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膠南市隱珠街道辦事處中學八年級語文下冊《第課 小石潭記》學案(無答案) 人教新課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山東省膠南市隱珠街道辦事處中學八年級語文下冊《第課 小石潭記》學案(無答案) 人教新課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八年級語文導學案《小石潭記》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掌握并積累文中的文學常識和重要文言詞句。
2、?品讀課文,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3、?誦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
2、文中重點詞語的掌握與積累。
3、?借景抒情的寫法。
課時:三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記”,是古代的一種散文體裁。文言文標題中的“……記”,相當于現(xiàn)代文“記……”的形式。如“小石潭記”,就是“記小石潭”,即記述游小石潭的行蹤以及小石潭的景物。這類文章當中,大多數(shù)是游記,一種用來記敘旅途見聞和某地政治生活、社會面貌、風
2、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勝古跡等的散文體裁。其次是些普通的敘事性散文或者“雜記”(包括如《桃花源記》這樣的詩前序文)。
簡介作者及背景: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之一。自幼聰慧好學,永貞元年,柳宗元積極參與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活動,但找到保守勢力的反對。革新運動失敗,柳宗元被貶到永州,永州之貶,一貶就是十年。在這期間他寫下了《永州八記》。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文章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意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fā)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愴的心緒。作者寓情
3、于景,抒發(fā)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郁憂傷之情。他所寫的游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一、獨立試航
(一)整體感知課文
請為下列加粗字注音:
如鳴佩( ?。┉h(huán) 佁( )然不動 俶( ?。栠h逝
參( ?。┎睿ā 。┡鳌 ⊥鶃眙猓ā 。┖觥 ?斗( ?。┱凵咝?
悄( )愴( ?。┯腻洹 ∪啦睿ā 。┗ァ ?寂寥( )無人
(二)按照課文內(nèi)容填空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 ,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全石以為底,近岸,
4、 ,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 , 。
潭中魚可百許頭, 。日光下澈, ,佁然不動; , ,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 ,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 , ,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
5、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合作探討: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詞語:(以小組為單位,解決疑難詞句,教師巡視指導)
給下列加點橫線的字解釋:
(1)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2) 伐竹取道 ( )
(3) 水尤清冽。 ( ) (4) 近岸 ( )
(5) 為坻,為嶼( ) ( ) (6) ) 為嵁,為巖( )
(7) 蒙絡搖綴( ) ( ) (8) 參差披拂 (
6、 )
(9) 心樂之( ) (10) 皆若空游無所依( )
(11) 潭中魚可百許頭( ) ( ) (12) 日光下澈 ( )
(13 ) 佁然不動( ) (14) 俶爾遠逝( )
(15) 往來翕忽( ) (16) 斗折蛇行 ( ) ( )
(17) ) 其岸勢犬牙差互( )(18)不可知其源( )
(19) 四面竹樹環(huán)
7、合( ) (20) 悄愴幽邃( ) ( )
(21) 以其境過清 ( ) (22) 不可久居 ( )
(23)乃記之而去 ( (24)隸而從者( )
(25)寂寥無人,凄神寒骨( )( )
2、段落歸納:第一段:發(fā)現(xiàn)小石潭;
第二段:描寫潭水和游魚;
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
第四段:寫出了作者對小石潭總的印象和感受。
三、熟讀成誦:
1、
8、背誦全文。
2、背誦單字解釋。
五、布置作業(yè)
默寫短文。
第二課時
學習導航:
1、?學法指導:文言文閱讀的具體方法包括,留、刪、補、換、調(diào)、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wèi)樊噲?!罢咭病笔钦Z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
“換”,就是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如
9、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diào)”就是調(diào)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diào)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diào)整語序,以便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譯成“(湖面)風平浪靜”。
學習目標:
1、朗讀并背誦課文,疏通文意。
2、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過程:
一、檢查背誦
1、個體抽查。2、集體齊背。
二、合作探討(以小組為單位,解決疑難詞句,教師巡視指導)
翻譯下列句子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10、
2、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3、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4、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5、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7、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8、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9、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11、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三、集體訂證,逐一落實。
四、鞏固譯文。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新課堂同步。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
11、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文章主旨。
2、通過聯(lián)系人物經(jīng)歷,體會作者在文章中抒發(fā)的情感。
學習過程:
一、檢查單字解釋背誦。
1、個體抽查。2、小組自查。
二、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寫。
1、寫潭水清澈的句子____ 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 ___。
2、寫潭的水源的句子___ 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 ___。
3、寫作者感受的句子___ _____,_____
12、 。
4、寫小石潭是人跡罕至的地方的一句話_____ ___。
5、和“皆若空游無所依”相呼應的一句是_____ ___。
6、寫潭中魚靜態(tài)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動態(tài)句_________,_________。
7、襯托作者抑郁憂傷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離開小石潭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9、《小石潭記》中最能體現(xiàn)作者暫時忘憂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_____
13、 。
10、寫游魚自由輕靈游動的姿態(tài)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 。
11、表現(xiàn)地理環(huán)境使作者內(nèi)心憂傷凄涼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 。
12、久坐潭邊游人會有怎樣的感受?:___ _____,_____ 。
13、文章的點睛之筆是: ___ _____,_____ 。
三、通讀全文后,選用原文中的相關文字填空。
1、“伐竹取道”與上文的“____ ______”呼應,又為下文的“____ ________”埋下伏筆。
2、
14、既表現(xiàn)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語句是_____ ”。
3、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東岸來觀賞景物的,這可從文中“
和 “ ”兩個句子得到印證。
4、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5、 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6、 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四、總結(jié)全文:
課文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抒發(fā)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
作者初入小石潭,“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被景物所吸引,心情愉悅,所以在他眼中游魚“空游無所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而小石潭源頭“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正是作者對前途艱險的憂慮,使他感到前途渺茫,此時的小石潭在他眼中則是“悄愴幽邃。凄神寒骨”。這恰好是作者心中孤單寂寞的投影,所以“一切景語皆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