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調(diào)查并分析初等教育師范生自主師范化途徑的必要性》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淺議調(diào)查并分析初等教育師范生自主師范化途徑的必要性(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淺議調(diào)查并分析初等教育師范生自主師范化途徑的必要性
師范化指的是由一名普通中學畢業(yè)生成長為一名合格師范生的過程。本文在分析合格師范生標準、初等教育師范生的特殊性后,闡述初等教育師范生自主師范化途徑的必要性,以達到優(yōu)化初等教育師范生師范化的目的。
初等教育專業(yè)的教育,歷來是由高教類課程、初教類課程及教育類課程簡單拼湊起來的。這種模式培養(yǎng)的學生, 走上工作崗位后, 要經(jīng)歷 3 ~5 年時間的磨合才能適應(yīng)教師的工作。為優(yōu)化初等教育師范生的師范化,本文在分析師范化及合格師范生標準、初等教育師范生的特殊性后,闡述初等教育師范生自主師范化途徑的必要性。
一、師范化及合格師范生
2、
師范化指的是由一名普通高中畢業(yè)生成長成一名合格師范生的過程。作為未來的小學教師,一名合格的師范生應(yīng)具備哪些素質(zhì)?美國對教師提出四條要求:學者、教學者、交往者、決策者;蘇聯(lián)認為未來的教師既是教師也是學者,是教育者也是教學法專家;國內(nèi)劉彥(1992)認為合格的師范生應(yīng)具備這些素質(zhì):正確的思想面貌、良好的師德、淵博的知識和較強的能力;黃啟崇(1995)認為合格師范生應(yīng)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高尚的職業(yè)道德,精通所學的專業(yè),掌握多種不同有效的教學方法;盛建森(2002)認為師范生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我國《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的基本理念包括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
3、 綜上可知,一名合格的初等教育師范生應(yīng)具備高尚的思想品德、淵博的知識、較強的教學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二、初等教育師范生的特殊性
初等教育即小學教育,或稱基礎(chǔ)教育,通常指學制中第一個階段的教育,教育對象一般為6—12歲的兒童。小學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初等教育師范生的特殊性。首先,角色的特殊性。需要扮演的角色有“家長代理人身份”“知識的趣味傳授者”和“心理老師”等。其次,情感教育的高要求。社會對小學教師有高期望、高要求,但社會對小學教師的職業(yè)認同度遠比不上中學教師及高校教師。最后,初等教育師范生行為標準的特殊性。由于小學生的可塑性,模仿是他們主要的學習形式之一,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教師的儀表體態(tài)、舉手投足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也會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產(chǎn)生久遠、深刻的影響。
綜上所述,由于未來教學對象(小學生)的特殊性,決定了初等教育師范生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主要體現(xiàn)在角色的特殊性、情感要求的特殊性和個人行為標準的特殊性。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