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一章《走進實驗室》 復習導學案(無答案) 教科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一章《走進實驗室》 復習導學案(無答案) 教科版(通用)(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一章 《走進實驗室》 復習課
學習目標
1.知道長度、時間與面積測量的基本原理,熟悉長度的國際單位及其換算,掌握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
2.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了解安排這些步驟的原因,
3. 領悟“控制變量”等科學研究方法。
課前學習
控制變量法:研究時先考察其中一個因素對研究問題的影響,而保持其他因素不變,這種研究方法稱為_________。
一切巧妙的現(xiàn)象,都是有原因的,科學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 及其 ,
是科學發(fā)現(xià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時間單位的換算:1h=_______min=_______s
測量時間的常用工具是______
2、__
時間的測量
測量:實驗探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誤差不可______,只能_______,減小誤差的常用方法是______
______與_______之間的差異。
誤差
正確使用刻度尺
(1)會認:__________ __________
(2)會選:______________ ______
(3)會放:_________ ___________
④會看:___________ _______
3、__
⑤會讀:__________________ __
(6)會記:________________ ____
1 km= m 1m= km 1m= dm 1dm= m 1dm= cm 1cm= dm 1cm= mm 1mm= cm 1mm= μm 1μm= mm 1m= μm 1m= nm 1μm= nm 1nm= μm 1nm= m
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
4、 測量,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長度測量的常用的工具 。
走進實驗室:學習科學探究
物理是研究 、物質(zhì) 和 的自然科學,是一門以 和______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研究的范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學探究的環(huán)節(jié)包: 、 、 、 、
、 、
5、 、 。
長度的測量
課堂學習
一、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例1: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問題
兩小兒辨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卷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6、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注釋:[孰為汝多知乎!]誰說你多智慧呢!
這個故事寫得生動而又寓意深刻。請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填空:
①兩小兒在爭辯中,用到了物理知識中的 部分知識。
②他們探索自然現(xiàn)象采用的方法是 。
③他們探索自然現(xiàn)象時的態(tài)度是 。
④他們在爭辯中,各抒己見,不接納對方觀點,表現(xiàn)了他們的 。
⑤兩小兒對孔子的議論說明他們 。
[及時練習1]
小明準備騎自行車外出時發(fā)現(xiàn)
7、車胎癟了,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呢?
他根據(jù)自己對自行車了解的嘗試和經(jīng)驗想到,也許是車胎破了,也許是氣嘴的螺絲松了,或者是氣嘴里的小橡皮管破了……
究竟上述哪一種可能是正確的呢?小明仔細查看了外胎,沒有發(fā)現(xiàn)有破的痕跡;他又查看氣嘴的螺絲,也沒有發(fā)現(xiàn)松動。后來他把螺帽卸下,取出氣門心,發(fā)現(xiàn)小橡皮管也是好的,他給車胎打氣,仔細查看和傾聽,一會兒車胎又癟了,他想,也許是內(nèi)胎的某個地方出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孔,后來,他請修車師傅把內(nèi)胎取出,把充氣內(nèi)胎放在水中,發(fā)現(xiàn)氣泡從內(nèi)胎表明某處不斷地往上升,小明非常高興,自行車漏氣的原因找到了。
你認為解決上述自行車漏氣問題的過程與科學家的探究過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8、
二、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例1,給下列測量記錄補上單位:
一根火柴的長度約為40 ;南京長江二橋全長21.97 。
[及時練習2]
1.一只粉筆的長度最接近 ( )
A.1米
9、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
2.1998年,清華大學范守善小組成功地制備出直徑為3-50 nm,長度達μm量級的
氧化稼半導體一維納米棒,使我國在國際上首次把氧化稼制備成一維納米晶體。50 nm=
mm = m。
3.2001年第47屆世乒賽,國際乒聯(lián)做出重大改革: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觀賞性,將乒乓球改為“大球”。這里所說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徑增加了( )
A.2cm B.2mm C.2μm D.2dm
例2: 某同學測出一木塊長29.58 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0、 ,數(shù)據(jù)中的準確值是 mm,估計值 mm。
[及時練習3]
1.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 。一張紙的厚度約70微米= 米。某同學測得物理課本的長度為26.12厘米,則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2.如圖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一條形金屬片長度的情形,該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屬片的長度分別是( )
5
6
7
8 cm
A. 1 cm、5.50 cm B. 1 cm、8.30 cm
C. 1 mm、8.30 cm D. 1 mm、2.80 cm
3.四位同學用分度值為1分
11、米的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其中錯誤的測量數(shù)據(jù)是 ( )
A. 4.5dm B. 45cm C. 0.45m D. 45mm
例3: 測量緊密排繞在鉛筆上的細銅絲的直徑,如圖1所示,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
B.讀取圖中刻度尺的示數(shù)時,視線應與尺面平行
C.測得圖中線圈的總長度為15cm
D.實驗中需要數(shù)所繞線圈的圈數(shù)
[及時練習4]
1.如圖1-15是一只縮小了的腳印,圖上小
12、方格的實際邊長是2.5cm,試求腳印的實際面積。
圖1-15
方法簡介
所得結論
2.裁一張白紙條,再有一把直尺、一枚大頭針就可以測出一只墨水瓶圓柱形部分的外徑。寫出做法。
3. 某同學測得一本書的厚度是8.Omm。他數(shù)了一下,封面和插頁共為5張紙,正文部分沒有數(shù)。他翻到最后看了一下,正文共190頁。這本書的每張紙的平均厚度為 mm,相當于 μm
例4: 某同學5次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記錄是:(1)17.82
13、cm、(2)17.79cm、(3)17.81cm、(4)17.28cm、(5)17.8cm,其中第 次測量的結果是錯誤的,發(fā)生錯誤的原因可能是( )
A.估讀得不對 B.看錯了刻度
[及時練習5]
1.對于多次測量求得的平均值來說,下列解釋正確的是哪個?( )
A.用平均值作為被測物體的長度就沒有誤差了
B.平均值更接近物體的真實長度
C.平均值就是被測物體的真實長度
2.在相同條件下,由于銅的熱脹冷縮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銅刻度尺去測量同一塊玻璃的長度,夏天和冬天的測量結果比較是( )
A、夏天測得的數(shù)據(jù)大些
14、 B、一樣大 C、冬天測得的數(shù)據(jù)大些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當堂檢測
1. 1.60可能是( )
A. 一個人的高度 B. 一本書的長度 C. 一個籃球場的長度 D. 一座山的高度
2.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 )
? A.誤差只能是盡量減小,而不能消除
? B.測量時可以做到?jīng)]有誤差
? C.測量中采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滅誤差
? D.測量中的誤差是由于錯誤而造成的,因此可以避免
3.如圖3-4所示量筒的分度值為_____ml,量程為_____ml,量筒中液體的體積為______ml,讀數(shù)時視線應
15、與凹液面_______相平.
圖1-16
4.小明同學感冒了,醫(yī)生給他量了體溫,體溫計的示數(shù)如圖3-5所示,體溫計的分度值為____℃,測量范圍為_________,小明同學的體溫為_______℃.
5.“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從中衛(wèi)縣南長灘(A)入境,至石嘴山市頭道坎(B)出境,流經(jīng)寧夏12個縣市。根據(jù)簡化的寧夏地圖(圖1-16),估測黃河流經(jīng)寧夏的長度L。已知圖中單位長度表示60km。估計L約為 km。
6.學校要開運動會,幾個同學討論怎樣才能將鉛球擲得更遠.
陳平說:“擲出點越高,擲得越遠”.王力說:“擲出速度越大,擲得越遠”.李明說:“
16、我們還是通過實驗來探究吧”.大家經(jīng)過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鉛球擲得遠近,可能與擲出鉛球點的高度有關.
猜想2:鉛球擲得遠近;可能與擲出鉛球時的速度有關.
猜想3:鉛球擲得遠近,可能與擲出鉛球的角度(投擲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有關.
為了檢驗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制作了一個小球彈射器,如圖3-9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彈射方向?qū)λ椒较虻难鼋?,可由固定在鐵架臺上的量角器讀出.他們通過7次實驗得到下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射出距離”指水平距離).
實驗序號
射出點高度
h/m
射出速度
v/(m·s-1)
射出仰角θ
射出距離
l/m
1
0.5
17、
5
30
2.9
2
0.5
10
30°
9.6
3
0.5
10
45°
10.7
4
1.0
10
45°
11.1
5
1.5
10
45°
11.5
6
0.5
10
60°
9
7
0.5
15
30°
20.7
請你根據(jù)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關證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①為驗證猜想1,應選用序號為 、 、 的實驗數(shù)據(jù);
②為驗證猜想2,應選用序號為 、 、 的實驗數(shù)據(jù);
③為驗證猜想3,應選用序號為 、 、 的實驗數(shù)據(jù);
④通過上述實驗,你認為怎樣才能將鉛球擲得更遠?
答:
第一章《走進實驗室》學習反思
在本章的學習過程中,知識掌握得較好的有哪些方面?方法運用得較好的有哪些方面?可以總結出哪些有用的經(jīng)驗?
本章學習過程中在知識和方法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分別是什么?通過反思,吸取了什么教訓?
在今后的學習中,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