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面積計算》word版
《《土地面積計算》word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土地面積計算》word版(6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四、土地面積計算 第1課時:測定直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測定直線是生產(chǎn)、生活的實際需要,知道測定直線的一些簡單工具。 2、通過實踐活動,掌握測定直線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掌握測定直線的方法。 教具準備: 測量工具若干套(標桿、卷尺、測繩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舉例說明什么叫距離? 2、常用的長度單位是什么? 二、新授。 1、測量土地的意義。 結(jié)合本地建設實例,如:群星要建新校,要確定學校的面積有多大,都需要測量土地。所以我們這節(jié)課就學習“實際測量”。 2、認識測量工具。 (1)標桿
2、:測定直線時使用的一種工具。 (2)卷尺和測繩:測量距離時所使用的工具。 把上述工具給學生看,介紹怎樣看卷尺、測繩上的尺度。介紹使用方法,使用卷尺時在兩點中要拉直。 3、學習測量距離的方法。 (1)量地面上較近距離,可以用卷尺或測繩直接量出。 請兩個學生用卷尺測量教室門口到窗戶的距離。 (2)量比較遠的距離。 量比較遠的距離如學校到市場,用卷尺不能一次測出距離,量幾次就會歪斜,不可能在一條直線上,所得距離不準,所以要在兩點中先測立一條直線。 (3)使用標桿測定兩點間直線的方法。 學生先看第79頁內(nèi)容。 教師用教具講解,教學生使用標桿的方法,怎樣測定
3、兩點之間的直線。 問:為什么插在C點的插桿必須和B點標桿同時被A點標桿擋住,三點才在一條直線上? 把所有的點連起來就得到一條直線。測定直線后,就可以就卷尺或測繩逐段量出A、B間的距離。 三、實際測量練習。 1、 把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一組測量操場的長,另一組測量操場的寬。每組再分成兩個小組。 2、 小組內(nèi)各成員由小組長負責,明確分工,分配好測量工具,討論好測量方法。 3、 測量后,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 4、 一個小組完成后,另一個小組接著測量,(已測量過的同學自由選擇同學討論測量方法和疑難問題。) 5、 完成后回教室,整理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所求問題。 6、 組織學生交流測量體會與結(jié)果。
4、 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具體指導,讓學生注意把標桿扶正,認真觀察,使后面的標桿被前面的標桿擋住。 四、小結(jié)。 要知道土地大小,就必須測量土地。本課要求大家認識測量工具,掌握測量方法,并對實際測量中的不正確方法,指出原因,提出注意點。 五、作業(yè)。 1、復習課本有關測量方法,要求理解和掌握。 2、練一練第1~2題。 3、《作業(yè)本》。 課后小結(jié): 第2課時:步測和目測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踐活動,測量自己的平均步長。能用步測和目測的方法估測距離。 2、 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用步測的方
5、法估測距離。 教學難點: 用目測的方法估測距離。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學生試說一說測量的意義? 2. 測量土地一般用哪些工具? 3. 怎樣測定一條直線? 二、 新授。 1. 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測量土地的方法以及用工具測定直線。當沒有測量工具或?qū)y量結(jié)果不要求十分精確時,也可以用步測和目測。(揭示課題:步測和目測) 2. 學習步測的方法。 (1)步測時,必須知道自己一步的長度是多少。首先要測定一步的長度。 讓一名學生在教室邁幾步,然后講清一步的長度指左(右)腳尖至右(左)腳尖的距離。把學生的一步距離用粉筆在地面上畫出,即可量出一步的長度。
6、 (2) 求平均一步的長度。 由于一個人走一段路,每一步的步長不均勻,這就需要先測量出一步的平均長度。 先用卷尺量出一段距離,再用均勻步子沿直線走上三、四次,記好每次的步數(shù),然后用總距離除以步數(shù)和就等于一步平均長度。 3. 講解例1。(課本第80頁) 例1:王寧走40米的距離,第一次走了62步,第二次走了64步,第三次走了63步。他平均走一步的長度是多少?(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先學生試做,后教師講解: 解法一: 一步平均長度=距離÷平均步數(shù) (1)求一次平均步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就是精確到厘米。) (62+64+63)÷3=63(步) (2)求平均一步的長度
7、。 40÷63≈0.63(米) 答:平均走一步的長度大約是0.63米。 解法二: 一步平均長度=總距離÷總步數(shù) 50×3÷(79+80+81) =150÷240 ?0.63(米) 答:(略) 小結(jié):求一步一平均長度,即用所行的距離除以總步數(shù)。 4. 求兩地間的距離。 教師指出:知道了一步的平均長度就可以用步測出兩地之間的距離。方法是:從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數(shù)一數(shù)所走的步數(shù),用一步平均長度乘以步數(shù)得兩地間距離。 例2:小芳走一步的平均長度是0.62米,她從家門口到學校門口走了425步。小芳家門口到學校門口的路程大約有多少米? 距離=一步平均長度×步數(shù) 0.
8、 62×425=263.5(米) 答:這個操場大約有80米。 問:為什么這里用大約呢?(步測的數(shù)據(jù)不精確) 5. 練習。 課本“練一練”1、2 6. 介紹目測的方法。 目測是只用眼睛來估量一段距離。練習目測時: (1)先用測量工具量出一段距離,在每隔10米的地方插上標桿,看看10米、20米、30米……的距離各是多遠,同時注意不同距離上標桿附近的人和其他物體的大小。 (2)然后去掉標桿,根據(jù)確定目標反復練習,目測自己和指定目標之間距離是多少,并與實際測量結(jié)果進行比較,逐步提高目測的準確度。 7.教師總結(jié)。 在沒有測量工具或?qū)y量結(jié)果要求不十分
9、精確時,可用步測和目測。學會步測和目測對目學生活很有幫助。 三、 鞏固練習。 1. 一塊地長60米,小強從地的一頭走到加一頭,第一次走100步,第二次走98步,第三次走99步,一步平均長度多少米? 2. 小華平均一步長度是0.65米,他家到學校距離是1300米。從學校到家需要走多少步?(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 四、 作業(yè)。 1、《作業(yè)本》 2、選做:練一練3 板書: 步測和目測 例1 解法一:一步平均長度=距離÷平均步數(shù) (1)求一次平均步數(shù)。(
10、保留兩位小數(shù),就是精確到厘米。) (62+64+63)÷3=63(步) (2)求平均一步的長度。 40÷63≈0.63(米) 解法二:一步平均長度=總距離÷總步數(shù) 50×3÷(79+80+81) =150÷240 ?0.63(米) 距離=一步平均長度×步數(shù)
11、 0.62×425=263.5(米) 答:這個操場大約有80米。 課后小結(jié): 第3課時:土地面積單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知道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相互換算。 2、通過求較規(guī)則的土地面積,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土地面積單位,并能正確地計算。 教學難點: 建立1公頃和1平方千米的概念。 教學準備: 1、 投影片。 2、 場地準備: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場地。(最好安排學生課前觀察。) 教學過程 一、 復
12、習鋪墊: 1、 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 板書: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 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3、 分別說一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各有多大? 二、 引入新課 計算較大的土地面積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你們知道常用的地積單位有哪些? (板書:公頃、平方千米) 三、 引導探究 1、 認識公頃 (1) 讓學生說一說課前看了那塊場地有什么想法?(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場地) (2) 告訴學生那塊正方形場地的邊長是100米,讓學生算一算這塊地的面積。 100×100=10000(平方米) (3) 指出:10000平方米
13、的面積就是1公頃,即1公頃=10000平方米。 (4) 閉眼回想1公頃的場地面積有多大。 (5) 看一看,我們學校的操場有1公頃嗎?我們學校的占地面積有1公頃嗎? 2、 認識平方千米。 (1) 指出:計算更大的面積,如我們寧波市的面積,我們偉大祖國領土的面積,就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2) 誰知道我國領土的面積約是多少?寧波市的面積約是多少? (3) 算一算:邊長是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板書) 3、 單位換算 (1) 獨立練習:練一練1 (2) 反饋交流,針對錯
14、例,討論換算方法。 4、 教學求地積應用題。 投影出示例3:新建一個長方形的兒童樂園,長280米,寬150米。這個兒童樂園占地多少公頃? (1) 學生獨立嘗試練習。 (2) 反饋、講評。 重點討論:根據(jù)題意算得的結(jié)果是什么單位?平方米如何換算成公頃? 四、 練習 1、在 里填上>、<或=。(練一練2) (1) 學生獨立練習。 (2) 反饋、講評。 重點讓學生說清道理。 2、計算兩塊田的面積。 練一練5(允許學生選擇其中一題練習,做得快的可以做兩題。) (1) 學生獨立練習。 (2) 反饋、評析,針對錯例,展開討論。 3、求地積的應用題練習。
15、(練一練3、4) (1) 學生獨立練習。 (2) 反饋、評析,針對錯例,展開討論。 五、 課堂小結(jié) 1、 你認為自己學得怎樣? 2、 你對老師有什么要求? 六、 作業(yè): 《作業(yè)本》 板書: 土地面積單位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例3: 280×150=42000(平方米) 42000÷10000=4.2
16、 答:這個兒童樂園占地4.2公頃。 課后小結(jié): 第4課時:有關土地面積計算的應用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學會解答有關土地面積計算的應用題,會求單位面 積產(chǎn)量和總產(chǎn)量。 2、 在運用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解答有關土地面積計算的應用題。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鋪墊 1、 單位換算 (1)1平方千米=( )公頃=( )平方米 1公頃=( )平方米
17、 (2)800000平方米=( )公頃 0.02平方千米=( )平方米 7500000平方米=( )公頃=( )平方千米 2、 小結(jié)互化方法 二、 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的主要目標是:運用地積計算的有關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生產(chǎn)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三、 引導探究 1、 投影出示:一個糧食專業(yè)戶在一塊長325米、寬160米的長方形地里種玉米,平均每公頃收玉米4800千克。 (1) 同學們,看了這條信息后,你還想知道什么? (2)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這塊地的面積是多少? 這塊地共收玉米多少千克? (3) 學生嘗試解答。(把學
18、生的不同解法均板書于黑板上) (4) 反饋、評析,針對錯例,展開討論。 (5) 小結(jié):解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 試一試:P84 (1) 學生獨立練習。 (2) 反饋、評析。 (3) 想一想:試一試和例4在解題思路上有何異同? 四、 練習 1、 練一練1、2 (1) 學生獨立練習。 (2) 反饋、評析,針對錯例,展開討論。 2、 對比練習:練一練3、4 (1) 學生獨立練習。 (2) 反饋、評析。 (3) 比較兩題的異同。 五、 課堂小結(jié) 1、 你學到了什么? 2、 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六、 作業(yè): 《作業(yè)本》 板書:
19、 應用題 ÷進率 低級單位 高級單位 ×進率 例4: 325×160÷10000=5.2(公頃) 4.8×5.2=24.96(噸) 答:這塊地里共收玉米24.96噸。 課后小結(jié): 第5課時:練習十三 教
20、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土地面積單位,并能正確地計算較規(guī)則的土地面積。 教學重點: 土地面積計算和應用。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主要學習研究了土地面積計算的有關知識。今天我們要上一 堂練習課,你們認為我們應該練習哪些內(nèi)容?請各自發(fā)表意見。 根據(jù)學生回答 ,板書。 二、基礎訓練: 同學們,我們先來練習測量和單位換算的有關知識。 1、 填空:練習十三1、2 2、 練習十三3、4 3、 小結(jié): 重點圍繞單位換算的錯例展開,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地方。 三、專項訓練: 1、 地積計算(練習十三5) (1
21、) 學生獨立練習。 (2) 反饋,評析,針對錯例,展開討論。 2、 地積計算的應用(練習十三6、7) (1) 學生獨立練習。 (2) 反饋、評析。 (3)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4) 比較兩題的異同。 練習時,重點讓學生明確解題思路,讓學生充分地說各自的想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 發(fā)展訓練: P86-87思考題: 1、 學生獨立思考解題策略。 2、 分組討論,交流解題策略。 3、 反饋,評析。 4、 總結(jié)解決問題的策略: 可旋轉(zhuǎn)平面圖或立體圖,用對比的辦法解決; 也可根據(jù)立體圖的物體特征,相互對照,用找特征的辦法解決; 還可以根據(jù)特征,用
22、排除法尋找正確答案。(第4個平面圖) 五、 課堂小結(jié): 1、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在哪些方面有所進步? 2、 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六、 作業(yè): 《作業(yè)本》 課后小結(jié):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 教學目的:使學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和作用,能夠用字母表示數(shù),表示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重點: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數(shù)量和數(shù)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知、啟迪思維 教師板書:字母 問:看到這兩個字你想到什
23、么? 生:我想到A、B、C、D。 教師板書:α b c d 問: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到字母? 生:略 師:好“字母”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例如:在音樂簡譜中,字母可以表示音調(diào)。汽車、摩托車牌照上,字母可以表示一個地區(qū)。字母在我們學習的數(shù)學知識里也有著廣泛的應用。 二、探究概括、揭示課題 1、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猜一猜,這盒里面裝了什么: 師:能一下子猜出來嗎?(不能) 師:告訴大家里面裝的是圍棋子,誰能猜出里面裝了幾粒圍棋子,大膽猜,猜猜看,里面到底裝了幾粒,看誰能猜得準。 生:20、40、50…… 師:誰有本事用一個辦法來表示盒子里的圍棋子的粒數(shù),可以用什么
24、來表示。X 師:很好。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用字母表示數(shù)(板書課題) 三、自學討論,探究新知 師:請看屏幕、哥哥和妹妹在賽跑 哥哥比妹妹大5歲。 問:根據(jù)哥哥比妹妹大5歲,你能想到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哥哥的年齡- 妹妹的年齡 = 5 或妹妹的年齡+5=哥哥的年齡 師:假如妹妹2歲的時候哥哥是幾歲?(7歲),怎樣計算的:2+5 假如妹妹8歲的時候哥哥是幾歲?(13歲)怎樣計算的:8+5 假如妹妹20歲的時候哥哥是幾歲?(25歲)怎樣計算的:20+5 假如妹妹C 歲的時候哥哥是幾歲?(b)怎樣計算:C + 5 這個b還可以用哪個式子來表示。c + 5 師:很好。字母在數(shù)學里
25、不僅可以表示數(shù)量、還可以表示數(shù)量間的關系。(數(shù)量關系) 四、練習擴展、鞏固新知 練習一 1 一本練習本的價錢是0.90元,2 買8本應付 元。 買X本應付 元。 ②一本練習本的價錢是α元,買b本應付 元。 練習二 ①一天早晨的溫度是X攝氏度,中午比早晨高8攝氏度。,中午的溫度是( )攝氏度。 3 一個商店運到500輛自行車,4 總價是b元,5 單價是( )元 6 食堂原計劃每月燒煤α噸,7 實際節(jié)約b噸,8 實際每月燒煤( )噸。 練習三 王老師帶了100元錢去買體育用品,已知一個足球x元,一個籃球y元,一個排球z元。 請說出下列每個式子的意思。 x+y y-z 100-(
26、x+4y) 100-3y 2(x+y+z) 練習四 小明從家出發(fā),帶了18元錢,走了20米,見到了y老師,又向前走了F米,到了f商店 師:根據(jù)這段話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習題嗎? 生:小明家到F商店有多少米? 200+c米 買了x支鉛筆,每支鉛筆0.5元 師: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 生:買鉛筆用去多少元?(0.5╳ X) 還剩多少元?18-0.5X 又買了做手工用的彩帶m米,每米1.5元,回家做手工時把它剪成6段。 師: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買彩帶用去多少元?(1.5m) 買鉛筆和彩帶共用去多少元?(1.5m+0.5X) 還剩多少元?18-(1.5m+0.5X) 每
27、段多少米? M÷6 課堂作業(yè):略 全課小結(jié):略 簡易方程(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1、學會解如 a X ± b = c (a ≠ 0)的簡易方 程。 2、掌握檢驗方程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學會解方程。 難點: 把2X看作一個數(shù)。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復習知識: X + 5.8 = 9.6
28、 2 X = 3.8 1、抽兩名學生板演,說一說每題的解題根據(jù)。 2、校對,錯的訂正。 B、講授新課: 出示例5:解方程 2 X + 5.8 = 9.6 1、9.6 是哪兩個數(shù)的和? 2、 把2 X這個積看作一個數(shù),看作什么數(shù)?(加數(shù)) 3、2 X = 9.6 - 5.8 根據(jù)什么?2 X = 3.8 又是我們以前學過的 方程。 解題: 2 X + 5.8 = 9
29、.6 解:2 X = 9.6 - 5.8 2 X = 3.8 X = 1.9 4、方程解完以后我們還要干什么?檢驗的目的是什么? 檢驗:把X = 1.9 代入原方程 。 左邊 = 2 ×1.9 + 5.8 = 9.6 ,和右邊相等。
30、 X = 1.9是原方程的解。 5、我們以后檢驗方程可以口算進行。 C、練一練: 37 + 12 X = 43 2.5 X - 8 = 17 1、抽兩名學生說一說把誰看作一個數(shù)。一個什么數(shù)? 2、讓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幫助學困生。 3、校對,說一說每題錯的原因。 D、強化練習:(多媒體) P - 68 第一題 1、讓學生獨立完
31、成,教師巡視。 2、前后四個學生相互檢查,討論錯誤的原因。 3、解方程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E、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與以往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F、布置作業(yè): P - 68 第二題和第三題。 簡易方程(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1
32、、掌握簡易方程的解答方法。 2、學會解答含有括號的簡易方程。 二、教學重點:學會解答含有括號的簡易方程。 難點:把(a ± X)看作一個數(shù)。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復習準備: 9X = 162 12 + X = 18 1、抽兩名學生板演,說一說每題的解題根據(jù)。 2、校對,錯的訂正。 B、講授新課: 出示例 6 :解方程 ( 12 + X )×9 = 162 1、162是哪兩個數(shù)的積?
33、 2、 把12 + X 這個和看作一個數(shù),看作什么數(shù)?(因數(shù)) 3、12 + X = 162 ÷ 9 根據(jù)什么?12 + X = 18 又是我們以前學 過的方程。 ( 12 + X )×9 = 162 解:12 + X = 162 ÷ 9 12 + X = 18 X = 18 - 12 X = 6
34、 4、檢驗方程。 C: 練一練 (X + 4.8)×0.8 = 5.2 1.4 ×(X - 0.6 ) = 2.1 1、抽兩名學生說一說把誰看作一個數(shù)。一個什么數(shù)? 2、讓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幫助學困生。 3、校對,說一說每題錯的原因。 D、鞏固練習: 1、解方程 ( 3.2 + X )×0.84 = 1.6 8 X - 11.4 = 9.4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數(shù)量關系。 a、X的5倍
35、 b、4 減去X的差 c、比X多1.8的數(shù) d、 a與b的積 E、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又學習了方程,與昨天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F、布置作業(yè): P - 69 第二題余下的題目。 列方程解文字題(第四課時) 一、教學目標:1、學會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關系。 2、學會列方程解文字題。 二、教
36、學重點:學會列方程解文字題。 難點:學會找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準備題: 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數(shù)量關系。 X的3倍 a 加上1.6的和 要求:學生列式子。 B:講授新課 例7: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數(shù)量關系。 (1) X的3倍加上1.6的和。 1、引導學生審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 2、X的3倍用什么方法表示。 3、與準備題比較,然后列出式子。
37、 (2) 12 減去X的6倍的差。 1、引導學生審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 2、12減去什么,列式子 練一練:P - 70 第一題 多媒體 1、抽三名學生板演。 2、校對,錯的說明原因。 例8: 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 2 減去一個數(shù)的6倍,差是5.4,求這個數(shù)。 1、引導學生審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 2、求什么,求這個數(shù)是未知數(shù),可用什么字母表示? 3、首先將要求的這個數(shù)設什么? 4、1 2 減去一個數(shù)的6倍,列含有字母的式子
38、 5、這個式子差是多少? 解題過程:解:設這個數(shù)為X。 12 - 6 X = 5.4 6 X = 12 - 5.4 6 X = 6.6 X = 1.1 6、解完方程以后,我們還需要什么? B、鞏固練習: P - 70 試一試 1、學
39、生獨立試做,注意書寫格式。 2、教師巡視,及時糾正。 D、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說一說用方程解文字題的步驟。 E、布置作業(yè): P - 70 第二題和第三題。 練習 十二 (一)(第五課時) 一、教學目標:1、掌握解答簡易方程的方法。 2、會用方程解文字題和應用題。 二、教學重點:會用方程解文字題和應用題。 難點:找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
40、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解方程: 3.8 + 2X = 4 5×( X + 6 ) = 61.2 1、抽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2、說一說每題的根據(jù)。校對。 B、 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 比 X 的2倍多16的數(shù)是62。 (2) 一個數(shù)的3.6倍加上19.2和是37.2,求這個數(shù)。 1、學生審題,分析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 2、抽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校對。 3、比較兩題有什么區(qū)別? C、根據(jù)題意列出
41、方程: 1、 P - 71 第三題 的第一小題。 a、讓學生審題,根據(jù)題意找出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 b、重點指出 蘋果樹 + 梨頭樹 = 150 棵 c、蘋果樹怎么求?梨頭樹怎么求? d、列方程解答。校對。 2、練一練: P - 70 第三題的第二小題。 D、用方程解應用題: 1、 P - 71 的第四題的第一小題。 a、學生審題,求什么?寬不知道我們可以用什么來代替。 b、寬用X 來表示,我們必須先要怎樣? c、說一說相等的數(shù)量
42、。 d、根據(jù)相等的數(shù)量列出方程。 e、方程解的后面要不要寫上單位,為什么? f、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E、進行練習: P - 71 第四題的第二小題。 F、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這堂練習課鞏固了簡易方程的解法又學了解應用題。 在用方程解應用題時有幾個過程,應注意哪些方面? G、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本 P - 50 練習十二 ( 二)(第六課時) 一、教學目標:1、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43、 2、掌握簡易方程的方法。 3、會用算術和方程解應用題。 二、教學重點:掌握簡易方程的方法。 難點:會用算術和方程解應用題。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四則混合運算: 470×0.8÷376 -0.76 12.5×(1.65 - 0.78 )×80 1、小數(shù)的四則混合運算和什么的混合運算一樣。 2、說一說運算順序。能用簡便方法計算的我們要用什么計 算? 3、抽
44、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校對,矯正錯誤之處。 B、解方程: 8 - 0.4X = 6 ( 0.9 + X )×3 = 3.6 1、抽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2、說一說每題解題的依據(jù)。校對。 3、解完方程以后我們還需要什么? C、用方程解應用題: P - 72 第八題(用兩種方法解答) 1、提示:用兩種方法解答可以用算術,也可以用方程。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校對。
45、 3、讓學生比較兩種方法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D、鞏固練習: P - 72 第七題和第九題。 E、拓展題: 1、學生討論完成,如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以啟發(fā)。 F、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四則混合運算,及進一步鞏固了解簡易 方程的方法,也體會了用非常解應用題的簡便。 G、布置作業(yè): P - 51 ,作業(yè)本 列方程解應用題(第七課時) 一、教學
46、目標:1、了解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理解用算術方法和方程解應用題思路的區(qū)別。 3、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思考方法。 二、教學重點: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 難點:根據(jù)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列方程。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準備題: 甲數(shù)是278,乙數(shù)比甲數(shù)的6倍還多32,乙數(shù)是多少? 1、讓學生找出等量關系,乙數(shù)等于什么? 2、列出算術
47、。 3、用方程解,先說一說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 乙數(shù) - 甲數(shù)的6倍 = 32 還有嗎? 4、用方程解文字題有幾個步驟? 5、列方程計算。 B、講授新課: 例4: 東岙村1991年人均收入是1700元,比1978年人均收入的6 倍還多32元,這個村1978年人均收入多少元?(兩種方法解) 1、讀題理解題意。 2、要求學生畫線段圖理解題意。
48、 3、學生列式計算。獨立完成。 4、1991年的收入為什么要減去32元?誰能說一說理由? (1700 - 32 )÷6 = 1668 ÷6 = 278(元) 5、用方程解首先我們必須找什么?誰能說一說。 1978年的收入的6倍 + 32 元 = 1991年人均收入1700元 6、根據(jù)這個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答方程。
49、 7、方程做完以后,我們還要干什么? 解:設1978年人均收入為X元。 6 X + 32 = 1700 6 X = 1700 - 32 6 X = 1668
50、 X = 278 答:1978年人均收入為278元。 8、比較一下,這兩種解法有什么不同? 9、此題還有其他的等量關系嗎?請列出方程。 C、鞏固練習: a、 P - 82 第一題 1、讓學生看題找出等量關系。 2、根據(jù)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b、 P - 82 試一試 1、讓學生讀題找出等量關系。
51、 2、多種列方程解方程。 D、進行小結(jié): 1、解方程應用題我們首先要怎樣? 2、算術解法與方程解法有什么不同? E、布置作業(yè):P - 58 《作業(yè)本》 方程應用題(第八課時) 一、教學目標:1、初步掌握列方程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思考方法。 3、會用方程
52、正確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 二、教學重點:掌握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難點:找相等數(shù)量關系列方程。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準備題: 熱水瓶每只11.8元,買3只這樣的熱水瓶,付出50元,可找回 多少元? 1、分析題意:找回多少元是什么與什么之間的關系? 2、列式計算(算術)學生獨立完成。 3、能列方程嗎?誰能找出數(shù)量關系。還有嗎? 4、解方程。校對。 B、講授新課:
53、 例5 王老師買了3 只同樣的熱水瓶,付出50元,找回14.6元,每只 熱水瓶的價格是多少元? 1、讀題目與準備題比較有何區(qū)別。 2、學生獨立解答,并檢驗。 3、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方程找出相等關系。 50 - 3X = 14.6 14.6 + 3X = 50 (50 - 14.6 )÷X = 3 4、學生相互說一說自己列方程的理由。 5、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方程解方程。
54、 6、做完方程以后,我們還要怎么? 7、學生相互小結(jié)用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8、抽學生總結(jié),再校對書本。 9、教師小結(jié):同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分析,可以找到不同的 等量關系。列不同的方程。 C、鞏固練習: a、 P - 84 第一題。 1、讓學生看圖,說出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 2、看圖列式,再解答。 3、建議學生能用幾種方法列出方程。
55、 b、試一試 P - 83 1、弄清題意,說出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 2、根據(jù)自己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 3、解方程,抽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校對。 D、課堂小結(jié):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 2、你又掌握了哪些新的知識? 3、說一說解方程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E、布置作業(yè): P - 84 第二題和第三題。
56、 練習十五(一)第九課時) 一、教學目標:1、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一般步驟和思考方法。 2、會用方程正確解答兩步應用題。 3、學會找出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 二、教學重點:找出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 難點:用方程解三步應用題。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用方程解文字題。 a、一個數(shù)的4倍減去14.7的差是1.3,求這個數(shù).
57、 1、審題,找出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 2、列方程解題。抽兩名學生板演。 3、校對,說一說錯的理由。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法。 b、強化練習:P - 84 第一題的第二小題。 c、比較兩題與算術誰簡便。方程有什么好處? B、用方程解應用題: a、P - 85 第二題。 1、誰能說一說用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你將根據(jù)什么樣的數(shù)
58、量關系列出方程? 3、發(fā)揮學生有幾種就列出幾種方程? 4、抽一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校對。 b、 P - 85 第三題 1、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2、學生相互批改,說一說自己列方程的理由。 c、 P - 85 第五題。 1、同桌相互敘述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 2、根據(jù)敘說的等量關系列出方
59、程。 3、抽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4、校對,錯的說一說原因所在? C、課堂小結(jié): 解方程應用題關鍵是什么?你什么方面還感到困難? D、布置作業(yè): P - 85 《作業(yè)本》 練習十五(二)(第十課時) 一、教學目標:1、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思考方法。
60、 2、會根據(jù)不同的相等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 二、教學重點: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 難點:會根據(jù)不同的相等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基礎訓練: 1、誰能說一說用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用方程解應用題應該注意什么? B、 用方程解應用題。 a、 P - 85第七題 1、審題理解題意,說一說相等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 2、你將根據(jù)什
61、么樣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 3、發(fā)揮學生有幾種就列出幾種方程? 4、抽一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校對。 b、 P - 85 第八題和第九題。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2、前后四個同學校對,每個同學說一說自己每題解題的 理由。 3、請幾名學生口述解題過程。 c、
62、P - 86 第十題。 1、要求學生用算術和方程解此題。 2、抽兩名學生板演,校對。 3、說一說用算術和方程解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教師小結(jié):用方程解應用題,我們可以避免 4500÷2 -100或 (4500 - 100)÷2 等典型錯誤。 D、拓展題: 1、學生合作完成思考題。
63、 2、對困難的小組可以啟發(fā)添虛線。 3、小組表演,說一說你們小組解題的理由。 E、布置作業(yè): P - 61 《作業(yè)本》 列方程解應用題(第十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1、掌握相遇應用題的相等關系。 2、會用方程解答相遇應用題時求其中一個速度。 二、教學重點:會用方程解答相遇應用題時求其中一個速度。 難點:找出相遇應用題的相等關系。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準備題: 甲
64、乙兩列火車分別從兩城同時相對開出,甲火車平均每小時行 58千米,乙火車平均每小時行54千米,1.5小時后相遇。兩城之間 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1、審題理解題意,求什么? 2、路程等于什么?速度和指的是什么?速度和等于什么? 3、列式計算。教師巡視。校對。 B、講授新課: 例6 :杭州到寧波的鐵路長168千米,甲乙兩列火車分別從兩城同 時相對開出,1.5小時后相遇。,甲火車平均每小時行58千 米,乙火車平均
65、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1、朗讀例6與準備題比較有什么地方不同? 2、學生根據(jù)題意說一說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 3、根據(jù)相等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解方程。 4、抽一名學生板演。 兩列火車的速度和 × 相遇時間 = 鐵路長168千米 解:設乙火車平均每小時行X千米。 (58 + X) × 1.5 = 168 58 + X = 168 ÷
66、1.5 58 + X = 112 X = 5 4 答:乙火車平均每小時行54千米。 5、解完方程以后還要什么? 6、啟發(fā)學生想一想,能不能再找出其他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7、討論各種解法,你喜歡哪一種? C、針對練習: a、 P - 87 第一題 1、審題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列方程解答。 3、同桌說一說你方程的等量關系。 4、學生口述校對。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b、練一練:P -87 試一試。 D、課堂小結(jié): 1、相遇路程等于什么?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