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zhèn)江市九年級語文上冊 17 桃花源記導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省鎮(zhèn)江市九年級語文上冊 17 桃花源記導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通用)(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十七、桃花源記(第一課時)
【學習任務】
1、根據漁人的行蹤,理清課文思路,掌握課文內容。
2、背誦課文,領悟文章優(yōu)美、簡潔、精煉的語言特色。
3、體會作者對“世外桃源”的理想社會的描述,認識其對美好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課堂學習】
一、翻譯課文,梳理結構
(1)本文以什么作為敘事線索?
(2)本文主要記敘的是什么內容?
(3)寫出漁人的行蹤:
------ ------ ------
二、文言積累
1、解釋下列加橫線的古今異義詞:
芳草鮮美??鮮美?古義: ????今義:
2、
阡陌交通??交通??古義: ???今義: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古義: ????今義:
絕境?古義: ????今義:
【課堂檢測】
1、用“/”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1)不足為外人道也 (2)后遂無問津者
2、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詩人 ,名 ,字 ,生活在戰(zhàn)亂頻繁的 朝。文章虛構了一個 的世外桃源,描繪了一幅 的生活圖景,反映了廣大人民
3、 的愿望。
3、《桃花源記》以 為線索,按照 桃源, _____________桃源, 桃源的順序敘述了漁人的 ,層次清晰。
4、翻譯句子。
①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③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④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⑤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十七、桃花源記(第二課時)
主備:陳月 審核:史紅兵 徐紅霞
【學習任務】
1、根據漁人的行蹤,理清課
4、文思路,掌握課文內容。
2、背誦課文,領悟文章優(yōu)美、簡潔、精煉的語言特色。
3、體會作者對“世外桃源”的理想社會的描述,認識其對美好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學習準備】 了解方法,理會作者的情感
一、探究桃源世界的奇特之處: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你覺得文中的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你是從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一)想像桃源之“美”。
提問: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請選一個景點,用“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給大家描繪一番。
這里的土地美,你看,???????????????? 這里的屋舍美,你看,
(二)理解桃源之“樂”。
提問:桃花源是美麗的,
5、也是充滿歡樂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樂”? 明確:男女、老幼、漁人
(1)男人樂
(2)女人樂
(3)老人樂
(4)小孩樂
(5)漁人樂,
(三)評讀桃源之“奇”。
提問:桃花源的美麗歡樂令人神往,桃花源的離奇神秘更是引人入勝。那么,桃源“奇”在何處呢?請你以“ 奇,那是因為 ”的句式闡述一下自己的認識,要盡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二、探究主題:
作者為什么要虛構這樣一個世外桃源呢?
【課堂檢測】
(一)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
6、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4分)
(1)屋舍儼然: (2)雞犬相聞:
(3)咸來問訊:————(4)皆嘆惋: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A.①率妻子邑人
7、來此絕境 ?、谄嫔疆愃煜陋毥^
B.①問今是何世 ?、谟墒歉屑ぃ煸S先帝以驅馳
C.①不復出焉 ?、诔鰟t無敵國外患者
D.①設酒殺雞作食 ?、谝缓勈?,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文:
(2)不足為外人道也。
譯文:
4.下列詩(
8、文)名句所表達的人生追求與本文明顯不同的一項是(2分)【 】
A.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B.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
C.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游《游山西村》)
D.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二)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背既眨骸熬蔀楸泵?”曰:“吾馬良。”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痹唬骸拔嵊枚唷!背荚唬骸坝秒m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此所謂南其轅而北其轍也。 (選自《戰(zhàn)國策》)
5.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實詞。
(1)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
(2)吾用多。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
(1)君之楚.奚為北面?
譯文:
(2)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譯文:
7.成語“南轅北轍”現(xiàn)在用來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