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提升練4 水體運動規(guī)律-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提升練4 水體運動規(guī)律-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專題提升練4 水體運動規(guī)律
能力升級練第8頁 ?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
下圖為某活水公園雨水收集系統(tǒng)示意圖。讀圖,完成第1~2題。
1.活水公園雨水收集系統(tǒng)對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影響最明顯的是( )
A.蒸發(fā) B.地表徑流
C.降水 D.水汽輸送
2.活水公園對城市環(huán)境的有利影響有( )
①緩解熱島效應 ②減輕城市內澇?、劢到馕廴疚?凈化水體?、芴峁┕I(yè)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B 2.A
解析:第1題,活水公園雨水收集系統(tǒng)通過收集雨水,主要是直接改變了地表徑流,對蒸發(fā)和下滲有間接影響。第2題,活水公園生態(tài)系統(tǒng)水體和植被
2、較多,可以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同時可以儲存水分,減少地表徑流,從而緩解城市內澇;活水公園沉淀池、荷花池等可以降解污染物,凈化水體;提供工業(yè)用水不符合題目要求。
(2019·福建三明5月質檢)我國西部某沙漠地區(qū)年降水量少于150毫米,年蒸發(fā)量超過1000毫米,沙漠東南部散落分布多個湖泊,常年積水,湖岸東側湖面的湖相沉積物比西側深厚。下圖示意沙漠湖泊群簡圖。據此完成第3~4題。
3.該湖群常年積水,其補給水源主要是( )
A.雨水 B.積雪融水
C.地下水 D.凝結水
4.關于湖岸東側深厚湖相沉積物的形成過程描述,正確的是( )
A.西北風攜帶沙塵→經過湖面→沙塵吸附水汽,加重而
3、沉降
B.東南風攜帶沙塵→受湖泊沿岸地形阻擋→風力減弱而沉降
C.地殼下沉→沙山沒入湖泊→地殼抬升,沉積沙山露出水面
D.季節(jié)性河流攜帶泥沙→周期性入湖→搬運能力減弱而沉積
答案:3.C 4.A
解析:第3題,根據材料分析,該地年降水量少于150毫米,年蒸發(fā)量超過1000毫米,氣候干旱,湖泊的補給水源不是雨水;根據湖泊的分布特征判斷其補給水源不是積雪融水;該湖泊在沙漠中零星分布且水位常年穩(wěn)定,故判斷為地下水補給;凝結水水量太小,不是湖泊補給的主要方式。第4題,根據圖中新月形沙丘的分布特征判斷,該地盛行西北風,在西北風的作用下,沙塵經過湖面,湖泊上空水汽充足,沙塵吸收水分,重量增加,在
4、東部沉降。
右圖為某區(qū)域示意圖。讀圖,完成第5~6題。
5.圖中洋流是( )
A.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暖流
C.北半球的寒流
D.北半球的暖流
6.關于圖示地區(qū)地理事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河流北岸沖刷嚴重 B.甲地盛行西南風
C.湖泊含鹽量較高 D.乙地高溫多雨
答案:5.A 6.C
解析:第5題,注意圖中緯度。該洋流位于大陸西側,呈逆時針方向流動,應屬于南半球中低緯度大洋東側的寒流。第6題,注意等高線數(shù)值的變化。該湖泊為內流湖,含鹽量較高;該地位于南半球,河流南岸沖刷嚴重;甲地位于30°S~60°S,受西北風影響;乙地為熱帶沙漠氣候,高溫少雨。
5、下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半球圖,箭頭表示洋流的流向。讀圖,完成第7~8題。
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洋流常年受東北信風吹拂
B.②是逆時針洋流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
C.此時北半球為冬季
D.③洋流是西南季風吹拂形成的
8.有關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Q地因受寒流影響,冬季氣溫較低
B.P地因受暖流影響,冬季氣溫較高
C.M海域多海霧,對航運造成不利影響
D.K海域的漁場是由上升流而形成
答案:7.D 8.C
解析:第7題,根據圖中信息和洋流分布及成因規(guī)律可知,①洋流常年受西風吹拂;②是順時針洋流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③洋流為順時針,此時是北半球的
6、夏季,是受西南季風的吹拂形成的。故D項正確。第8題,Q地因受暖流影響,冬季氣溫較高;P地因受寒流影響,冬季氣溫較低;K海域的漁場是由于沿岸有寒暖流交匯而形成的;而M海域因寒暖流交匯,易形成海霧,對航運不利。故C項正確。
(2017·全國Ⅲ卷,7~9)一般情況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數(shù)量與營養(yǎng)鹽、光照、水溫呈正相關,但在不同的季節(jié)、海域,影響浮游植物生長繁殖的主導因素不同。下圖示意長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據此完成第9~11題。
9.夏季圖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東( )
A.遞減 B.先減后增
C.先增后減 D.遞增
10.導致夏季圖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
7、主導因素是( )
A.水體營養(yǎng)鹽 B.太陽輻射
C.水體含沙量 D.洋流流向
11.與夏季相比,冬季圖示海域浮游植物( )
A.總數(shù)量減少,密度高值區(qū)向陸地方向移動
B.總數(shù)量增多,密度高值區(qū)向外海方向移動
C.總數(shù)量減少,密度高值區(qū)向外海方向移動
D.總數(shù)量增多,密度高值區(qū)向陸地方向移動
答案:9.D 10.C 11.A
解析:第9題,結合圖例可以判斷,長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西部低東部高,自西向東逐漸增大,故選D項。第10題,結合上題分析可知,長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東逐漸增大。夏季河流徑流量大,挾帶泥沙能力強,所以流水挾帶了大量泥沙致使含沙量增大。西部海域
8、由于接近河口,含沙量大,海水透明度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差,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長、繁殖和呼吸作用,故選C項。第11題,與夏季相比,冬季河流徑流量降低,輸送的營養(yǎng)鹽減少,光照減少,水溫降低,所以總體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總量減少;西部海域水體變清澈,透明度增加,營養(yǎng)鹽豐富,所以密度高值區(qū)向陸地方向移動。故選A項。
二、綜合題(共56分)
12.(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洞庭湖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 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變化圖。
(1)說出圖示地區(qū)主要的水循環(huán)類型并簡述其過程。(10分)
(2)據材料二,說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變化規(guī)律,并用熱力環(huán)流原理
9、解釋其原因。(8分)
(3)分析洞庭湖面積減小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8分)
答案:(1)海陸間循環(huán)。太平洋海面蒸發(fā)的水汽,隨東南季風被輸送到該地區(qū)。在適當?shù)臈l件下凝結,形成降水,降水通過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匯入長江,最后注入太平洋。
(2)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原因:夜晚湖面氣溫高于陸地,空氣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湖面氣溫低于陸地,空氣下沉,降水少。
(3)①湖泊調蓄水量能力減弱(或湖泊對河流徑流量的調節(jié)作用減弱),洪澇(旱澇)災害頻繁;②湖泊水量減少,自凈能力減弱,水質下降(水污染加劇);③水生生物生存環(huán)境破壞,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④湖泊對氣候調節(jié)能力下降。
解析:第(1)題,該區(qū)域位于
10、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qū),參與海陸間循環(huán)。太平洋水汽蒸發(fā),隨東南季風輸送到該區(qū)域形成降水,再以地表徑流的形式流回太平洋。第(2)題,白天湖泊氣溫低,氣流下沉,降水少;夜間湖泊氣溫高,氣流上升,易形成降水。第(3)題,湖泊面積縮小,調蓄洪水的功能減弱,自凈能力減弱,生物多樣性減少。
13.(30分)下圖為兩地區(qū)某月等溫線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兩圖所示季節(jié)分別是 和 。(6分)?
(2)甲圖中等溫線在海洋和陸地上都發(fā)生了彎曲,請分析其影響因素。(8分)
(3)在甲、乙兩圖中各有一洋流,在圖中用“→”標出其運動方向,并標明洋流的名稱。(8分)
11、
(4)分析甲圖中洋流對沿岸氣候和乙圖中洋流對海洋資源的影響。(8分)
答案:(1)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夏季
(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響;陸地上是受地形的影響。
(3)
(4)甲圖中洋流對氣候的影響: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乙圖中洋流對海洋資源的影響:促使?jié)O業(yè)資源豐富。
解析:第(1)題,根據圖中經緯度和海陸輪廓可判斷出,甲圖中陸地為北美洲局部,乙圖中陸地為南美洲局部。甲、乙兩圖中陸地等溫線都向高緯凸出,因此圖中所示地區(qū)都處于夏季。第(2)題,甲圖中等溫線彎曲分別是受洋流和地形的影響。第(3)題,等溫線的指向即洋流的流向,這兩股洋流都是寒流,分別是加利福尼亞寒流和秘魯寒流。第(4)題,寒流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是降溫減濕。秘魯寒流是上升流,使流經海區(qū)漁業(yè)資源豐富,形成漁場。