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詳細資料
《關于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詳細資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關于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詳細資料(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關于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詳細資料 相信大家都知道端午節(jié)的一些相關習俗,但是大家是否知道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的端午,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就是賽龍舟了,那么關于賽龍舟的資料有哪些呢? 龍舟一詞,最早見于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于大沼?!鳖A《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断婢芳疵鑼懴嫒笋S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蹤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為印證。《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jié)?!?是日,競渡,競采雜藥?!贝撕?,歷代詩賦、筆記、志書 等記載競渡就數(shù)不勝數(shù)了。 龍舟,與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shù)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qū)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l(wèi)oo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縣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tài)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扎、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繡對聯(lián)、花草等,還有繡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么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元人王振鵬所繪),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shù)層重檐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有的地區(qū)龍舟還存有古風,很精麗。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zhàn)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jié)目。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并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于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qū)。 而湖南汨羅縣,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布于龍頭上,再安龍頭于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xiāng)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云?!碧苿⒂礤a《競渡曲》自注:“競渡始于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義?!笨梢妰珊貐^(qū),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當?shù)厝嗣褚苍没曛鬯推潇`魂歸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區(qū),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后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說她下江尋找父尸。浙江地區(qū)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qū)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于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并于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nóng)業(yè)豐收、風調(diào)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nèi)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兩岸羅衣?lián)浔窍?,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這些詩句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龍舟競渡的壯景。婦女們平時是不出門的,如今也爭著來看龍船,銀釵耀日;鼓聲、紅旗指揮下的龍舟飛馳而來,掉如飛劍,鼓聲如雷;終點插著錦綺彩竿,作為標志。龍舟向著標飛快地馳近……近代的龍舟比賽也大抵相同,不過規(guī)程稍嚴格一些。近年來,國內(nèi)外都出現(xiàn)了國際龍舟比賽,吸引了各國健兒。 除了比賽速度外,劃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比如龍舟游鄉(xiāng),是在龍舟競渡時劃著龍舟到附近熟悉的村莊游玩、集會。有時龍舟還有各種花樣的劃法,具有表演的含義。如廣州的龍舟,挽手用槳葉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飛濺;船頭船尾的人則有節(jié)奏地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浙江余杭縣龍舟,有的是讓人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來,如龍吞云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游船式競渡。如《淮南子本經(jīng)訓》“龍舟鷁首,浮吹以娛”,是劃著龍船、搖船在水上奏樂、游玩。在《夢粱錄》中記載南宋杭州“龍舟六只,戲于湖中”。湖上有龍舟,只是畫舫游船的一部分。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民俗專家趙之珩介紹說,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三種關于龍舟競渡起源的說法。一說紀念屈原。據(jù)說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被當?shù)匕傩瞻l(fā)現(xiàn)后,大伙都拼命劃船前去相救。后來就演變成端午節(jié)舉行龍舟競渡的風俗;二說是紀念吳國大將伍子胥;三說與越王勾踐有關。 吳、越都處江南水鄉(xiāng),河湖交錯,民間習慣以舟代車,都很有條件形成競渡之俗。 龍舟競渡之俗,廣泛流行于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及西南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千百年來,賽龍舟已成為民間一項規(guī)模宏大的民俗游藝活動。雖然古時賽龍舟不一定在端午時舉行,但如今卻大都在每年的端午節(jié)前后進行,從這一點也可看到,賽龍舟源于救屈原一說在群眾中有更大的影響。 民俗專家介紹說,每逢舉行賽龍舟的活動時,就像一次盛大的節(jié)日來臨。有些地方五六十只龍舟同時參賽,每只船頭上都安裝有各式各樣的木雕龍頭,色彩絢麗,形態(tài)各異,有金龍、黃龍、白龍、烏龍等。開賽號令一響,只只龍舟猶如離弦之箭、出山之虎,奮勇爭先,一往無前。 每只船上鼓鑼喧天,喊聲陣陣,你追我趕,力爭上游。河岸兩側人頭攢動,萬眾歡騰。前來吶喊助威的觀眾,群情激昂,歡聲震天??廴诵南业凝堉鄹偠桑讯宋绻?jié)的節(jié)日氣氛推向了高潮。 何謂“龍舟”?據(jù)聞一多先生有關越民族圖騰祭說可知,當時所用的舟就刻畫有龍的紋樣,這正是龍舟稱謂的來源。現(xiàn)在所見的龍舟仍是這樣,船頭制造成龍頭形,船體畫有龍鱗。至于古代的龍舟到底是個什么樣子,清人范祖述在《杭俗遺風》中對西湖龍舟有較詳細的描述: 西湖有龍舟四五只,其船長約四五丈,頭尾均高,彩畫如龍形,中艙上下兩層,首有龍頭太子及秋千架,均以小孩裝扮。太子立而不動,秋千上下攤移,旁列十八般武藝,各式旗幟,門列各槍,中央高低五色彩傘,尾有娛蚣旗,中艙下層敲打鑼鼓,旁坐水手劃船。 龍舟競渡是一種民間競技活動,是有一定的競賽規(guī)則和勝負標準的。一般說,古時的競渡規(guī)則和今天的差不多,勝負的標準則有所不同,今天的競渡以達到終點的先后為勝負,比的主要是速度。古時比競渡速度固然是一個標準,但還有一些較復雜的花樣。比如“搶標”,是指在劃到終點的時候各船搶奪浮標以定勝負。標分魚標、鴨標、錢標等,因其上系有紅錦緞,所以也叫“錦標”。另外,還有搶奪比較高難的錢、鴨等物,金屬入水則沉;鴨入水則游,搶錢要下到水里去搶奪,因此爭奪起來就要困難些,其場面也會更加激烈。這需要很好的水性和技巧。 古代龍舟競渡,以唐宋時為最盛。據(jù)《荊楚歲時記》所載:“州將及士人悉臨水歡之”。唐代張建封在《競渡歌》中生動地描寫了當時龍舟競渡的熱烈場面: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群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千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相目如瞬。 明代,北京民間于端午也曾有賽龍舟的活動,《帝京歲時紀勝里二泗》載“里二泗近張灣,有佑民觀,中建玉皇閣醮壇,塑河神像……前臨運河,五月朔至端陽日,于河內(nèi)斗龍舟,奪錦標,香會紛紜,游人絡繹?!被实垡嗳ノ髟范俘堉邸澊?,與諸大臣宴樂。 至清代,在端午節(jié)期間,順治、乾隆,乃至道光初年,皇上均有龍舟競渡之舉,《清朝野史大觀》卷二記載: 順治十一年端午,召內(nèi)大臣大學士等乘龍舸,游西苑,至北橋登岸,幸南臺歡宴至暮。自后遇午日,宮中每以龍舟酬次。乾隆間,五日則奉慈輿至御園觀龍舟。圣駕在望瀛洲(亭名)。王公大臣及內(nèi)廷詞臣,亦得與宴賞。其東則蓬島瑤臺,皇太后觀競渡處也。嘉慶間,移于澄虛榭宴賞。高宗詩云:‘中流九龍舟,誰肯相參差?!首谠娫疲骸琵堩樮壴瓱o競’,據(jù)此可識龍舟之數(shù)。道光初年,尚沿競渡故事,其后停止。 清代民間既有競渡,又有游船之娛。運河二閘等處,游船自端午開業(yè),都人聚飲于船,或劃拳行令,吟詩作賦,或邀票友輪唱互賞。興來,則三、五小舟相賽奪魁。清道光《白雪遺音》岔曲唱道:“……浮瓜沉李,水閣涼亭,陣陣荷風劃龍舟。奪橋競彩相爭勝,鑼鼓叮咚采蓮歌,悠悠揚揚真好聽,燕語鶯聲?!奔词沁@種風俗的反映。 民國期間,端午節(jié)北海公園亦曾應節(jié)舉辦過從北岸五龍亭至南岸瓊島漪瀾堂的有獎劃船競賽,為當年京城一大盛事。 以上就是關于賽龍舟的資料介紹,大家現(xiàn)在對賽龍舟又有沒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呢?-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關于 端午節(jié) 龍舟 詳細資料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1246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