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地區(qū))2019年中考地理 第2講 陸地和海洋復(fù)習(xí)課件 新人教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甘肅地區(qū))2019年中考地理 第2講 陸地和海洋復(fù)習(xí)課件 新人教版.ppt(4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2講陸地和海洋,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一,考點二,海陸分布 1.海陸面積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2.海陸分布: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 誤區(qū)警示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海洋的面積都大于陸地面積,只是北半球的陸地面積比南半球的陸地面積大一些。無論如何將地球劃分為相等的兩個半球,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考點一,考點二,3.基本概念,,,,,,,考點一,考點二,4.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A北美洲,B南美洲,C亞洲,D歐洲,E非洲, F大洋洲,G
2、南極洲。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考點一,考點二,(3)洲界:,,,,,,,考點一,考點二,(4)大洲和大洋的面積大小(由大到小): 大洲的面積: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大洋的面積: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巧學(xué)妙記七大洲面積由大到小可記為“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考點一,考點二,大洲的分布: 主要在東半球的大洲有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和南美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歐洲和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 南極洲。 赤道穿過的大洲有亞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赤道穿過的大陸有
3、非洲大陸、南美大陸。 北回歸線穿過的大洲有亞洲、非洲、北美洲;南回歸線穿過的大洲有南美洲、大洋洲、非洲。 北極圈穿過的大洲有亞洲、歐洲、北美洲。南極圈穿過的大洲有南極洲(或南極大陸)。 跨經(jīng)度最多,且緯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亞洲。 沒有熱帶分布的大洲是歐洲和南極洲。,,,,,,,,,,,,,考點一,考點二,大洋的分布: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20W主要穿過大西洋和北冰洋。160E主要穿過太平洋和北冰洋。完全位于東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太平洋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大洲和大洋的相對位置: 兼跨南、北、東、西四個半球的大洲有亞洲和大洋洲。兼跨南、北、東、西四個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
4、、大西洋。 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個大洋圍繞的大洲是南極洲。 被亞洲、歐洲和北美洲所環(huán)抱的大洋是北冰洋。 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南極洲和北冰洋。 不瀕臨大西洋的大洲有亞洲和大洋洲。 不瀕臨太平洋的大洲有非洲和歐洲。,,,,,,,,,,,,,,考點一,考點二,海陸變遷 1.證據(jù):滄海桑田。 2.原因:地殼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3.大陸漂移說 (1)由德國科學(xué)家魏格納提出的。 (2)大陸漂移的證據(jù),,,,,考點一,考點二,4.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 (1)主要內(nèi)容:全球大致劃分成六大板塊,分別是 A亞歐板塊、B非洲板塊、C印度洋板塊、 D太平
5、洋板塊、E美洲板塊、F南極洲板塊。,,,,,,,考點一,考點二,(2)各大板塊是不斷運動的,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3)板塊運動的形式:一種是張裂運動,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一種是碰撞運動,在陸地常常形成山脈。 (4)兩大火山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 溫馨提示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澳大利亞大陸屬于印度洋板塊。環(huán)太平洋地帶并不一定全部位于太平洋板塊和其他板塊的交界處,如南美洲的一段就是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交界處。,,,,,1.(2018甘肅白銀、武威學(xué)業(yè)考,8)下圖為世界東西半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字母和
6、數(shù)碼所表示的大洲和大洋名稱。 B洲,C洲,洋,洋。 (2)南回歸線穿過個大洲。D、E大洲之間的地理分界線是。 (3)從地理位置看,中國位于北半球A洲的岸。,答案 (1)歐非印度北冰 (2)三巴拿馬運河(3)亞東,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世界海陸分布特征。第(1)題,B為歐洲,C為非洲,為印度洋,為北冰洋。第(2)題,南回歸線穿過非洲、大洋洲、南美洲三個大洲。D是北美洲,E是南美洲,兩洲地理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第(3)題,從地理位置看中國位于A亞洲的東岸。,(2018甘肅平?jīng)觥堃磳W(xué)業(yè)考,56)讀東西半球圖,完成第23題。,2.關(guān)于海陸分布的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東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 B.
7、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 C.任意半球海洋面積小于陸地面積 D.地球表面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3.甲、乙兩大洲的地理分界線是() A.土耳其海峽B.白令海峽 C.蘇伊士運河D.巴拿馬運河,D,C,解析 第2題,世界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第3題,甲是亞洲,乙是非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4.(2018甘肅定西安定會考,2)關(guān)于世界海陸分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三分是陸地,七分是海洋 B.海洋彼此相連 C.海陸分布很不均勻 D.陸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D,解析 地球上三分是陸地,七分是海洋。從南北半球看,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
8、球。,(2017甘肅慶陽中考,1516)讀東西半球圖,完成第56題。 5.赤道沒有穿過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6.南、北回歸線同時穿過的大陸是() A.亞洲B.非洲C.大洋洲D(zhuǎn).南美洲,D,B,解析 第5題,考查讀圖能力。從圖中可以看出,赤道穿過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位于北極圈以內(nèi),遠(yuǎn)離赤道。故選D項。第6題,考查七大洲和讀圖能力。從圖中可以看出,南、北回歸線都穿過大陸部分的是非洲,北回歸線穿過大洋洲的島嶼部分。,考法探究,典例研析,探究點一,探究點二,世界的海陸分布 縱觀近年來全國各地,特別是甘肅各地區(qū)中考、會考試題,不難發(fā)現(xiàn),考查世界大洲和大洋
9、的分布一般有兩種形式。 1.東、西半球 多數(shù)考題給出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標(biāo)出符號說明大洲和大洋的名稱和分布。有的考題還同時考查大洲與大洋的分界線。,考法探究,典例研析,探究點一,探究點二,2.南、北半球 南、北半球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圖,是考題的難點之一,判斷起來難度較大,關(guān)鍵是首先確定南、北極點,然后讀圖從以下兩方面進(jìn)一步判斷。 (1)以海洋為中心的是北極點(北半球),北冰洋位于北極點周圍,北冰洋被大陸環(huán)抱。 (2)以陸地為中心的是南極點(南半球),南極洲位于南極點周圍,南極洲被大洋包圍。,考法探究,典例研析,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海陸的變遷 考查板塊運動的相關(guān)知識,一般有兩種形式。 1.
10、結(jié)合某區(qū)域發(fā)生的地震、火山等,對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進(jìn)行考查。 世界上兩大火山地震帶:一是環(huán)太平洋地帶,二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環(huán)太平洋地帶位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之間,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交界處。,考法探究,典例研析,探究點一,探究點二,2.結(jié)合一些山脈和海洋的形成和變化,對板塊運動進(jìn)行考查。 (1)紅海在不斷擴(kuò)大是因為它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兩大板塊不斷張裂,地殼斷裂下陷。 (2)地中海幾千萬年后將會消失。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兩大板塊不斷擠壓,地中海在不斷縮小。 (3)喜馬拉雅
11、山脈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由于兩大板塊的碰撞擠壓,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 (4)科迪勒拉山系是地球上最長的山系,由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考法探究,典例研析,1.對應(yīng)探究點世界的海陸分布 例1讀南、北半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大洲和的界線是() A.土耳其海峽B.馬六甲海峽 C.麥哲倫海峽D.白令海峽 (2)圖中序號表示南美洲的是() A.B.C.D.,考法探究,典例研析,讀圖指導(dǎo),答案 (1)D(2)C,考法探究,典例研析,2.對應(yīng)探究點海陸的變遷 例2(2017山東濱州中考,67)讀圖,完成下列各題。,考法探究,典例研析,(1)根據(jù)圖中提供的
12、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紅海面積不斷縮小 B.非洲氣候類型分布 C.非洲河流水文特征 D.地中海面積不斷縮小 (2)能夠解釋你所提問題的敘述是() A.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張裂拉伸形成 B.氣候類型以溫帶季風(fēng)氣候為主 C.流量大,有結(jié)冰期 D.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形成,考法探究,典例研析,讀圖指導(dǎo),答案 (1)D(2)D,考法探究,典例研析,解析 第(1)題,讀圖可知地中海兩側(cè)的板塊運動方向,因此D項符合題意。第(2)題,讀圖可知,地中海北面為亞歐板塊,南面為非洲板塊,圖中顯示地中海兩側(cè)的板塊相向運動,發(fā)生碰撞擠壓,故D項符合題意。,命題點1,命題點2,世界的海陸分布 1.(2
13、018湖南婁底學(xué)業(yè)考,51)2022年第24屆冬季奧運會將由北京與張家口聯(lián)合舉辦。結(jié)合世界著名滑雪場分布示意圖,分析西半球的滑雪場主要分布在() A.歐洲B.亞洲C.北美洲D(zhuǎn).南美洲,C,解析 結(jié)合圖例讀圖可知,西半球的滑雪場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命題點1,命題點2,2.(2018江蘇蘇州學(xué)業(yè)考,4)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北冰洋變暖,北極航線日益顯露出巨大的航運價值。2017年7月中俄領(lǐng)導(dǎo)人正式提出要開展北極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下面為豎版世界地圖,沿“冰上絲綢之路”從上海出發(fā)至鹿特丹,依次經(jīng)過的大洋是() 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C.大西洋、北冰
14、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D,解析 本題考查各大洋的位置分布。由圖可判斷沿“冰上絲綢之路”從上海出發(fā)至鹿特丹,依次經(jīng)過的大洋是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命題點1,命題點2,3.(2018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學(xué)業(yè)考,1)關(guān)于世界海陸的分布,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B.陸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C.北半球陸地面積比南半球大 D.北極圈周圍是陸地,南極圈周圍是海洋,C,解析 本題考查了世界海陸分布。地球表面陸地約占29%,海洋約占71%,即“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從南北半球看,陸地相對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是海洋,南極周圍是陸地。,命題點1,命題點2,4.(2018湖
15、南衡陽學(xué)業(yè)考,5)從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個水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C.地球被水汽所包圍 D.地球上沒有水,B,解析 本題考查地球的海陸分布。地球表面海洋約占71%,陸地約占29%,可以概括為七分海洋,三分陸地。,命題點1,命題點2,5.(2018湖南衡陽學(xué)業(yè)考,7)下列大洲中,被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全部穿過的是() A.非洲B.亞洲 C.北美洲D(zhuǎn).南美洲,A,解析 本題考查大洲的位置。非洲被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同時穿過;亞洲被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同時穿過;北美洲被北極圈、北回歸線同時穿過;南美洲被赤道、南回歸線同時穿過。,命題點1,命
16、題點2,6.(2018湖北宜昌學(xué)業(yè)考,25)讀東西半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命題點1,命題點2,(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洲,B洲,C洲, D洋。 (2)圖中E為運河,它是C大洲和洲的分界線。 (3)各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洲,最寒冷的是洲;各大洋中,跨經(jīng)度最廣的是洋,全部位于東半球的是洋。 (4)一年中太陽直射點有規(guī)律地在線之間移動,這兩條緯線之間的地區(qū)在地球上的五帶中的名稱是帶。 (5)圖中 的經(jīng)度是。,命題點1,命題點2,答案 (1)亞非北美大西 (2)巴拿馬南美 (3)大洋南極北冰印度 (4)南北回歸熱 (5)20W 解析 讀圖可知,第(1)題,圖中A、B、C、D
17、分別代表亞洲、非洲、北美洲、大西洋。第(2)題,圖中E為巴拿馬運河,它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第(3)題,各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大洋洲,最寒冷的是南極洲;各大洋中,跨經(jīng)度最廣的是北冰洋,全部位于東半球的是印度洋。第(4)題,一年中太陽直射點有規(guī)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這兩條緯線之間屬于熱帶。第(5)題,圖中 的經(jīng)度是20W,其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命題點1,命題點2,海陸的變遷 (2018江蘇揚(yáng)州學(xué)業(yè)考,45)讀圖,完成第78題。,命題點1,命題點2,7.依據(jù)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的觀點推斷,下列地區(qū)會逐步消失的是() A.大西洋B.阿爾卑斯山脈 C.地中海D.紅海 8.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大的
18、山脈,至今它還在不斷升高的原因是() A.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 B.印度洋板塊不斷擠壓亞歐板塊 C.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 D.非洲板塊不斷擠壓印度洋板塊,C,B,解析 本組題考查板塊運動知識。第7題,從圖中可以看出,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不斷擠壓,地中海面積不斷縮小。第8題,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命題點1,命題點2,9.(2018湖南邵陽學(xué)業(yè)考,15)2018年4月14日,美、英、法三國空襲中東的敘利亞(下圖中的X處),造成中東的局勢緊張。讀下圖,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甲處多火山、地震 B.乙處海洋面積不斷縮小 C.丙處山脈海拔緩慢上升 D.丁處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處,C,解析 讀圖可知,丙處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板塊擠壓,山脈不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