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23 制取氧氣(第1課時)教學設(shè)計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課題23 制取氧氣(第1課時)教學設(shè)計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課題2.3 制取氧氣(第1課時)
涂少軍
2013年2月26日修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掌握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原理、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收集方法、檢驗方法、驗滿方法、實驗步驟、注意事項。
(2)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新物質(zhì)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探究,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等。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增強對化學的學習興趣,陶冶化學審美情趣。
【教材分析】
本課題內(nèi)容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yīng)原理,同時介紹了催化劑。這部分內(nèi)容更側(cè)重于過程,讓學生學習用比較的方法對獲得
2、的信息進行分析、探究、推斷,從而作出判斷。第二部分是活動與探究,制取氧氣并試驗氧氣的性質(zhì),讓學生掌握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必須具備的化學基本實驗技能。
【教學策略分析】
學生對于氣體的制取尚屬首次接觸,為此,如何來選擇藥品、如何來確定裝置根本無從著手。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對氧氣知識的一定積累,創(chuàng)設(shè)好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在進行本課題的教學時,要善于采用對比、分析、討論、歸納等方法來確定藥品的選擇以及儀器裝置的配備,加深學生對分解反應(yīng)概念的理解,并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加以鞏固。難點的突破應(yīng)建立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歸納、判斷,使學生的認知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學
3、重點】 氧氣的制法及實驗操作。
【教學難點】 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確定。
【教學模式】 實驗探究法,激發(fā)、質(zhì)疑、解惑法。
【教學準備】1、教材中[實驗2—5]的實驗儀器;2、教學過程所需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展示一瓶無色氣體,用什么方法證明該氣體是氧氣?
學生上臺演示。
從學生的親身體驗入手,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導入新課>
你們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得到氧氣嗎?能用光合作用的方法制取一瓶氧氣嗎?(提示:從反應(yīng)的速度、條件、氣體收集的難易等方面考慮。)
思考、討論、發(fā)言。
鞏固舊知,為新知的學習奠定
4、基礎(chǔ),使學生學會“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
<過渡>
看來,利用光合作用的方法無法達到我們的目的,現(xiàn)在,我們用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反應(yīng)原理是: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思考、討論、發(fā)言。
自然過渡,為學習新知做鋪墊。
<啟發(fā)提問、引導探索>
用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需要些什么儀器?應(yīng)如何來組裝這些儀器?
(啟示:根據(jù)反應(yīng)物狀態(tài)、反應(yīng)條件、氣體密度與空氣密度的大小比較、是否溶于水來確定氣體的發(fā)生裝置與收集裝置。)
討論、分析并畫出示意圖。
通過對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研究討論,培養(yǎng)學生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設(shè)計裝置>
根據(jù)你們的討論結(jié)果,把你們所畫的示意圖
5、與教材中的圖2—17、2—18對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樣?為什么?
(小結(jié)) (投影)
注意事項:
1、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2、導管口要放一團棉花;
3、鐵夾的位置在試管中上部;
4、加熱時要用酒精燈的外焰。
對比、分析、探討原因。
學會觀察圖示是一種基本觀察能力,利用“找不同”的方式更能加深印象。
<實驗探究>
指導學生完成制取氧氣的實驗。
思考:
1、實驗步驟是怎樣的?
2、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剛開始產(chǎn)生氣泡時能立即收集嗎?為什么?
4、實驗最后應(yīng)怎樣操作?最后兩步能顛倒嗎?為什么?
(課件)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小結(jié))制取氧氣的藥品、反應(yīng)原理、
6、裝置、收集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閱讀教材中的“活動與探究”。
動手實驗、思考問題。
觀察現(xiàn)象;
完成教材中[實驗2—5]的表格。
讓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獨立實驗,并在實驗中解決實際問題,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并讓學生體驗親身實踐的樂趣。
<實驗探究> 氧氣的性質(zhì)。
(實驗)1、木炭在氧氣里燃燒;
2、鐵絲在氧氣里燃燒。
學生實驗;
回憶、鞏固實驗的基本操作。
讓學生再次體驗實驗的魅力,享受實驗的樂趣。培養(yǎng)對化學的興趣。
<小結(jié)>
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你們知道了什么?
小結(jié)交流;
使學生在交流中記憶知識、發(fā)展和完善知識。
<布置作業(yè)>
學案“課后作業(yè)”
7、完成作業(yè)
知識拓展
鞏固提高
【板書設(shè)計】
課題2.3 氧氣制?。ǖ?課時)
一.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1.實驗原理: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2.發(fā)生裝置:
3.收集裝置:
4.收集方法:瓶口向上排空氣法、排水集氣法。
5.驗滿方法:
6.步驟:(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裝入藥品;(3)固定在鐵架臺上;
(4)加熱;(5)收集氧氣;(6)把導管從水槽中取出;(7)停止加熱。
7.注意事項:
【5分鐘檢測】
1.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充分反應(yīng)后的剩于固體物中,有下列哪些物質(zhì)( )
①高錳酸鉀 ②錳酸鉀 ③氧氣 ④二氧化錳
A
8、. 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2.檢驗氧氣的方法的是(? )
A.聞集氣瓶中氣體的氣味 B.向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C.觀察氣體的顏色 D.用帶火星的木條插入瓶中,看是否復(fù)燃
3.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驗滿的方法是( )
A.看集氣瓶周圍是否有氣泡冒出
B.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看是否復(fù)燃
C.用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看燃燒是否更旺
D.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看是否復(fù)燃
4.實驗室收集完氧氣后,拆卸裝置的正確順序是( )
?①撤去酒
9、精燈并熄滅、②從水槽里拿出導管、③從鐵架臺上拆下試管、④清洗儀器放回指定位置。
?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某氣體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則該氣體具有的性質(zhì)是( )
A.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B.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密度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密度小
6.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應(yīng)具備的性質(zhì)是(??? ?? )
A.沒有顏色 B.密度比空氣小 C.難溶于水 D.易溶于水
7.用高錳酸鉀制取并用排水法收
10、集氧氣有下面一些操作:(a)加熱(b)收集氧氣(c)裝入藥品并在管口放一小團棉花,再固定在鐵架臺上(d)檢查裝置的氣密性(e)停止加熱(f)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正確操作順序是
A. abcdef B. dcfeab C. cbadfe D. dcabfe
8.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裝藥品的大試管口應(yīng)(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傾斜 D.略向上傾斜
9.在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制氧氣時,試管口略微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
A.氧氣的密度大,易導出 B.試管底部高,便于加熱
C
11、.防止藥品中水分揮發(fā)在試管口冷凝倒流,導致試管炸裂
D.可以產(chǎn)生較多的氧氣
10.用右圖所示的裝置制取氣體,需滿足的條件是( ?。?
① 反應(yīng)物是固體;② 反應(yīng)需要加熱;③ 制得的氣
體不易溶于水;④ 制取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⑤制得氣體
能與空氣中氧氣反應(yīng)。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② D. ①②③
1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中試管口稍向下的原因是( )
A.利于排出氧氣 B.便于加熱 C.防止空氣倒吸 D.避免試管炸裂
1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錯誤的操作是(??? )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先對試管加
12、熱,過一會兒把導管放入水里,沒有看到氣泡逸出,說明裝置漏氣
B.固定在鐵夾上的試管,試管口應(yīng)略向下傾斜
C.加熱時,先使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后再對準高錳酸鉀所在部位加熱
D.排水法收集氧氣后,應(yīng)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熱
13.下圖是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和收集氧氣的裝置圖,指出其中的五處錯誤:
【課后作業(yè)】
1.下列物質(zhì)中含有氧氣的是(? ?)
A.二氧化錳?? ?B.氯酸鉀? ??C.空氣? ???D.氧化鎂
2.工業(yè)上制取大量氧氣的方法是( ??)
A.加熱氯酸鉀? ??B.加熱高錳酸鉀
13、? ?C.分離液態(tài)空氣? ?D.加熱二氧化錳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錯誤的操作是(? ?? )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先對試管加熱,過一會兒把導管放入水里,沒有看到氣泡逸出,說明裝置漏氣
B.固定在鐵夾上的試管,試管口應(yīng)略向下傾斜
C.加熱時,先使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后再對準高錳酸鉀所在部位加熱
D.排水法收集氧氣后,應(yīng)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熱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用帶火星的木條插入到集氣瓶中檢驗內(nèi)氧氣是否已滿
B.食鹽水蒸發(fā)得到固體食鹽和水蒸氣是分解反應(yīng)
C.把氯酸鉀和高錳酸鉀混合加熱,比單獨加熱氯酸鉀制
14、出氧氣的速率快
D.因為氧氣比水輕,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氯酸鉀中含有氧氣,加熱時即可放出
B.從空氣中可以得到氮氣和氧氣,這個變化是分解反應(yīng)
C.凡是含氧的物質(zhì)都可以作為實驗室制氧氣的原料
D.實驗室用氯酸鉀制氧氣時發(fā)生了化學反應(yīng)
6.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檢查下圖裝置的氣密性。當緩慢推動活塞時,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則能觀察到( )
A.注射器內(nèi)有液體
B.瓶中液面明顯上升
C.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上升
D.長頸漏斗下端管口產(chǎn)生氣泡
7.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應(yīng)具備的性質(zhì)是(????? )
A.
15、沒有顏色 B.密度比空氣小 C.難溶于水 D.易溶于水
8.某氣體難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小,收集此氣體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
A.既可用排水法用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 B.只可用向下排空氣法
C.既可用排水法用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 D.只可用排水法
9.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需滿足(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
C.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D.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
10.下列物質(zhì)屬于氧化物的是( )
A. O2
16、 B. NaCl C. KMnO4 D. MnO2
11.下列制取氧氣的方法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加熱氧化汞制取氧氣 B.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取氧氣
C.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D.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制取氧氣
12.下列現(xiàn)象可用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解釋的是(?????? )
A.白磷在40℃時即可燃燒,烈日下白磷不經(jīng)點燃就可燃燒
B.紅色的銅經(jīng)加熱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銅
C.實驗室制取氧氣時,最好用排水法而不用排氣取氣法收集
D.氧氣可使帶火星的木條燃燒
13.實驗室制取氧氣有下列操作步驟,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17、( )
①向試管中加入高錳酸鉀;②固定試管并加熱;③檢驗裝置的氣密性;④用一團棉花堵住試管口,并用帶導管的膠塞塞好;⑤把導管移出水面;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⑦撤離酒精燈。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③①④②⑥⑦⑤
C.①③④②⑥⑤⑦ D.③①④②⑥⑤⑦
14.有暗紫色固體A加熱后產(chǎn)生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B.B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fù)燃:把淡黃色粉末C加熱后放入盛有B的集氣瓶里,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寫出各種物質(zhì)的名稱:
A ,B ,C
18、 ,D 。
15.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使用如下圖的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
b 、c 、d 。
(2)指出圖中三處錯誤,并對應(yīng)說明改正方法。
錯誤:
①
②
③
改正:
① ;
②
19、 ;
③ ;
(3)此裝置改正后并裝好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此反應(yīng)的文字表達式是????? ??,
該反應(yīng)類型是????????????? ????????;制取氧氣的過程,大致分為以下六個主要操作:
① 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 ② 隱滅酒精燈??? ③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④ 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里,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并將它固定在鐵架臺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⑥將導管從水面下取出。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4)當導管口開始有氣泡產(chǎn)生時,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原因是?????????????????????????? ?;待集氣瓶收集滿后,將它取出并放置的方法是 。
(5)小紅也用此裝置制取氧氣,實驗結(jié)束后,發(fā)現(xiàn)收集的氧氣不純,原因是????????
。
第 8 頁 共 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