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質疑能力 提高學習效率
《培養(yǎng)質疑能力 提高學習效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培養(yǎng)質疑能力 提高學習效率(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培養(yǎng)質疑能力 提高學習效率 梅江區(qū)嘉應中學 孫麗娟 摘 要: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焙Iひ舱f過:“提出真正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睂W生在學習中如能產生疑問,就會主動地在求知領域中做出探索,就能對學習產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閱讀教學中,保護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從不敢問到敢于問、善于問,并通過引導,教給提問的方法,做到質疑時有章可循,促使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樂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敢問 樂問 善問 提高
2、效率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運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梢?,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敢于提出疑問的習慣。疑是思維的出發(fā)點,更是探究學習的推動力,有問題才能主動探究。古語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心理上造成生疑、質疑的狀態(tài),才會產生求知欲。在閱讀教學中,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使學生敢問;精心設計問題,對學生進行質疑方法的引導,鍛煉學生的質疑能力,使學生善問;鼓勵學生向老師、課本發(fā)問,養(yǎng)成樂問的習慣。做到以疑促學,以疑助學,以疑導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
3、能力。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促使敢問 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氣氛,消除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隔閡”,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提問,敢提問。學生只有消除對老師的懼怕心理,消除怕師生嘲笑自己的心理疑慮,消除在提出問題時的緊張、壓抑和焦慮的情緒,他們才能大膽地提問,毫無顧忌地問,達到在問中學,在問中提高,在問中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如: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與學生有意無意地拉拉家常,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有針對性地在學習、生活上及時給予他們鼓勵,讓他們樹立學習上的信心;每一次進教室時都面帶笑容,可以與學生拉近距離;在課堂上,學生不舉手可以隨時發(fā)言;提倡并鼓勵學生“出聲說”,即允許學生課堂上把問
4、題和答案情不自禁地說出來等。另外,凡是學生提問,不管對與錯,問題問得是否有質量,都應找出他們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表揚,然后因勢利導進行學習。這樣,在和諧民主的氛圍里,消除了學生質疑時的心理障礙,使學生心情放松,思緒放開,思維活躍,個性得到張揚,達到了敢想、敢說、敢問、敢答的目的,樹立了學生的問的意識,增強敢問的信心,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二、教給學習方法,幫助善問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xiàn)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教材中的問題引導學生質疑、析疑,把
5、課內閱讀與課外質疑聯(lián)系起來,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教給他們一些質疑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質疑的思維。這樣,步步引導,持之以恒,幫助學生善問,提出有質量的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1.指導學生就文章的主旨性內容提問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先向學生展示每一篇課文甚至每一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目的性明確,針對性強,學習的精力集中,很快就能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確立研究問題的方向性,提高課堂中學習的效率;然后指導學生圍繞三維目標,對課文內容質疑發(fā)問。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引導學生精心設計問題,大膽設疑。如:教讀魯迅的《故鄉(xiāng)》時,先向學生展示這一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之一是:文中通過中
6、年閏土的形象揭示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然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能涉及文章主旨的段落,引導學生關注“我”與中年閏土重逢時和離開故鄉(xiāng)時的不同心理活動。通過這些段落的研讀后,學生們了解到:造成中年閏土“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的原因是:“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有學生提出疑問:造成閏土“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的原因,除了課文提到的“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外,還有什么原因嗎?我及時表揚了提出這些問題的學生,肯定他們肯動腦、會動腦學習。最后,讓全班同學共同研讀課文,探究這個問題,找到問題的答案:是因為閏土太愚昧了,只是把希望寄托在神身上。(“下午,他揀好了幾件東西:兩條長桌,四個椅子,一
7、副香爐和燭臺,……”可以看出。) 通過不斷地針對文章的主旨性提問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從中體會到:在閱讀過程中,通過重點段落的研討質疑,能快速找到理解文章的主旨,提高學習的效率。 2.指導學生從文章矛盾處提問 有些文章,作者在內容之間,內容與形式之間,語言之間有意作互相排斥,互相對立的安排,用這些現(xiàn)象體現(xiàn)作者的巧妙的構思。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從這些矛盾之處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探究,啟發(fā)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如魯迅的《故鄉(xiāng)》中,寫我見到中年閏土時,閏土“臉上現(xiàn)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币痪渲?,“歡喜”和“凄涼”在形式上對立,于是有學
8、生提出“閏土歡喜的是什么?他凄涼的又是什么?”這樣的疑惑。于是,我讓學生在課堂上對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使學生從這一相對立的神情中,理解了閏土當時的心理以及造成閏土麻木不仁形象的原因,從而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3.指導學生從課題中提問 課題往往是文章的眼睛,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抓住題中的關鍵詞提出問題,捕捉中心,是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達到訓練學生思維,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如:《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中魯提轄為什么要“拳打”鎮(zhèn)關西呢?究竟打了多少拳呢?“打”的結果怎樣?通過研讀課文,學生很快找到答案,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4.指導學生在辯論中提問 有時,還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創(chuàng)
9、設一些有沖突的情境,讓學生產生不同意見,教師則“坐山觀虎斗”,把沖突交給學生,讓他們互相爭論,甚至唇槍舌劍地進行課堂辯論,讓所有學生都躍躍欲試,直抒己見,暢所欲言,產生更多的問題,引發(fā)更多的想法。在爭論的過程中,教師及時捕捉學生在沖突中閃現(xiàn)的創(chuàng)新思維,并因勢利導,使更多的學生產生更多的想法,使更多的學生增強表達自己想法的愿望。如教《愚公移山》時,當學生了解了課文的主要意思后,提出“愚公愚嗎?”讓學生進行辯論?!坝蕖迸c“不愚”雙方進行了激烈的辯論,雙方都引經據典想說服對方。最后,教師因勢利導,得出這篇寓言的寓意,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實踐證明,在閱讀教學中,教會學生一些質疑的方法,讓學生學會
10、質疑,學會思考,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fā)了學生喜“疑”好“思”的情感,只有讓學生生疑質疑,不斷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產生求知欲望,開啟學生思維,激起思考的動力,才能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鼓勵學生發(fā)問,誘導學生樂問 1.鼓勵學生向課本發(fā)問 古人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蔽覀兯鶎W的課本,即使是千古名篇,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此,鼓勵學生向課文發(fā)問,向書本質疑,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見解,從中激發(fā)他們樂問。如在學了《孔乙己》后,有學生說:“說孔乙己是封建科舉制度造成的,這一說法很片面。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在封建社會,爬上去的知識分子畢竟鳳毛麟角,而
11、沒有爬上去的是大量的。但為什么其他人沒有成為“孔乙己”呢?這表明孔乙己自身也有問題,他缺乏適應社會生存的能力。學會生存也是我們從這篇小說中應獲得的啟示?!蔽屹潎@這個學生敢于向課本、參考書質疑的精神,當即表揚了他。 2.鼓勵學生向教師發(fā)問 在教學過程中,我印發(fā)了“勤問制”表,表中包括“時間”、“問題”、“教師簽名”,做到每位學生一份,要求學生每人每周至少提兩個關于語文方面的問題,在課下或課外時間向教師發(fā)問,每解決一個問題,讓教師簽名一次。另外,在課堂上,我經常鼓勵學生,有什么疑問可以提出來,大家共同解答。這樣,學生在向老師發(fā)問時,能得到老師的及時鼓勵,提出的問題也能及時得到老師的認可
12、,讓學生在提問中得到滿足,學生對提問變得越來越有興趣,逐步養(yǎng)成樂問的習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質疑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總之,通過鼓勵學生敢問、善問、樂問,改變了過去老師問學生答,老師說出答案,學生抄下答案的習慣。在師生之間的和諧討論、談話中,學生不知不覺鍛煉了動腦、動口的能力,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激發(fā)了深入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思維的深度、廣度不斷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培養(yǎng),學習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淺談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 江蘇省無錫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沈本興 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常有疑點、常有問題,才能常有
13、思考、常有創(chuàng)新。所謂質疑即提出疑難問題并解決疑難問題。激發(fā)學生質疑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可以啟發(fā)思維、發(fā)展智力。作為一名中學教師,不僅要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還要注意激發(fā)學生質疑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能力。那么,在教學中究竟應當怎樣去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呢? 一、設置問題情境,營造質疑氛圍 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依賴于知識和能力的基礎,而且依賴于問題情境的設置。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新奇別致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以趣生疑,使學生的思維處于主動、積極、愉快的獲取知識的狀態(tài)中。例如,在
14、“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教學中。我先在課前將蘿卜種子播種在濕潤的土壤中。種子幾天后發(fā)育成一棵幼苗。上課時我讓學生觀察這棵幼苗,然后讓學生就此提出問題。課堂上學生提問氣氛熱烈,提出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種子萌發(fā)需要水分嗎?種子萌發(fā)需要空氣嗎?種子萌發(fā)需要溫度嗎?種子萌發(fā)需要土壤嗎?種子萌發(fā)需要陽光嗎?種子萌發(fā)需要營養(yǎng)嗎?更有學生好奇地提出:這棵幼苗將來能長出蘿卜嗎?通過創(chuàng)設好的問題情境,能促使學生產生疑問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營造良好的質疑氛圍。 教師要把引導學生質疑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保證有一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質疑。課堂教學首先應把喚起學生的問題意識看做創(chuàng)新的動力源泉。多年的
15、教學實踐使我感覺到課堂上存在著一種普遍現(xiàn)象,就是學生不敢主動提問。學生對于剛剛獲得的知識,往往會萌生這樣或那樣的疑問,有些學生盡管心中存疑,卻不敢提問,一是擔心提出的問題被同學取笑;二是擔心提出的問題如果不是新課的要點怕被老師責怪和批評。久而久之,當疑問越積越多,就對課產生了畏難情緒。為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必須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寬松的、民主的、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學習中去,無論學生提出什么問題,教師都要積極鼓勵、引導。對于大膽提問的學生,不論問題的質量如何都應給予鼓勵,對于提了錯誤問題的學生也不能批評,而要以和藹的態(tài)度、親切的笑容給予積極的鼓勵,為學生營造良
16、好的質疑問難的氛圍。 二、把握設疑契機,引導學生質疑 教育家克萊·P·貝德福特說:“你一天可以為學生上一堂課。但是如果你用激發(fā)好奇心教他學習,他終生都會不斷地學習。”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養(yǎng)成經常設疑的習慣。選擇好的設疑時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及時反饋學生的信息。在什么時候設疑能引導學生質疑呢?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可在以下幾處設疑。 (一)在教學過程的最佳處設疑 教學的最佳處可以是以下幾種情況:當學生的思維局限于一個小天地無法“突圍”時;當學生疑惑不解、厭倦困頓時;當學生各執(zhí)己見、莫衷一是時;當學生受舊知識影響無法順利實現(xiàn)知識遷移時。例如,講到“兩棲動物
17、”的概念時,我先請學生結合小學自然課上學到的知識以及平時的生活積累,說說自己對兩棲動物的認識。有學生說:“一會兒在水中生活,一會兒在陸地生活的動物叫兩棲動物?!庇械膶W生說:“不對!小時候在水中生活,長大了到陸上生活的動物叫兩棲動物?!痹趯W生爭論不休時,我設疑:“到底什么樣的動物屬于兩棲動物呢。鱷魚是兩棲動物嗎?海豹是兩棲動物嗎?”在此時設疑,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自己去認真研讀教材,自己去解決問題。 (二)在教學重點、難點處設疑 教學內容能否成功地傳授給學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本節(jié)內容重點、難點的把握。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往往在備課時非常注意對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的選擇,而在
18、重點、難點的教學上恰當?shù)卦O疑則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當然,教師此時提出的問題應當是經過周密考慮并能被學生充分理解的。例如,“病毒”一節(jié)的教學重點是“病毒的結構和生活方式”,我在講授“病毒的發(fā)現(xiàn)”“病毒的種類”后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病毒個體很小,為什么它有強大的感染力?這與病毒的結構有什么關系?病毒的結構是怎樣的?又如,“染色體、DNA、基因三者的關系”是“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一節(jié)中的難點,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在突破這一難點時,我設計了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①克隆羊多莉很像B母羊,說明細胞核里有什么?(回答:遺傳信息。)②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什么?(回答:DNA。)③DNA很長,可分為許多片段,其中每
19、一段叫什么?(回答:基因。)④DNA在細胞核中是如何存在的?(回答:DNA作為染色體的主要成分存在。)不斷對學生提出問題,耐心講解問題,仔細把握教材內的邏輯關系,逐步啟發(fā)誘導,有效激活學生思維,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質疑問難的習慣。 (三)在教學內容的過渡處設疑 在過渡處設疑不僅能起到對教學內容的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能激發(fā)并維持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用自己敏銳的眼光捕捉學生生活的信息,抓住契機,巧妙設疑,及時設疑。例如,在“生物圈”一節(jié)的教學中,如何將“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范圍”和“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這三個內容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使得講課時過渡自然。我以
20、學生熟悉的“家”為主線,依次提出:生物圈這個“家”在哪里?“家”有多大?“家”中能提供哪些條件?生物有沒有第二個“家”?生物圈是不是生物生存的唯一的“家”?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設置,可以把課文的內容貫穿起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質疑、釋疑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指導質疑方法,培養(yǎng)質疑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诮虒W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不知從何處下手提問題。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教給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精心設計問題,大膽設疑。但學生剛養(yǎng)成敢問、愛問的習慣后,不一定就能把問題問得貼切、有深度、
21、有價值,這就需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時點撥誘導,教給學生一些質疑的方法。 (一)鼓勵學生向課本發(fā)問,使學生學會研讀新教材 新教材中有許多關于新知識的問題信息,值得學生思考。教學中我首先利用教材中的問題引導學生質疑、析疑。例如,在進入生物學學習的第一課“致同學們”中就有許多問題:“為什么許多國家禁止克隆人”“為什么許多國家禁止種植轉基因植物、飼養(yǎng)轉基因動物”“為什么轉基因番茄比正常的番茄儲存時間長”等等。讓學生通過分析這些問題激發(fā)學習生物的積極性,激發(fā)質疑和析疑的興趣。其次,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本,對新教材中的文字、插圖、實驗方案的設計以及新的知識結構設問質疑。一個學期以來,在我
22、的啟發(fā)引導下,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如,對課本中提供的“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探究方案提出質疑:他們認為教材中提供的實驗方案包含了三個探究實驗,學生難以理解,可以化為幾個小的探究實驗來代替。又如,課本中“測定種子發(fā)芽率”實驗為何要用100粒種子?有什么科學證據?能不能用50?;?0粒?再如,教材提示用鋼筆在根尖上畫等距離的線,來探究“根的什么部位伸長最快”,學生發(fā)現(xiàn)實際操作很難,為此也產生了質疑。 (二)鼓勵學生向教師發(fā)問,提高學生質疑能力 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害怕學生提問,一怕干擾課堂教學不能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二怕自己一時回答不了,影響自己的形象和威信。這直接影響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創(chuàng)
23、新精神的培養(yǎng),甚至可以說是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扼殺。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學習“光合作用”時,學生問我:“月光下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嗎?”“燭光下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嗎?”“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都是淀粉嗎?”又如,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教材提供的方案中提出要在實驗盤內放一些濕土,實際操作時學生發(fā)現(xiàn)鼠婦經常鉆進土里,于是向我提出:“老師,能不能不放土?!边@些問題的提出正是學生探索新知識的具體表現(xiàn),教師應支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引導他們善于提出問題。教師要解決好以下問題:首先,加強自己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水平,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術能力;其次,不斷提高自己的應
24、變能力,即使不能立即解答的問題,也要先對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一些思路和方法,讓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最后還要提高自身的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三)鼓勵學生向生活發(fā)問,提高學生質疑水平 生物學與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生物學的許多知識來源于生活,人們生產、生活中的許多活動也離不開生物學知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向生活發(fā)問,向生活質疑。例如,為什么釀酒的酒罐要密封,不能漏氣?為什么黃豆播種應淺一些?發(fā)黃豆芽時先突破種皮的是芽嗎?西瓜子和葵花子都是種子嗎?韭菜和韭黃都是由韭菜種子發(fā)育而成,為什么韭菜是綠色的,而韭黃是黃白色的?為什么樹葉到了秋天會由綠變黃或由綠變紅呢?
25、 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長期注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質疑的習慣,掌握質疑的方法,形成質疑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不斷追求深入,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領略知識的浩瀚,才能最終深化學生的思維過程。 )、小學學生活潑好奇、接受信息多、思維活躍,但缺少的是敢于大膽地質疑。因此,有目的地有計劃地激發(fā)學生敢于質疑、學會質疑從而善于質疑,提出獨特的見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方法,有利于增強了自主探索的信心。 (3)、科學課中引導學生善于提出問題或
26、發(fā)現(xiàn)問題,是學生自主學習與主動探求知識的生動表現(xiàn)。在質疑狀態(tài)下的學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強,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學習興趣高,學習效率高。學生能大膽地對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不但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而且也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科學課根據自身學科的特點,有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的學科優(yōu)越性。 二、研究的目標及內容 1、主要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理,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度對周圍事物提出問題,并作假設性的解釋。 (2)、選擇適合學生感興趣的,結合農村學校條件可研究的,有價值的問題開展探究活動。 (3)、使學生知道對其它探究結果提出質疑是科學探究的
27、一部分,了解合理懷疑是科學進步的動力,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的思維習慣。 (4)、使學生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研究過程和結果,并能傾聽別人的不同觀點和評議,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和樂趣。 本課題研究的價值目標,不是追求在新課程教育理論上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建樹,而是追求在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為和教育實踐活動,有意識地、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為學生終身所用! 2、基本內容 (1)研究啟發(fā)學生敢于質疑。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運用好適當?shù)募顧C制,使學生能大膽設想,敢于質疑。 (2)研究引導學生學會質疑。要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要引導學
28、生關善于抓住重點,抓住關鍵處提問,鼓勵學生提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學會質疑。 (3)研究如何鼓勵學生努力探究解疑。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利用科學課特有的魅力,鼓勵學生自行設計方案、自己選擇材料、自己進行實驗、自己得出結論,并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研究過程與方法 1、理清概念 首先我們對有關的概念進行了一些界定,如:什么叫“科學教育”、“科學素養(yǎng)”、“科學探究活動”。 (1)有關概念界定 科學教育 科學教育是一種關于科學技術發(fā)展、科學與技術的相互關系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關系的整體性和連貫性的教育。它更關注科學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背后的各種內在和外在的動因以及它們對人類發(fā)
29、展的促進。因此,科學教育不是單純的學科教育,也不是簡單的課程易名,更不是分門別類科學知識的簡單組合。它是以體現(xiàn)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目的、強調多學科綜合、兼容的基礎教育。 科學素養(yǎng) 是指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以及對個人、社會、環(huán)境的責任心和價值觀。它強調人們掌握科學文明的方法,掌握科學所應有的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實質,并使人們將科學與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讓科學實踐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最終達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交融貫通的整體素質。 科學探究活動 是指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綜合的、充分聯(lián)系兒童實際的、以注重兒童親身體驗并
30、以探究發(fā)現(xiàn)為宗旨的開放性教育活動。這種科學探究活動強調:學習的主題是兒童自己發(fā)現(xiàn)并形成的;學習的過程就是兒童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評價的目標主要是指向兒童的思考和行為的調整;學習的成果注重集體共享。這種活動,既有課內的,也有課外的和課內外相結合的。 質疑 就是提出疑難的問題?!耙墒撬贾迹瑢W之端”,學習中隨時隨地都會碰到疑問,因為不懂,因為有“疑”所以要學習。本課題的研究目的是讓學生經歷敢于質疑—學會質疑—探究解疑—再次質疑四個階段,培養(yǎng)學生對話、答辯、爭論的能力,促進學生思想情感的交流,提高學生的質疑水平。 (2)理論假設 從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入手,通過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
31、—為學生創(chuàng)設科學探究活動中敢于質疑的情景,進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親歷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增強兒童對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中的客觀事物、現(xiàn)象的探究體驗,發(fā)展兒童關注、發(fā)現(xiàn)、形成并解決問題的意識、態(tài)度、能力與情感,讓科學探究活動成為兒童生活的一部分,達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交融貫通,最終提升我校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2、加強理論學習,以先進的教育理論支撐課題研究。 我們認為搞教育科研必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必須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因此,我們組織實驗教師參加了自治區(qū)教研室召開的總課題開題會和自治區(qū)教科所舉辦的科研培訓會,學習了教育教學理論和科研方法,以提高實驗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和科研水平。圍繞本
32、課題的研究,我們發(fā)動課題組成員廣閱群書及上網搜尋與本課題有關的理論文章,然后組織學習,為課題研究的實驗工作做好準備。 自本課題立項以來,課題組成員參加了周衛(wèi)、郝京華、郁波、蔡矛、章鼎兒、張和平、姜允珍、劉唐育、戴冰青等教育教學專家及區(qū)市學科骨干教師的專題講座共21次(詳見附頁1),并通過網上、刊物上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 3、進行科學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現(xiàn)狀的問卷調查。 我們對所在學校的學生、專兼職自然(科學)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然后組織人員進行歸類統(tǒng)計和細致分析,撰寫了調查報告。通過問卷調查,我們了解了學生科學探究的習慣、能力、態(tài)度等情況,了解了一線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開
33、展科學探究活動的教學現(xiàn)狀,獲得了大量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調查資料和數(shù)據,為進一步提出組織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策略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撰寫了實事求是的調查報告,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明確了方向。 4、開展課堂教學及其研討活動(詳見附頁2) 自本課題立項以來,我們建立了兩周一次的“課題研討日”制度,共開展了23次較大規(guī)模的課堂教學及其研討活動。觀摩了36節(jié)區(qū)內課堂教學和38節(jié)全國優(yōu)秀課堂實錄,并進行了深入研討。 5、積極撰寫教育論文、案例評析等(詳見附頁3) 每學期在教師中開展優(yōu)秀論文、教學設計和教學案例(課例)研究活動。課題組加強對上述活動的組織與指導,促進教師對理論和實踐的研
34、究,對每節(jié)課進行認真設計和教后反思。對于課例的研究緊密聯(lián)系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問題,按專題進行深度分析,強化解決問題的對策研究,著力于教學行為的調整與改進,促進了教師專業(yè)水平的顯著提高。三年來我們共撰寫教學論文、教學設計、案例評析等84篇,其中在利通區(qū)、吳忠市、自治區(qū)和全國獲獎34篇(節(jié))。由課題組編寫的《教研通訊》、《獲獎文集》、《課題報告匯編》、《優(yōu)秀教學設計》等成果資料在利通區(qū)推廣。 6、開展豐富多彩的科學探究活動 我們充分發(fā)揮科學(自然)學科的優(yōu)勢,開展了一系列的、豐富多彩的科學探究活動,尤其是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舍得花時間,給足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從2003年5月始,我
35、們結合本課題又把“做中學”的先進理念滲透到我們的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中,讓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和真正的探究活動,學會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能夠真槍實刀地去搞科學。 四、研究的成果及分析 1、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的基本理念 質疑是學習的需要,是思維的開端,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有人說:一年級學生剛進校園時,頭腦里滿是問號,到六年級畢業(yè)時頭腦里已全是句號了。是不是他們全明白了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并不是學生們頭腦里沒有了問號,而是我們教師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惰性,消磨了學生質疑的興趣!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者;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要善于引疑、指導析疑、幫助解疑。激發(fā)學生我要學習的意
36、識。教學中教師應適時發(fā)問“你還有什么問題?”“你有新的見解嗎?”引導學生提出疑問,鼓勵學生主動探索。 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背S幸牲c、常有問題,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創(chuàng)新。所謂質疑即提出疑難問題并解決疑難問題。激發(fā)學生質疑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可以啟發(fā)思維、發(fā)展智力。作為一名中學教師,不僅要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還要注意激發(fā)學生質疑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能力。那么,在教學中究竟應當怎樣去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呢? 一、設置問題情境,營造質疑氛圍 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依賴于知識和能力的基礎,而且依賴于問題情境的設置。因此,教
37、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新奇別致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以趣生疑,使學生的思維處于主動、積極、愉快的獲取知識的狀態(tài)中。例如,在“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教學中。我先在課前將蘿卜種子播種在濕潤的土壤中。種子幾天后發(fā)育成一棵幼苗。上課時我讓學生觀察這棵幼苗,然后讓學生就此提出問題。課堂上學生提問氣氛熱烈,提出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種子萌發(fā)需要水分嗎?種子萌發(fā)需要空氣嗎?種子萌發(fā)需要溫度嗎?種子萌發(fā)需要土壤嗎?種子萌發(fā)需要陽光嗎?種子萌發(fā)需要營養(yǎng)嗎?更有學生好奇地提出:這棵幼苗將來能長出蘿卜嗎?通過創(chuàng)設好的問題情境,能促使學生產生
38、疑問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營造良好的質疑氛圍。 教師要把引導學生質疑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保證有一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質疑。課堂教學首先應把喚起學生的問題意識看做創(chuàng)新的動力源泉。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感覺到課堂上存在著一種普遍現(xiàn)象,就是學生不敢主動提問。學生對于剛剛獲得的知識,往往會萌生這樣或那樣的疑問,有些學生盡管心中存疑,卻不敢提問,一是擔心提出的問題被同學取笑;二是擔心提出的問題如果不是新課的要點怕被老師責怪和批評。久而久之,當疑問越積越多,就對課產生了畏難情緒。為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必須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寬松的、民主的、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投
39、入到學習中去,無論學生提出什么問題,教師都要積極鼓勵、引導。對于大膽提問的學生,不論問題的質量如何都應給予鼓勵,對于提了錯誤問題的學生也不能批評,而要以和藹的態(tài)度、親切的笑容給予積極的鼓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質疑問難的氛圍。 二、把握設疑契機,引導學生質疑 教育家克萊·P·貝德福特說:“你一天可以為學生上一堂課。但是如果你用激發(fā)好奇心教他學習,他終生都會不斷地學習?!彼?,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養(yǎng)成經常設疑的習慣。選擇好的設疑時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及時反饋學生的信息。在什么時候設疑能引導學生質疑呢?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可在以下幾處設疑。 (一)在教學過程的最佳處設疑
40、 教學的最佳處可以是以下幾種情況:當學生的思維局限于一個小天地無法“突圍”時;當學生疑惑不解、厭倦困頓時;當學生各執(zhí)己見、莫衷一是時;當學生受舊知識影響無法順利實現(xiàn)知識遷移時。例如,講到“兩棲動物”的概念時,我先請學生結合小學自然課上學到的知識以及平時的生活積累,說說自己對兩棲動物的認識。有學生說:“一會兒在水中生活,一會兒在陸地生活的動物叫兩棲動物。”有的學生說:“不對!小時候在水中生活,長大了到陸上生活的動物叫兩棲動物?!痹趯W生爭論不休時,我設疑:“到底什么樣的動物屬于兩棲動物呢。鱷魚是兩棲動物嗎?海豹是兩棲動物嗎?”在此時設疑,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自己去認真研讀教材,自己
41、去解決問題。 (二)在教學重點、難點處設疑 教學內容能否成功地傳授給學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本節(jié)內容重點、難點的把握。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往往在備課時非常注意對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的選擇,而在重點、難點的教學上恰當?shù)卦O疑則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當然,教師此時提出的問題應當是經過周密考慮并能被學生充分理解的。例如,“病毒”一節(jié)的教學重點是“病毒的結構和生活方式”,我在講授“病毒的發(fā)現(xiàn)”“病毒的種類”后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病毒個體很小,為什么它有強大的感染力?這與病毒的結構有什么關系?病毒的結構是怎樣的?又如,“染色體、DNA、基因三者的關系”是“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一節(jié)中的難點,學生
42、往往難以理解,在突破這一難點時,我設計了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①克隆羊多莉很像B母羊,說明細胞核里有什么?(回答:遺傳信息。)②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什么?(回答:DNA。)③DNA很長,可分為許多片段,其中每一段叫什么?(回答:基因。)④DNA在細胞核中是如何存在的?(回答:DNA作為染色體的主要成分存在。)不斷對學生提出問題,耐心講解問題,仔細把握教材內的邏輯關系,逐步啟發(fā)誘導,有效激活學生思維,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質疑問難的習慣。 (三)在教學內容的過渡處設疑 在過渡處設疑不僅能起到對教學內容的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能激發(fā)并維持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用自己敏銳的眼光捕捉學
43、生生活的信息,抓住契機,巧妙設疑,及時設疑。例如,在“生物圈”一節(jié)的教學中,如何將“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范圍”和“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這三個內容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使得講課時過渡自然。我以學生熟悉的“家”為主線,依次提出:生物圈這個“家”在哪里?“家”有多大?“家”中能提供哪些條件?生物有沒有第二個“家”?生物圈是不是生物生存的唯一的“家”?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設置,可以把課文的內容貫穿起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質疑、釋疑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指導質疑方法,培養(yǎng)質疑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诮虒W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不知從
44、何處下手提問題。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教給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精心設計問題,大膽設疑。但學生剛養(yǎng)成敢問、愛問的習慣后,不一定就能把問題問得貼切、有深度、有價值,這就需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時點撥誘導,教給學生一些質疑的方法。 (一)鼓勵學生向課本發(fā)問,使學生學會研讀新教材 新教材中有許多關于新知識的問題信息,值得學生思考。教學中我首先利用教材中的問題引導學生質疑、析疑。例如,在進入生物學學習的第一課“致同學們”中就有許多問題:“為什么許多國家禁止克隆人”“為什么許多國家禁止種植轉基因植物、飼養(yǎng)轉基因動物”“為什么轉基因番茄比正
45、常的番茄儲存時間長”等等。讓學生通過分析這些問題激發(fā)學習生物的積極性,激發(fā)質疑和析疑的興趣。其次,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本,對新教材中的文字、插圖、實驗方案的設計以及新的知識結構設問質疑。一個學期以來,在我的啟發(fā)引導下,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如,對課本中提供的“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探究方案提出質疑:他們認為教材中提供的實驗方案包含了三個探究實驗,學生難以理解,可以化為幾個小的探究實驗來代替。又如,課本中“測定種子發(fā)芽率”實驗為何要用100粒種子?有什么科學證據?能不能用50粒或40粒?再如,教材提示用鋼筆在根尖上畫等距離的線,來探究“根的什么部位伸長最快”,學生發(fā)現(xiàn)實際操作很難,為此也產生了質疑。
46、 (二)鼓勵學生向教師發(fā)問,提高學生質疑能力 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害怕學生提問,一怕干擾課堂教學不能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二怕自己一時回答不了,影響自己的形象和威信。這直接影響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甚至可以說是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扼殺。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學習“光合作用”時,學生問我:“月光下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嗎?”“燭光下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嗎?”“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都是淀粉嗎?”又如,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教材提供的方案中提出要在實驗盤內放一些濕土,實際操作時學生發(fā)現(xiàn)鼠婦經常鉆進土里,于是向我提出:“老師,能不能不放土?!?/p>
47、這些問題的提出正是學生探索新知識的具體表現(xiàn),教師應支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引導他們善于提出問題。教師要解決好以下問題:首先,加強自己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水平,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術能力;其次,不斷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即使不能立即解答的問題,也要先對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一些思路和方法,讓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最后還要提高自身的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三)鼓勵學生向生活發(fā)問,提高學生質疑水平 生物學與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生物學的許多知識來源于生活,人們生產、生活中的許多活動也離不開生物學知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向生活發(fā)問,向生活質疑。例如,為什么釀酒的酒罐要密封,不能
48、漏氣?為什么黃豆播種應淺一些?發(fā)黃豆芽時先突破種皮的是芽嗎?西瓜子和葵花子都是種子嗎?韭菜和韭黃都是由韭菜種子發(fā)育而成,為什么韭菜是綠色的,而韭黃是黃白色的?為什么樹葉到了秋天會由綠變黃或由綠變紅呢? 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長期注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質疑的習慣,掌握質疑的方法,形成質疑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不斷追求深入,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領略知識的浩瀚,才能最終深化學生的思維過程。 淺談學生質疑問難能力的培養(yǎng) 《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中提出:問題提出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49、,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中,要提倡問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提出問題,還學生提出問題的權利,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教學的課堂討論和研究中,逐步形成一種學習方式和學習品質,實現(xiàn)了由傳統(tǒng)的關注“教”徹底向關注學生的“學”轉變,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師真正成了課堂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鼓舞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創(chuàng)建師生合作、平等交往、師生共學的有效課堂;創(chuàng)建充滿生命活力的個性張揚、生命成長的有效課堂。使學生由“苦學” 變?yōu)椤皹穼W”、由“懶學”變?yōu)椤皶W”,讓學生感受到徹底的解放,教師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課堂成為提高質量的殿堂
50、。數(shù)學教學中問題是數(shù)學的靈魂,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較高質量的思維。問題意識是學生探求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保證,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培養(yǎng)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的起點,在數(shù)學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數(shù)學教學成功的關鍵。可以說,沒有“好”的問題,人類便不能創(chuàng)造出數(shù)學。所以,我們應該在提出問題方面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自由的時空,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成為“提問”的主人。 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當如何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呢? 一、營造氣氛,使學生樂于提問 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tài),從而保證施教活動
51、的有效性和預見性。《課標》中指出:通過數(shù)學學習,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對數(shù)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教師創(chuàng)設條件,由學生選擇教學的起點,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而在現(xiàn)實課堂教學中,許多學生還存在無疑可問,即使有疑也不敢問,或者根本就沒有機會問。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沒有真正轉變教育觀念,對問題的培養(yǎng)意識重視不夠。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我認為作為一個小學教師除了應具有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大方的儀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語等,還必須樹立新的教師觀,尊重每一個學生,在教學中營造積極、寬松、自
52、由、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鼓動學生大膽質疑、提問,鼓勵學生求新求異,正確對待學生的提問,不譏諷、不嘲弄,挖掘其可貴之處。教學時,依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啟迪學生的思維。 教學《分數(shù)的大小》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 唐僧師徒四人口渴難忍,八戒找不到水,卻抱回一個大西瓜。悟空說:“為了公平起見,每人吃四分之一。”八戒一聽,滿臉不高興,“西瓜是我找來的,我應該多分一點,至少也要五分之一。”悟空聽了直笑,“切八分之一給你,怎樣?”八戒興高采烈地答應了。正當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西瓜時,八戒突然拍拍腦門說:“嘿嘿,我真傻!” 聽到這
53、里,學生熱情倍增,問題也噴涌而出:“為什么八戒直說自己傻?”“八戒是多吃了還是少吃了?”“分數(shù)該如何比較大小呢?” 這樣的導入,猶如投石激浪,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其主動性也得到發(fā)揮。 二、精心設置問題情境,為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提供方法。 奧蘇伯爾說過:“影響學生的最重要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學生還想知道什么。”《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依賴于教師的教學設計。因此,教師要善于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找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通過多種手
54、段呈現(xiàn)問題情境,制造學生的認知沖突,誘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確實感到有問題要問。 例如:我在教學《年、月、日》時,設計了具體生活情境導入:“大家每年都過生日,可老師今年都28歲了,才過了7個生日,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問題情境的設置把學生的學習情緒推向一個高潮,在學生的大腦中就會產生很多問題:為什么老師28歲才有七個生日?老師是哪天出生的?是不是這幾年日歷上沒有這一天?疑問伴隨著猜想,使他們產生了探究問題的強烈欲望。 三、鼓勵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
55、”因為提出問題需要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教師要提問,還要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教師要創(chuàng)設各種條件,使學生敢于提問題,善于提問題,提出好問題。 教學中,教師就要有意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質疑的興趣,以趣生疑,由疑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使之產生好奇,由好奇引發(fā)需要,由需要而積極思考,進而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如在《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一課的練習題設計中,在課前讓學生調查本班各興趣小組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學生的思維在剎那間開放起來,提出了“奧數(shù)組和寫作組的人數(shù)共占總人數(shù)的幾分之幾?”“足球組比象棋組多占總人數(shù)的幾分之幾?”等有價值的問題
56、,這時,教師不僅是問題的講解者,更是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者。當學生再發(fā)現(xiàn)問題過程中能夠“活用”教師提供的有關發(fā)現(xiàn)問題的知識,這種“活用”就是我們所說的終生受用的智慧。 而學生不敢提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知道該怎樣提問題。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指導、訓練學生學會提問。 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提問原則。比如給學生出“甲數(shù)是20,乙數(shù)是40”這兩個已知條件,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并解答。學習了除法學生會提出“乙數(shù)是甲數(shù)的幾倍?”學習了分數(shù)應用題,學生會提出:“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幾分之幾?甲數(shù)比乙數(shù)多幾分之幾?甲數(shù)占甲乙兩數(shù)總和的幾分之幾?……”隨著知識的不斷增強,學生的問題也不斷
57、深入,提問興趣不斷提高。 四、教授提問方法,使學生質疑善問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會是前提,會學才是目的。學生想問、敢問、好問,更應該會問、善問。 首先,在引導學生看題后,提出想了解的問題。 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將這種提問方式納入自己的教學設計中去。 在學習了《角的度量》及《角的分類和畫法》后,一次練習課上,有這樣一道題:說出下面鐘面上的角是什么角?(外帶一個思考題:幾時整時針和分針形成的角也是直角?) 在學生回答完第一個問題后,于陽突然叫起來:“我還能說出這些角的度數(shù)呢!”聽了這話,我表揚了他的這種挖掘新問題的意識。隨即就問:“就這道題目
58、你們已經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有的說:“我知道鐘面上一共有12大格,一周角是360度,那時針和分針所夾的角是一大格的話就是30度,360除以12就得30?!? 有的說:“2時整的時候是60度,那還有幾時整也是60度嗎?” 有同學就搶著回答“還有10時整,我們如果把這兩個角在同一個鐘面上畫出來的話就像對稱圖形。” 還有的問:“那11時30分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是多少度呢?” …… 教室里爭論不休,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把所學的知識進行了融會貫通的運用,將問題挖得更深,解決得更徹底。 經過學生提問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學習的深入開展。值得注意的是,不可能所有學生
59、提的問題都會緊扣教學重難點,有時學生提的問題可能比較零散,甚至不著邊際,此時教師要能迅速地從學生所提的問題中選取有價值的,緊扣教學重點的問題與學生共同探討;對于那些學生目前不需要解決的問題,也要向學生作些說明,并及時肯定該生大膽提問的學習態(tài)度,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學完新課后,要問學生:還想知道什么問題。 一堂新課結束,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課本的作用,指導學生通讀課本所學的新課內容,將公式的推導過程、法則的形成過程、應用題思路的分析過程等重新梳理一遍。在看書的過程中,若部分同學對某些內容還存疑點,可及時向老師或同學提問。 在學習了毫米和分米的認識后,學生認識了毫米是一個較小
60、的長度單位。我讓學生舉例什么物體用毫米作單位時,不少學生講了針尖、羽毛、絨線的厚度等等。 在學生看書后,我問學生:你們還想知道什么問題? 有學生問:“比毫米更小的長度單位是什么?” 我說問得很好,下面已經有學生說出了“微米”。 又有一個學生問:“那么測量微生物用什么長度單位?它是要在顯微鏡下看出來的!” 下課鈴響了,教室里依然沸騰。我讓他們接著這個問題想下去,不少小朋友一下子圍上來,一小男生問:“天空怎么測量???”“深不可測”一個同學搶著回答。 一個同學問:“為什么1米用1m表示???” …… 讓學生掌握新知識似乎沒有問題,更重要的是誘發(fā)學生提出新
61、的問題,即激發(fā)學生從產生問題始,以產生新問題終,讓學生不斷打破已有的認知平衡。在這樣的過程中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只有讓學生真正學會質疑、學會提問,他們參與學習的興趣才會濃厚,學習責任感才會增強。只有讓學生真正學會質疑、學會提問,才能真正充分體現(xiàn)尊重學生個性、因人施教、因人施學的原則,學生的潛能才能得以開發(fā),進而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真正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總之,“問題是數(shù)學的心臟”。有了問題,學生的思維就有了方向;有了提出問題的能力,學生就敢于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在思考問題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萌芽和創(chuàng)新意識也就悄然得到發(fā)展,使學生
62、真正會學會提問。陶行知言:“發(fā)明千千,起點一問?!迸囵B(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極為重要,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讓我們從每一個四十分鐘做起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為學生主動創(chuàng)新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是萬物之靈,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總之,“問題是數(shù)學的心臟”。有了問題,學生的思維就有了方向;有了提出問題的能力,學生就敢于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在思考問題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萌芽和創(chuàng)新意識也就悄然得到發(fā)展,使學生真正會學會提問。陶行知言:“發(fā)明千千,起點一問?!迸囵B(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極為重要,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讓我們從每一個四十分鐘做起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63、為學生主動創(chuàng)新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是萬物之靈,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有好 的數(shù)學問題能引發(fā)學生極大的興趣和探究熱情,從而使其主動參加數(shù)學活動。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學習,研究探索。把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久而久之,就不單單是讓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嘗試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并探究解決 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同時都有探究的需要和獲得新體驗的需要,而求知欲往往正是從問題開始的,一個好的數(shù)學問題能引發(fā)學生極大的興趣和探究熱情,從而使其主動參加數(shù)學活動。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學習,研究探索。把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久而久之,就不單單是讓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嘗試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并探
64、究解決的好習慣,而是讓學生具有了能學會學的能力了。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師真正成了課堂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鼓舞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創(chuàng)建師生合作、平等交往、師生共學的有效課堂;創(chuàng)建充滿生命活力的個性張揚、生命成長的有效課堂。使學生由“苦學” 變?yōu)椤皹穼W”、由“懶學”變?yōu)椤皶W”,讓學生感受到徹底的解放,教師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課堂成為提高質量的殿堂。 2、現(xiàn)狀分析: 學生學習中遇到困難、疑惑是一件極平常的事,可是我們的教育往往使學生有疑而不敢質疑,長期壓制學生的這種質疑精神,或認為有疑問就是學習不認真這是不對的。學生質疑是積極思考的表現(xiàn),是創(chuàng)新
65、精神的萌芽,應當積極保護。 如果學生只知道教師說一就是一,從來不問“為什么不是二”,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綜合素質的提高不言面寓是不利的。 ⑴、教師:不敢放開時間讓學生發(fā)問,一是因為沒有耐心,等不到學生發(fā)問;二是害怕學生提出一些與教學重點難點不著邊界的問題,影響教學進程。所以往往“釣魚”式,也精心設計了一些問題,但只是讓學生一味地順著教師的思路把教師想要表達的東西演練出來,從而壓抑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⑵、家長:上學前,往往都叮囑自己的孩子要聽老師的話,放學后,常詢問的是今天上課乖了沒有。而很少有家長問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向老師提問題,提了什么問題?此外在家中,許多已有的成品如電視機、汽車等
66、,也很少鼓勵孩子去研究電視為什么有圖像?汽車為什么會跑?相反,對于孩子的這些提問,大都以電視一開當然有圖像、汽車有油就會跑、這有什么好問等來搪塞、打擊孩子。 ⑶、學生:膽小、見識少。專家分析認為,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提出問題,主要是學生的提問、表達受到各種限制,那些不符合要求者可能還會招致教師或同學的指責甚至挖苦、批評,于是因怕給自己惹麻煩而不提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多。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在幾年的學習過程,也許受到一次打擊,就造成了他以后不愿發(fā)言。 3、提出問題: 為什么課堂中質疑現(xiàn)象這么少? 為什么中學比小學差?而高中更差? 為什么中國的中學生年年能擊敗眾多對手,但自從諾貝爾獎設立以來,沒有任何一個中國高校的專家教授能獲諾貝爾獎?成年人為什么不如中學生? 關鍵在從小對學生質疑的培養(yǎng)這個問題上! 目前,在科學課的教學中,特別是農村小學中,許多教師也注意到了要啟發(fā)學生質疑,也采用了一些手段,但都缺乏有意識的培養(yǎng),大都流于形式,沒有系統(tǒng)地、有計劃地培養(yǎng)。事實上,光靠一節(jié)、兩節(jié)課的培養(yǎng)是遠遠不夠的,要有系統(tǒng)性,對學生長期地培養(yǎng)、訓練,才有效果。因此,作為一名農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