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平邑曾子學校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山東省平邑曾子學校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20課 會生活的變化
【學習目標】
1、知道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電影等在中國出現(xiàn)的史實。2、以《申報》、商務(wù)印書館為例,了解大眾傳媒對近代社會生活的影響。3、了解民國以來剪發(fā)辮、易服飾、改稱呼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
【重點難點】
重點: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xiàn);文化生活的變遷和社會習俗的變化。
難點: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xiàn)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
【自主探究】
閱讀第一個標題:“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xiàn)”,完成下列問題:
(1)背景:19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西方列強對華侵略的加深,西方的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傳入中國。
(2)表現(xiàn)和作用:交通方面:①19世紀7
2、0年代,________、_________兩種近代交通工具相繼傳入中國,使人們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極大地促進了商品的流通,便利了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進一步掠奪。②1876年,英國人修建了從吳淞口到上海的______________,它是中國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路。③1881年,清政府修建了從唐山致胥各莊的___________,這是中國的第一條自辦鐵路. ④ 1909年中國人自行勘測、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是______________。⑤徐壽和華衡芳制成了我國第一艘輪船“黃鵠”號。通訊方面:__________,中國開始架設(shè)________,方便了商人傳遞商業(yè)信息,記者傳遞新聞信息。老百姓
3、用它聯(lián)系親友,極大地便利了信息的傳輸和交流。
閱讀第二個標題:“文化生活的變遷”,完成下列問題:
(1)傳入:近代以來,西方發(fā)明的照相和電影傳入我國,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2)發(fā)展:1905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舞臺片_____________,是我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1931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攝的________________,是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4年,聯(lián)華影片公司攝制的______________,是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獎的影片。
(3)近代新聞報紙的發(fā)展:________ 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 》,是當時最著名的中文報紙。報紙成為人們獲
4、取信息、了解社會的主要傳媒工具;人們可以通過報紙了解到國內(nèi)外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從報紙上尋找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4)印刷出版機構(gòu)的出現(xiàn):__________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gòu)。不僅傳播了西方的先進思想和科學文化,還保存了大量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促進了近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為知識文化的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閱讀第三個標題:“社會習俗的變化”,完成下列問題: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現(xiàn):①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探究一:1、圖說歷史
(1)看左圖回答:近代交通在中國出現(xiàn)主要指的是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你知道中國第一條自辦鐵路和第一艘輪船的名稱嗎?
⑵除了交通工具的傳入,在通訊方面有什么變化?有何影響?
探究二:2、
(1)觀察上圖,當時民國政府著重在哪幾方面改變愚昧、落后的習俗?從
6、中,我們可以看出民國初年精神文明的發(fā)展趨勢是什么?
⑵我們應(yīng)該如何正確看待民國時期社會習俗變化的局限性。
【當堂達標】
一、基礎(chǔ)過關(guān):《自主學習指導(dǎo)課程》“精思巧選”選擇題。
二、能力挑戰(zhàn):
1、辛亥革命后就頒布了廢止纏足的法令,但是人們在改革開放后仍可以看見出生于辛亥革命后的“小腳老太”,這說明( )
A、纏足受到廣大婦女的歡迎 B、辛亥革命的成果值得懷疑
C、廢止纏足的法令成為一紙空文 D、傳統(tǒng)舊習俗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完全改變
2、清末創(chuàng)辦于上海的《申報》,后來成為全國第一大報,其原因不包括( )
A、為方
7、便大眾閱讀,編寫了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報
B、及時報道國內(nèi)外發(fā)生的重大時事,刊發(fā)評論
C、刊登廣告,便利民眾生活 D、大量編輯出版當時使用的科教書和字典
【中考在平時】
1、《上海洋場竹枝詞》日:“最是稱奇一線長,跨山越海渡重洋。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飛傳倏忽詳?!贝嗽娒枋隽私袊晌鞣絺魅氲模? )
A、輪船 B、火車 C、電影 D、電報
2、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當時最著名的中文報紙上,看到了淞滬鐵路正式投入運營的報道。該報紙應(yīng)是( )
A、《民報》 B、《申報》 C、《每周評論》 D、《新青年》
3、知識延伸:民國時期社會習俗變化的進步性:這些變化表明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正發(fā)生著重大的歷史轉(zhuǎn)折性變化,它順應(yīng)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主流趨勢,代表了人類歷史先進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具有無限的生命力。
【快樂收獲】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比一比,看誰記得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