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xué)年高中語文 第3單元 第10課《游褒禪山記》導(dǎo)學(xué)案(2)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6-2017學(xué)年高中語文 第3單元 第10課《游褒禪山記》導(dǎo)學(xué)案(2)新人教版必修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游褒禪山記》
第二課時
【基礎(chǔ)案】
1.翻譯本段
2.掌握下列文言知識
(1)字詞? 于時--在這里是文意上的承前啟后,可譯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式?
?古之人觀于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
?此余之所得也--___________?
【探究案】
探究一:?
這第三段有幾層意思?怎樣評價作者在文中所闡述的道理?
?
?
?
探究二
(1)在第四段里,作者申述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引申出來的?
?
?
?
(2)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
2、緊密聯(lián)系呼應(yīng)的?記游時寫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況,對后邊的議論起了什么作用?
?
?
探究三.總結(jié)與鞏固?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概括本文主題思想:
?
?
2.背誦并默寫第三自然段。
?
?
【訓(xùn)練案】
一、文言現(xiàn)象歸納
(一)通假字 長樂王回深父???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詞類活用
1.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曰褒禪。? 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泉側(cè)出。??___________________?
3、
4.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________
5.好游者亦不能窮也。?________
6.?而其見愈奇。?________________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_______
8.?火尚足以明也。?_______________
9.?不得極夫游之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固定句式
1
4、.其孰能譏之乎?________________ 2.何可勝道也哉!?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
??(四)特殊句式
1.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之)以怠。???????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
3.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五)古今異義詞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
5、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礎(chǔ)知識檢測
1.選出加點字理解全部正確一項( )
A.以其乃華山之陽(北面)名(命名)之也
謬(弄錯)其傳而莫能名(說清楚)者,何可勝道(說)也哉
B.其下平曠(平坦空曠),有泉側(cè)(從旁邊)出 不得極(盡,這里有盡情享受的意思)夫游之樂也
C.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非常(不平常)之觀(景觀)
D.以其求思(探究問題)之深而無不在也 其好游者不能窮(貧
6、困)也
2.下列句子中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加點詞語是( ?。?
A.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B.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D.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3.對下面加點詞的活用現(xiàn)象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始舍于其址(名詞活用為動詞,筑舍定居)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名詞活用為動詞,取名,稱呼)
C.好游者不能窮也(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走到盡頭)
D.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謬論,謬誤)
4.文中所言“至”的條件有若干,下列說法不屬于這些條件的一項是( )
A.要有
7、志,不隨以止 B.力要足,又要不隨以怠
C.至于幽暗昏惑,需要足以明之火 D.要有相之之物
5.對下列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古人之現(xiàn)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獲)
B.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處地方)
C.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盡情享受)
D.則或咎其欲出者(責(zé)怪)
6.對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余之力尚足以人,火尚足以明也(明亮) B.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險峻)
C.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探究問題) D.有怠而欲出者(懈?。?
7.與“莫名其
8、妙”中“名”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C.郭橐駝,不知始何名 D.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第二課時
探究一? 這第三段有幾層意思?怎樣評價作者在文中所闡述的道理?
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lǐng)起全段;接著以古人作為立論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再拿世人的避難就易,同它對比;然后精辟地闡述了宏偉的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既強調(diào)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guān)鍵作用,也強調(diào)了“力、物”這兩個客 觀條 件的重要作用,反映出作者能辯證地看問題;
9、最后又強調(diào)只要盡己之志,雖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這既是本段 的中心,也 是 全文的主旨。作者在這所論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學(xué)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yè)之道。這些道理,對于我們的治學(xué)、從事工作,無疑都有啟發(fā)作用。
?
?
探究二(1)在第四段里,作者申述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引申出來的?
作者認為治學(xué)不應(yīng)該輕信盲從,而應(yīng)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jīng)過自己大腦的認真思考辨析,然后謹慎地選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揚棄那些謬誤的東西。這一觀點是很可貴的。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滅”,聯(lián)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lián)想到“謬其傳”者之眾,自然得出治學(xué)必須“深思慎取
10、”的結(jié)論,邏輯十分嚴密。
?
(2)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lián)系呼應(yīng)的?記游時寫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況,對后邊的議論起了什么作用?
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兩個部分之間用了過渡句(第二段的最后幾句,第三段開頭一句),使文章前后銜接,過渡自然。二是兩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應(yīng),意思貫通。記游時寫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況,正是處處為議論部分埋下很好的伏筆,使議論有依據(jù),三是記游與議論這兩部分之間,游山與治學(xué)處世這兩類事情之間,內(nèi)在聯(lián)系緊密,作者把治學(xué)處世比作游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圍繞這一共同 點來 展 開議論。記游,處處為說理埋下伏筆;議論,句句與記敘遙相呼應(yīng)。兩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從而深刻表現(xiàn)了文章的主題。五.總結(jié)與鞏固?
?
探究三.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概括本文主題思想:
通過游褒禪山的所見所感,闡明了無論是治學(xué)還是處事,都須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tài)度,才能取得成功。我們今天強調(diào)立志和王安石所說之“志”,具體內(nèi)容雖然不同,但“盡吾志”的精神,“深思慎取”的態(tài)度,仍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
訓(xùn)練案
二、基礎(chǔ)知識檢測
?。?B?。?A ?。?D ?。?C ?。?B 6.A ?。?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