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 沁園春 雪》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 沁園春 雪》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沁園春.雪》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詩歌的一般常識,了解詩歌形象之美、音樂之美及語言凝煉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特點。
2.體會作者作為一代風流人物要為中華民族建功立業(yè)的偉大抱負。
3.學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法。
【學習重點】
1.體會作者作為一代風流人物要為中華民族建功立業(yè)的偉大抱負。
2.學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法。
【學法指導】
《沁園春 雪》是一首寫景抒懷的豪邁之歌。詞中展現(xiàn)了雄偉壯闊而又妖嬈美好的北國雪景,縱論了歷史上的風流人物,表現(xiàn)了后來居上的英雄氣概,感情奔放,胸襟豪邁。
學習本文應在熟讀和背誦的過程中,細致地感知詞中的形象,深入地感受詞中的意境,深切地體會詩人
2、的思想感情。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查字典,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并讀一讀。
分(fèn)外妖嬈(ráo )成吉思汗( hán) 數(shù)(shǔ)風流人物 今朝(zhāo )
風騷(sāo ) 競折腰(zhé )/折本( shé)
2.解釋下列詞語。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風流人物:稱得上能建功立業(yè)的人物。
折腰:鞠躬、傾倒。這里有稱頌、贊美的意思。
風騷:指的是文學才華(原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
紅裝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景象。
毛澤東同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和領導者,他的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指揮才能
3、被世人所公認,他的文學才華也同樣被世人所稱道,尤其是他的詩詞更是表現(xiàn)出了很高的文學修養(yǎng)。
1936年2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在陜北的清澗縣,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蕩,過后寫下了這首詞。1945年8月,抗戰(zhàn)勝利后,毛澤東同志親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其間,柳亞子先生請他寫詩,毛澤東同志就把這首《沁園春?雪》抄給他,隨后《新民晚報》公開發(fā)表,迅速在人民當中廣為傳頌,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斗志和勝利的信心。
3.自查資料或網上搜索關于毛澤東的資料,整理歸納后寫在下面。
4.用普通話朗讀課文二、三遍,要求讀音正確、流利。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
4、話描繪一下詩人筆下的雪景圖,并談談你的感受。
5.通過以上預習,把你閱讀時的困難、疑惑寫在下面,課堂交流。
二、學習研討
(一)導入。
回顧寫雪的詩篇: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杜甫.《絕句》)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薄暗匕罪L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二)誦讀詩歌。
1.生自由讀詩歌,將預習中的困難、疑惑與同學和老師交流。
2.根據(jù)你對詩歌的理解,
5、嘗試美讀詩歌,并讀給自己的同桌聽?;ハ帱c評。
3.推薦學生分別范讀詩歌的上下闕。師生點評。
4.播放范讀帶。
5.整體齊誦詩歌。
(三)探討品味,賞讀詩歌。
1.賞讀詞的上闕。
活動設計:朗讀上闕并思考:你最喜歡哪句詞,為什么?(試從該句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結構和內容上作用、核心詞匯的作用等角度去思考。)
(點撥引導:上闕寫雪景,由一個“望”字統(tǒng)領全文,可分為三部份,前三句概括寫,從“望長城內外”到“欲與天公試比高”具體寫,最后三句是想象寫,從這一點來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扒А薄叭f”二字營造出廣闊的意境,氣魄的宏大,引導學生重讀?!氨狻薄把╋h”動靜相襯。“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6、”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和化靜為動的手法,表現(xiàn)一種奮發(fā)的態(tài)勢和競爭的活力,有著大氣磅礴的氣勢和靈動的活力。最后三句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色彩鮮明、富有畫面感,飽含著作者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提問:詩人描繪了一幅怎樣的雪景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通過對雪景的描寫把讀者帶入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廣闊博大的意境,體現(xiàn)了詩人雪中賞雪的豪邁情懷。在這里,作者把空間寫得如此廣闊,表現(xiàn)了他胸懷博大寬廣,他的氣魄雄偉曠達。作者的感情充滿喜悅,豪邁奮發(fā),充滿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齊聲誦讀上闕。歸納上闕的主要內容及手法。
明確:詞的上闕主要描寫了一個意境開闊、氣魄宏大的冰雪世
7、界。表達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無比熱愛和贊美之情。用了借景抒情,情景相融的手法。
2. 賞讀詞的下闕。
朗讀下闕并思考:
(1)“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上起了什么作用?
明確:過渡句,承上啟下。
(2)討論:誰是真正的英雄?
明確:今朝的風流人物,是新時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偉大的抱負的人,應該是人民群眾,也應該是領導人民群眾進行斗爭的革命家,還應該是詩人的自況。這是詩人的自信和自勵,是他們決心登上歷史舞臺的威武雄壯的宣言。這是全詞的主旨所在。
(3)作者為什么要議論評說古代帝王?
明確:作者以“往昔”與“今朝”對比,“英雄”與“風流人物”對比
8、,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
(4)你對作者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評價有何見解?
(5)你認為下闕中最精彩的句子是哪一句?為什么?
引導:“惜”“略輸”“稍遜”等詞精當而富有深意。既對這些歷史人物的成就肯定,又委婉批評其不足,極有分寸?!爸蛔R彎弓射大雕”一句略含諷意,傳神地表現(xiàn)出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莽夫形象?!熬阃樱瑪?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由評論歷史人物落到贊揚當代革命的領導者與群眾,抒發(fā)了作者的豪情壯志以及堅信心勝的信心。使全詞的思想境界達到了高峰,點明了主題。是全文的主旨句。
齊聲誦讀下闕。歸納下闕的主要內容及手法。
明確:作者通過評
9、論歷代英雄,贊頌今朝人物,抒發(fā)了豪情壯志。寓情于議。
(四)總結、歸納本詞的內容、主旨以及寫作特點。
這首詞,作者上闕寫北國雪景,縱橫千萬里,大氣磅礴,曠達豪邁;下闕抒情議論,氣雄萬古,風流豪壯。抒發(fā)了作者的豪情壯志以及堅信心勝的信心。全詞將寫景、議論、抒情有機結合,渾然一體,意境壯美雄渾、氣勢磅礴,感情奔放,胸懷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是中國詞壇詠雪抒懷的杰作。
(五)比較閱讀,鑒賞提升
讀柳宗元的《江雪》,比較本文和課文在內容表達上的異同點。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明確:相同點:兩篇文章都寫了雪景,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寫法
10、。
不同點:本文寫的是寒江雪釣圖,抒發(fā)了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懷。課文寫的是壯麗的北國雪景圖,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練習反饋】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沁園春 長沙
一九二五年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gě)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chàng)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zhēng róng)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qi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è)飛舟?
1.請概括選文上闋和下闋的主要內容。
明確:上
11、闋:通過湘江秋景的描寫,展現(xiàn)出當時蓬勃發(fā)展的革命形勢,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下闋:通過對往昔斗爭生活的回憶,回答了“誰主沉浮”的問題。號召人們發(fā)揚勇敢無畏的精神,堅定無產階級立場,為了民族的解放,擔當起“主”中國革命“沉浮”的歷史責任。
2.選文的前三句,點明了_觀看大自然景色的季節(jié)、地點________。
3.如果讓你給這首詞配樂朗誦,你會選擇哪一首曲目?說說理由。
示例:《命運交響曲》因為這首曲子充滿著與命運抗爭的豪情與力量,這與本詞的意境情感相類似。
4.選文的第四句到第十句,描寫了湘江大自然的寒秋景色。一個“_看__”字,領起了下文景色的描寫。寫景層次分明:__山___、_
12、江__、__天___、__水__,依次寫來;遠眺、近看、仰視、俯視、上下、高低、動靜結合,寫出了寒秋中國江山呈現(xiàn)的美麗畫面和萬物在寒流里爭取生存自由的斗爭情景。請仔細體會揣摩。
5.詞句“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俊痹诮Y構上起__過渡__作用。
6.你認為哪些詞句表現(xiàn)出革命青年們對反動統(tǒng)治者的極端蔑視,表現(xiàn)出他們大無畏的戰(zhàn)斗氣魄?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7.結尾三句,如果讓你寫一段話表達出作者的豪情壯志,你會怎樣寫?
【毛澤東詩詞鑒賞】
1.《憶秦娥 婁山關》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
13、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2.《七律 長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weī yí)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3.《七律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4.《浪淘沙 北戴河》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