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三年級科學上冊 螞蟻 1教案 教科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1-2022年三年級科學上冊 螞蟻 1教案 教科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1-2022年三年級科學上冊 螞蟻 1教案 教科版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從不同的角度對周圍事物提出問題;
2.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
3.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語言或圖畫描述所觀察的事物的形態(tài)特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想知道,愛提問;
2.愿意合作與交流;
3.珍愛生命
科學知識
1.能用不同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
2.歸納某一類動物的共同特征;
3.認識常見動物中的“昆蟲”一類。
教學重點
不斷改進觀察的方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的新問題。
教學難點
比較螞蟻、蝗蟲的身體特點,從而歸納某一類動物的共同特征。
教學準備
小組或
2、個人觀察用的裝有玻璃瓶里的螞蟻、白紙、放大鏡、小盆子、塑料泡沫或小木塊,“搭橋”用的小紙條,記錄用的紙和筆。
教學活動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安排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興趣
1.你能畫一只螞蟻嗎?
2.有的同學覺得自己的螞蟻畫得不太像嗎?那讓我們仔細觀察一下螞蟻吧!
1.在白紙上畫一只螞蟻;
4’
二、探究環(huán)節(jié)
1.觀察哪一只螞蟻
提供玻璃瓶和白紙,你會觀察哪一只螞蟻?各有什么有利與不利的地方?
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5’
2.把螞蟻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
請同學們想個兩全齊美的辦法,把螞蟻放在什么地方觀察,既能看清,又不會到處亂
3、爬?(可以適當提示:螞蟻怕水)
當學生講到把螞蟻放在水中央的小木塊上時,問:怎么放上去?用手抓嗎?還是用其它方法?
想辦法,講建議。
用紙條把螞蟻放好。
6’
3.觀察螞蟻
發(fā)放放大鏡,觀察螞蟻,再畫一只螞蟻。
用放大鏡觀察,在白紙上再畫一只螞蟻
7’
4.討論:螞蟻身體的特點
問:螞蟻的身體是怎樣的?
螞蟻和蝸牛相比有何特點?
螞蟻和蝗蟲相比有何特點?
小組討論、匯報。
7’
三、實踐環(huán)節(jié):試一試
如果加一個小木塊,在兩個小木塊上搭一座“橋”,會怎樣?試一試。
如果有三個小木塊,搭個“迷宮”,又會怎樣?試一試。
根據(jù)要求分組做實驗。
4、
7’
四、拓展環(huán)節(jié):送螞蟻回家
怎么解釋螞蟻的反應呢?螞蟻想家了吧?我們怎樣才能把它們送回家?
說出自己的想法。
4’
教學評價
認真積極
有參與
精神不集中
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活動的經(jīng)歷
簡單的比較觀察活動經(jīng)歷
在觀察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更多觀察內(nèi)容的活動經(jīng)歷。
交流活動水平
表述
表述清楚
有表述
未有機會表述
參與
狀態(tài)
積極發(fā)言
用心聆聽
有自己的見解
交流
科學探究活動一般是由簡單到復雜、由教師扶著走到逐步放開、由模仿到半獨立再到獨立的過程逐步進行。要給學生一個由生
5、疏到熟悉的過程,不能要求一步到位。
在《螞蟻》這節(jié)課中,主要是側(cè)重在提出一些問題,進行猜想、假設和預測的訓練,加以實踐環(huán)節(jié)使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活動,認識自然、熱愛科學。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
在探究活動的起始階段多提發(fā)散性問題;
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jié)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
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
教會學生利用觀察、比較、畫圖、記錄等方法取得第一手資料;
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jié)論,我們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組織好探究后期的研討,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要讓學生知道科學探究的答案有時不是唯一的,要允許學生存有已見,既關(guān)注別人的答案
6、又反省自己的答案。
我們應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這樣我們就能有效地推動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創(chuàng)造性地駕馭課堂。
附送:
2021-2022年三年級科學上冊 螞蟻 2教案 教科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
2.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觸礁,胸上長有六只腳。
過程與方法
1.用圖畫盡可能準確的畫出螞蟻的身體。
2.想辦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的問題,嘗
7、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研究。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以細心、小心的態(tài)度觀察螞蟻,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的過程,初步體會動物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觀察螞蟻過程中不干擾螞蟻,室外觀察螞蟻的安全性。
教學準備
每組:少許面包,少許白糖、和死掉的昆蟲,放大鏡。
教師準備:裝在玻璃瓶里的螞蟻、白志、放大鏡、小盆子、小石塊。
教學過程
一、課前布置找螞蟻
1.課前找螞蟻的要求:在校園找到螞蟻;不驚擾螞蟻;不捉螞蟻。
2.學生找螞蟻,最好能找到螞蟻的窩。
3.關(guān)注:學生是否按要求找螞蟻。
4.設計意圖:為觀察螞蟻找到合適地
8、點。
二、觀察螞蟻
(一)室外觀察螞蟻
1.交流有關(guān)螞蟻的經(jīng)驗。
2.觀察螞蟻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觀察螞蟻的方法。
3.教師整理學生的意見并根據(jù)學生意見適當補充觀察的注意事項。
4.學生到校園找好的地方觀察螞蟻。
5.關(guān)注:學生是否能在不干擾螞蟻的情況下觀察螞蟻;是否能觀察到螞蟻的身體結(jié)構(gòu)、吃食、運動、群體關(guān)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認真記錄。
6.設計意圖:嘗試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通過觀察了解螞蟻在身體結(jié)構(gòu)、吃食、運動、群體關(guān)系等方面的信息。
(二)室內(nèi)觀察螞蟻(用于補充室外觀察的不足或校園內(nèi)找不到螞蟻的情況)
1.教師問:“螞蟻要亂跑,怎樣才能很好的觀察螞蟻呢
9、?”
2.學生討論方法,教師整理。
3.選用合理的方法進行限制螞蟻活動而又不傷害螞蟻的觀察并記錄。
4.關(guān)注:學生是否能在真正不傷害螞蟻的情況下觀察螞蟻,是否能觀察到螞蟻的身體結(jié)構(gòu)、和運動方面的信息并記錄。
5.設計意圖:設計意圖:嘗試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通過觀察了解螞蟻在身體結(jié)構(gòu)、運動等方面的信息。
三、交流發(fā)現(xiàn)
1.學生交流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
2.組織學生并適當提問使學生交流更順暢和清晰,適當提供信息以幫助學生解答觀察中的問題。
3.關(guān)注:學生對同學意見是否愿意傾聽。
4.設計意圖:培養(yǎng)傾聽的習慣;獲得更多有關(guān)螞蟻的信息。
(備注:如果是室內(nèi)觀察,注意送螞蟻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