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人工合成抗菌藥》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43章 人工合成抗菌藥(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編號:
時間:2021年x月x日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頁碼:第8頁 共8頁
第四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藥
第一節(jié) 喹諾酮類抗菌藥
一、概述
人工合成抗菌藥是含有“4-喹諾酮母核”基本結構的化學合成抗菌藥物,包括喹諾酮類藥物、磺胺類藥物、其他合成抗菌藥物等
一、喹諾酮類藥物
第一代 萘啶酸(1962,已棄用)
第二代 吡哌酸(1974)
第三代 均含“F”,抗菌活性增強,抗菌譜廣,生物利用度高。
諾氟沙星 培氟沙星 環(huán)丙沙星 依諾沙星 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氟羅沙星 洛美沙星 托氟沙星 司氟沙星 那氟沙星 阿拉沙星 巴洛沙星 帕珠沙星 西他沙星 吉米沙星
2、
【抗菌譜】
G-菌:大腸、痢疾、傷寒、變形、產(chǎn)氣桿、淋球——強;綠膿(環(huán)丙、氧氟)
G+菌:金葡、鏈球——敏感
厭氧菌、軍團菌、衣原體、支原體
分枝:(環(huán)丙、氧氟、左氧氟、司帕)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敏感
【抗菌機制】
1.細菌DNA回旋酶
喹諾酮類靶點是干擾DNA復制(主)
A亞單位——DNA鏈斷裂與重接,喹諾酮類作用靶點為A亞單位
B亞單位——能量轉換,ATP水解
2.拓撲異構酶IV(topoisomerase IV)
3.抑制細菌RNA及蛋白質合成
4.誘導菌體DNA錯誤復制
5.抗菌后效應(PAE)
【臨床應用】
1.泌尿生殖道感染:單純性、
3、復雜性尿路感染,細菌性前列腺炎,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等——顯效
2.腸道感染與傷寒:細菌性腸炎、菌痢、傷寒、副傷寒
3.呼吸系統(tǒng)感染:(肺炎球菌、支原體)肺部及支氣管感染
【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較常見,厭食、惡心、嘔吐、腹內不適(發(fā)生率3~5%)。
2.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毒性:焦慮、失眠、耳鳴、偶致幻覺和癲癇發(fā)作(<0.5%),可逆??赡苁撬幬镒钄嗔薌ABA的A受體所致。 3.光敏反應(廣毒性):藥疹、紅斑、光敏性皮炎(尤為皮膚蓄積者,如洛美沙星、司帕沙星)。
4.心臟毒性:罕見但嚴重,Q
4、T延長、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
5.軟骨損害:可能引起骨關節(jié)?。▌游飳嶒灒芍玛P節(jié)痛,兒童用藥后關節(jié)痛和關節(jié)水腫
常用藥物介紹
諾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
第一個含“F”喹諾酮類,F(xiàn)為35%~45%,血濃度較低,主用于腸道、尿路感染,亦可用于呼吸道、皮膚軟組織、眼科感染,療效一般。
環(huán)丙沙星(Ciprofloxacin)
是第三代體外抗菌活性最強的藥物,F(xiàn)為60~80%,僅比諾氟沙星高,比其他喹諾酮低。
抗菌作用:對G-桿菌最強:如大腸、痢疾、流感、綠膿等,對 產(chǎn)酶淋球、耐藥金葡有效,傷寒及TB桿菌有效。
應用:胃腸道、泌尿道、呼吸道、骨關節(jié)及皮膚軟組織感染,
5、第二線治療傷寒及抗TB藥。
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
F比諾氟沙星高1倍
分布廣:肺、痰液、骨、耳鼻喉、前列腺均可達有效濃度,尿液濃度高(與左氧氟沙星并列首位)。
抗菌作用:對一般菌比諾氟沙星強。
應用:泌尿道、呼吸道、膽道、皮膚軟組織、耳鼻喉、眼科感染等,可作為治療傷寒及抗TB桿菌第二線藥。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1.為氧氟沙星的左旋異構體。
2.抗菌譜同氧氟沙星,作用強,抗菌活性為氧氟沙星(消旋體)的2倍。
3.不良反應較少。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特點:1.生物利用度高(90~100%)
2.抗菌活性同氧氟沙星
3
6、.t1/2長,存在PAE,1次/d
4.光敏反應發(fā)生率較高
氟羅沙星(Fleroxacin,多氟沙星)
特點:1.抗菌譜廣:除一般敏感菌外,對厭氧菌,支原體、衣原體作用強
2.體內抗菌活性強,強于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
3.生物利用度高(近100%)
4.t1/2長,1次/d
應用:與氧氟沙星相似,對厭氧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有效,但對結核桿菌無效。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司氟沙星)
特點:1.抗菌活性及抗菌譜
(1)對G+菌作用強(葡萄球、鏈球強于環(huán)丙沙星),高濃度抑制MRSA
(2)對支原體、衣原體強;分支桿菌有效
2.t1/2長(17.6 h),1次/
7、d
3.應用
(1)敏感菌(含厭氧菌)及耐藥菌
(2)支原體、衣原體感染
(3)第二線抗TB藥
4.不良反應 光敏性皮炎,在該類藥物中發(fā)生率高
第四代喹諾酮類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
特點:1.對G-菌、厭氧菌具有高活性,優(yōu)于環(huán)丙沙星
2.對金葡、肺炎球菌亦優(yōu)于環(huán)丙沙星、司氟沙星
3.對MRSA有效
第二節(jié) 磺胺類抗菌藥(Sulfonamides)(為廣譜抑菌藥)
一、概述
該類藥物是最早合成的人工合成抗菌藥,首次用于臨床的是百浪多息(prontodil,1935)。隨著低毒高效的新的抗菌藥的出現(xiàn),磺胺類藥物應用逐
8、漸減少,但對某些感染仍列為首選(如流腦和鼠疫)。
【分類】
1. 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易吸收)
短效(t1/2< 10 h):磺胺異噁唑(SIZ) 4次/d 磺胺二甲嘧啶(SM2) 4次/d
中效(10-24 h):磺胺嘧啶(SD) 2次/d 磺胺甲噁唑(SMZ,新諾明) 2次/d
長效( t1/2>24 h ):磺胺多辛(SDM) 1次/3-7d
2.用于腸道感染的磺胺(難吸收)
柳氮磺吡啶(SASP)
3.外用磺胺
磺胺米?。⊿ML)、磺胺醋酰(SA)、磺胺嘧啶銀(SD-Ag)
【抗菌譜】——較廣(多數(shù)G+、G-菌)
1.敏感: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淋球
9、菌、鼠疫桿菌(鏈霉素首選)
2.次敏感:G-桿菌:大腸、痢疾、變形、肺炎、布魯、流感、傷寒(SMZ)、綠膿(SML、 SD-Ag);沙眼衣原體;瘧原蟲(SDM)
3.無效:G+桿菌;立克次體、螺旋體、支原體
選擇性:
SD——腦膜炎球菌 SDM——瘧原蟲(麻風、結核)
SMZ——傷寒 SML、SD-Ag——同銅綠假單胞菌
【抗菌機制】
【臨床應用】
1.流腦 首選SD,PNCG,次選氯霉素、第二、三代頭孢菌素
2.呼吸道感染 選用中、短效,如SD,SMZ+TMP
3.尿路感染 SIZ,SMZ+TMP
潰瘍性結腸炎——SASP
4.腸道感染 腸炎、菌痢——SMZ+T
10、MP
傷寒——SMZ+TMP
5.外用 (1)創(chuàng)面感染(化膿、銅綠)、燒傷等選用SML,SD-Ag(后者強、刺激性小、兼有收斂作用)。
(2)眼部感染 SA
6.瘧疾預防 SDM(為防瘧片2號的組分:SDM+乙胺嘧啶)
【不良反應 】
1.泌尿系統(tǒng)損害:在酸性尿中易形成結晶,刺激腎,致結晶尿、血尿、管型尿,以SD多見 (1)多飲水:大于1.5l/d,增加尿量、降低藥濃
(2)堿化尿液(NaHCO3);預防結晶尿
(3)老年、腎功能不全慎用
2.過敏反應:皮疹、固定型藥疹、藥熱等,注意用藥史
3.血液系統(tǒng)反應: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再障,缺G-6-PD可致溶血性貧血
11、4. 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頭暈、乏力,新生兒膽紅素腦?。获{駛員、高空作業(yè)及新生兒不宜用
5.其他:消化系統(tǒng):惡心、嘔吐,飯后服減輕三、甲氧芐啶(trimethoprin,TMP,1968)
第三節(jié) 其他合成類抗菌藥
甲氧芐啶(TMP):抗菌譜與SMZ相似,與磺胺藥或某些抗生素合用有增效作用
復方磺胺甲噁唑(SMZco,復方新諾明):SMZ:TMP=5:1,二者的主要藥代學參數(shù)相近,產(chǎn)生協(xié)同抗菌作用,擴大臨床適應癥范圍。
四、硝基呋喃類
本類藥物作用特點為抗菌譜廣、作用強、不易耐藥、毒性大。
呋喃坦啶(furadantin)尿藥濃度高,用于尿路感染。
呋喃唑酮(furazolidone,痢特靈)難吸收(僅5%),腸炎、菌痢、潰瘍病。
呋喃西林(furacillin)內服毒性大,僅外用。燒傷濕敷創(chuàng)面,中耳炎、鼻炎(1%F+E)
五、硝基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尼莫唑等
應用:1.厭氧菌感染(需氧菌無效)
2.滴蟲病
3.阿米巴病
4.賈第鞭毛蟲病
本類藥物見抗阿米巴病藥與抗滴蟲病藥章節(jié)將詳述
【思考題】
1.磺胺藥與甲氧芐叮合用為什么能協(xié)同增效
2.試述SD、SMZ及SASP的主要用途
3.簡述喹諾酮類藥物的抗菌作用機制與臨床用途
第 8 頁 共 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