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總復習練習題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總復習練習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總復習練習題(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一、單選題 1.?? 如圖中的“藍月亮”為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出的銀河系中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體,據推測它本身不發(fā)光,但該天體上光照良好。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 “藍月亮”應屬于(???) A.行星 B.恒星 C.衛(wèi)星 D.彗星 2.“藍月亮”上的光照可能來自(?? ) A.太陽 B.地球 C.行星 D.恒星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3—4題。 3.在地球由D向A運動的過程中,我國出現的文化現象是(?? ) A.吃月餅,共慶團圓 B.蕩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歲迎春
2、 D.望雙星,鵲橋相會 4.在地球由B向C運動的過程中(?? ) A.北半球晝變長,但短于夜 B.南半球晝變長,并長于夜 C.北半球夜變短,且短于晝 D.南半球夜變長,并長于晝 5.下列有關地球自轉方向的圖示,正確的是(???) A.A??????????B.B??????????C.C??????????D.D 下表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晝時間。據表回答6-7題。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晝時間 5小時30分 9小時09分 11小時25分 13小時56分 6. 四地中屬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3、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 四地所處的緯度數值從高到低排序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8.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最豐富的地區(qū)是(???)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大小興安嶺?????D.東南沿海 9.下列現象屬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產生的影響的是(???) A.地球兩極地區(qū)出現極晝極夜現象 B.無線電長波通訊受到干擾 C.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氣溫升高 D.干擾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 下圖為某海域洋流模式圖,S
4、線代表某一緯線。讀圖回答1—3題。 10.該海域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緯度 B.北半球中高緯度 C.南半球中低緯度 D.南半球中高緯度 11.若該海域地處北印度洋,且洋流②勢力強勁,則此時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若該海域地處北太平洋,則洋流①為(?? ) A.墨西哥灣暖流 B.日本暖流 C.加利福尼亞寒流 D.加那利寒流 ?下圖為2018年7月2日20時世界某區(qū)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 13
5、.此時,浙江東北部沿海地區(qū)多為(???) A.東北風?????B.東南風?????C.西北風?????D.西南風 非洲大陸有甲、乙、丙三個氣象測站,三地緯度大致相當,氣候類型相同,但由于所處海拔、離海洋遠近不同,溫度與降水量卻存在一定差異。 讀圖,回答14~16問題。 14. 三個氣象測站所在地的氣候類型是(?? )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 B.北半球的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 D.南半球的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15. 三個測站部分月份降水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氣壓帶或風帶的影響。該氣壓帶或風帶是(
6、? ?) A.赤道低氣壓帶 B.東南信風帶 C.西風帶 D.東北信風帶 16.根據氣溫資料,可以推測三個測站的海拔由高到低依次為(?? ) A.甲站—乙站—丙站 B.甲站—丙站—乙站 C.乙站—甲站—丙站 D.乙站—丙站—甲站 17.目前世界水資源緊張的原因是(???) ①人口增加 ?②浪費 ?③水量減少?④水體污染?⑤水循環(huán)變慢?⑥海洋水減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⑤⑥?????D.③④⑤ 讀世界某區(qū)域風向示意圖。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季
7、節(jié)為北半球冬季 B.此時,北極冰川范圍最廣 C.圖中北部的風主要是來自南太平洋的東南信風 D.圖中海洋北部海區(qū)洋流為順時針方向流向 19.此風能引起洋流運動,圖中①②③④四海區(qū)中最可能出現上升流的是(???) A.①海區(qū) B.②海區(qū) C.③海區(qū) D.④海區(qū) 20.下圖中,最有可能找到石油資源的地質構造是(???) A. B. C. D. 二、綜合讀圖題 21.???2018年3月2日,又一枚“炸彈氣旋”襲擾美國東北部地區(qū),狂風和雨雪天氣將影響到數千萬人。讀美國本土示意圖,乙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回答下列問題。 (1).與材
8、料中"炸彈氣旋"天氣系統相符合的圖示是__________(填數字) (2).下圖中乙地是美國"硅谷"舊金山附近,屬于__________氣候(填"地中海"或"溫帶海洋性"),沿海地區(qū)洋流的性質為__________(填"暖流"或"寒流") (3).2018年4月,長沙市某校學生赴美國考察,沿乙地向東,翻閱5000多米的高山并進一步橫跨美國,試推斷這些學生在攀登山峰過程中會明顯發(fā)現植被的__________(填"干濕度地帶分異規(guī)律"或"垂直分異規(guī)律");當他們到達甲地時,看到了廣闊的麥田,試推斷該地的農業(yè)地域類型為__________(填"商品谷物農業(yè)"或"乳畜業(yè)") 22.讀下
9、面地質剖面圖,回答問題: 1. 圖中A、B、C、D四處,屬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 2.從地貌形態(tài)來看,圖中D處地貌是__________。 3.我國的謂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可以用圖中A、B、C、D中:__________處地貌來體現。 4.圖中A、B、C、D四個部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__________,良好的儲水構造是__________。 23.讀“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完成問題。 1.圖中地震波E是__________F是__________ 2.圖中分界面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3.圖中圈層C是__________D是
10、__________H是__________ 4.簡述E波在地下2900千米的地方突然消失的原因! 24.???讀圖“北半球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和“甲、乙兩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氣壓帶A的名稱是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終年高溫,盛行__________氣流。 2.左圖中G帶的風向是__________,右圖中位于亞歐大陸西岸全年受該風帶控制的是__________(甲/乙)城市,其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 3.由于氣壓帶、風帶隨__________南北移動而移動,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左圖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控制;此
11、時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可能出現的災害性天氣是__________(選擇填空)。 A.沙塵暴 B.寒潮 C.臺風 D.大霧 4.B帶所處的亞歐大陸東岸受__________的影響,形成雨熱同期的__________氣候。 25.讀三圈環(huán)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表示北半球__________季的大氣環(huán)流狀況,請說明你的判斷理由。 2.一般來說,A地降水比B地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3.C氣流來自__________(氣壓帶)。為什么C氣流與D氣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A是__________風,B是__________風,C是__________風,D是___
12、_______風。 26???下圖示意北半球某地的氣壓狀況,該氣壓狀況是由熱力作用導致的。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近地面A、C兩處中何處是高壓區(qū)?何處是低壓區(qū)? 2.將"→"填入圖中長方框內,完成圖中的熱力環(huán)流。 27讀亞歐大陸自然分布模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自然帶名稱: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帶E→G→F→C:這種分布體現了_______________規(guī)律。 (3)自然帶D的分布體現了_______
13、________規(guī)律,D在大陸東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圖中自然帶類型中南半球缺失的有______________,這種現象屬于_______________規(guī)律。 (5)自然帶I反映了_______________規(guī)律。 (6)圖中A與B兩個自然帶類型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答案:1.C; 2.D 解析:1.從圖中可以看出,“藍月亮”圍繞行星公轉,因而屬于衛(wèi)星。 2.“藍月亮”本身不發(fā)光,其光照應來自能發(fā)光的恒星。因為“藍月亮”是用計算機模擬出
14、的銀河系中的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體,因而其光照不可能來自太陽。 2.答案:1.B; 2.B 解析:1.依據太陽直射的位置可判斷,A為北半球夏至日,C為北半球冬至日,B為北半球秋分日,D為北半球春分日。在地球由D向A運動的過程中,時間為3月21日至6月22日, “蕩秋千,踏青插柳”為這一時期我國出現的文化現象。 2.在地球由B向C運動的過程中,太陽直射南半球,且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南半球晝長夜短,且晝變長、夜變短。在此過程中,北半球晝短夜長,且夜變長、晝變短。 3. 4.答案:C 解析: 5.答案:1.D; 2.B 解析:12月22日為北半球冬至日,全球晝夜狀況為北半球晝長夜
15、短,均小于12小時,越往北晝越短,南半球反之。緯度數值相同的兩條緯線,南緯的夜長等于北緯的晝長,丁地大于12小時故為南半球,其夜長為10小時4分,緯度應與北半球晝長為10小時4分的相同。 6.答案:B 解析:由于青藏高原地勢高,空氣稀薄,故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 考點: 本題考查我國的年太陽輻射的分布。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我國年太陽輻射量的分布規(guī)律及原因。知識性試題。 7.答案:D 解析: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主要有: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擾亂磁場, 在地球的兩極地區(qū)出現極光等。 8.答案:1.A; 2.B; 3.B 解析:1.
16、讀圖可知,該海域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可能為北半球中低緯度海區(qū)的大洋環(huán)流(以副熱帶海區(qū)為中心),也可能為北印度洋的夏季環(huán)流。 2.北印度洋在西南季風的吹拂下,形成了順時針流動的季風環(huán)流,夏季時西南季風強盛,洋流②勢力強勁。 3.若該海域地處北太平洋,則洋流①為日本暖流,洋流②為北太平洋暖流,洋流③為加利福尼亞寒流,洋流④為北赤道暖流。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1.D; 2.A; 3.B 解析:1.由三個氣象測站的氣溫資料可知,三地各月氣溫都在10℃以上,且三地7月氣溫略低,故三地均位于南半球熱帶地區(qū);由降水資料可知,這三地的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且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故可判斷這三
17、地為南半球的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2.熱帶稀樹草原氣候是由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較多;而受信風帶控制時,降水則較少。 3.由于這三個測站緯度大致相同,因此其氣溫的高低與海拔密切相關;根據圖中各地的氣溫可知,三地中氣溫最低的甲站海拔最高,氣溫最高的乙站海拔最低。 11.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水資源短缺的原因。目前世界水資源緊張的原因有人口增加導致用水量增大,水污染和浪費嚴重。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 12.答案:1.D; 2.B 解析:1.圖中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風,此時為北半球夏季;夏季時北極冰川范圍較小;圖中北部的風主要是由南印度洋
18、的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轉而成的西南季風;此時北印度洋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2.②海區(qū)夏季受離岸的西南風的影響,沿岸表層海水隨風流走,海平面降低,海區(qū)深層的海水上涌,形成上升流。 13.答案:A 解析:["褶皺、斷層的特點及其地表形態(tài)。 褶皺 巖層形態(tài) 未侵蝕的地表形態(tài) 侵蝕后的地表形態(tài) 與人類生產關系 背斜 一般是巖層向上拱起 成為山嶺(如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和安第斯山脈) 不少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 儲油、天然氣;隧道往往修建在背斜中心,原因是巖層上拱,支撐,安全性好、不易滲水。 向斜 一般是巖層向下彎曲 成為谷地
19、不少向斜受擠壓不易被侵蝕成為山嶺 圖1-4 ? 儲存地下水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巖塊錯位 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 上升巖塊:華山、廬山、泰山, 下降巖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陽湖。 工程建設(隧道、水庫選址)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圖中A為背斜,最有可能找到石油資源。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褶皺 ","巖層形態(tài) ","未侵蝕的地表形態(tài) ","侵蝕后的地表形態(tài) ","與人類生產關系 ","背斜 ","一般是巖層向上拱起 ","成為山嶺(如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和安第斯山脈) ","不少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 ","儲油、天然氣;隧道往往修建
20、在背斜中心,原因是巖層上拱,支撐,安全性好、不易滲水。 ","向斜 ","一般是巖層向下彎曲 ","成為谷地 ","不少向斜受擠壓不易被侵蝕成為山嶺 "," ? 儲存地下水 "," 圖1-4 "," 圖1-4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巖塊錯位 ","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 上升巖塊:華山、廬山、泰山, 下降巖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陽湖。 ","工程建設(隧道、水庫選址)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 二、讀圖填空題 14.答案:1.④; 2.地中海; 寒流; 3.垂直分異規(guī)律; 商品谷物農業(yè) 解析: 15.答案:1.D; 2.谷地; 3.B;
21、 4.D; C 解析: 三、綜合讀圖題 16.答案:1.橫波; 縱波; 2.莫霍面; 古登堡面; 3.地幔; 外地核; 內地核; 4.E波是橫波,只通過固體物質傳播;2900千米的地方可能是由熔融態(tài)物質構成。 解析:1.橫波速度慢,橫波只能在固態(tài)中傳播。圖中E波速度慢,在2900km處突然消失,可判斷E波為橫波??v波速度快,可以固、液、氣三態(tài)中傳播,F波為縱波。 2.橫波和縱波在地下平均33km處都明顯加快,對應圖中分界面A是莫霍面;地下2900km處橫波消失,縱波減速,B是古登堡面。 3.圖中圈層C是地幔,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間; D是外地核,H是內地核,在古登堡面以下。 4.
22、E波是橫波,只通過固體物質傳播;2900千米的地方可能是由熔融態(tài)物質構成。 17.答案:1.赤道低氣壓帶; 上升; 2.西南風; 乙; 終年溫和濕潤; 3.太陽直射點; B; C; 4.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亞熱帶季風 解析: 18.答案:1.冬 ; 氣壓帶、風帶的位置向南半球偏移,說明此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對北半球來說,此時是冬季。 2.多 ; A處氣流由低緯向高緯流動,流動過程中空氣冷卻,有利于水汽凝結,降水較多;而B處氣流向低緯流動,氣溫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結,所以降水相對較少。 3.副熱帶高氣壓帶 ; C氣流性質暖而輕,D氣流性質冷而重。 4.西南; 東北; 西北; 東南
23、解析:1.由圖可知,氣壓帶、風帶的位置向南半球偏移,應為北半球的冬季。 2.A地氣流由低緯向高緯流動, 有利于水汽凝結,降水較多。 3.來自副熱帶高氣壓帶暖而輕的C氣流遇到冷而重的D氣流向上爬升。 4.A為西南風,B為東北風,C為西北風,D為東南風。 19.答案:1.C處為高壓區(qū);A處為低壓區(qū)。2.圖略(氣流呈逆時針方向運動)。 解析:判斷圖中①—⑤各點氣壓的高低是解題的關鍵。從圖中分析①②③三點位于同一等壓面上,所以三點氣壓相等;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所以①處氣壓高于⑤處,④處氣壓高于③處,故⑤處氣壓比④處氣壓低(也可根據等壓面凸出的地方為高壓區(qū),等壓面下凹的地方為低壓
24、區(qū)判斷),在高空產生自東向西運動的氣流,近地面的氣壓與高空相反,所以C處氣壓大于A處,近地面氣流自西向東運動。 答案: (1)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亞寒帶針葉林帶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3)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 受千島寒流的影響 (4)D 非地帶性 (5)山地垂直地域分異 (6)A區(qū)域受到中緯西風帶與副熱帶高壓帶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所以形成了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這種自然帶;B區(qū)域由于受到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形成了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解析: 解答此題要仔細審讀圖上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并分析因此而導致的熱量與水分組合及地域差異。
25、 圖中A區(qū)域位于大陸西部,由于受到中緯西風帶與副熱帶高壓帶的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暖濕潤的地中海氣候,所以形成了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圖中B區(qū)域由于受到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形成了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C區(qū)域由于受到溫帶季風氣候的影響,形成了溫帶落葉闊葉林帶。D區(qū)域緯度較高,形成了亞寒帶針葉林帶。受千島寒流的影響,亞洲東部比歐洲西部同緯度地區(qū)氣溫明顯偏低,亞寒帶針葉林帶在大陸東部向南延伸。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因此海陸的分布是南半球亞寒帶針葉林帶。這種現象屬于非地帶性規(guī)律。 自然帶E→G→F→C的變化表現出自然景觀和自然帶沿著從濱海向內陸方向更替,并大致與經線平行地伸展成條帶狀的特點,這種變化體現了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I區(qū)域是亞洲中部高山植物區(qū),自然帶I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