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6課 三國鼎立課件 新人教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湖南省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6課 三國鼎立課件 新人教版.ppt(2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滾 滾 長 江 東 逝 水 ,浪 花 淘 盡 英 雄 。是 非 成 敗 轉 頭 空 。青 山 依 舊 在 , 幾 度 夕 陽 紅 。 第 四 單 元 三 國 兩 晉 南 北 朝 時 期 政 權 分 立 與 民 族 交 融第 16課 三 國 鼎 立 下 面 這 些 歇 后 語 都 出 自 三 國 故 事 , 請 補 上 后 半 句 :周 瑜 打 黃 蓋 , 一 個 愿 打 一 個 愿 挨關 公 面 前 耍 大 刀 , 班 門 弄 斧劉 備 借 荊 州 , 有 借 無 還趣 味 競 猜 : 下 列 成 語 的 迷 底 均 為 三 國 人 物 , 請 你 猜 一 猜孔 雀 收 屏 展 翅 翱 翔 小
2、 人 掌 印 鑿 壁 偷 光 娃 娃 獻 計 關 羽張 飛孫 權孔 明孫 策 學 習 目 標 : 1、 知 識 與 技 能 : 了 解 官 渡 之 戰(zhàn) 、 赤 壁 之 戰(zhàn) 、 三 國 鼎立 等 史 實 2、 了 解 三 國 經(jīng) 濟 發(fā) 展 的 史 實 。 學 習 重 點 : 官 渡 之 戰(zhàn) 、 赤 壁 之 戰(zhàn) 與 三 國 鼎 立 的 形 成 。學 習 難 點 : 分 析 曹 操 在 官 渡 之 戰(zhàn) 和 赤 壁 之 戰(zhàn) 中 一 勝 一 敗 的 原 因 。 東 漢 末 年 , 軍 閥 混 戰(zhàn) , 曹 操 勢 力 逐 漸 壯 大200年 曹 操 、 袁 紹時 間 三 國 鼎 立官 渡之 戰(zhàn) 背 景交
3、 戰(zhàn) 雙 方結 果 曹 操 以 少 勝 多影 響 為 曹 操 統(tǒng) 一 北 方 奠 定 基 礎赤 壁之 戰(zhàn) 背 景 劉 備 、 孫 權 勢 力 成 為 曹 操 統(tǒng) 一 全 國 的 障 礙時 間 208年交 戰(zhàn) 雙 方 曹 操 、 孫 劉 聯(lián) 軍結 果 孫 劉 聯(lián) 軍 以 少 勝 多影 響 為 三 國 鼎 立 局 面 的 形 成 奠 定 基 礎三 國鼎 立 三 國 鼎 立 局 面 的 形 成三 國 經(jīng) 濟 發(fā) 展 魏蜀吳 在 鎮(zhèn) 壓 黃 巾 起義 的 過 程 中 , 形 成形 成 群 雄 并 起 的 局面 , 在 這 些 割 據(jù) 勢力 的 連 年 征 戰(zhàn) 中 ,袁 紹 、 曹 操 兩 大 集團 逐
4、 步 壯 大 起 來 。 袁 紹 出 身 于 世 家 大 族 , 在軍 閥 混 戰(zhàn) 中 , 利 用 自 己 的 地 位和 勢 力 , 成 為 當 時 最 大 的 軍 閥 。占 有 今 河 北 、 山 西 和 山 東 東 部 ,兵 多 糧 足 , 有 10萬 兵 力 , 他 輕視 曹 操 , 很 傲 慢 , 不 虛 心 采 納部 下 的 建 議 ; 統(tǒng) 治 黑 暗 , 軍 心渙 散 。 曹 操 在 鎮(zhèn) 壓 黃 巾起 義 中 , 不 斷 發(fā) 展 自己 的 力 量 , 曹 操 占 據(jù)河 南 一 帶 , 實 力 也 在不 斷 增 強 。一 、 官 渡 之 戰(zhàn) 本 名 : 曹 操 別 稱 : 曹 阿 瞞
5、 、 曹 公 、 曹 賊字 號 : 孟 德 所 處 時 代 : 東 漢 末 年民 族 : 漢 族 出 生 地 : 沛 國 譙 ( 今 安 徽 亳 州 )人出 生 日 期 : 155年 逝 世 日 期 :220年地 位 : 東 漢 末 年 杰 出 的 政 治 家 、 軍事 家 、 文 學 家 、 書 法 家 , 三 國 中 曹魏 政 權 的 奠 基 人 。人 物 檔 案 曹 操 勢 力 日 益 壯 大 的 原 因 ?“ 挾 天 子 以 令 諸 侯 ”招 攬 各 種 人 才屯 田 , 組 織 軍 隊 和 流亡 民 眾 從 事 農(nóng) 業(yè) 生 產(chǎn) ,既 解 決 了 大 批 流 民 的生 計 , 又 籌
6、集 了 軍 糧 ?!?征 伐 四 方 , 無 運 糧 之 勞 ” 三 國 志 政 治 上經(jīng) 濟 上 曹 操 官 渡之 戰(zhàn) 袁 紹曹 操官 渡 之 戰(zhàn) 中 , 曹 操 為 什 么 能 以 弱 勝 強 打 敗 袁 紹 ?烏 巢夜 襲 烏 巢 燒毀 袁 軍 糧 草袁 紹參 戰(zhàn) 方 兵 力袁 紹 約 110000人曹 操 20000人傷 亡 情 況袁 紹 約 100000人曹 操 約 8000人曹 操 赤 腳 迎 許 攸 知 人 善 任 ,采 取 正 確 的戰(zhàn) 略 戰(zhàn) 術 傲 慢 輕 敵 ,不 能 聽 取正 確 意 見 207年 , 曹 操 基 本 統(tǒng) 一 了 北 方 , 當 他 得 勝 還 朝 途
7、經(jīng)渤 海 邊 時 , 留 下 了 豪 情 滿 懷 的 詩 句 當 時 已 經(jīng) 53歲 的 曹 操 , 他 的 “ 壯 心 ”到 底 是 什 么 呢 ? 他 將 遇 到 的 對 手 會 是 何許 人 也 ? 割 據(jù) 江 東 的 孫 權依 附 于 荊 州 割 據(jù) 勢 力 的 劉 備 劉 備 , 字 玄 德 , 東漢 末 年 人 , 三 國 時 期蜀 漢 開 國 皇 帝 , 漢 朝的 宗 室 , 他 為 人 謙 和 、禮 賢 下 士 , 寬 以 待 人 ,志 向 遠 大 , 知 人 善 用 ,素 以 仁 德 為 世 人 稱 贊 。 孫 權 , 字 仲 謀 , 三國 時 代 東 吳 的 建 立 者 。
8、據(jù) 說 是 孫 武 的 后 裔 。 他仁 賢 用 能 、 挽 救 了 江 東危 局 , 保 住 了 父 兄 基 業(yè) 。劉 備孫 權 曹 操劉 備孫 權孫 、 劉聯(lián) 軍 二 、 赤 壁 之 戰(zhàn) 官 渡 之 戰(zhàn) 曹 操 能 夠 以 少勝 多 , 為 什 么 赤 壁 之 戰(zhàn) 曹操 卻 以 多 敗 少 呢 ?參 戰(zhàn) 方 兵 力孫 、 劉 聯(lián) 軍 5萬曹 操 軍 20萬 主 要 指 揮 官孫 、 劉 聯(lián) 軍 劉 備 周 瑜曹 軍 曹 操 草 船 借 箭結 果曹 操 失 敗 官 渡 之 戰(zhàn) 曹 操 能 夠 以 少 勝 多 , 為 什 么 赤 壁 之 戰(zhàn) 曹 操 卻以 多 敗 少 呢 ?孫 、 劉聯(lián) 軍 組
9、 成 聯(lián) 軍 , 戰(zhàn) 略 得 當 時 曹 公 軍 眾 已 有 疾 病 , 初 一 交 戰(zhàn) , 公 軍 敗 退 瑜 部 將 黃 蓋曰 : “ 觀 操 軍 船 艦 首 尾 相 接 , 可 燒 而 走 也 。 ” 三 國 志 采 用 火 攻 , 戰(zhàn) 術 得 當 利 用 氣 候 、 地 理 條 件曹 操 據(jù) 三 國 志 記 載 , 諸 葛 亮 分 析 出 曹 操 的 劣 勢 : 勞 師 遠 征 ,士 卒 疲 憊 ; 北 人 不 習 水 戰(zhàn) 客 觀 : 官 兵 來 自 北 方 , 不 習 水 戰(zhàn) , 水 土 不 服 在 曹 操 兵 敗 赤 壁 中 , 傳 統(tǒng) 的 史 學 家 強 調(diào) 其 思 想 輕 敵
10、驕 傲 。 如 張作 耀 曹 操 傳 說 : “ 曹 操 其 人 極 易 激 動 , 易 被 勝 利 沖 昏 頭 腦 ” 。主 觀 : 因 實 力 強 大 而 驕 傲 自 滿 ; 松 懈 、 輕 敵 ; 戰(zhàn)術 失 誤 。 戰(zhàn) 役名稱 交 戰(zhàn) 時間 作 戰(zhàn)雙 方 戰(zhàn) 役特 點 戰(zhàn) 斗結 果 原 因分 析 意 義官 渡之戰(zhàn)赤 壁之戰(zhàn) 公 元200年 袁 紹和 曹 操 以 少勝 多 曹 操勝 利 袁 紹 剛 愎 自用 , 不 重 用人 才 。曹 操 善 用 賢人 。 為 曹 操 統(tǒng)一 北 方 奠定 了 基 礎公 元208年 曹 操 和孫 劉 聯(lián)軍 以 少勝 多 曹 操失 敗 孫 、 劉 重 用 賢才
11、 , 實 力 增 強 ,聯(lián) 合 抗 曹 。 曹軍 不 習 戰(zhàn) , 曹操 驕 傲 輕 敵 為 三 國 鼎立 局 面 的形 成 奠 定了 基 礎 。比 較 官 渡 之 戰(zhàn) 和 赤 壁 之 戰(zhàn) 魏蜀 吳221年 , 劉 備稱 帝 , 國 號 漢 ,史 稱 蜀 漢 、 定都 成 都 222年 , 孫 權 稱王 , 國 號 吳 , 定都 建 業(yè) ( 南 京 ) 三 、 三 國 鼎 立 220年 , 曹 丕 稱帝 , 國 號 魏 ,定 都 洛 陽 翻 車 屯田三 國 經(jīng) 濟 的 發(fā) 展曹 魏 重 視 農(nóng) 業(yè) 生 產(chǎn) , 大 力 興 修 水 利 。措 施 曹 操 和 他 的 后 繼 者一 直 重 視 屯 田
12、 , 發(fā) 展 農(nóng)業(yè) 生 產(chǎn) , 大 力 興 修 水 利 ,注 意 興 修 水 利 , 保 護 農(nóng)桑 。 北 方 出 現(xiàn) “ 家 家 豐足 , 倉 庫 盈 溢 ” 的 景 象 。 蜀 國 的 絲 織 業(yè) 興 旺 , 蜀 錦 行 銷 三 國 。 三 國 經(jīng) 濟 的 發(fā) 展蜀 漢 在 丞 相 諸 葛 亮 的 治 理 下 , 發(fā) 展 經(jīng) 濟 , 改 善 民 族 關 系 ,加 速 了 西 南 地 區(qū) 的 開 發(fā) 。措 施 鞠 躬 盡 瘁 ,死 而 后 已 諸 葛 亮 治 理 國家 時 賞 罰 分 明 、寬 嚴 并 用 。 對 西南 地 區(qū) 的 少 數(shù) 民族 保 持 尊 重 , 教會 他 們 謀 生 的
13、技術 , 幫 助 他 們 改進 生 活 。 以 理 服人 , 沒 有 選 擇 殘酷 的 手 段 來 實 行統(tǒng) 治 。蜀錦 吳 國 造 船 業(yè) 發(fā) 達 , 促 進 了 海 上 交 通 的 發(fā) 展 。 230年 ,孫 權 派 將 軍 衛(wèi) 溫 率 領 萬 人 艦 隊 到 達 夷 洲 , 加 強 了 臺 灣與 內(nèi) 地 的 聯(lián) 系 。吳 國 船 只三 國 經(jīng) 濟 的 發(fā) 展孫 吳 開 發(fā) 江 東 , 造 船 業(yè) 發(fā) 達 , 發(fā) 展 了 海 外 貿(mào) 易 。 袁 紹 魏 吳蜀知 識 小 結東漢末年軍閥混戰(zhàn) 曹 操 (官 渡 之 戰(zhàn) -200年 )劉 備孫 權 赤 壁 之 戰(zhàn) ( 208年 ) ( 曹 丕 2
14、20洛 陽 )( 劉 備 221成 都 )( 孫 權 222建 業(yè) ) 晉 課 堂 練 習一 、 選 擇 題1、 東 漢 末 年 , 割 據(jù) 一 方 的 軍 閥 中 著 名 的 有 ( ) 袁 紹 諸 葛 亮 曹 操 周 瑜 A. B. C. D. 2 、 三 國 演 義 中 的 “ 借 東 風 ” “ 草 船 借 箭 ” “ 連 環(huán)計 ” 等 故 事 為 人 們 津 津 樂 道 , 而 它 們 都 與 導 致 三 國 鼎 立局 面 形 成 的 關 鍵 性 戰(zhàn) 役 有 關 , 這 場 戰(zhàn) 役 是 ( )A.巨 鹿 之 戰(zhàn) B. 官 渡 之 戰(zhàn) C. 赤 壁 之 戰(zhàn) D.牧 野 之 戰(zhàn)3 、 圖
15、 示 法 是 學 習 歷 史 的 一 種 好 方 法 , 它 能 將 復 雜 的 歷史 較 直 觀 形 象 地 展 示 出 來 。 下 面 哪 一 幅 圖 直 觀 地 反 映 了三 國 鼎 立 的 形 勢 ( ) 魏 魏魏 魏蜀蜀蜀蜀吳 吳吳吳A B C D CCD 4、 臺 灣 自 古 以 來 就 是 中 國 領 土 神 圣 不 可 分 割 的 一 部 分 。歷 史 上 , 祖 國 大 陸 與 臺 灣 友 好 交 往 主 要 是 從 下 列 哪 個 時代 開 始 的 ( ) A.春 秋 B.戰(zhàn) 國 C.漢 朝 D.三 國 時 期D5、 三 國 鼎 立 局 面 是 東 漢 末 年 以 來 軍
16、閥 混 戰(zhàn) 的 結 果 , 也 是從 分 裂 割 據(jù) 走 向 逐 步 統(tǒng) 一 的 過 渡 。 下 列 關 于 三 國 史 實 的敘 述 , 正 確 的 是 ( ) 魏 國 一 220年 一 曹 操 一 洛 陽 魏 國 一 220年 曹 丕 一 洛 陽 蜀 國 一 221年 一 劉 備 一 成 都 蜀 國 一 221年 一 諸 葛 亮 一 成 都 吳 國 一 222年 一 孫 策 一 南 京 吳 國 一 222年 一 孫 權 建 業(yè) A. B. C. D. C 二 、 非 選 擇 題 三 國 時 期 是 一 個 風 云 變 幻 、 英 雄 輩 出 、 令 人 神 往 的時 代 。 閱 讀 下 列
17、 材 料 , 回 答 問 題 。材 料 一 : 一 心 只 為 酬 三 顧 , 取 西 蜀 , 定 南 蠻 , 水 面 偏 能用 火 攻 。 “ 功 蓋 三 分 國 , 名 成 八 陣 圖 ” 。( 1) 材 料 一 中 “ 水 面 偏 能 用 火 攻 ” 是 指 什 么 戰(zhàn) 役 ?“ 功 蓋 三 分 國 , 名 成 八 陣 圖 ” 指 的 是 誰 ? 赤 壁 之 戰(zhàn) 、 材 料 二 : 他 挾 天 子 以 令 諸 侯 , 采 用 謀 士 許 攸 的 計 策 大 敗袁 軍 。 又 消 滅 了 袁 紹 的 殘 余 力 量 , 基 本 上 統(tǒng) 一 了 北 方 。( 2) 材 料 二 中 “ 挾 天 子 以 令 諸 侯 ” 的 人 是 指 誰 ? 大 敗袁 軍 的 戰(zhàn) 役 名 稱 是 什 么 ? 曹 操 ( 3) 它 是 我 國 最 早 的 一 部 長 篇 歷 史 小 說 , 描 寫 了 東 漢 末年 和 三 國 時 期 的 歷 史 , 這 一 名 著 是 什 么 ? 三 國 演 義 官 渡 之 戰(zhàn)諸 葛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