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1屆高三年級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考試 文綜歷史》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安徽省蚌埠市2021屆高三年級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考試 文綜歷史(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蚌埠市 2021 屆高三年級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考試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 I 卷(選擇題)和第 II 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 300 分,考試時間 150 分 鐘。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 I 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 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 II 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本卷共 35 個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140 分。在
2、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 題目要求的。
24.春秋之前,國君賞賜臣下,主要是分封土地;戰(zhàn)國時,國君賞賜臣下黃金百鎰、千鎰、百 斤、千斤或者百金、千金的事很常見。這種變化
A.強化了血緣等級關系 B.說明商業(yè)活動比較活躍
C.反映了分封制的瓦解 D.表明黃金成為主要貨幣
25.圖 5 為清代山東濰縣年畫《秦始皇進宮》,描繪
了公元前 238 年 21 歲的嬴政在雍城蘄年宮
舉行冠禮儀式的故事。該年畫
A.體現(xiàn)了文人畫的藝術風格
B.可以反映秦代的民風民俗
C.說明秦代戲劇藝術已出現(xiàn)
D.客觀還原了歷史真實面貌
26.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記載,杭州市肆名家,
3、
有名者如· ····· 惠民坊熟藥局,市西坊和濟惠民藥
局,官巷前仁愛堂熟藥鋪,修義坊三不欺藥鋪。該記載反映宋代
A. 儒學推動醫(yī)藥行業(yè)發(fā)展 B.廣告效益得到民眾認可
C.商業(yè)活動時空限制解除 D.醫(yī)療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27.明代廣東是東南地區(qū)重要的糧食產地,其產糧輸往各地。到了清代,廣東則出現(xiàn)了“然農 之利微,務者絕罕,雖有荒土眾莫之墾”的現(xiàn)象,非但不能輸出糧食,還得從外地調入大量 的糧食。這種現(xiàn)象反映了廣東
A.重農抑商政策趨向于松弛 B.工商業(yè)發(fā)展改變經濟結構
C.閉關鎖國制約了經濟發(fā)展 D.列強入侵破壞了農業(yè)生產
28.清末預備立憲期間,皇族載澤說:“大抵英國政府,立法
4、操之議會,行政責之大臣,憲章掌 之司法,君主裁成于上以總核之?!薄耙皇轮d,必經眾人之討論,無慮耳目之不周;一事之 行,
必由君主之決成,無慮事權之不一?!边@種認識
A.導致了立憲派分化瓦解 B. 意圖變革清朝專制統(tǒng)治
C.表明清廷踐行英式民主 D.迎合憲政運動發(fā)展需要
29.1919 年 12 月,《新青年》公開宣布:我們相信真的民主政治,必會把政權分配到人民全 體,
就是有限制,也是拿有無職業(yè)做標準,不拿有無財產做標準······ 對于一切擁護少數(shù)人私利 或一階級利益,眼中沒有全社會幸福的政黨,永遠不忍加入。這表明當時部分知識分子 A.否定財產私有的合理性 B.主張深入推行政黨政
5、治
C.反思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D.宣揚民主科學啟發(fā)民智
30.蘇維埃政權建立后,很多根據地農民根本弄不清楚蘇維埃是怎么回事,廣東的農民知道著 名共產黨人蘇兆征,因此就把蘇維埃當成蘇兆征的弟弟;而湘贛邊區(qū)的農民則管蘇維埃叫 “埃政府”,因為當?shù)胤窖浴鞍!本褪恰拔摇钡囊馑?。這種現(xiàn)象表明
A. 中共照搬了俄國式的革命道路 B.中共忽略了中國農民的革命性
C.農民尚未接受中共的革命目標 D.當時革命仍存在教條主義傾向
31.1985 年,國家在糧食方面實行合同收購制,合同以外部分隨行就市。結果,新的國家合同 糧價比上年下降 10%,集市糧價則只及 60 年代中期的水平(而同期全國
6、零售物價指數(shù)差 不多上升了 20%).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壓低糧價保證市場供應 B.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成效顯著
C.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管理失序 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32.“父親盡量使自己像孩子,甚至怕自己的兒子,而兒子既不敬也不怕自己的雙親,似乎這樣 他才算自由人· ····· 教師害怕學生,迎合學生,學生反而漠視教師和保育員······ 買來的男女 奴隸與出錢買他們的主人同樣自由。”柏拉圖虛構的這樣一幅社會圖景,是想告訴人們 A.直接民主制易導致社會混亂 B.民主和自由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
C.雅典民主制度得到普遍擁護 D.良好的社會秩序必須尊崇法律
33.17 世
7、紀以前,英國農民在公用地的使用權反而得到更多法律保障,因為在該時期,英王經 常拉攏農民來抗衡貴族地主。英國內戰(zhàn)結束后,新貴族地主階級興起,王權下降,農民失 去靠山,他們的產權因而逐漸被新貴族地主侵蝕。這種現(xiàn)象可以說明英國
A.圈地運動推動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B.貴族地主階級是資產階級革命的主力
C.王權變化是圈地運動的重要原因 D.農民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最大受害者
34.20 世紀 20 年代初列寧多次談到,俄國與其說吃資本主義的苦,不如說吃資本主義不發(fā)達 的苦,這表明列寧
A.拒絕承認經濟政策的失敗 B.對國情的認識趨于客觀
C.認為俄國革命條件不成熟 D.要在俄國建立資本主義
3
8、5.表 1 1870-1980 年主要經濟體政府支出在 GDP 中的占比情況(單位%)
對表格信息解讀正確的是,各主要經濟體
A.財政赤字不斷擴大 B.福利支出持續(xù)增長
C.實行混合經濟的意愿趨弱 D.政府干預經濟的力度凸顯
第 II 卷
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 36 題~第 42 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 第 43 題~第 47 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做答。
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20 世紀 40 年代末到 50 年代初,美國相繼出臺了有關亞洲政策的一系列文件。 其主要內容如下:
其一,如果共產黨控制了東南亞,那么
9、,中近東和澳大利亞則將被攻陷;還將“危及歐 洲的穩(wěn)定和安全”;日本因此也可能“同共產主義妥協(xié)”。
2
其二,美國在亞洲戰(zhàn)略的根本目標是“遏制蘇聯(lián)在亞洲的力量和影響”。美國應“防止
東南亞國家落入共產主義軌道”。
其三,美國應通過政治、經濟、軍事等方而的援助,發(fā)展亞洲非共產黨國家的實力,促 進這些國家的經濟自立和政治穩(wěn)定;不與中共建立任何政治經濟關系。
——據托馬斯· 帕特森《美國外交政策》
材料二 1969 年 8 月,尼克松在關島闡述了他的亞洲新政策,后來發(fā)展為尼克松主義?;?格對此作了如下表述:美國將繼續(xù)承諾保護相關國家對抗外來軍事大國的侵略,但不會派軍
10、隊去為這些國家對付內部顛覆而戰(zhàn)。美國將主要以提供適當?shù)能娛潞徒洕С郑詭椭@ 些受到威脅的國家自救。1970 年,尼克松向國會提交的《1970 年對外政策報告》中,提出了 以“伙伴關系(針對西歐)、實力和談判(針對共產黨國家)”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戰(zhàn)略”。
——據時殷弘《尼克松主義》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這一時期亞洲政策的主要特點及其成因。(11 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美國亞洲政策調整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14 分) 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表 2 建國以來 15
次閱兵首長指示(局部)簡表
11、——據許農合《國慶大閱兵》等
閱讀材料,從閱兵首長指示內容的演變中提取信息,擬定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 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
請考生從 2 道地理選考題、3 道歷史選考題中每科任選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則每科按所做的 第一題計分。
45.[歷史-選修 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南北朝以來,由于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推行,戶口隱漏日趨嚴重,“或年及成丁,猶 詐為?。晃粗劣诶?,已免租賦”。在北方,有的豪強大族,一戶之內有數(shù)十家,人數(shù)多達數(shù) 萬。國家賦稅收入因此銳減。裴蘊因是上奏,要求實行大索貌閱(清點戶口,并登記姓名、
3
12、
出生年月和相貌)?!叭粢蝗瞬粚?,則官司解職,鄉(xiāng)正、里長皆遠流配。又許民相告,若糾得 一丁者,令被糾之家,代輸賦役。是歲大業(yè)(隋煬帝年號)五年也。諸郡計帳進丁二十四萬 三千,新附口六十四萬一千五百?!泵癖妼Υ藙t怨聲載道。
——據《隋書· 裴蘊傳》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隋朝推行大索貌閱的原因。(6 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大索貌閱的主要影響。(9 分)
46.[歷史-選修 3:20 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15 分)
材料 巴黎和會沒有確定德國的賠償總額,但規(guī)定了賠償原則。據凡爾賽條約有關條款規(guī) 定,德國的賠償范圍是廣義的,即不限于各戰(zhàn)勝國遭到戰(zhàn)火損害
13、地區(qū)的重建費用和這些國 家戰(zhàn)爭開支的部分補償。1920 年 7 月召開的協(xié)約國斯巴會議確定了協(xié)約國各方分配賠款 的比例,但仍未確定德國的賠償總額。1921 年 1 月下旬,戰(zhàn)勝國召開巴黎會議,會上確定 了賠償總額和期限。同年 3 月,協(xié)約國向德國發(fā)出最后通牒,聲稱德國如在 3 月 7 日以前 還不承認巴黎決議,協(xié)約國將采取必要的制裁措施。
1921 年 4 月 29 日至 5 月 5 日,戰(zhàn)勝國舉行第二次倫敦會議,會議采納了賠償委員會 提出的新方案,規(guī)定德國賠償總額為 1320 億金馬克,分 66 年付清,同時向德國提出最后 通牒,規(guī)定德國政府接受賠償計劃并履行凡爾賽條約其他條款,否則協(xié)約國
14、就要出兵占領 魯爾區(qū)。德國政府在最后通牒期滿前兩小時,接受了全部條件。
——摘編自孫炳輝《德國史綱》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一戰(zhàn)后關于德國賠款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8 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德國接受第二次倫敦會議協(xié)議的影響。(7 分) 47.[歷史-選修 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5 分)
材料
祖逖(266-321 年),生于范陽的一個官僚大族。祖逖少孤,性格活潑,不拘小節(jié),富 于同情心。祖逖發(fā)憤讀書,“博覽書籍,該涉古今”,漸漸有了些名氣,人們稱贊他有政治才 干。不久,他出任司州主簿。在南北門閥士族熱衷于新政權的權力再分配的時候,祖逖義 正辭嚴地提出收
15、復半壁河山,拯救中原同胞于水火的強烈要求。為了敷衍天下人耳目,司 馬睿乃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前鋒都督出師北伐。
祖逖進屯淮陰,一方面招募士卒,訓練軍隊;一方面設冶開爐,鑄造兵器。祖逖既長于 御軍,又善體恤民情。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他在統(tǒng)治區(qū)內勸督農桑,恢復農業(yè)生產; 在軍隊中一直實行且戰(zhàn)且耕,以耕養(yǎng)戰(zhàn),以減輕人民的負擔。他自奉節(jié)儉,不蓄私產,其子 弟與戰(zhàn)士一樣參加耕耘、背柴負薪。
——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祖逖深受后人敬仰的原因。(8 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祖逖北伐的影響。(7 分)
4
蚌埠
16、市 2021 屆高三年級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考試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評分說明:
非選擇題部分,若考生答案與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但不得超過該題 所分配的分數(shù)。
第 I 卷 選擇題(共 44 分)
本卷共 35 個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140 分。
非選擇題(共 56 分)
41.(25 分)
(1)特點:全面遏制蘇聯(lián)和其它社會主義力量在亞洲的發(fā)展。(3 分)成因:二戰(zhàn)后美國國 力強盛;冷戰(zhàn)的發(fā)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夸大社會主義陣營的敵意。(8 分) (2)內容:不直接派軍隊干預亞洲國家內部事務;對歐關系調整為伙伴關系;對中
17、、蘇等國 強調競爭。(6 分)影響:越南戰(zhàn)爭結束;中美關系走向正?;?;推動亞太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 定;利于美國擺脫困境。(8 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42.(12 分)
示例:論題:閱兵首長所做出的指示具有很強的時代性。(3 分)
闡述:從建國初到 1956 年,我國處于和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為鞏固政權、恢復經濟,新中 國先后開展了鎮(zhèn)壓反革命、抗美援朝戰(zhàn)爭等一系列運動;這一時期,我國執(zhí)行“一邊倒”的 外交政策,在蘇聯(lián)的支持下,實行“一五計劃”,取得突出成就。從 1949 到 1956 年的閱兵 指示回顧了過渡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1984 年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事業(yè) 不斷深化發(fā)展,外
18、交政策也有所調整,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不斷推進。這一時期的閱兵指示注重 對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經濟和外交成果和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進行回顧和展望。
綜上,閱兵式不僅是一種軍事儀式,也是一種國家紀念儀式,更是家國情懷與民族意識得 以維系和持存的一個關鍵手段,它體現(xiàn)在鮮明的時代特色。(9 分)
(其他如“閱兵指示的內容由時事政治宣言轉化為歷史記憶與展望未來發(fā)展的國家報告” “閱兵指示內容具有典型的繼承發(fā)展特征”等亦可。)
45.(15 分)
(1)原因:隱瞞戶口現(xiàn)象嚴重;國家賦稅銳減;豪強大族勢大,威脅中央集權。(6 分) (2)影響:增加國家賦稅收入;打擊了豪強地主,加強了中央集權;對農民控制過嚴,剝削
19、過
重導致矛盾激化。(9 分)
46.(15 分)
(1)問題:未形成一整套賠償體系;賠償方式未具體化;缺乏必要的立法措施。(4 分,任 答
2 點)成因:戰(zhàn)勝國之間的分歧較大;德國的強烈抵制;凡爾賽體系的缺陷。(4 分,任
答 2 點)
(2)影響:暫時協(xié)調了戰(zhàn)勝國與德國之間的關系;利于英法等協(xié)約國經濟的復興;給德國帶 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引發(fā)德國民族復仇心理。(7 分,答 2 點 4 分,答 3 點 7 分)
47.(15 分)
(1)原因:才能超群,有政治才干;聞雞起舞、發(fā)憤圖強;強烈的愛國熱忱、力主統(tǒng)一;嚴 明治軍、體恤民情;自奉節(jié)儉,不蓄私產。(8 分,任答 4 點)
(2)影響:提升了軍隊戰(zhàn)斗力;促進北伐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推動了北方民族融合和南北經濟交 流;未能完成統(tǒng)一。(7 分,答 2 點 4 分,答 3 點 7 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