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秋學期 世上沒有傻問題教案 語文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秋學期 世上沒有傻問題教案 語文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九年級語文秋學期 世上沒有傻問題教案 語文版
教學內容:
本文在課本的第95--:99頁。本文作者就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人為什么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沒有兒童有好奇心進行了議論和猜測,論述了孩子們提出的被成年人認為是“傻瓜式的問題”其實并不是傻問題,從而提出了鼓勵孩子提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的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懂得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2.學會像兒童那樣提出問題。
3.學習作者層層深入的論述方法。
4.學會對自己或別人的一些問題進行重新思考。
5.養(yǎng)成會提出問題、愛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過程與方法:1.通過分析課文的結構使學生了
2、解文章作者的思路。
2.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變化。
3.學習作者思考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培養(yǎng)獨立思考、敢于提出問題的精神。
2.樹立不恥下問的精神。
3.關心兒童的身心發(fā)展,鼓勵他們的好奇心。
教堂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1.學會本文層層深入的論述方法。2.學會分析問題的全面性?!綦y點1.學會觀察問題的方法和培養(yǎng)敏銳的思維。2.真正養(yǎng)成敢于提問的精神?!艚虒W突破1.在學生掌握文章整體的框架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文章。2.根據(jù)作者感情的變化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注意認真觀察兒童的思維習慣。2.準備一些關于兒童的電影片斷?!魧W
3、生準備1.回憶自己小時候的思維方式。2.課前認真閱讀課文,提出自己的見解。
教學步驟:
(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讓學生回憶他們兒童時的想法。 1.回答教師的提問。
2.指導學生分析文章。 2.思考,回答問題。
3.總結文章中心思想,啟發(fā)學生思考。 3.從學習中得到啟發(fā)。
一、引導學生回憶。導入新課(約 分鐘)
4、
教師活動:
1.讓學生回憶:你們小時候有什么和現(xiàn)在不一樣的思想或想法?現(xiàn)在覺得那些想法是不是很幼稚?為什么覺得它們很幼稚?小時候的想法是不是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幼稚想法? 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這個問題,下面我們看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和科普作家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想法,看作者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2.簡單介紹本文作者的生平。
3.讓學生從課文中概括出什么是作者所謂的“傻問題”,或者指出所謂的“傻問題”的特點是什么,讓學生把課文大致看一遍。(這個問題不是很容易回答,需要學生通讀原文之后才能回答)
學生活動:
1.思考一兩分鐘,然后討論,暢所欲言。(教師不必進行評論,主要
5、是讓學生通過回憶和相互的交流來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也是讓學生充分對過去進行重新認識,重新思考,對自己現(xiàn)在對這些問題的不正確想法進行糾正,同時也能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本文作者的觀點)
2.聽講,參照課本上作者簡介了解。
3.看完原文后回答問題。(學生概括得不一定準確,但只要說明是在成年人看來比較幼稚,或感到莫名其妙,或雖是常識但難以回答的問題即可。所謂的“傻問題”的特點在文章最后一段的第八句可以找到)
二、分析文章。了解作者的思路(約 分鐘)
教師活動:
1.讓學生看文章第一句話回答:誰會花費很多時間去想冒號后面的問題?為什么他們會花費很多時間去想這些問題?
2.提問:“
6、甚至”一詞表明這些兒童問的問題怎么樣?為什么作者說很多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試從原文中找出原因。
3.提問:文章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話,怎么理解?(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教師可以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看學生是否可以理解)
4.讓學生比較高年級的學生和兒童的不同,并概括指出來,看作者對這個問題是怎樣的感情和態(tài)度,他們比兒童時失去了什么?作者希望他們這樣嗎?為什么?
5.概括指出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的內容。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了哪些原因? 作者在文章的第五段最后連用了三個反問句說明了什么?第六段和第五段的關系怎樣?作者在第六段是想說明什么?
學生活動:
1.回答:是兒童。因為他們剛來到這個世界不
7、久,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也因為他們渴望了解這個世界。
2.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回答:“甚至”一詞說明他們問的有些問題相當深奧,難以回答。(可用第二段的第三句話回答)
3.在教師的提示下理解:雖然他們問的問題在成年人看來可能是比較幼稚的,但因為他們是兒童,問這些問題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征。
4.概括出:他們很少主動思考,失去了大部分的好奇心;對提問題有顧慮,墨守成規(guī),等等。作者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它遏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5.學生回答第四段除了第一句話和第五段的第一句話都是說的原因(學生正確理解第四段第二句話);連用反問句說明作者對大人對待兒童的這種態(tài)度十分不滿意;第六段進一步舉
8、例說明孩子提出的很多問題是很深奧的。
三、找出原因,提出見解,解決問題(約 分鐘)
教師活動:
1.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回答:作者是怎樣回答兒童長大以后失去了大部分的好奇心的原因的?(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答:他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來提出這些原因)
2.作者提到引起高中生失去很多好奇心的原因時,專門用了一段的篇幅來說其中的一個原因,這個原因是什么?
3.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提出了鼓勵孩子提問題的方法包括哪幾種?作者說孩子提出的在成年人看來是傻瓜式的問題通常有什么特點?
4.讓學生從文章最后一段找出:作者為什么鼓勵孩子提出這些傻瓜式的問題?作者希望人們怎樣對待兒童
9、? 為什么作者說僅僅鼓勵是不夠的?
5.讓學生討論:怎樣理解文章最后的關鍵?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發(fā)?
學生活動:
1.根據(jù)教師的提示回答:作者通過猜測和觀察找出的,因為文中有“我猜測”和“我發(fā)現(xiàn)”之類的字眼。作者分析原因是為了對癥下藥,因為原因越清楚、越全面,解決的辦法就越多、越有效。
2.從原文中找出這個原因:成年人討厭孩子提出科學問題。
3.從文章第七段中找答案;從課文中最后一段中找出第八句回答;從文章最后一段讀出:聰明的、有好奇心的孩子是國家和世界的財富。
4.回答:照顧、呵護和鼓勵兒童;對一些問題不能引導他們找出答案就不能使他們得到發(fā)現(xiàn)的喜悅。
10、
5.就作者這句話進行充分討論:啟發(fā)我們正確對待兒童提出的問題,指導他們思考和找到問題的答案。
本節(jié)總結:
作者通過對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的觀察,提出了自己對兒童提出的問題是不是“傻問題”的看法。作者先說兒童提出的一些問題,對兒童的好奇心進行了充分的肯定。接著作者分析了高年級的學生和兒童在提問題上的不同,并指出了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然后作者指出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年人討厭孩子提出科學問題,并指出大人的這種所謂的無所不知其實可能是真的無知。作者然后說出孩子提出的一些深奧的問題至今還未得到完全解決,并得出結論:其實孩子提出的問題不是什么傻問題,成年人應該鼓勵孩子提問題并給以指導,以啟發(fā)他們對
11、科學的探求。
板書設計
世上沒有傻問題
兒童提出的問題的特點——高年級學生與兒童的區(qū)別——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得出結論:世上沒有傻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鼓勵和引導兒童思考、回答問題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不能讓學生按照原來的用大量時間找出所謂的論點、論據(jù)和結論的老辦法來進行教學。本文雖是議論性文章,也有論點、論據(jù)和結論,但作者主要不是用大量的論據(jù)說明自己的觀點,而是重點分析造成兒童和高年級學生的在思維上不同的原因,巧妙地引出自己的觀點,并簡單舉例說明自己的論據(jù),然后說明成年人應該怎么做才達到啟發(fā)和引導兒童的目的。
練習設計
12、
◆隨堂練習設計
1.給加點的字注音.
呵護( ) 瞥一眼( ) 貶低( )
2.作者為什么說很多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
答案與提示:因為他們對世界很好奇,愛動腦筋,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有洞察力的問題。
3.為什么兒童沒有聽說過什么叫“傻瓜式的問題”?
答案與提示:雖然他們問的問題在成年人看來可能是比較幼稚的,但因為他們是兒童,問這些問題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征。
◆個性練習設計
1.概括指出所謂的“傻問題”的特點。
答案與提示:在成年人看來比較幼稚或讓其感到莫名其妙或雖是常識但難以回答的問題。(按照課文中最后一段的表述也可以)
2.為什么兒童會花費很多時間去想一些所謂的“傻問題”?
答案與提示:因為兒童剛來到這個世界不久,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也因為他們渴望了解這個世界。 .
3.議一議:我們從本文中應該得到什么啟示?
教學探討與反思
本文學習中最主要的是看作者怎樣分析問題的,看作者怎樣由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再到解決問題的,看作者的思路或文章的脈絡是怎樣的;再就是注意作者為什么會對人們司空見慣的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從作者身上學習這種不畏世俗和敢于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