確定靜摩擦力的方向。也可以先假設靜摩擦力沿某方向,再分析物體運動狀態(tài)是否出現跟已知靜摩擦力沿某方向,再分析物體運動狀態(tài)是否出現跟已知條件相矛盾的結果,從而對假設方向作出取舍。條
13、件相矛盾的結果,從而對假設方向作出取舍。 (2)反推法:從研究物體表現出的運動狀態(tài)的這反推法:從研究物體表現出的運動狀態(tài)的這個結果反推它必須具有的條件,分析組成條件的相個結果反推它必須具有的條件,分析組成條件的相關因素中摩擦力所起的作用,就很容易判斷出摩擦關因素中摩擦力所起的作用,就很容易判斷出摩擦力的方向了。力的方向了。 例證例證3(2011山東高考山東高考)如圖如圖8所示,將兩相同的所示,將兩相同的木塊木塊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間用一輕彈簧連接,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間用一輕彈簧連接,兩側用細繩系于墻壁。開始時兩側用細繩系于墻壁。開始時a、b均靜止,彈簧處于伸均靜止,彈簧處于伸長
14、狀態(tài),兩細繩均有拉力,長狀態(tài),兩細繩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所受摩擦力fa0,b所受摩所受摩擦力擦力fb0。現將右側細繩剪斷,則剪斷瞬間?,F將右側細繩剪斷,則剪斷瞬間 ()圖圖8Afa大小不變大小不變 Bfa方向改變方向改變Cfb仍然為零仍然為零 Dfb方向向右方向向右 解析解析右側細繩剪斷瞬間,其拉力變?yōu)榱?。右側細繩剪斷瞬間,其拉力變?yōu)榱?。彈簧上的彈力不變,物體彈簧上的彈力不變,物體b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選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選項項D正確;剪斷細繩瞬間,由于彈簧上的彈力不變,正確;剪斷細繩瞬間,由于彈簧上的彈力不變,物體物體a所受摩擦力不變,選項所受摩擦力不變,選項A正確。正確。 答案答案AD
15、點 擊 下 圖 進 入物體的平衡條件及應用物體的平衡條件及應用題型特點題型特點 考查力的合成與分解問題,常結合實例分析,如考查力的合成與分解問題,常結合實例分析,如交通運輸、體育競技等;對于物體的平衡問題,考交通運輸、體育競技等;對于物體的平衡問題,考查處理平衡問題常用的基本方法,如正交分解法、查處理平衡問題常用的基本方法,如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圖解法等;重力、彈力、摩擦力三力平三角形法、圖解法等;重力、彈力、摩擦力三力平衡問題,或與電場力、磁場力綜合的平衡問題,也衡問題,或與電場力、磁場力綜合的平衡問題,也是平衡類問題考查的重點。是平衡類問題考查的重點。解題方略解題方略1解平衡問題的常用物
16、理方法解平衡問題的常用物理方法(1)“隔離法隔離法”與與“整體法整體法”:項目項目整體法整體法隔離法隔離法概念概念將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幾個物體將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幾個物體作為一個整體來分析作為一個整體來分析將研究對象與周圍物體將研究對象與周圍物體分隔開的方法分隔開的方法選用選用原則原則研究系統(tǒng)外的物體對系統(tǒng)整研究系統(tǒng)外的物體對系統(tǒng)整體的作用力體的作用力研究系統(tǒng)內物體之間的研究系統(tǒng)內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注意注意問題問題受力分析時不要再考慮系統(tǒng)受力分析時不要再考慮系統(tǒng)內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內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一般隔離受力較少的物一般隔離受力較少的物體體聯(lián)系聯(lián)系有些復雜題目,需整體法與隔離法結合使用有些
17、復雜題目,需整體法與隔離法結合使用 (2)分解法:將一個主要的力分解法:將一個主要的力(任意一個力均可任意一個力均可)沿沿其他兩個力的反方向分解,這樣把三力平衡問題轉化其他兩個力的反方向分解,這樣把三力平衡問題轉化為兩個方向上的二力平衡問題,則每個方向上的一對為兩個方向上的二力平衡問題,則每個方向上的一對力大小相等。力大小相等。 (3)合成法:將三個力中的任意兩個力合成為一合成法:將三個力中的任意兩個力合成為一個力,則其合力與第三個力平衡,把三力平衡轉化為個力,則其合力與第三個力平衡,把三力平衡轉化為二力平衡問題。二力平衡問題。 (4)正交分解法:建立坐標系,把不在坐標軸上的正交分解法:建立坐
18、標系,把不在坐標軸上的力分解到坐標軸上,則根據力分解到坐標軸上,則根據x、y方向的合力為零列方方向的合力為零列方程,求未知數。程,求未知數。 注意:建立坐標系時,應使較多的力在坐標軸上,注意:建立坐標系時,應使較多的力在坐標軸上,減少分解力的個數。減少分解力的個數。 2解平衡問題的常用數學方法解平衡問題的常用數學方法 (1)菱形轉化為直角三角形:菱形轉化為直角三角形: 如果兩個分力大小相等,則以這兩個分力為鄰邊所如果兩個分力大小相等,則以這兩個分力為鄰邊所作的平行四邊形是一個菱形,而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相互作的平行四邊形是一個菱形,而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相互垂直,可將菱形分成四個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于是
19、菱形垂直,可將菱形分成四個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于是菱形轉化為直角三角形。轉化為直角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法:根據合力為零,把三個力畫在一相似三角形法:根據合力為零,把三個力畫在一個三角形中,看力的三角形與哪個幾何三角形相似,根個三角形中,看力的三角形與哪個幾何三角形相似,根據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列方程求解。據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列方程求解。 (3)圖解法:圖解法: 動態(tài)平衡:通過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體的狀態(tài)發(fā)動態(tài)平衡:通過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體的狀態(tài)發(fā)生緩慢的變化,而在這個過程中物體又始終處于一系列生緩慢的變化,而在這個過程中物體又始終處于一系列的平衡狀態(tài),在問題的描述中常用的平衡狀態(tài),
20、在問題的描述中常用“緩慢緩慢”等語言敘述。等語言敘述。 在動態(tài)平衡時,物體受三個力的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在動態(tài)平衡時,物體受三個力的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其中一個力的大小、方向都不變,這個力往往是重力,其中一個力的大小、方向都不變,這個力往往是重力,第二個力方向不變,第三個力方向變化時,分析第二個第二個力方向不變,第三個力方向變化時,分析第二個和第三個力的大小變化情況,這類題目用圖解法更簡單、和第三個力的大小變化情況,這類題目用圖解法更簡單、直觀。直觀。圖圖12 例證例證4 (2011海南高考海南高考)如圖如圖12,墻上,墻上有兩個釘子有兩個釘子a和和b,它們的連線與水平方向的,它們的連線與水平方向
21、的夾角為夾角為45,兩者的高度差為,兩者的高度差為l。一條不可伸。一條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繩一端固定于長的輕質細繩一端固定于a點,另一端跨過光點,另一端跨過光滑釘子滑釘子b懸掛一質量為懸掛一質量為m1的重物。在繩上距的重物。在繩上距a端端l/2的的c點有一固定繩圈。若繩圈上懸掛質量為點有一固定繩圈。若繩圈上懸掛質量為m2的鉤碼,的鉤碼,平衡后繩的平衡后繩的ac段正好水平,則重物和鉤碼的質量比段正好水平,則重物和鉤碼的質量比 為為 ()答案答案C點 擊 下 圖 進 入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問題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問題題型特點題型特點 將物體與輕繩、輕彈簧或一些剛性物體相關聯(lián)考將物體與輕繩、輕彈簧或一些
22、剛性物體相關聯(lián)考查某一部分發(fā)生改變時,物體的受力突變或漸變時加查某一部分發(fā)生改變時,物體的受力突變或漸變時加速度的情況。速度的情況。解題方略解題方略 (1)兩種基本模型:兩種基本模型: 剛性繩剛性繩(或接觸面或接觸面):認為是一種不發(fā)生明顯形變:認為是一種不發(fā)生明顯形變就能產生彈力的物體,剪斷就能產生彈力的物體,剪斷(或脫離或脫離)后,其中彈力立即后,其中彈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變恢復時間。一般題目中所給細線、輕消失,不需要形變恢復時間。一般題目中所給細線、輕桿和接觸面在不加特殊說明時,均可按此模型處理。桿和接觸面在不加特殊說明時,均可按此模型處理。 彈簧彈簧(或橡皮繩或橡皮繩):此種物體的特點
23、是形變量大,:此種物體的特點是形變量大,形變恢復需要較長時間,在瞬時問題中,其彈力的大小形變恢復需要較長時間,在瞬時問題中,其彈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是不變的。往往可以看成是不變的。 (2)做變加速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時刻在變化做變加速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時刻在變化(大小大小變化或方向變化或大小、方向都變化變化或方向變化或大小、方向都變化),與某一時刻所對,與某一時刻所對應的加速度叫瞬時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知,加速度應的加速度叫瞬時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知,加速度是由合外力決定的,即有什么樣的合外力就有什么樣的是由合外力決定的,即有什么樣的合外力就有什么樣的加速度相對應。當合外力恒定時,加速度也恒
24、定,合外加速度相對應。當合外力恒定時,加速度也恒定,合外力隨時間變化時,加速度也隨時間改變,且瞬時力決定力隨時間變化時,加速度也隨時間改變,且瞬時力決定瞬時加速度,可見,確定瞬時加速度的關鍵是正確確定瞬時加速度,可見,確定瞬時加速度的關鍵是正確確定瞬時作用力。瞬時作用力。圖圖17 例證例證5 (2010全國卷全國卷)如圖如圖17,輕,輕彈簧上端與一質量為彈簧上端與一質量為m的木塊的木塊1相連,下端相連,下端與另一質量為與另一質量為M的木塊的木塊2相連,整個系統(tǒng)置相連,整個系統(tǒng)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處于靜止狀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將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設抽出后的瞬間
25、,木態(tài)?,F將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設抽出后的瞬間,木塊塊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有則有 () 解析解析木板未抽出時,木塊木板未抽出時,木塊1受重力和彈簧彈力兩個力并受重力和彈簧彈力兩個力并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彈簧彈力大小等于木塊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彈簧彈力大小等于木塊1的重力,的重力,Nmg;木塊木塊2受重力、彈簧向下的壓力和木板的支持力作用,由平衡受重力、彈簧向下的壓力和木板的支持力作用,由平衡條件可知,木板對木塊條件可知,木板對木塊2的支持力等于兩木塊的總重力。撤去的支持力等于兩木塊的總重力。撤去木板瞬間,彈簧形變量不變,故產
26、生的彈力不變,因此木塊木板瞬間,彈簧形變量不變,故產生的彈力不變,因此木塊1所受重力和彈簧彈力均不變,故木塊所受重力和彈簧彈力均不變,故木塊1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即加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即加速度速度a10,B、D項錯;而木塊項錯;而木塊2不再受木板支持力作用,只受不再受木板支持力作用,只受重力和彈簧彈力作用,重力和彈簧彈力作用,NMgMa2,解得,解得 C項正項正確。確。 答案答案C點 擊 下 圖 進 入動力學中的圖像問題動力學中的圖像問題題型特點題型特點 給出物體的運動過程,通過受力分析結合牛頓運給出物體的運動過程,通過受力分析結合牛頓運動定律研究速度、加速度或某一作用力等相關物理量動定律研究速度、
27、加速度或某一作用力等相關物理量的變化情況或根據圖像分析力的變化并求解速度、時的變化情況或根據圖像分析力的變化并求解速度、時間、位移等。間、位移等。解題方略解題方略 圖像是一種物理情景或某些物理過程信息的呈現方圖像是一種物理情景或某些物理過程信息的呈現方式,搞清圖像縱橫坐標的物理意義,研究某一段時間的式,搞清圖像縱橫坐標的物理意義,研究某一段時間的受力情況是前提,題目的設置一般有兩種形式。受力情況是前提,題目的設置一般有兩種形式。 (1)正確利用圖像中的信息分析物體的狀態(tài),綜合應正確利用圖像中的信息分析物體的狀態(tài),綜合應用動力學知識求解相關物理量。用動力學知識求解相關物理量。 (2)根據物體的具
28、體運動過程,通過受力分析,利用根據物體的具體運動過程,通過受力分析,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求解某些物理量的情況,并以畫出圖牛頓第二定律分析求解某些物理量的情況,并以畫出圖像或選擇圖像的形式呈現。像或選擇圖像的形式呈現。 例證例證6(2011福建高考福建高考)如圖如圖21甲所示,繃緊的水平甲所示,繃緊的水平傳送帶始終以恒定速率傳送帶始終以恒定速率v1運行。初速度大小為運行。初速度大小為v2的小物塊從的小物塊從與傳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與傳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處滑上傳送帶。若從小處滑上傳送帶。若從小物塊滑上傳送帶開始計時,小物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物塊滑上傳送帶開始計時,小物塊在傳送帶上運動
29、的vt圖圖像像(以地面為參考系以地面為參考系)如圖乙所示。已知如圖乙所示。已知v2v1,則,則 ()圖圖21 At2時刻,小物塊離時刻,小物塊離A處的距離達到最大處的距離達到最大 Bt2時刻,小物塊相對傳送帶滑動的距離達到最大時刻,小物塊相對傳送帶滑動的距離達到最大 C0t2時間內,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時間內,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向左 D0t3時間內,小物塊始終受到大小不變的摩擦力時間內,小物塊始終受到大小不變的摩擦力作用作用 解析解析由圖像知由圖像知t1時刻小物塊速度為零,離時刻小物塊速度為零,離A處的距離達到最大,處的距離達到最大,A項錯誤;項錯誤;t2時刻小物塊與
30、傳送帶時刻小物塊與傳送帶速度相同,之前小物塊相對傳送帶一直向左運動,相速度相同,之前小物塊相對傳送帶一直向左運動,相對傳送帶滑動的距離最大,對傳送帶滑動的距離最大,B項正確;項正確;0t2時間內小時間內小物塊受滑動摩擦力向右,物塊受滑動摩擦力向右,t2t3時間內物塊勻速運動不時間內物塊勻速運動不受摩擦力,受摩擦力,C、D項錯誤。項錯誤。 答案答案B點 擊 下 圖 進 入超重與失重問題超重與失重問題題型特點題型特點 重點考查對物體是處于超重狀態(tài)還是失重狀態(tài)的重點考查對物體是處于超重狀態(tài)還是失重狀態(tài)的判斷,以及對于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下的現象分析,計判斷,以及對于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下的現象分析,計算題主
31、要是處于超重或失重狀態(tài)下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算題主要是處于超重或失重狀態(tài)下對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應用。解題方略解題方略 判斷物體是處于超重狀態(tài)還是失重狀態(tài),關鍵是看判斷物體是處于超重狀態(tài)還是失重狀態(tài),關鍵是看物體的加速度的方向,當加速度方向向上時,物體處于物體的加速度的方向,當加速度方向向上時,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當加速度方向向下時,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超重狀態(tài);當加速度方向向下時,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當向下的加速度為當向下的加速度為g時,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時,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 例證例證7(2010浙江高考浙江高考)如圖如圖26所示,所示,A、B兩兩物體疊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拋物體疊放在
32、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拋(不計空氣阻力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A物體對物體對B物體的壓力一定為物體的壓力一定為零零 B上升過程中上升過程中A物體對物體對B物體的壓力大于物體的壓力大于A物體受到的物體受到的重力重力 C下降過程中下降過程中A物體對物體對B物體的壓力大于物體的壓力大于A物體受到的物體受到的重力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A物體對物體對B物體的壓力等于物體的壓力等于A物物體受到的重力體受到的重力 解析解析A、B兩物體拋出以后處于完全失重兩物體拋出以后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無論是上升還是下降,狀態(tài),無論是
33、上升還是下降,A物體對物體對B物體的壓物體的壓力一定為零,力一定為零,A選項正確。選項正確。 答案答案A點 擊 下 圖 進 入牛頓運動定律綜合應用牛頓運動定律綜合應用題型特點題型特點 牛頓第二定律是解決力和運動關系問題的依據,牛頓第二定律是解決力和運動關系問題的依據,一是力和運動的綜合題,重點考查綜合運用知識的能一是力和運動的綜合題,重點考查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為使物體變?yōu)槟骋贿\動狀態(tài),應選擇怎樣的施力,如為使物體變?yōu)槟骋贿\動狀態(tài),應選擇怎樣的施力方案;二是聯(lián)系實際的問題,以實際問題為背景命力方案;二是聯(lián)系實際的問題,以實際問題為背景命題,重點考查獲取并處理信息,去粗取精,把實際問題,重點考
34、查獲取并處理信息,去粗取精,把實際問題轉化成物理問題的能力。題轉化成物理問題的能力。解題方略解題方略 牛頓第二定律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使我們能牛頓第二定律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使我們能夠把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聯(lián)系起來。夠把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聯(lián)系起來。 (1)第一類: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求物體的運動第一類: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求物體的運動情況。情況。 (2)第二類: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求物體的受力第二類: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求物體的受力情況。情況。(3)求解這兩類問題的思路,可用下面的框圖來表示。求解這兩類問題的思路,可用下面的框圖來表示。 (4)牛頓運動定律的解題步驟:牛頓運動定律
35、的解題步驟: 分析題意,明確已知條件和所求量;分析題意,明確已知條件和所求量; 選取研究對象;所選取的對象可以是一個物體,選取研究對象;所選取的對象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幾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同一個題目,根據題意和也可以是幾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同一個題目,根據題意和解題需要也可以先后選取不同的研究對象;解題需要也可以先后選取不同的研究對象; 對其進行受力情況分析和運動情況分析對其進行受力情況分析和運動情況分析(切莫多力切莫多力或缺力或缺力);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把各量統(tǒng)一單位,代入數值求解。把各量統(tǒng)一單位,代入數值求解。圖圖30 例證例證8 (2011上海高考
36、上海高考)如圖如圖30,質量,質量m2 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的物體靜止于水平地面的地面的A處。處。A、B間距間距L20 m。用。用大小為大小為30 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體,經,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體,經t02 s拉至拉至B處。處。(已知已知cos 370.8,sin 370.6,取,取g10 m/s2) (1)求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求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2)用大小為用大小為30 N,與水平方向成,與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的力斜向上拉此物體,使物體從拉此物體,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B處,處,求該力作用的最短時間求該力作用的最短時間t。 (2)設力設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為作用的最短時間為t,物體到達,物體到達B處速度恰處速度恰為為0,則物體在從,則物體在從A到到B的過程中先加速運動后減速運動,的過程中先加速運動后減速運動,設物體在加速過程中的加速度為設物體在加速過程中的加速度為a1,在減速過程中的,在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為加速度為a2,則由牛頓第二定律:,則由牛頓第二定律:答案答案(1)0.5(2)1.03 s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