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選調考試中學數(shù)學試卷.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師招聘、選調考試中學數(shù)學試卷.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教師招聘、選調考試中學數(shù)學試卷第一部分 綜合類試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年齡智商(IQ)的公式是( )A.IQ=MA/C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CA/MA1002.當個體接受一個小時的要求后,為保持形象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項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這叫做( )A.“登門檻”效應B.低球技術C.留面子效應D.過度理由效應3.第一個強調出生順序在人格形成中的心理學家是( )A.阿德勒B.弗洛伊德C.斯普蘭格D.榮格4“拔苗助長”違背了什么原則( )A.鞏固性原則B.循序漸進原則C因材施教原則D.盡力性與量力性結合的原則5.課程發(fā)展至今經歷了漫
2、長的演化過程,不是影響和制約課程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 )A.人的身心發(fā)展因素B.科學文化因素C.生產力因素D.社會因素6.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A.復式教學B.班級授課制C.問題教學D.分組教學7不屬于目前中小學教學中普遍運用的主要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是( )A.投影器B.錄音機C.錄像機D.模型8、古代中國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六藝,包括( )A禮、樂、射、辭、書、數(shù)B.文法、修辭、辯證法、禮樂、書數(shù)、射御C.算術、幾何、文法、辯證法、天文、書數(shù)D. 禮、樂、射、御、書、數(shù)9.在人類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學說,開辟后代在教育中注重人的發(fā)展之先河的教育家是( )A.蘇格拉底B.柏拉圖
3、C.赫拉克利特D.亞里士多德10.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是( )A.面向全體學生B.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C.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D.提高學生多元智能第二部分 數(shù)學專業(yè)試題(共80分)一、 填空題(每小題3分,8小題,共24分)1、 已知過點A(-2,m)和B(m,4)的直線與直線2x+y-1=0平行,則m的值為 2、 已知,則S除以2005的余數(shù)是 3、 若a為正有理數(shù),在-a與a之間(不包括-a和a)恰有2007個整數(shù),則a的取值范圍為 4、 在的展開式中的系數(shù)是 5、 已知集合,若,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為 6、 為等差數(shù)列的前n項和,若,則 7、 如圖1,直線上放置了一個邊長為6的等邊三角形,當?shù)冗吶?/p>
4、角形沿著直線翻轉一次后到達的位置如圖2 ,如果等邊三角形翻轉204次,則頂點A移動的路徑總長是 (用表示)AB圖2BCCA圖18、 設都是奇函數(shù),的解集為,的解集為,其中b2a,則不等式0的解集是 二、 選擇題(每小題3分,8小題,共24分)9、老王家到單位的路程是3500米,老王每天早上7:30離家步行去上班,在8:10(含8:10)至8;20(含8:20)之間到達單位,如果設老王步行的速度為x米/分,則老王步行的速度范圍是( )(A)70 x87.5(B)x70或x87.5(C)x70(D)x87.510、如圖,AB是圓的直徑,弦AD、BC相交于P,已知DPB=,D是BC的中點,則tanA
5、DC等于( )PABDC(A)(B)2(C)(D)O(第10題)11、拋物線y=+x+p(p)的圖像與x軸一個交點的橫坐標是p,那么該拋物線的頂點坐標是( )(A)(0,-2)(B)(,-)(C)(-,)(D)(-,-)A12、如圖,ABC中,AB=AC,CD是角平分線,則DBC的面積與ABC面積的比值是( )D(A)(B)(C)(D)13CB、已知為第三象限角,則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或第二象限 (B) 第二或第三象限 (C)第一或第三象限 (D)第二或第四象限14、過ABC的重心任作一直線分別交AB、AC于點D、E。若則的值為( )(A)4 (B)3 (C)2 (D)115、若,則(
6、 )(A)abc (B)cba (C)cab (D)bac16、函數(shù)的圖像如圖所示,則導數(shù)的圖像大致是( )三、 解答題(第17、18題每題6分,第19、20題每題10分,共32分)17、已知求的值18、某中學對其網絡服務器開放的4個外網絡端口的安全進行監(jiān)控,以便在發(fā)現(xiàn)黑客入侵時及時跟蹤鎖定。根據跟蹤調查發(fā)現(xiàn),這四個網絡端口各受到黑客入侵的概率為0.1,求(1)恰有3個網絡端口受到黑客入侵的概率是多少?(2)至少有2個網絡端口受到黑客入侵的概率是多少?19、如圖四棱錐P-ABCD的底面是邊長為2的菱形,且PA平面ABCD,設E為BC的中點,二面角P-DE-A為45(1)求點A到平面PDE的距離;(2)在PA上確定一點F,使BF平面PDE;(3)求異面直線PC與DE所成的角(用反三角函數(shù)表示);P(4)求面PDE與面PAB所成的不大于二面角的二面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數(shù)表示)。EDBCA20、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若實數(shù)使向量滿足。(1)求點P的軌跡方程,并判斷P點的軌跡是怎樣的曲線;(2)當時,過點且斜率為1的直線與此時(1)中的曲線相交的另一點為B,能否在直線x=-9上找一點C,使BC為正三角形(請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