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新泰市劉杜鎮(zhèn)初級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山東省新泰市劉杜鎮(zhèn)初級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一、學習目標:
1、知道輪船、火車、電報、照相機和電影在中國出現(xiàn)的歷史史實。
2、學會用 發(fā)展的眼光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感悟近代中國社會習俗的變化,熱愛今天的現(xiàn)代生活。
二、重、難點:
重點:近代交通通訊工具的出現(xiàn)。
難點:輪船、火車、照相機和電影等為什么都是西方人發(fā)明的?三、學習過程:
19世紀初 、 、傳入中國
(一)知識網(wǎng)絡(luò)梳理
交通
1. 近代交通、通
訊在中國出現(xiàn)
作用: 。
時間: 。
通訊
社
會
生
活
的
2、變
化
開始架設(shè) 。
1> 、 傳入。
2>1872年在 、創(chuàng)辦的《 》近代中國影響最大的報紙。
2.文化生活變遷
3> 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 ,是中國歷史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gòu)
民國政府頒布了 、 和廢止 等法令。
3.社會習俗變化
廢除 禮,代之以 、 禮。
取消 、 稱呼,代之以 、 等稱呼
(二)典型例題:
近代文化生活的變化是由于
3、 的傳入:
①照相 ②電視 ③電影 ④報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達標測試。
1.民國初年最具特色的服裝是 ( )
A.西服 B.旗袍 C.中山裝 D.唐裝
2. 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
的目的是 ( )
A.為了顯示新政府的革命性 B.為了改變愚昧落后的習俗
C.為了實現(xiàn)三民主義
4、 D.為了政府管理方便
3.中國開始架設(shè)有線電報是在 ( )
A.鴉片戰(zhàn)爭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
C.洋務(wù)運動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
(三) 辛亥革命后,隨著西方文化傳入中國,國人的觀念與習俗發(fā)生了變化,下列符合史實的是 ( )
A.平民見了官員要跪拜 B.差人見了官員稱“老爺”
C.官吏開會統(tǒng)一穿新式禮服 D.女子才從小要纏足
5.以下關(guān)于清末民初社會生活的敘述錯誤的是 (
5、 )
A.到照相館照相 B.在家中看電視
C.到電影院看電影 D.聚會時男士身穿西裝
6.宋代以來形成婦女纏足的陋習,被廢除是在 ( )
A.戊戌變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抗日戰(zhàn)爭后 D.新中國成立后
7. 孫中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后,他會要求別人稱呼自己為 ( )
A.老爺 B.大人 C.先生 D.陛下
8.我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 (
6、 )
A.《定軍山》 B.《歌女紅牡丹》
C.《風云兒女》 D.《漁光曲》
9. 從昆明乘火車到海防,再轉(zhuǎn)輪船去上海,這樣的事情出現(xiàn)在哪一條鐵路開通以后 ( )
A.淞滬鐵路 B.滇越鐵路
C.唐胥鐵路 D.京張鐵路
10. 剪掉辮子、禁止女子纏足、行鞠躬禮、握手等社會習俗的變化是在 ( )
A.鴉片戰(zhàn)爭后 B.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
C.戊戌變法后 D.辛亥革命后
11. 近代中國的新聞記者通過有線電報發(fā)回新聞報道,最早出現(xiàn)在 ( )
A.19世紀50年代后 B.19世紀60年代后
C.19世紀70年代后 D.19世紀80年代后
12. 影響近代社會生活的原因很多,下列哪一個是生產(chǎn)力方面的原因 ( )
A.資產(chǎn)階級革命 B.工業(yè)革命
C.歐洲殖民擴張 D.人口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