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溝工藝在污水處理廠中的應用-污水處理廠氧化溝工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氧化溝工藝在污水處理廠中的應用-污水處理廠氧化溝工藝(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氧化溝工藝在污水處理廠中的應用|污水處理廠氧化溝工藝
摘要:氧化溝是一種改良型循環(huán)流動式活性污泥法,具有出水水質好,運行穩(wěn)定可靠,管理簡便等特點,因此,氧化溝工藝在污水處理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本文結合應用實例,介紹了氧化溝工藝的流程,分析了其運行情況,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了城市污水處理提供了技術指導。 關鍵詞:污水處理;氧化溝工藝;流程;效果 中圖分類號:U664.9+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城市人口不斷增加,污水的排放也日益增多,城市污水處理面臨著巨大壓力。對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法進行革新,使之更加經濟合理,具有重要意義。氧化溝工藝是一種改良型循環(huán)流
2、動式活性污泥法,又名氧化渠,一般采用低負荷延時曝氣的方式運行,具有出水水質好,運行穩(wěn)定可靠,管理簡便的特點。目前,各種類型的氧化溝已經在污水處理廠中得到應用。 1 工程實例 某市污水處理廠總面積約4.22hm2,該污水處理廠采用氧化溝處理工藝,處理量約為22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 2 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廠的工藝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回轉式氧化溝法工藝流程 本工藝主要由預處理段、生物處理段和后處理段組成。預處理段由格柵及旋流沉砂池組成,主要去除污水中的砂粒及較大的懸浮物,確保后續(xù)生化工藝及各設備的正常運行。生物處理段由氧化溝及二沉池組成。氧化溝采用曝
3、氣轉碟作為充氧手段,在氧化溝前端增設厭氧段,污水經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可以達到同時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目的。后處理段由接觸消毒池組成。通過對污水的加氯,消滅污水中的大腸桿菌及其他殘留細菌。 3工藝流程簡述 該污水處理廠平面布置設計圖緊湊、美觀,中間空白部分為二期預留地,便于參觀學習,可操作性強。進廠污水,經過粗格柵截留大的漂浮物后,用泵提升經細格柵后,進入旋流沉砂池,再依次流經氧化溝、二沉池、接觸消毒池后,達標出水一部分進入回用水池作為回用水,其余外排自流入河。二沉池污泥自流進入污泥回流泵房,回流污泥采用軸流泵回流至氧化溝,剩余污泥采用螺桿泵送至污泥脫水機房,經濃縮脫水后,泥
4、餅外運。同時各工段產生的柵渣外運。 3.1粗格柵及污水提升泵房 粗格柵主要用于去除較大的漂浮物及懸浮物,以保證污水提升泵的正常運轉。粗格柵出水自流進入污水提升泵房前的集水井,再經污水提升泵提升進入細格柵。粗格柵及污水提升泵房的設計流量為40萬m3d時的過柵流速為0.70md(時變化系數為1.3)時的過柵流速為0.60mh,H=12.0m,N=132kW。雨季時開泵6臺,旱季最大流量時開泵4臺,平均流量時開泵3臺。污水提升泵站內設Lk型單梁懸掛起重機1臺(配套2個CD15D-12型電動葫蘆,起吊重量為5t,起升高度為12m,跨度為7m,N=(7.5+0.8)2+0.82kW。污水提升泵房
5、內設超聲波液位計,控制泵的運行。 3.2細格柵 細格柵主要用于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以減輕后續(xù)生物處理裝置對不溶性COD的處理負荷。細格柵出水經出水渠,自流進入旋流沉砂池。細格柵設計流量為40萬m3s,柵前水深0.7m,單臺設計流量為2083.3m3h。細格柵根據水位差或定時控制細格柵和輸送機聯動運行。柵渣經螺旋柵渣壓渣機脫水后外運。 3.3旋流沉砂池 旋流沉砂池主要去除污水中的無機砂粒,雨季時一部分出水通過溢流管外排,另一部分自流進入氧化溝,進行生化處理。旋流沉砂池設計流量為40萬m3s,單臺功率為0.37kW。 3.4回轉式氧化溝 回轉式氧化溝是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主要場所。通過固定曝氣裝置,氧化溝內沿溝長存在著溶解氧濃度的變化,在曝氣器下游溶解氧濃度較高,但隨著與曝氣器距離的增加,溶解氧濃度不斷降低,呈現出由好氧區(qū)-缺氧區(qū)-好氧區(qū)的交替變化?;剞D式氧化溝的這種特征,使溝渠中相繼進行硝化和反硝化的過程,達到脫氮的效果,同時使出水中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為保證磷的去除效果,氧化溝設前置厭氧區(qū)。氧化溝按20萬m3h,表面負荷為0.75m3h,H=27m,N=11.0kW?;赜糜脻撍?臺(2用1備),Q=75.0m3L,日加氯總量為1600k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