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心理學第一講動機和工作效率ppt課件
《應用心理學第一講動機和工作效率ppt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應用心理學第一講動機和工作效率ppt課件(6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應用心理學,徐平 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812562156@,1,,,據(jù)《每日郵報》2月11日報道,在美國懷俄明州黃石國家公園路邊雪堆中,一只饑腸轆轆的山狼發(fā)現(xiàn)了一只野鼠。但令人感到吃驚的是,這只野鼠并未向命運低頭,而是勇敢地與危險的天敵戰(zhàn)斗。職業(yè)攝影師羅布帕默拍下了這精彩的一戰(zhàn),2,新聞記者斯蒂芬斯在《站在世界之巔》一書中描述了她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經(jīng)過…,,3,我深深迷戀著的是珠穆朗瑪峰神奇的浪漫傳說。當我們登上珠峰的時候,至少已經(jīng)有二三百人登上去了,他們膚色不同,信仰不同,而且來自不同的國家,但是每個人都懷有不達峰頂決不罷休的強烈意愿。珠穆朗瑪峰的峰頂是地球的最高點,它以某種難以名狀的原因強烈地吸引著人,就像地球上的南極和北極以及最深的海洋那樣深深地吸引著人們。(p32),開始部分,4,第二天早晨我休克了。我的小指現(xiàn)在成了一根難看的肥香腸,像一個氣球,從第二指關節(jié)到指尖漲滿了液體,感覺繃得緊緊的?!斑@就是我做的蠢事”,猛地抓住一個登山同伴造成的。我怎么會如此的大意?如此的愚蠢?我的手指成了二級凍傷…… 我慢慢走回了自己的帳篷,獨自一個人生悶氣。我努力安慰自己,“沒關系”,醫(yī)生曾經(jīng)這樣對我說過。但我忍不住想到,即使我的手指痊愈了,也很可能會再次受傷。這一次是發(fā)生在離地2萬英尺的地方,如果是在29000英尺的地方又會是怎么樣呢?并且由于氧氣的稀薄,我身體的抵抗力會下降。為了登上珠峰頂凍傷了一根手指是否代價太大了?我沉思了片刻后冷靜地得出了結(jié)論:不,我不應該想這些事情,凍傷手指并不是高昂的代價,令我自己都吃驚的是就在一個月前我也從沒考慮過這種情況。沒有小指我也能應付一切。(p90),后面部分,5,是什么因素促使人們征服珠穆朗瑪峰? 是什么使你堅持不懈地努力實現(xiàn)某些目標,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痛苦和金錢? 為什么你在要實現(xiàn)其他一些目標前會猶豫不決并且很快就放棄和退出呢?,,6,本講主要內(nèi)容: 動機概述 動機理論 動機與工作效率 動機的測量方法,第一講 動機與工作效率,7,1、動機(motivation):喚起與維持個體的行為,并使該行為朝向特定目標的內(nèi)在心理過程,由需要和誘因組成。,一、動機概述,引起動機的內(nèi)在條件是需要(need) 。 需要是個體對生存與發(fā)展條件的缺失的主觀體驗。,引起動機的外在條件是誘因(incentive)。 誘因是指能引起動機的刺激或情境,是與個體需要相適宜的目標物。,8,2、動機的性質(zhì) 動機可能是意識得到的,也可能是意識不到的;動機是中介變量,是不能直接觀察測量的。由于中介變量是不能直接觀察測量的,因此動機只能根據(jù)自變量(刺激)或因變量(反應)去推測。動機與行為的關系:,9,3、動機與需要 需要是動機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 周期性、動力性 需要的分類 生理需要與社會需要 物質(zhì)需要與精神需要 需要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10,自我實現(xiàn),生理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求知與理解的需要,審美的需要,成長需要,缺失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1943 ),11,對七種需要的分析: 1 需要是天生的。 2 需要層次越低,力量越強。只有滿足低級需要的基礎上,才出現(xiàn)高級需要。高級需要與低級需要并非是對立的,低級需要部分滿足可產(chǎn)生高級需要。 3 前四種需要為低級的需要,因缺乏而產(chǎn)生,又叫做缺失需要,得到滿足以后就不再追求。高級的需要是個體成長所必須的,又叫生長需要,得到滿足以后,還會繼續(xù)追求。,12,,積極的一面: 1 人的需要是由低級到高級發(fā)展起來的,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類需要發(fā)展的規(guī)律。 2 人只有低級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才能產(chǎn)生高一級的需要,有一定的道理。 3 需要層次理論對于更好地激勵人努力工作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不足的一面: 1沒有擺脫本能論的影響,把人的需要都看成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模糊了人生物需要和社會需要的差別。 2帶有個人主義傾向 3越級需要 4缺乏實驗依據(jù)與客觀測量指標,13,,討論: 需要層次理論在企業(yè)中如何應用?,14,15,按起源: 生理性動機、社會性動機 按性質(zhì)和社會價值: 高尚的動機、低級的動機;正確的動機、錯誤的動機 按持續(xù)時間: 長遠的動機、短暫的動機 按對活動的驅(qū)動作用: 主導動機、輔助動機,4、動機的分類,16,內(nèi)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相互轉(zhuǎn)化 過度辯護效應(過分合理化效應) 當個體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由很強的外在原因引起時,則會低估內(nèi)在原因?qū)π袨榈挠绊懗潭取?例:老人與小孩的故事 進行獎勵的注意事項: 獎勵并非都能引起激勵 獎勵的類型,,17,成就動機與交往動機,社會性動機,18,定義:促使人去從事事業(yè)、追求成功,并要求達到完美狀態(tài)的原因。 如幼兒園兒童在游戲時想要搭建出一組更高的積木;中小學生希望考出理想的成績。 麥克利蘭與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強的人對學習和工作都更加積極,能夠控制和約束自己,不易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并且善于利用時間。 成就動機的高低還會影響人們對職業(yè)的選擇: 成就動機高的人,喜歡選擇有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并愿意在工作中決策 成就動機低的人,愿意選擇風險較小,獨立決策較少的職業(yè)。,成就動機,19,高成就動機者 失敗后動機提高(希望做得更好) 成功后動機降低(已證明能力,無須繼續(xù)) 低成就動機者 失敗后動機降低(失去興趣) 成功后動機提高(希望維持),20,成就動機高者具有以下特點: 喜歡中等難度、富于挑戰(zhàn)性的任務,并且會全力以赴地去獲取成功; 目標明確,并對之抱有成功的期望; 精力充沛,具有開拓精神; 選擇工作伙伴以高能力為條件,而不是以交往的親疏為前提。,,21,阿特金森:個體在競爭時會產(chǎn)生兩種心理傾向 追求成功的動機 避免失敗的動機 追求成功的動機高的人: 傾向于選擇中等難度的工作 因為中等難度的工作既存在成功的可能,擁有足夠的挑戰(zhàn)性,能夠滿足個體的成功動機 避免失敗的動機高的人: 傾向于選擇難度很小的任務;也可能傾向于選擇成功可能性很小的任務 減少失敗的可能;任務的難度很大,大多數(shù)人都不能完成任務,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太難堪。,,22,影響成就動機的主要因素 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教師的言行 經(jīng)常參加社會競爭和冒險活動 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成就動機成正比 群體成就動機的強弱與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條件有關 個體對成就的歸因、對自我的認知評價,,23,定義:個體愿意與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發(fā)展友誼的動機。 本能論 習得論 恐懼與交往動機 交往動機與學習,交往動機,24,武德沃斯和赫爾的驅(qū)力理論 行為的動力是個體內(nèi)部狀況(如饑餓、口渴)產(chǎn)生的驅(qū)力或需要。 驅(qū)力:個體由生理需要(如食物的需要、逃避疼痛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種緊張狀態(tài),它能激發(fā)并驅(qū)動個體行為以滿足需要,消除緊張,恢復平衡狀態(tài)。 驅(qū)力遞減理論 任何一個“刺激——反應”的連續(xù)如果接著引起內(nèi)驅(qū)力的降低,則這個連續(xù)必須加以強化。 原始驅(qū)力與習得性驅(qū)力,二、動機理論:驅(qū)力理論,25,默里的需要—壓力理論 動機是個人需要(人的特征)與壓力(環(huán)境特征)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其中,需要是傾向性的因素,壓力是促進性的因素。 人們期望得到的并不是毫無緊張的狀態(tài),而是降低緊張的過程。 比賽,,26,,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diào)理論 費斯廷格認為,個體總是試圖保持信念、態(tài)度、觀點和行為之間的一致性關系。但是認知元素間難免發(fā)生矛盾,呈現(xiàn)不協(xié)調(diào)狀態(tài)。認知失調(diào)將導致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和緊張感,進而這種不適感會促使個體做出某種改變以使它減弱:改變不一致的認知;證明認知的合理性;降低認知的重要性;改變行為。 吸煙者的行為,27,“被迫依從” (forced compliance)實驗,與態(tài)度不符的行為→解釋該行為的理由充足→輕微認知失調(diào)→態(tài)度改變較小。 與態(tài)度不符的行為→解釋該行為的理由不充足→嚴重認知失調(diào)→態(tài)度改變較大。,28,強化理論 斯金納:有機體的操作性行為是通過強化形成的,強化對行為起著動機作用。 強化物:使反應的概率增加或維持某種反應水平的任何刺激。 正強化:出現(xiàn)某刺激后,有機體的操作概率增加 負強化:撤走某刺激后,有機體的操作概率增加 連續(xù)強化 間歇強化,動機理論:誘因理論,29,斯金納箱,30,,洛克等的目標設置理論 目標是人們想要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內(nèi)達到某一特定的行為標準,是對行為結(jié)果的規(guī)定,以數(shù)量化、行為化為其特點。期望在某種意義上是人所希望達到的成就或結(jié)果,是一種心理傾向。目標對人的行為有定向、控制和激勵作用。 目標設置是指個體努力要獲得的一個具體結(jié)果。 目標定向指的是目標導向的類型或努力實現(xiàn)目標的目的、意圖。,31,(一)目標設置理論(Locke, et al.,1968) 行為表現(xiàn)隨目標難度的增長而提高,明確的、具有一定難度的目標比那些“盡你最大的努力”的目標或根本就沒有目標更能提高完成特定任務的表現(xiàn)水平。 運用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相結(jié)合將比僅用長期目標更能改善活動表現(xiàn)。,32,(二)目標定向理論 成就目標是目標定向理論的延伸,是在成就環(huán)境中對目標作用的探討。 成就目標是個體對從事成就活動的原因的認知,是關于成就活動的目的、意義、成功標準的整合的信念系統(tǒng)。 (Dweck C.S.,1986),33,能力觀 固定能力觀(fixed intelligence theory),又稱實體觀(entity theory),認為能力是個體內(nèi)部的一種不能改變的實體; 動態(tài)能力觀(malleable intelligence theory),又稱增長觀(incremental theory),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提高的。,34,成就目標及其相應的動機模式,35,(三)設置目標的方法 1、目標行為與目標導向行為相支持 2、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相結(jié)合 3、確定行為(掌握)的目標,而不是結(jié)果(成績)的目標 4、確定具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而非輕而易舉的目標 5、設置現(xiàn)實、具體的目標,切忌制定非現(xiàn)實、籠統(tǒng)的目標,36,目標設置的梯子方法,37,目標難度與動機的關系,38,SMART原則 S—具體(Specific) M—可度量(Measurable) A—可實現(xiàn)(Attainable) R—相關性(Relevant) T—時限性(Time-based),應用——目標管理,39,歸因理論 韋納(B.Weiner,1979,1994) 歸因是指人們對自己或他人的活動及其結(jié)果以及其他社會事件的原因作出的解釋或推論。尋求理解是行為的基本動因。,動機理論:認知理論,40,歸因理論的來源 奧地利社會心理學家F.海德(1958)把活動中人和環(huán)境因素聯(lián)系起來,認為事情的結(jié)果可能取決于人的努力、能力等因素,也可能取決于環(huán)境因素,或者是人和環(huán)境因素的結(jié)合。 阿特金森的成就動機理論 Ts表示追求成功的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個因素所決定:①對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動機)Ms;②在該項任務上將會成功的可能性Ps;③成功的誘因值Is。,41,基本觀點(Weiner, 1982) 人們在解釋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分析行為結(jié)果的原因時,無論是成敗, 往往考慮以下6個方面:(1)能力(或天資);(2)努力程度;(3)任務難度(工作難度);(4)運氣(機會);(5)身心狀況;(6)別人的反應。,42,,韋納歸因理論的三維歸因模式,43,中心思想:將失敗歸因于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是有害的,它將減少對成功的期望,并引起消極的情緒;將失敗歸因于可控的、不穩(wěn)定的因素(如努力)是恰當?shù)模鼘⒈3謱Τ晒Φ钠谕?,不會對自尊產(chǎn)生消極影響。 不期望的歸因: 成功→運氣好→缺乏情緒刺激,很少增加成功期望→缺乏趨向任務的傾向 失敗→能力低→消極情緒,降低成功的期望→缺乏堅持性,回避成就任務 期望的歸因: 成功→能力強→積極情緒,增強成功期望→趨向成就任務 失敗→缺少努力→維持較高的期望→增強堅持性,趨向成就任務,歸因訓練,44,習得性無助理論,習得性無助感: 指由于連續(xù)的失敗體驗而導致的個體對行為結(jié)果感到無法控制、無能為力、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tài)。 如:教育領域 塞利格曼 習得性無助經(jīng)典實驗 源于錯誤的歸因模式 個體把控制力缺失歸因于:(1)永久性而不是暫時性(2)自己內(nèi)在人格因素而不是情境因素(3)滲透到生活中多方面。,45,自我效能感理論(Bandura,A.1977),結(jié)果預期是指人對自己的某一行為會導致某一結(jié)果(強化)的推測。 努力學習——老師的表揚 效能預期,即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在進行某一活動之前,對自己能否有效地做出某一行為的判斷,即人對自己行為能力的主觀推測。 對自己能力的信任——努力學習,結(jié)果因素——強化 行為 先行因素——期待,結(jié)果預期 效能預期,46,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 決定著人們將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礙或不愉快的經(jīng)歷時,將堅持多久。 影響人們的思維模式和情感反應模式。 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個體成敗經(jīng)驗 替代性經(jīng)驗 言語說服,,與自己能力相當?shù)娜巳绻晒Α鰪娮晕倚芨?;如果失敗→降低自我效能?47,自我效能感對組織行為的影響,自我效能感會使人產(chǎn)生一種心理狀態(tài)良好的整體感覺,它使個體處于一種較高的動機和操作水平之上。從學習角度看,自我效能感在三個方面影響學習。 自我效能感影響個體選擇將要進行的活動和達到的目標。自我效能高的員工會給自己選擇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和目標。 自我效能感影響員工對工作的努力程度。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努力學習新知識,并堅信付出努力一定會得到回報。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對自己成功的能力缺乏信心,認為無論如何都可能失敗,因而為之付出額外努力是徒勞的。 自我效能感影響員工在完成復雜任務時的持久性。高自我效能感的人相信自己會有出色表現(xiàn),即使遇到困難,也會堅持。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動機水平較低,因而也較容易放棄。,,48,如何發(fā)展員工的自我效能感,不要暗指員工缺乏能力。 不要對員工的工作成績吹毛求疵。 不要藐視員工的工作或任務的重要性。 不要當著同事的面批評員工。 為員工的適宜努力表揚他們。 要求他們投入。 仔細聽取他們改進工作的主意。 讓他們與同事共享積極的反饋信息。,,49,低,高,效 率 水 平,三、動機與工作效率,動機強度對工作效率的影響,50,兒童站立不動實驗(馬努依連柯實驗) 簡單要求 扮演軍人站崗放哨(3—4倍) 美國心理學家費約的實驗 用右手食指勾起測力計上懸掛的3.4公斤的砝碼 第一組:無理由 第二組:表現(xiàn)最大的能力 第三組:說明社會意義,動機性質(zhì)對工作效率的影響,51,問卷法 成就動機量表(AMS) AMS題目舉例: (1)我喜歡對我沒有把握解決的問題堅持不懈地努力。 (2)我喜歡新奇的、有困難的任務,甚至不惜冒風險。 (3)給我的任務即使有充裕的時間,我也喜歡立即開始工作。 訪談法 直接詢問 深度訪談,四、動機的測量方法,52,投射測驗 投射法采用含糊的、模棱兩可的刺激材料,讓被試在不受限制的情況下自由地做出反應。 羅夏墨漬測驗 主題統(tǒng)覺測驗(TAT),,53,瑞士精神科醫(yī)生H.羅夏創(chuàng)立。 將墨水涂在紙上,折疊而成對稱的墨水污漬圖。 包括自由聯(lián)想和詢問兩個階段。 由主試對被試的反應加以記錄或錄音,然后根據(jù)被試的反應對被試的心理進行推測與分析。 評分和解釋都非常困難,需經(jīng)驗豐富的專家。,羅夏墨漬測驗,54,,羅夏墨漬測驗,55,,羅夏墨漬測驗,56,,羅夏墨漬測驗,57,,羅夏墨漬測驗,58,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簡稱TAT。 默里的“需要—壓力”理論 全套測驗有30張黑白圖片和1張空白卡片。圖片內(nèi)容多為一個或多個人物處在模糊背景中,但意義隱晦。 被試者看一張圖片,然后編出富有戲劇性的故事,故事的敘述應該包含三個基本維度: (1)圖片描述了一個怎樣的情境; (2)圖片中的情境是怎樣發(fā)生的; (3)結(jié)局會怎樣。 主試根據(jù)被試所編故事推測被試的需要與壓力等。 解釋復雜,需專家完成。,主題統(tǒng)覺測驗,59,,主題統(tǒng)覺測驗,60,,主題統(tǒng)覺測驗,61,四張圖片 工作情境(兩人在機器旁) 讀書情境(一個男孩坐在書桌前看書) 父子情境(父子倆相對立著) 幻想情境(一個男孩獨自坐著,呈沉思狀) 編故事,包含四個內(nèi)容: 圖中所示的是什么人?正在做什么? 這件事是如何演變成的? 他或他們打算將來怎么辦? 這件事將來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麥克利蘭用TAT研究成就動機,62,本講主要內(nèi)容: 動機概述 動機理論 驅(qū)力理論 誘因理論 認知理論 動機與工作效率 動機的測量方法,,63,本講結(jié)束,謝謝聆聽!,,64,-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應用心理學 第一 動機 工作效率 ppt 課件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3dchina-expo.com/p-136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