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2019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七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 章節(jié)檢測(I)卷
《銀川市2019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七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 章節(jié)檢測(I)卷》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銀川市2019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七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 章節(jié)檢測(I)卷(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銀川市2019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七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 章節(jié)檢測(I)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一、單選題 1 . 植物的光合作用為生物圈的所有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物質和能量,呼吸作用的本質是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與綠葉氣孔的開閉無關 B.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在白天進行,呼吸作用在夜間進行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獨立的可逆過程 D.在大棚生產中延長光照時間、夜間適當降低大棚溫度能提高作物的產量 2 . 從1979年起,我國的“植樹節(jié)”是( ) A.3月8日 B.3月12日 C.4月5日 D.4月12日 3 . 以下關于森林在自然界以及人們生產生活中作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森林中的樹木對調節(jié)大氣中的碳—氧平衡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使二氧化碳和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基本相同 B.森林中的樹木可以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從而增加降水,調節(jié)氣候 C.森林可以為一些動物提供棲息地 D.森林中的樹木在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等方面發(fā)揮著巨大作用 4 . 下列生物現象中,屬于動物對環(huán)境適應的是( ) A.河邊垂柳的枝條,垂向河面 B.仙人掌適應干旱,葉變成刺 C.秋天大雁由北方飛向南方越冬 D.蚯蚓的活動使土壤變得疏松肥沃 5 . 下列哪項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產物( ) A.氧氣和二氧化碳 B.氧氣和有機物 C.水和二氧化碳 D.水和有機物 6 .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往往降雨較多,其主要原因是 A.呼吸作用較弱,產生水分少 B.光合作用旺盛,利用水分多 C.蒸騰作用使大氣濕度增加 D.蒸騰作用使大氣濕度減少 7 . 麥田里雜草與小麥的關系是( ) A.互助關系 B.合作關系 C.競爭關系 D.捕食關系 8 . 在移栽植物時,要去掉大部分的枝葉,其目的是( ),提高成活率。( ) A.提高光合作用 B.降低蒸騰作用 C.降低光合作用 D.提高呼吸作用 9 . 農民在雨后移栽玉米幼苗時,一般要去掉一些葉,這是為了( ) 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呼吸作用 C.降低吸收作用 D.降低蒸騰作用 10 . 綠色植物稱為巨大的“空氣凈化器”是由于它( ) A.吸收氧氣產生有機物 B.吸收氧氣放出二氧氣碳 C.吸收二氧氣碳產生有機物 D.吸收二氧氣碳放出氧氣 11 . 植物如同一個個可愛的精靈,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茫茫的戈壁灘上,漫 漫的海岸線邊,高高的山峰上,深深的峽谷里……這些精靈們一天到晚忙碌著,成全了世界的五彩繽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植物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全部“奉獻”給了其他生物 B.植物的生活需要消耗二氧化碳,不需要消耗氧氣 C.植物制造的氧氣多于自身需要時,其余氧氣會釋放到大氣中 D.沒有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就不能進行 12 . 如圖是綠色植物部分生理過程示意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①過程向上運輸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B.②可以表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③表示葉制造的有機物向下運輸 D.④過程能促進水分的吸收和運輸 13 .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是影響豆苗生長的( ) A.共生者 B.寄生者 C.生物因素 D.非生物因素 14 . 為了引導人們健康飲食,中國營養(yǎng)學會繪制了“平衡膳食寶塔”(如圖)。下列有關平衡膳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C層中的營養(yǎng)物質在小腸中被初步消化 B.某同學為了減肥每天只吃B層的食物 C.每天攝入量最多的應該是A層的食物 D.上班族健康三餐能量的比例應為2:3:5 15 .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蘇鐵無種子與果實屬于裸子植物 B.苔蘚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可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墻蘚孢子生殖,陸地生活能力強 D.水稻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屬于被子植物 16 . 下列動物中,屬于軟體動物的是( ) A.蛇 B.章魚 C.蚯蚓 D.蝦 二、填空題 17 . 綠色植物是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________,又將氧氣排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起了重要作用,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_______平衡;馬拉喀什氣候大會將于2016年11月19日在摩洛哥閉幕,與會各方承諾將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不再繼續(xù)增加,到2050年后的某個時間點,使人為碳排放量降至森林和海洋能夠吸收的水平。你認為這種溫室氣體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關注氣候變化,推進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需要學會新的綠色技能,學會負責任的行為方式,談談你是怎樣響應護綠、低碳生活號召的?_______________(至少列出3條) 18 . 花粉從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 19 . 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________和巖石圈的________. 20 . 生物圈是指海平面以下約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約_______m之間,包括大氣圈下層、_________和_______上層。 21 . 當蒸騰作用消耗的水量超過_________吸收的水量時,植物會出現萎蔫。故移栽幼苗時,應盡量減少對_____________的損傷。春季造林要在樹苗發(fā)芽前進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 . 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____以____狀態(tài),從______散發(fā)到________的過程。 23 . 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植物體內散發(fā)到體外的過程,叫做_________。 24 . 控制性狀的成對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25 . 如表為幾種常見植物葉片的上、下表皮中氣孔數目(每平方毫米平均數)的統(tǒng)計情況,請你分析表中的數據,并回答問題: 植物 生長環(huán)境 上表皮氣孔數 下表皮氣孔數 蘋果樹 果國 0 294 豌豆 田地 101 216 玉米 田地 94 158 睡蓮 池塘 625 3 (1)從表可見,生活在較干燥環(huán)境中的植物比生活在較濕潤環(huán)境中的植物氣孔總數(每平方毫米).這一特點對陸生植物的意義是. (2)若將蘋果樹葉摘下放入熱水中,則可以看到氣泡主要從葉的表皮冒出. (3)由此可知,氣孔是植物葉片與外界進行的“窗口”. (4)睡蓮與其它三種植物葉片上的氣孔分布有何不同. 26 . “溫室效應”是_____等氣體不斷排放造成的;_____對生物有極大的危害,被稱為“空中死神”。 27 . 有人說,森林是地球的肺,它通過植物的_______________,吸收大量的_________,釋放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所釋放的_________除了供自身需要外,還供給人和動物進行_________,它還能通過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調節(jié)空氣濕度,維持生態(tài)平衡。因此,我們應當積極參加_________活動,大力提高綠化覆蓋面積。 28 . 列舉一種綠色低碳生活方式________. 29 . 綠色植物葉片上的氣孔是植物散失和交換的通道。它是由成對的半月形的構成的。 30 . 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因素往往分兩類,一類是,另一類是,這兩類因素往往作用,因素可以導致因素的強化或弱化。 31 . ______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它的范圍包括______的底部、______的全部和______的表面。 32 . 生物圈中的_______是一個漫長的自然過程,但由于人類活動引起的________破壞,使動物物種的滅絕速度逐漸_____。 如______和_________在我國境內已經絕跡。_______自2002年后再也沒有發(fā)現它的蹤跡。 33 . 大氣圈的空氣由多種氣體組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綜合題 34 . 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huán)片刻不停地進行著,分析下圖回答問題: (1)綠色植物利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____________,進行光合作用,合成_________,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食物來源。 (2)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細菌和真菌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利用該過程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的________,它們在物質循環(huán)中的角色是_________。 (3)一堆干草堆放久了,會被細菌和真菌逐漸分解。如果被羊吃了,會在羊體內快速分解。這表明動物在物質循環(huán)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頁 共 6 頁-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銀川市2019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七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 章節(jié)檢測I卷 銀川市 2019 年級 上冊 第三 單元 第七 綠色植物 生物圈 章節(jié) 檢測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1260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